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群体辨证是通过收集群发性疾病,如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应激综合症、中毒病等的病史资料,进而分辨、识别、归纳、分析畜禽群体在病因、病性、病势上的共性与个性,明确疾病本质,确定治疗原则,为中兽医学治疗和预防该病提高依据。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群发病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所致;非传染性群发病包括营养代谢性疾病、毒性反应性疾病和应激性疾病。实践表明,无论何种群发病都会严重危害猪场的安全生产,尤其是集约化条件下大批量、高密度的生产,一旦发生群发病,不仅严重影响群猪的正常生长繁育.恶性的会导致猪的大批死亡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切实搞好群发病的防制是集约化猪场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猪场群发病的防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树立全场参与意识、综合防制意识和群体防制意识,实施全方位地防制。笔者根据多年实践观就猪场群发病防制的若干常规措施谈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3.
王赞江 《山东饲料》2005,(10):27-28
前言 群发病的发生往往带有突发性或者隐蔽性等特征,牧场管理人员如果不能在早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将会使牧场的损失变大,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群发病的防治对于规模型牧场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其完善的疾病预防应对体系在预防和处理突发性疾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阻止牧场在群发病中损失扩大化。  相似文献   

4.
唐恒德 《畜牧市场》2006,(11):60-60
在一个工厂化和集约化,规模化的饲养条件下,往往是处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饲料饮水也相同,环境气候也相同,所以接触致病的因素的机会也均相等。在实践中,用群体辨证的方法防治猪病是非常好地效果。中兽医学对猪传染病的防治是基于对中草药和传染病的认识上进行而论的。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长期经过反复的实践,积累了丰富而全面的经验。为了提高猪场的效益,分次向大家推出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在治疗畜禽病毒性疫病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近3年来,我们对畜禽病毒性疾病如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等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中,由于以前采用紧急免疫,再加一些利巴韦林、金刚烷胺来防治,但往往是效果不好,经济损失惨重,有的病还没有比较理  相似文献   

6.
集约化养鸡场全饲养周期内群体药物预防和治疗张中直(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现代化的养鸡生产应该努力做到鸡群无病、无虫、健康。鸡群无病主要是指对群发病的控制,其中包括传染病、营养代谢病和中毒。而无虫则专指各种寄生于鸡体内外的寄生虫病。自种...  相似文献   

7.
大肠杆菌病是动物群体中常见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危害范围广泛。本文通过分析大肠杆菌病在畜禽养殖行业中产生的危害,对现代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对动物性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该病的治疗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牦牛常见疾病有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2大类,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有内科病和外科病。细菌病防治以管理和药物防治为主,病毒病防治以管理预防和疫苗接种为主,而寄生虫可通过药物预防来进行控制;内科病和外科病的防治重在日常观察,发现疾病前兆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猪病的种类很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营养代谢病及中毒性疾病,而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它往往是大批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猪场主要的防控压力主要集中在传染性疾病方面,常见的猪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两大类,即: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病主要靠疫苗预防,一且发病也不好治,所以猪场的疾病治疗主要是以细菌性疾病居多。  相似文献   

10.
马立克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鸡的一种肿瘤性疾病,可导致全群发病和淘汰,是当前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三大疾病之一(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马立克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就马立克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详细阐述,以供诊断和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常建华 《北方牧业》2012,(13):14-15
正1什么是营养代谢病?动物营养代谢性疾病是营养性疾病和代谢障碍性疾病的总称。前者是指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所致疾病的总称,后者是指因机体的一个或多个代谢过程异常,导致机体对营养物质吸收、转化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总称。2营养代谢病在动物疾病中所处的位置一般将动物疾病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内科病、外科病和产科病。营养代谢病、中毒病和普通内科病同属于内科病。3动物营养代谢病的一些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如图所示,见下页)4动物营养代谢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家蚕病害分传染性蚕病及非传染性蚕病两大类,传染性蚕病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微粒子病,是发生最广、危害最大和防治最难的一类蚕病。在养蚕过程中,常常由于传染性蚕病的危害,造成蚕茧减产和茧质下降。因此,在大面积养蚕生产中,应特别重视传染性蚕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3.
浅谈生物安全措施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安全是近年来国外提出的有关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保护和提高畜禽群体健康状况的新理论,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实践。生物安全的定义是预防传染因子进入畜禽生产的每一阶段所采取的规定与措施,生物安全包括防止传染因子来自外部的水平传入和畜禽场内部从一个畜禽舍到另一个畜禽舍的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14.
<正>温热病是由外感温热病邪引起,以热象偏重为主要特征并具有季节性和不同程度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它包括了多种热性、急性传染病和某些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发生的传染性小的感染性疾病。猪温热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四季均可发生,不分规模、品种、年龄的猪皆能罹患,且其发病大多来势急骤、发展迅速,易在猪群中和群体间传播蔓延,造成大流行,给养殖场带来巨大损失。在猪温热病的防控上,应坚持"治未病"原则,预防在先,一旦发病,也应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5.
猪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是由猪流感病毒(SI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群发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为突发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衰竭及迅速康复,猪不分年龄、品种和性别均能感染,是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难以根治的群发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畜禽微量元素缺乏症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光辉  王珏 《饲料工业》1994,15(7):22-25
畜禽微量元素缺乏症的发生与防治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李光辉,王珏一、微量元素性疾病发生特点1.疾病类型多,且往往大群发生据国内外大量资料报道,目前已对畜禽造成严重危害的微量元素营养障碍症包括微量元素缺乏与中毒两类。微量元素缺乏症有缺铁症、缺铜症、缺锌症...  相似文献   

17.
深入研究畜禽的各种疾病就会发现,兽医临床上的很多“不治之症,大多数都是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与免疫抑制有关的疾病。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机体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后对某些病原的免疫反应减弱或消失的一类疾病。以猪禽为例,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有猪瘟、猪呼吸繁殖综合症、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气喘病、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猪胸膜肺炎、鸡马立克氏病、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性关节炎、白血病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等。  相似文献   

18.
<正>鸡的几种重要传染性肿瘤病包括白血病(AL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马立克氏病(MD)。家禽肿瘤性疾病无论其发病原因是否相同,临床上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肿瘤特征,而肿瘤性疾病在病理学上可根据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发源的组织细胞特征,进行病理学鉴别诊断,亦可  相似文献   

19.
对畜禽病尸进行剖检是临床检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家畜家禽病理解剖学的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结合临床资料和流行病学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能反映机体病理过程或病理状态的器官和组织,按一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进行观察、检验其病理变化.特别是对传染病群发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可以得以及早确诊,有利于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防止疫病的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20.
一、避免盲目用药 一些养猪户和部分乡镇兽医,往往凭所谓的经验或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对病猪进行药物治疗,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还有的兽医行医多年,竟然从不剖检畜禽。他们共同的做法是,当发现猪病治疗无效时,就频繁更换药物,因此导致部分患病猪因用药过多而死亡。他们对猪的病毒性疾病、真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往往没有识别能力,更谈不上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