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河蟹早期溲状幼体病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蟹育苗中常见早期溲状幼体(Z1,ZⅡ)被聚缩虫,寄生引起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造成突发性死亡,作者用孔雀绿,制霉素,氯霉素,高锰酸钾等药物对聚缩虫进行杀灭试验,结果显示以孔雀绿和制霉素的杀虫效果最好。但从早期溲状幼体的病害防治效益来看,由于越冬亲蟹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因此作者强调防治工作必须从亲蟹暂养做起,立足于早防早治,且以多种药物综合性措施为妥。  相似文献   

2.
张欣  刘革利 《水产科学》2001,20(4):30-30
作者在多年的河蟹(Eriocheir s1n1en1s1s)育苗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对其幼体常见病害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河蟹大眼幼体变态因素的探讨孔维军葛立军(锦西市水产研究所)(锦州盐场)在1995年河蟹育苗中,从Z5变态为大眼幼体,变态极为困难,大眼幼体成活率很低,而且发生面很广,从河北到辽宁普遍发生这种现象。构成河蟹育苗失败的主要原因,以我们的亲身实践体会,谈...  相似文献   

4.
河蟹育苗中的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河蟹工厂化高密度育苗的发展,各种病害频繁出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正确诊断幼体病害并及时防治,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病害发生时,幼体表现的共同点是:活力下降,摄食减少,生长停顿,严重时大批死亡。每一种病害表现的特有症状,可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如需进一步确诊,则需判定致病的病原体。目前所发生的病害中,一般是能够  相似文献   

5.
提高河蟹幼体变态成活率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河蟹育苗成本逐年降低 ,售价随之下降 ,利润趋于平衡 ,因此 ,提高Z1→Z2 ,Z5→M变态成活率 ,可大大提高蟹苗的产量 ,以获取最大利润。笔者通过近几年在几家育苗场的生产实践 ,就提高Z1→Z2 ,Z5→M变态成活率的经验总结如下。1 影响蚤状幼体 (Z1→Z2 )变态成活率的因素在整个河蟹育苗中 ,Z1→Z2 的变态死亡率极高 ,主要表现为蚤状幼体不进食 ,体质消瘦 ,体色发白 ,活力减弱 ,尾巴发直等状况 ,致使大量掉苗 ,甚至全部死亡。因此 ,Z1→Z2 变态是否顺利 ,是整个育苗生产关键 ,直接影响到变态成活率。1.1 抱卵蟹提温时对…  相似文献   

6.
1 河蟹育苗的"四关" 在河蟹育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有四个阶段,即Z1变Z2时;Z5变P1时;Z5变过P1后,即P1~P2阶段;P5~P6即大眼幼体基本完成变幼蟹的物质能量积累,饵料量降下来的时候.后"三关"多数是由于幼体的营养不足或水质(包括底质)差等造成,可以人为地预防、控制影响变态率的因素.影响Z1变Z2的因素,多数由于种蟹的性腺发育或卵的胚胎发育差等先天的不足造成,也有因为营养不足、水质差等原因造成,人为的预防、解决变态率低的问题相对比较困难.笔者主要谈谈对这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防治河蟹溲苗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中草药防治溲苗病害的试验,育苗水用CuSO4处理,用黄芩和五倍子配合使用,可保证后期天然海水育苗的顺利进行,黄岑浓度为1.5-2g/m^3,五倍子浓度为1.-15g/m^3。  相似文献   

8.
河蟹生态育苗池中几种常见生物对其溞状幼体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研究了河蟹生态育苗池中最常见的糠虾、利氏才女虫幼体(PLL)、桡足类与河蟹溲状幼体(Z)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糠虾严重影响Z的存活与变态,其密度达3个/L时可使育苗绝产,应彻底杀灭。PLL对Z的危害随其密度的增大而加剧,当PLL达500个/L时即严重危害Z1的变态(变态率为40%,对照组为80%);在无轮虫的情况下Z1的变态率更低(30%)。Z1可摄食体长小于0.4mm的PLL,Z5则完全可以PLL  相似文献   

9.
河蟹幼体阶段丝状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原体 丝状细菌病的病原体是毛霉亮发菌(Leucothrix mucor,也叫发状白丝菌)和发硫菌(Thiothrix sp.),主要是前者。毛霉亮发菌丝体细长如发状,粗细较均匀,菌丝直径3~5μm,末端稍细;长度大约200μm,个别大者超过 1mm;不分枝,不运动;一般透明无色,较老的菌丝在高倍镜下观察略显淡黄绿色,或有极小的黑色颗粒;有比较清楚的分隔,常以分生孢子形式进行繁殖。毛霉亮发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无色素、透明;在0℃~35℃范围内可以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左右;适盐范围在3‰~60…  相似文献   

10.
河蟹各期幼体都具有特定的颜色,幼体各种体色变化通常是由水环境因子变化、营养变化、病原体侵袭引起的。在育苗过程中,幼体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黑化现象极为普遍,为了便于诊断对症下药,现把多年来育苗过程中的幼体黑化现象总结分析如下。一、蜕皮变态前黑化这是一种正常的体色变化。河蟹状幼体及大眼幼体在临蜕皮变态前,体色加深,其头胸部及腹部变成黑褐色,并膨胀。这种生理活动受眼柄内的X-器官窦腺所分泌的激素调节,从而使真皮层和结缔组织中的色素细胞产生伸缩变化。二、由病原体入侵机体引起的黑化此种情况黑化程度一般不明…  相似文献   

11.
自然及养殖水体河蟹性成熟和性早熟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长江流域的自然水体中,进行生殖洄游的河蟹以二秋龄种群为主体,当年性早熟的个体约占5%-10%,大多数河在青春蜕壳后由黄为绿蟹的时间集中在秋分前后,此后性腺发育进入高速增长期,而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河蟹的当年性成熟率甚至可达到近似100%,盐度、温度和是促使河蟹当年性早熟的因素,也是控制性成熟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2.
河蟹人工育苗中亲蟹促产及抱卵蟹培育是关系到育苗成效的两个重要生产环节。作者通过多年来的生产性试验,亲蟹的抱卵率和抱卵蟹成活率均达90%以上。促产处理宜在3月上中旬进行(水温在10℃以上),促产地面积在1000m2上下,投放亲蟹密度为750kg/10-1公顷,雌雄性比掌握在2~3:1,待绝大多数雌蟹抱卵后应及时将雄蟹捕出。抱卵蟹培育的关键是防逃、合理投饲及水质管理。  相似文献   

13.
郑永允  房慧 《齐鲁渔业》1998,15(5):31-34
对河蟹育苗期的苗种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综合报道,提出了对弧菌病,丝状菌病,真菌病,固着类纤毛虫病等的诊治方法,预防措施是切断水源和饵料等带入病原体的途径,控制饵料投量,提高投饵技术,从蚤状幼体到大眼幼体各期饵料的适宜投饵喂量,以其日最大摄食量的70%为宜,并提出亲蟹最好在11月交配,采取抱卵蟹越冬方式。  相似文献   

14.
河蟹亲蟹促熟培育中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种药物对蟹栖拟阿脑虫的敏感性试验及其对河蟹亲蟹毒性的定性分析,确定苯扎溴铵25~30×10-6、福尔马林20~25×10-6、孔雀石绿+福尔马林(0.05+20)×10-6为防治河蟹亲蟹纤毛虫病的最佳药物浓度。记述了河蟹亲蟹纤毛虫病的病原体、症状及病因,确立了防治该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华绒螯蟹胃、肠及肝、胰脏蛋白酶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酪蛋白为底物,研究了中华绒螯蟹胃、肠及肝、胰脏蛋白酶的最适pH值和最适底物浓度。研究结果表明:河蟹消化道蛋白酶的最适pH值在5.4~5.8和7.2~7.6;蛋白酶的最适底物酪蛋白的浓度为:胃,0.8mg/ml;肠,1.6mg/ml;肝、胰脏,1.2mg/ml。  相似文献   

16.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宏  杨万喜 《水产科学》2000,19(4):27-29
综述了近年来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研究进展,提出该病可能是由多病原引起,并展望了“颤抖病”的研究及防治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华绒螯蟹触角及复眼在觅食行为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硝酸纤维素分别对河蟹的触角和复眼进行涂膜处理,以观察第一、第二触角及复眼在觅食行为中的作用,并对第一、第二触角及复眼作了电镜扫描。观察结果,初步认为幼蟹触角对寻找食物的定位起主要作用,化感器较多地分布于第一触角,而复眼在觅食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在6口海水土池(计1.9hm2)中分别按下列密度(万/m3)布苗:3,4,5,3,4和0.27,比较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Ⅰ期氵蚤状幼体(Z1)的密度对幼体变态率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Z1的密度为4万/m3时,大眼幼体的变态率(大眼幼体密度占Z5密度的%;21.6%)和成活率(大眼幼体的密度占Z1密度的%;2.4%)及产量(42kg/hm2)最高。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养殖性能评价、攻毒实验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分析方法,比较了2个种群河蟹(Eriocheir sinensis)扣蟹在成蟹阶段的早期养殖性能[第1次蜕壳间隔时间、成活率(SR)和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攻毒后的死亡率和免疫性能.结果显示,(1)池塘养殖扣蟹第1次蜕壳间隔时间和SGR显著短于野生扣蟹(P<0.05),而2种来源扣蟹的SR和WGR均无显著差异(P>0.05);(2)野生扣蟹攻毒后的累计死亡率一直低于池塘养殖扣蟹,攻毒96h后,野生扣蟹累计死亡率(28.3%)明显低于养殖扣蟹(50.0%);(3)比较肝胰腺组织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发现,无论雌蟹还是雄蟹,野生扣蟹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低于养殖扣蟹,野生雄蟹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和NO含量显著高于养殖雄蟹,而野生雌蟹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养殖雌蟹;(4)比较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发现,野生扣蟹NO含量显著高于养殖扣蟹,而养殖扣蟹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高于野生扣蟹.此外,野生雌蟹血清中的血蓝蛋白(Hc)含量、T-AOC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活性显著高于养殖雌蟹,而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活性显著低于养殖雌蟹.综上所述,2种来源蟹种各有优势,池塘养殖扣蟹具有较好的早期养殖性能,野生蟹种具有较强的免疫性能,有关其质量差异形成原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