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指出了茶树生长与气候紧密相关,介绍了南涧宜茶种植环境的复杂地形和多样性气候,提出了应根据当地气候优劣条件进行生产区划,以期为当地茶叶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鄂西南茶区气候温和、日照适宜,土层深厚,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年降雨量超过1 560 mm,有着优越的宜茶自然条件.茶区茶园面积4.5万hm2,年产茶2万t以上.目前茶区内茶园有近70%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发展的,大多分布在海拔300~750 m的地带,有性系茶树品种和地方群体品种占87%以上.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名优茶的比重日渐提高,现有茶树年龄结构和品种结构已不能适应茶业发展趋势,亟待调整.茶树嫁接就是迅速改造茶树品种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回顾总结了山东省沂蒙山区南茶北引的过程、成果、成功经验与关键技术。50年的茶树引种栽培实践及试验研究表明:沂蒙山区及同类地区可以利用当地的小气候条件发展茶叶生产,通过科学建园、加强越冬保护、实行适密适矮区田栽培、果茶间作、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技术措施,能实现茶叶生产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4.
茶叶与气象     
茶叶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饮品,它对气象条件特别敏感,若想达到最佳的饮用效果,必须考虑四季气候。云雾山中出名茶茶树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最为普遍的经济树种,最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有遮荫的山区,弱光、遮荫的环境,既能促进茶叶内芳香物质的形成,又能抑制产生茶叶涩味的茶多酚类物质的积累,从而提高茶叶的品质。山区多云雾。这些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能够变太阳的直接辐射为散射辐射,使光量减少,强度削弱,适应了茶树喜弱光、耐荫的特性。高山云雾里,空气相对湿度一般在90%左右,茶树叶面蒸腾少,叶内粗纤维也少,加之降水充沛、土壤墒情好,既有利于茶树梢上的芽叶形成,又能使芽叶柔嫩,色味俱佳。山区的地形和植被,形成了良好的遮荫环境,使茶园里的太阳直接辐射时间减少,从而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位的提高。由此可见,自古流传的“云雾山中出名茶”的说法是有科学和事实依据的。您会贮存茶叶吗?茶叶的外形、颜色和内在质量受环境因素制约较大,影响茶叶色、香、味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湿度、温度、光线三个气象因素。茶叶对湿度的要求非常高,室内空气湿度一般都大于70%,而茶叶里的含水量却不能超过5%;0℃-5℃的环境下,茶叶能较长时间保持原来的色泽和香味。茶叶最适合...  相似文献   

5.
茶叶在北方栽培面积迅速增长,而北方气候不如南方温暖湿润,如何种好茶叶,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北方茶区的首要任务。鉴于此,我们于1998年在青岛市开始了冬暖式温棚果茶间作和露地果茶间作试验,以后几年还陆续进行了茶树与多种农作物间作形式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信阳茶区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对信阳7县2区茶叶生产状况的调查,利用9个气象台站1971~2000年气候整编资料及局地农业小气候观测资料,在对信阳绿茶产区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按照茶树栽培环境和茶园地理特征将其细分为淮南丘陵茶区、豫南山地茶区两种类型,并对茶区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信阳茶区茶树生长季节的热量条件适宜,降水量适中且分布均匀,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日光散射辐射的比例高,云雾天数最长可达160 d,光、热、水气象要素同期协调递增,其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过渡气候条件,是造就“信阳毛尖”名品绿茶质量的真正原因.并提出了"信阳毛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茶树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洪、旱灾害的生态效益;茶叶具有卫生保健,增进营养,预防疾病,美化环境的综合效益。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是中国著名的茶乡之一。通过两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茶树已成为夷陵山区退耕还林的主导树种,  相似文献   

8.
临沂市引种茶树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东省沂蒙山区近30年的茶树引种栽培实践及试验研究表明:北方地区可以利用当地的小气候条件发展茶叶生产。通过合理选择园地、加强越冬保护、实行适密适矮栽培、茶园间作、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技术措施,能实现茶叶生产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9.
对铁观音低产茶园进行了改造试验,套种珍贵树种肉桂,以改善茶园土壤肥力,提高茶园内的温湿度,减少茶园病虫害的发生,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质量,提升茶叶品质。结果表明:茶园内套种肉桂,可改变气候,空气新鲜,促进茶树生长,成为有机质茶叶。茶园温度能提高7.2%、湿度提高13%、空气湿度提高3.9%,茶树生长树树高度可提高11.5%、冠幅宽度大能提高14.8%,茶叶生长叶片长度增大20.0%、宽度增宽25.8%、厚度增厚10.0%,制成铁观音茶叶鲜度提高30%,外形紧结沉重,色泽墨绿,汤色金黄,兰花香观音韵。  相似文献   

10.
茶树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酸性土壤.茶树抗寒能力较弱,各品种间差异显著,其能承受的最低温度在-6℃--16℃.茶树主要是叶用作物,其3-4月份新梢萌发期极易受"倒春寒"的影响,轻则幼嫩芽叶卷曲、变褐、变焦,茶叶减产,重则茶树生长势衰落,枝枯叶落,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复火温度 ( 95、110、12 5℃ )和复火时间 ( 1、2、3h)两因素三水平交叉试验对杜仲红茶精制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蛋白质、氨基酸、还原糖、茶黄素、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均随复火温度的递增和复火时间的延长而递减 ;茶红素含量在 95℃复火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10 5℃复火 2h时达到最高值 ,12 5℃复火时则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递减 ;糖胺化合物含量在复火处理的前 1h内均比对照有所增加 ,增幅以 95℃时最高 ,但复火 1h后均持续下降 ,且处理的温度越低 ,降速越快。结合综合品质的感官审评结果判断 ,110℃复火 1~ 2h较有利于杜仲红茶良好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江南茶区茶叶反季节生产的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江南茶区茶叶反季节生产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反季节生产茶园温光水气等生态条件的控制、病虫害控制、土壤活性与肥力培育、以及茶树生长节律调控等方面的技术对策。提出了以自动化和智能化为主题的茶叶反季节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核桃苗砧嫁接大田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始县是湖北省核桃传统栽培区,核桃栽培历史悠久,由于嫁接技术不过关,制约核桃产业的发展。作者采用对等楔形和非对等楔形修取径粗1.0?左右核桃接穗进行核桃子苗砧不同方法嫁接试验,结果表明:成活率无显著差异;选用同批播种子苗在低山区进行不同时期核桃子苗嫁接试验,成活率以3月上旬气温达15℃左右时为最好,中旬次之。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云抗10号的品种特点,推广生产后的高产、优质和抗寒性状表现,以及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茶园套种降香黄檀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降香黄檀和茶树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华安光照人林场的生态环境条件,采取林+茶栽培模式,开展了茶园不同密度套种降香黄檀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降香黄檀造林平均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96%以上;2.5年生时,平均树高4.38m,平均地径5.16 cm,但不同坡向生长量差异极显著;降香黄檀抗冻能力强,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速生性。套种密度为450~600株.hm-2比较适宜,不仅改善了茶园的生态环境,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而且使茶园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遂昌县地理环境独特,气候条件优越,孕育了丰富的箬竹资源,箬竹叶品质上乘,深受市场青睐,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为林农增收致富开辟了富有山区特色的新路径。文章调研分析了遂昌县箬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箬竹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文章认为,遂昌县为摆脱箬竹产业发展困境,应通过建设箬竹林培育基地、推广应用高产栽培技术、创新规模运营模式等措施,促进箬竹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引进优选茶用菊脱毒苗玉台1号在泉州清源山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玉台1号茶用菊对泉州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应性强,生长良好,产量高,有较好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8.
汪婷  马扬梅 《绿色科技》2022,(1):266-270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也是三全育人大格局下的一项系统工程.职业素质提升也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复杂过程,旅游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与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高度一致.以《茶文化与茶艺》课程为例,阐述了茶文化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进而提出了茶文化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融合路径:依托"第一课堂"主渠道...  相似文献   

19.
选取年均降雨量、年均蒸发量、年均气温、年日照时数、极端高温、极端低温、相对湿度和≥0℃积温等8个气候因子作为金塔柽柳在甘肃沙区的气候适宜性栽培条件,以金塔县的金塔柽柳为固定样本,以甘肃沙区的景泰县、民勤县等15个县市区的气候资料为依据,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法进行分析,将15个县市区划分成4类金塔柽柳的适宜性区域:适宜区、较适宜区、基本适宜区、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