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试验表明,在旱育苗拔秧移植的条件下,播催芽湿种100~400g/m~2时,秧苗素质和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变弱和减产,稻谷的加工品质下降,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提高。在优质米生产中旱育苗催芽湿种以200g/m~2为宜。  相似文献   

2.
水稻不同播量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水稻不同播量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旱育苗播种芽200~750g/m^2,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叶龄、根数、地上干重、分蘖率、成苗率明显下降,产量逐渐降低。现有的生产条件,最佳播种量应为200~250g/m^2,育出的秧苗壮,水稻产量高,应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经过2a三种育苗方式的试验结果得出:不同育苗方式对秧苗素质有一定的影响,决定秧苗素质的主要因素是播种量,秧苗素质好的育苗方式有利于提高稻谷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但不利于提高其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不同茬口下施氮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最佳效应,以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号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不同茬口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不同茬口下强筋小麦的籽粒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的影响。在0~240kg/ha施氮量范围内烟农19号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且旱茬麦产量极显著高于稻茬麦,主要是提高了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小麦籽粒蛋白质和面筋含量、沉淀值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旱茬麦的品质显著优于稻茬麦。在两种茬口下,烟农19号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与施氮量均成二次曲线关系,稻茬麦在施氮量为251.26~280.24kg/ha、旱茬麦在施氮量为281.03~303.02kg/ha范围内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可达到同步提高。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施氮肥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且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显著提高。本试验条件下,旱茬麦在拔节期至孕穗期、稻茬麦在孕穗期追施氮肥可同步提高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经过2a三种育苗方式的试验结果得出:不同育苗方式对秧苗素质有一定的影响,决定秧苗素质的主要因素是播种量,秧苗素质好的育苗方式有利于提高稻谷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但不利于提高其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6.
施倍得高效生物菌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浸种催芽后,用“施倍得”高效生物菌肥(粉剂)拌均阴干后播种;在水稻孕穗期,用100g/667m^2“施倍得”菌肥,配成1.5%浓度的肥液进行叶面喷肥。试验结果表明,处理较对照,平方米有效穗增加12穗,每穗粒数增加5粒,千粒重增加0.4g,增产稻谷68kg/667m^2。  相似文献   

7.
新型微孔矿物肥对芦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新型微孔矿物肥和正常肥水管理对18年生芦柑树进行施肥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新型微孔矿物肥比正常施肥的树势较健壮,叶片浓绿增厚;果品等级率提高,可溶性固形物比增0.28个百分点。施用新型微孔矿物肥增产638kg/667m^2;增加收入2138元/667m^2,扣除增加新型微孔矿物肥成本60元/667m^2,可净增纯收入2078元/667m^2。  相似文献   

8.
不同有机肥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生态茶园发展,优化茶园有机肥施肥技术,研究不同有机肥料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不施肥、菜枯饼作为对照,研究一种微平衡生态肥、茶树专用肥对春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最佳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微平衡生态肥、茶树专用肥、菜枯饼有机肥料可有效提高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内含成分,改善茶叶感官审评品质。三种不同有机肥料施用和同一有机肥料不同施用量对茶叶产量、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和酚氨比值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如果以制作绿茶为主,茶园施用微平衡生态肥260kg/667m^2为最佳,施用菜子饼300kg/667m^2、茶树专用肥260kg/667m^2次之;如果以制作红茶为主,施用茶树专用肥340kg/667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水稻应用“万兴”牌植物氨基酸液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喷施植物氨基酸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本田喷施植物氨基酸液肥三次.每667m^2施入量为225ml,稀释400倍喷施,效益最佳,增产稻谷40.3kg/667m^2,纯增收入37.11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3.29。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氯化钾用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氯含量为10mg/kg情况下,每667m^2施氯肥3kg,可以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烤烟的经济效益,其烟叶各化学成分较协调;在土壤有效氯含量20mg/kg情况下,可以不施用氯肥或少施,随施氯量的增加各处理的经济性状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施氮量对强筋春小麦氮素代谢、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为给春小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在肥力中等的土壤上设置了不同施氮水平的春小麦肥料试验,对东北地区春小麦氮素代谢特性、氮素与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呈二次曲线关系,y=2024.2+24.095X-0.0958X^2(R^2=0.9856,P=0.0039)。获得春小麦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125.8kg/ha,产量达3539.3kg/ha;最佳经济施氮量为107.5kg/ha,产量这3507.3kg/ha。在一定氮肥用量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均呈增加趋势,小麦品质特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处理间相比,以施氮量120kg/ha处理的小麦籽粒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表现较好,小麦籽粒蛋白质、淀粉、湿面筋含量及沉淀值分别为17.3%、64.7%、42.5%和65.2mL。因此,在肥力中等的土壤上,为获得春小麦的最佳产量与品质,氮肥施用量应控制在120kg/ha左右。  相似文献   

12.
钾肥和专用肥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祥珍 《杂粮作物》2003,23(6):359-361
采用催芽覆膜栽植早熟品种马铃薯,施钾肥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增产21.3%,增收18.5%。马铃薯6月上中旬收获后,可复种水稻,这是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马铃薯施KCl对其品质无不良影响,比施K2SO4节省成本240元/hm^2。研制的马铃薯专用肥,在施750kg/hm^2情况下,比普通型复合肥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3.
试验将15kg DSK分别施于40m^2、60m^2、80m^2育秧田,试验结果显示水稻苗期施用DSK效果明显也于当地常规旱育苗应用的活绿宝牌调理剂,而且能防治立枯病,秧苗移栽后返青快,提早成熟,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4.
茶叶催芽丰产素含有茶树生长所需的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并含有促进茶树生长的两种活性因子,它能促进茶树萌芽,提前7~14天采摘,增加茶芽密度,增产17.08~30.04%。供试3个茶树品种喷施茶叶催芽丰产素后,明显提高嫩叶水浸出物,儿茶素,还原糖,氨基酸的含量,降低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降低酚氨比。茶树喷施茶叶催芽丰产素为提高茶叶的加工品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为了探讨长期施肥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12年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变化及加工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缺氮或缺磷处理(CK、N、NK、PK)小麦产量低而不稳,年均产量1059~1291kg/hm^2,变异系数40.46%~62.11%;氮磷、氮磷钾配施或氮磷钾与有机物配施(NP、NPK、SNPK、M(N)NPK、M(H)NPK)能持续高产,年均产量5237~5646kg/hm^2,变异系数为23.11%~34.23%。(2)CK、N、NK处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沉淀值均高于NP、NPK、SNPK、M(N)NPK、M(H)NPK处理,说明小麦优质和高产所要求的养分平衡点不同。(3)要兼顾冬小麦产量和品质,须平衡施肥,重视氮、磷肥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在绿色标准化生产条件下,研究了播种期、密度和施肥量三因素对绿豆新品种冀绿7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冀绿7号夏播绿豆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密度,最后是施肥量:冀中南地区夏播绿豆产量和品质影响因素的最优组合是6月20日播种、密度112万株/667m^2、施肥量10kg/667m^2。  相似文献   

17.
稻田水绵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稻田水绵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原因、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磷肥、有机肥施用量大、pH7.5左右、常用回归水的盐碱地块,水绵发生较重。采用人工先捞除大片水绵,然后施用米全60g/667m^2加丁草胺125g/667m^2,或未经捞除而用米全60g/667m^2加禾大壮150g/667m^2进行防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主要栽培措施对中筋小麦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为了给中筋小麦——皖麦44优化栽培提供参考,以此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以及氮肥应用对其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00kg/hm^2范围内,氮素与籽粒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面粉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数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弱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增施氮素能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粉质评价值,降低弱化度,延长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氮肥全部基施和返青追肥产量和品质指标都较低;在拔节期施肥可有效地提高产量,并促进品质改善;在抽穗期施肥能改善粉质性状。皖麦44在淮北地区中等肥力地块的适宜施氮量为150~225kg/hm^2,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施拔节肥效果更佳。播期和密度对皖麦44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对品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青海省春小麦收割后田间堆放期间产量和品质的变化,选择近年育成的春小麦品种“高原205”(白粒,易穗发芽)、“高原115”(紫黑色小麦)、“高原448”(红粒)和“高原314”(白粒)以及曾为青海省主栽品种的“青春533”(红粒)为材料,收割后以农民常用的田间堆放方式进行堆放,每隔9d对其进行采样,测定产量、SDS沉淀值和降落数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堆放时间的延长,收获产量逐步下降,平均产量从第1次采样(Od)时的504g/m^2减少到63d后的384g/m^2,收获产量平均值与取样时间直线回归F值为20.91,大于F0.01(6.90);SDS沉淀值变化较小,F值为0.90,小于F0.05(2.13);降落数值在取样时间点上差异极显著.F值等于46,72,大于F0.01(2.87)。高原205的降落数值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而高原448、高原115、高原314和青春533的变化是在O~18d间上升,然后下降。总体而言,田间堆放对收获产量和品质不利。  相似文献   

20.
氮肥运筹对不同茬口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探讨不同茬口下施氮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最佳效应,以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号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不同茬口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不同茬口下强筋小麦的籽粒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的影响.在0~240 kg/ha施氮量范围内烟农19号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且旱茬麦产量极显著高于稻茬麦,主要是提高了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小麦籽粒蛋白质和面筋含量、沉淀值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旱茬麦的品质显著优于稻茬麦.在两种茬口下,烟农19号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与施氮量均成二次曲线关系,稻茬麦在施氮量为251.26~280.24 kg/ha、旱茬麦在施氮量为281.03~303.02 kg/ha范围内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可达到同步提高.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施氮肥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且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显著提高.本试验条件下,旱茬麦在拔节期至孕穗期、稻茬麦在孕穗期追施氮肥可同步提高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