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为探讨自体皮片的嵌植效果 ,在实验牛臀部人为制造 1 1 .2 cm× 1 5cm、1 1 cm× 1 5cm两个全层皮肤缺损创 ,造创后用涂有蒽诺沙星药膏的无菌纱布覆盖创面 ,每隔 1天换 1次药。5~ 6d后创面出现肉芽组织 ,1 2 d时肉芽组织覆盖整个创面 ,并与周围皮肤缘相平 ,肉芽平整 ,有光泽。造创后 1 3 d开始植皮。用自制的取皮工具自颈部取皮 ,取皮面积约等于受皮区面积的1 / 1 0。将取下的皮肤修剪成大约有 5mm2的小皮块用于植皮 ,采用嵌植法将皮块移植于创面。左右创面分别为 90、78块。结果 :植皮 2 4d后 ,原来皮肤凹陷已经长平 ,新生表皮覆盖整个创面 ,色素区扩大盖满了整个创面 ,创面呈黄色 ,在色素较多的地方有毛生长。结论 :自体小皮块嵌植法简单易行 ,皮块成活率高 ,可大大缩短皮肤大面积缺损创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不同厚度的移植皮块对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愈合效果,人为在试验牛左臀部制造一10cm×15cm全层皮肤缺损创,造创后用涂有2%强力霉素药膏的无菌纱布覆盖创面,隔天换药一次。4~5d后创面出现肉芽组织,9d时肉芽组织覆盖整个创面,并与周围皮肤缘平齐。造创后10d开始植皮。用自制的取皮工具从颈部取不同厚度的皮块,取皮面积约为受皮区面积的1/10。将取下的皮肤修剪成4mm×4mm×3mm的梯形小皮块,采用嵌植法分别在创面上、中、下三区分别移植全层、断层、薄层皮块各30块。植皮后4d移植皮块成活,28d时创面愈合。综合评价结果断层皮块对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愈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1只8岁公猫,右侧胸壁有大面积皮肤缺损,为了对其进行治疗,试验采用嵌植法进行皮肤移植。结果表明:植皮后第3天,皮块与肉芽组织间已产生较为密切的联系;第10天,肉芽面分泌物减少,移植皮片与肉芽面长为一体;第32天,新生表皮覆盖整个创面,整个创面被毛迅速生长。说明嵌植是治疗猫皮肤严重缺损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兽医临床上,家畜皮肤的大面积磨损创、真菌等引起的皮肤损伤,蜂窝织炎引发的大面积皮肤坏死,重度的皮肤烧伤等十分常见。本实验选用健康黄牛1头,双侧臂部皮肤人工造创,颈部取皮进行自体薄层皮片嵌植。结果表明,在植皮后的20-30d植皮创面即可愈合,皮片成活率达到97.6%,但受皮区皮肤被毛生长较少,皮片厚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皮肤是动物体最大的器官,也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皮肤的完整性如果遭到破坏或缺损,将影响畜体的正常生存。动物自体皮肤嵌植移植手术简单易行,且皮块成活率高,可大大缩短皮肤大面积缺损创的愈合时间,加速皮肤大面积缺损创的生长,对修复动物大面积皮肤缺损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微粒皮肤移植技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本试验以张名良创立的微粒皮肤移植技术理论为基础,对犬进行微粒皮肤移植。首先在犬的身上进行造创,创面8 cm×8 cm,20 d后肉芽覆盖了整个创面,肉芽颗粒致密,呈粉红色有光泽,肉芽面与皮肤等高,此时进行微粒皮肤移植,将异体皮移植创面。结果发现,犬移植区创面愈合良好,愈合率达85%以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填补了兽医临床在犬皮肤移植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对16匹马、骡、驴受鞍部的31个疤痕、肉芽和新鲜创面进行了含真皮下血管网的自体皮片移植,皮片面积为16~143cm~2。结果,皮片成活率为80.6%,其中新鲜创和疤痕创的成活率分别为93.8%和100%。成活皮片较柔软,有弹性,可移动,且于术后30~40d见有稀疏的白色细毛生长。  相似文献   

8.
实验性牛皮肤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牛体上对比薄层皮片、中厚层皮片、厚层皮片3种皮片的嵌植效果。结果表明,牛皮皮片嵌植法简便易行,移植皮片成活率高;其生长速度以薄层皮片最快,中厚层皮片次之,厚层皮片最慢。  相似文献   

9.
王伦 《中国兽医杂志》2003,39(12):54-55
1 病例概况  1只成年重庆猎犬右耳廓外耳轮自远端向耳基部对耳屏撕成不规则“S”样两瓣 ,耳背部分皮肤撕烂、缺损、皮片悬垂外翻。伤口长 6~ 7cm,占耳长 80 %。皮肤缺损和退缩裸露组织面有 4 cm宽。有长 4 cm、宽 2 cm不能覆盖伤口。2 手术过程  84 6麻醉 ,术前作抗菌、钳压血管辗转止血处理。剃除创缘周围被毛 ,用灭菌水冲洗创面 ,清除创内污物和断毛 ,剪除游离组织及裸露面上粘附的异物、修整创缘。用手术刀顺耳背伤口走向 ,靠近缺损缘 2 .5 cm处 ,切下 3.5 cm长、2 cm宽皮片瓣。皮片前端游离 ,后端耳基部仍与原来皮肤相连 ,使之形…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动物临床上,所见皮肤移植均为皮肤微粒或嵌植移植,微粒体移植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张名良于上世纪80年代创立的一种新的皮肤移植技术,即:微粒皮肤移植术。目前此项技术已在人医方面推广应用。其基本原理既是皮片的扩张,主要是依靠边缘细胞同一面积的皮片分割愈小总的边缘愈长,处于皮片边缘的细胞愈多,扩展率愈大。目前此项技术在动物方面的应用还未见报道,因此我们欲将此项先进技术应用到动物医学中来,为动物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本试验采用微粒皮肤移植技术,在家兔体上进行自体皮肤移植,来尝试和掌握这种新技术,为今后的动物临床提…  相似文献   

11.
对实验马骡的肩、膝、腕、球关节共36个人工致伤,造成伴有皮肤缺损的关节透创。随即对关节囊破口按随机化原则分别采用自家血凝块填塞、明胶海绵填塞、关节囊缝合和绷带压迫等四种方法进行填塞闭合试验,对肩、膝关节透创,在填塞闭合2周后延期缝合伤口,对腕、球关节透创则于填塞闭合10天左右采用自体带血管网皮肤移植修复。结果:明胶海绵填塞和自家血凝块填塞的效果较好,都能使关节囊缺损暂时消失,填塞物与创面平齐密接,前者效果更优于后者,有9/11的关节在动物站立及关节活动时均无关节液流出;肩、膝关节透创10例,延期缝合后约2周有9例取一期愈合,仅有1例因缝合后化脓,延长至60天基本愈合,延期缝合比不缝合的常规治疗缩短疗程2周左右,腕、球关节透创14例,移植皮片成活的10例(其中有2例功能恢复和外貌表现均很好),其余4例因感染化脓而失败。由此认为,治疗马骡四肢伴有皮肤缺损的关节透创,不仅要填塞关节囊伤口,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及时修复皮肤缺损;对肩、膝关节创伤,可利用延期缝合修复皮肤缺损,而对于腕、球关节创伤,则宜用带血管网皮肤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动物临床上,所见皮肤移植均为皮肤微粒或嵌植移植,微粒体移植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张名良于上世纪80年代创立的一种新的皮肤移植技术,即:微粒皮肤移植术。目前此项技术已在人医方面推广应用。其基本原理既是皮片的扩张,主要是依靠边缘细胞同一面积的皮片分割愈小总的边缘愈长,处于皮片边缘的细胞愈多,扩展率愈大。目前此项技术在动物方面的应用还未见报道,因此我们欲将此项先进技术应用到动物医学中来,为动物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本试验采用微粒皮肤移植技术,在家兔体上进行自体皮肤移植,来尝试和掌握这种新技术,为今后的动物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在医学上对皮肤移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已报道用各种类型皮片移植,如皮瓣状皮片、颗粒状皮片、邮票状皮片、网状皮片、整幅分劈皮片等。近二十年来发展到微粒植皮。移植方法有小块栽植,邮票状贴植,大皮片缝植,微粒皮浆涂植,微粒播散移植等。  相似文献   

14.
皮肤移植术适用于皮肤的大面积烧伤和创伤,它可以避免疤痕的形成以及由于疤痕组织收缩造成的局部机能障碍.2006年1月我们成功的对一大面积烧伤的奶牛进行皮肤移植,证明自体薄层皮片移植手术治疗大面积烧伤和创伤是切实可行的,现将手术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皮肤移植是利用自体或异体皮片移植到皮肤缺损区域,使创面愈合或因整形需要再造体表器官的一种方法。皮肤移植术在近代外科的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包括烧伤、外伤、疤痕、整形等~([1])。通过皮肤移植可达到恢复创面、促进愈合、修补缺损、矫正畸形、重建器官、恢复功能等目的~([2])。现通过对1例犬进行皮肤移植,探讨影响犬皮肤移植成活的相关因素。1病例情况苏格兰牧羊犬2岁,雌性,体重19 kg,因车祸致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大面积皮肤创伤时自体皮源不足的问题,近年来有人试验了自体微粒皮与同种异体皮混合移植或用同种异体皮暂时覆盖保护创面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临床上大块的新鲜同种异体皮不易获得,这就需要研究皮肤的贮存,其中液氮冷冻贮存法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重视,他们用此法对  相似文献   

17.
选用本地杂种犬6只,在犬的背部两侧各造一边长为cm的正方形皮肤全层缺损创。右侧涂布工流膏,左侧作为对照 。每天对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创作面积,于临床愈合后取组织样中性福乐马林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从创伤俞合面积、最后愈合时间及病理组织学结果都主宰氏流膏对犬的实验性创伤愈合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創伤性敗血症診疗过程中,鑑于二号病例左前肢在創伤切除术后,上皮形成不良,不能完全被复于創面,結果瘢痕組織形成过大。为促进創伤早期愈合以及减少瘢痕形成起見,在一号病例左前肢及二号病例右前肢試行了皮肤移植术,并进行了詳細观察。在植皮的方法、植皮的作用、皮块的生长与成活率以及对比观察等方面、积累了一些資料,取得了一些粗浅的体会。茲将皮肤移植术应用于大形創仿的方法与效果观察报导于下。一、方法1.植皮的时机:必須在創伤生物学过程第二期即肉芽形成期,把皮肤小块移植于健康而柔嫩的肉芽組織面上。  相似文献   

19.
皮肤损伤处常因其创面过大,上皮难以覆盖肉芽组织赘生而长期不愈合,或形成大的疤痕而失去皮肤应有的功能并引发运动障碍。这对宠物来说,不仅影响运动还降低其观赏价值,皮肤移植手术能加快皮肤大面积缺损的愈合。笔者曾对1只毛囊坏死的贵宾犬实施皮肤移植手术,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病史2010年6月20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心  相似文献   

20.
通过乳香提取物(frankincense extract)在大鼠皮肤缺损模型中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探讨乳香提取物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将25只SD大鼠造皮肤缺损模型,采用自身对照。一侧为对照组,每日常规消毒;另一侧为试验组,每日涂抹乳香提取物。分别于1、4、7、10、14d5个时间点对创面进行拍照,测量创口面积,并取5只大鼠的创面皮缘备用。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100蛋白的表达及RT-PCR法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创伤愈合率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伤口能更快愈合,且试验组第14天伤口基本愈合。免疫组织化学显示,S-100蛋白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更多的阳性表达,且在第7天阳性结果更明显。RT-PCR显示,试验组bFGFmRNA表达较对照组有增多趋势,第4和7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试验组NGFmRNA表达较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1)。第7和10天NGFmRNA表达多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