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动物免疫功能药剂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参与免疫反应的各种免疫细胞、组织与器官,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胸腺和淋巴组织(淋巴结、脾、扁桃体)。在执行免疫过程中,巨噬细胞分化为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B细胞和T细胞分别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致敏小淋巴细胞;而后由将浆细胞合成多种免疫球蛋白IgG、IgM、IgA、IgD、IgE等抗体,并与抗原发生反应,产生体液免疫;由致敏小淋巴细胞与抗原发生反应,产生细胞免疫。此外,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还可产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巨噬细胞因子等参与免疫功能的调节。颗粒白细胞…  相似文献   

2.
海南鸦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及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海南鹏的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分布、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及形态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海南鹏的胃及小肠各段都有嗜银细胞,其中胃和前肠分布最多,中肠、后肠逐渐减少。银染细胞在胃组织中以圆形和不规则形的居多,在小肠段以长棒状、圆形的居多。应用生长抑素抗血清、胰高血糖素抗血清、胃泌素抗血清对海南鹏胃肠道内分泌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发现生长抑素细胞在胃肠道均有分布,其中在腺胃和前肠最多,往后逐渐减少;在胃肠道均未发现胃泌素细胞和胰高血糖素细胞。  相似文献   

3.
基因免疫与基因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免疫是九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兴免疫学技术,它是将编码目的抗原的基因以重组表达载体的形式经各种基因转移途径转入机体细胞,借用容量主细胞表达加工合成抗原分子,以MHC~I或(和)MHC~II类分子抗原处理和输送途径将抗原信息递呈给T细胞和B细胞。全过程模拟了病毒自然感染提呈过程,既产生了体液免疫,又启动了细胞免疫,使得免疫效果极大的改善。因此,基因疫苗也被誉为第三次疫苗革命,它将成为我们今后预防疾病的重要武器。基因免疫的优点是毋庸置疑的,其化学结构是比蛋白质稳定得多的DNA,便于保存和运输,很适合做疫苗…  相似文献   

4.
家禽的呼吸道免疫和免疫抑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禽的呼吸道免疫和免疫抑制张立昌张建红*(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同哺乳动物一样,家禽的淋巴细胞也来源于骨髓,经体液循环转运到初级淋巴器官(胸腺和法氏囊),初级淋巴器官分化调节两种淋巴细胞(B细胞和T细胞),B细胞产生抗体,T细胞参与细胞...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子宫内膜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分泌功能及性激素在子宫内膜细胞中的作用,采用不同的消化分离方法进行了孕早期家兔子宫内膜细胞的消化和分离培养试验。结果显示:子宫内膜主要包括两类细胞,基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两类细胞分别在波形蛋白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中有阳性反应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雌激素和/或孕酮刺激后,基质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表现一定的蜕膜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猪围产期外周血ANAE+T细胞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方法测定了11头猪围产期外周血不同时期总ANAE^ T与大颗粒型ANAE^ T细胞(tANAE^ T细胞与lgANAE^ T细胞)百分率,结果表明,猪分娩前21d至分娩前6d,外周血tANAE^ T细胞与lgANAE^ T细胞百分率均低于分娩后第25d的相应指标,说明猪妊娠后期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分娩前10d,猪外周血tANAE^ T细胞与lgANAE^ T细胞百分率均较分娩前第21d的相应指标显著升高(P<0.05),提示分娩的启动可能与母体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导致免疫排斥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分娩后tANAE^ T细胞与lgANAE^ T细胞百分率降低后逐渐升高,tANAE^ T细胞分娩后第10d,lgANAE^ T细胞于分娩后第5d已分别明显高于猪分娩前第21d的相应指标(P<0.05),猪分娩后第25d的tANAE^ T细胞与lgANAE^ T细胞和正常未妊娠母猪的相应指标接近,表明猪分娩后5-25d细胞免疫功能已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黄芪多糖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芪多糖(APS)能刺激免疫活性,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肿瘤细胞的作用,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激活T细胞和B细胞,并能促进抗体的形成,从而抗击各种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近年来发现,黄芪多糖具有特殊的药理功能,即可显著增强免疫功能。目前,对黄芪多糖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特别是在改善动物免疫功能方面。  相似文献   

8.
免疫核糖核酸,别名免疫核酸、IRNA,是动物经抗原免疫后,在体外免疫活性细胞经抗原致敏,由免疫活性细胞中提取出来的核糖核酸制品。对核糖核酸酶敏感,对脱氧核糖核酸酶和蛋白酶可有抵抗,不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9.
鸡免疫器官中半胱天冬酶-3、Bcl-2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用流式细胞法测定了30日龄AA肉鸡的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细胞中半胱天冬酶-3(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胸腺、法氏囊、脾脏中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是:96.44%、68.09%、92.97%;G2/M期细胞比例是:0.80%、1.04%、2.36%;S期细胞分别为:2.77%、30.52%、4.67%,表明细胞增殖活性的增殖指数(PI)是:3.56、31.92、7.03。胸腺、法氏囊、脾脏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99%、0.32%、0.22%;caspase-3表达的阳性细胞率是:14.24%、8.60%、5.49%,与细胞凋亡率呈方向一致的变化;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依次是:20.59%、30.24%、31.32%,与细胞凋亡率呈反向变化。上述结果表明:鸡免疫器官细胞凋亡是依赖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caspase-3和Bcl-2是鸡免疫器官发育的重要调节物。  相似文献   

10.
八珍汤对乳牛产后免疫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提高乳牛产后期免疫状态的新方法,对试验乳牛分4组(产前第30d至产前第1d灌喂组、产前第15d至产后第15d灌喂组、产后第1d至第30d灌喂组、不灌喂中药对照组)灌喂中药八珍汤,检测产后期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结果发现,产前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d升高;产前产后组CD3、CD4和CD8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d和第15d升高;产后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5d和第30d升高,CD4细胞数量也在产后第30d升高。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能力,产前产后组在产后第1~30d明显提高,产后组在产后第15d和第30d明显提高。各组乳牛产后期CD21细胞数量的变化相近。结果表明,从产前第15d开始到产后第15d每日喂八珍汤,能明显提高乳牛产后期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增加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而对B细胞数量增加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