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蜜蜂微孢子虫已被确认为是导致世界性蜜蜂损失的重要病原之一。因商业目的导致不同地区蜂种栖息地扩张与重叠,使两种原寄主分别为东、西方蜜蜂的微孢子虫(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西方蜜蜂微孢子虫)得以在不同蜂种间传播。新病原的入侵在对当地蜜蜂资源造成威胁的同时,外来蜂种成为地区性病害传播的媒介。而迁徙性的蜜蜂饲养模式进一步将这种不利影响放大,进而威胁整个养蜂业的持续发展。研究数据显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在人工饲养蜂群中已取代西方蜜蜂微孢子虫成为优势寄种群,但在自然条件下这两种蜜蜂微孢子虫如何作用饲养蜂群的相关数据缺乏。对东、西方蜜蜂混合饲养蜂场和山区东方蜜蜂隔离蜂场的蜜蜂样本进行两种蜜蜂微孢子虫PCR特异性检测,仅检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且西方蜜蜂蜂群微孢子虫感染率高于东方蜜蜂,混合饲养蜂场东方蜜蜂蜂群微孢子虫感染率高于山区东方蜜蜂隔离蜂场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微孢子虫(Nosema Apis)寄生于西方蜜蜂已经有很长时间.在较温暖的地方,冬季蜜蜂可以自由进行爽身飞行,微孢子虫是相对良性的寄生虫,一般只在较长的寒冬蜜蜂无法爽身飞行时造成危害.刚羽化的蜜蜂感染孢子,微孢子虫便构成了危害.染病蜂消化花粉的能力紊乱,从而抑制其咽下腺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李继光 《蜜蜂杂志》2002,(12):35-35
蜜蜂孢子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成年蜂病害 ,常发生在早春。它是由蜜蜂孢子虫微小寄生虫寄生在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内引起的疾病。1 传播途径蜂群中被病蜂粪便污染的饲料、巢脾、蜂具 ,是病害主要传播源。孢子虫在蜂群内 ,主要通过内勤蜂清理巢房和相互间的饲料传播。在蜂群间的传播 ,主要是通过迷巢蜂、盗蜂、合并蜂群 ,将孢子虫带进健康蜂群中来的。此外 ,蜜蜂从污水池边采集不清洁的水 ,也会把孢子虫带回去。2 病状患病蜜蜂初期无明显症状。到了后期 ,由于孢子虫破坏了蜜蜂的肠黏膜 ,造成消化机能障碍 ,导致营养不良、委靡不振、头尾发黑、…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吉林省蜜蜂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传播动态及流行病学特点,在舒兰、安图、集安、敦化和蛟河等5个地区共50个蜂场采集蜜蜂样品,采用蜜蜂消化道涂片检验法进行蜜蜂微孢子虫病的感染情况调查。结果上述地区蜂场均检出有蜜蜂微孢子虫感染,总检出率为32%。调查结果表明,吉林省主要养蜂地区饲养蜂群中存在蜜蜂微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5.
蜜蜂微孢子虫病(microsporidian disease)病原为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p.),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成年蜂病,为重要的检疫性病害。对感染蜜蜂微孢子虫病的越冬蜂进行研究发现,蜜蜂微孢子虫感染率与蜜蜂越冬安全关系密切,各组合实验蜂群蜜蜂越冬死亡率均为差异极显著(U检验,P0.01),即感染蜜蜂微孢子虫的蜂群,蜜蜂死亡率和饲料消耗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同程度发生下痢症状。为蜜蜂微孢子虫的侵染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数据,为进一步筛选功能基因奠定基础,从而推动我国特色蜜蜂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蜜蜂的营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和饲养蜂群,了解蜜蜂生长、发育、繁殖各个时期的营养要求是很重要的。蜜蜂的天然食品是花粉和花蜜。当无蜜可采时,它就采集一些过熟果实的甜汁、植物流出的甜液和昆虫分泌的甘露蜜;在没有花粉采集时,蜜蜂也采集动物的粉状饲料或植物的孢子。但是这些代用品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所以养蜂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油茶花期蜜蜂中毒问题,研究蜜蜂采集油茶花时蜂群的生态变化,在油茶花期,将中华蜜蜂放置于油茶基地饲养,观察蜜蜂采集油荼蜜粉时蜂群状况。结果表明:油茶花期,中华蜜蜂会积极采集油茶花蜜,但蜂群出现花子现象,不同幼虫个体对油茶花粉、花蜜消化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黄坚 《蜜蜂杂志》1997,(9):22-23
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方法浙江·黄坚蜜蜂孢子虫病是我国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它具有传染快,来势猛的特点。蜂群一旦患上了孢子虫病,群势很快衰弱,如不及时对症治疗,蔓延很快,甚至会使全场覆没,造成严重损失。蜜蜂孢子虫病是由蜜蜂微孢子虫引起的。它繁殖快...  相似文献   

9.
春繁期为了蜜蜂发展壮大,需要给蜜蜂饲喂一定数量的花粉,而在外界自然花粉不足时,就需人工饲喂天然花粉或花粉代用品。为了检测花粉代用品在西北地区蜂场中的使用效果,以西方蜜蜂为试验材料,通过饲喂花粉代用品和天然蜂花粉,检测其对西方蜜蜂蜂群群势、封盖子数及蜜蜂幼虫数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本次试验中所使用的花粉代用品,可在外界天然花粉不足时替代天然花粉饲喂蜜蜂。  相似文献   

10.
杨春红  张发 《蜜蜂杂志》2020,40(3):28-29
对蜂群进行饲喂是蜜蜂被人工饲养后才有的行为,野生蜜蜂是不需要人工饲喂的。20世纪初西方蜜蜂刚刚引入中国时,蜂群采集到蜂蜜后,养蜂者首先要给蜂群留足饲料,多余的才是人类的收获。蜜蜂依靠天然的蜂蜜和花粉生存,体质才会健壮。加之当时的蜜蜂饲养基本上是定地或小转地的模式,蜜蜂极少患病,所以很少对蜜蜂进行额外的饲料补充或者药物饲喂。现在由于人类对蜂产品的过度掠取,使蜜蜂很少能吃到天然的蜂蜜,多以后期喂入的糖浆为食,体质较食用天然蜂蜜花粉的蜜蜂会有所下降,并且南北大转地饲养方式的增多,蜜蜂患疾病的几率增大,各种因素导致人工饲喂的需求较以前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1.
花粉补饲品是管理蜂群的有效手段[加拿大]温士顿,M.每年春季或其它季节我们都给蜜蜂喂花粉补饲品。我认为花粉补饲是蜂群管理上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补饲能刺激蜜蜂并可使群体扩大。但是蜜蜂营养研究的热潮。约在10年前就衰退了.今日根本就没有科学家愿意来确定...  相似文献   

12.
蜜蜂孢子虫病和恙虫病[美国]斯坦德利,G.L二十五年前或更久,在明尼苏达大学专门从事昆虫研究的B.弗格三博士曾说过,蜜蜂孢子虫病可能是遍及全国的各种蜜蜂疾病中,对蜂群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二十年前,明尼苏达州发起了一个全国性的蜜蜂孢子虫病在蜂群中情况的调...  相似文献   

13.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病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严重影响蜂群的生存,阻碍养蜂产业的发展,进而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解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病在山东省的流行状况,调研了山东省17个地(市) 73个蜂场,通过检测、实地考察等方式掌握了山东省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病的流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病的防治措施。此次调研为山东省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病防治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实际依据,为山东省养蜂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蜜蜂孢子虫病,又称微粒子病,是由蜜蜂微孢子虫引起的一种成年蜂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微孢子虫是一类专营细胞内寄生的原始的真核寄生虫,分布广泛,不同种寄生不同动物,对昆虫、鱼类、人类等几乎所有动物都有影响。微孢子虫的感染对蜜蜂、家蚕等经济昆虫构成了严重威胁,是蚕种检疫的主要内容之一。蜜蜂微孢子虫在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破坏肠道正常功能,发病轻微时症状不明显,加上蜂场不具备确  相似文献   

15.
蜜蜂微孢子虫是一种真核微生物,可引起蜜蜂患蜜蜂微粒子病。患蜜蜂微粒子病的中肠严重受损,出现爬蜂、下痢等症状,最终导致蜜蜂群势减弱,产蜜量降低,对养蜂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微粒子病在蜂群中的传播已经非常广泛,对蜜蜂微孢子虫的防治研究是蜜蜂病虫害研究的重点之一。但是从事蜜蜂微孢子虫研究的前提就是获得大量纯化的蜜蜂微孢子虫作为研究材料,因此寻找有效的蜜蜂微孢子虫提取纯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农药对蜜蜂毒性的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蜜源植物开花期喷施农药,蜜蜂采集被农药污染的花蜜花粉中毒死亡,造成采集蜂的损失,影响蜂群的发展和养蜂生产。根据各种农药对蜜蜂的毒性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预防蜜蜂农药中毒。  相似文献   

17.
花粉是蜜蜂生长、发育所需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主要来源,蜂群繁殖季节缺少花粉,将严重阻碍蜂群的发展。缺粉季节饲喂花粉代用品能促进蜂群的繁殖,这已由不少学者对西方蜜蜂的研究中得到了证明。Haydak(1935、1937)观察发现:如果蜂群没有花粉,它就不能培育幼虫。较老龄的蜜蜂在不食花粉的情况下也能哺育幼虫,但是,这样做是以损害它们自己的身体作代价的,而且所育出的幼虫数量也相当的少。  相似文献   

18.
不同营养对蜜蜂初生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利用不同花粉饲料制作的粉脾饲喂蜂群,测定后代蜜蜂的初生体重。结果表明.饲喂花粉与饲喂花粉+20%豆粉的蜂群相比,其所育工蜂初生重差异不显著,蜂王初生重差异显著,雄蜂初生重差异极显著;饲喂花粉和饲喂花粉+20%豆粉的蜂群,其后代与饲喂豆粉的蜂群相比,差异均为极显著;饲喂豆粉的蜂群,群势逐渐衰落,甚至不能培育出雄蜂个体。因此,建议在蜜蜂饲养工作中使用纯正花粉饲料饲喂蜂群,以保证蜜蜂的质量和蜂群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蜂业》2015,(3):19-21
蜜蜂营社会性生活,靠采集花粉和花蜜为生。蜜蜂采集行为是蜂群得以延续的基础,信息传递是蜂群正常生活的纽带。为了解蜜蜂采集行为信息传递机制,分析影响蜜蜂采集行为信息传递的内在因素,我们对已有的蜜蜂行为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问题解答     
震声 《中国蜂业》2004,55(5):30-30
问 :蜜蜂为什么不采集马尾松 (油松 )花粉 ?马尾松花粉能否直接饲喂蜂群 ?(辽宁 绥中 孙国利 )答 :蜜蜂不采马尾松花粉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马尾松花粉颗粒粗、适口性差 ;二是马尾松花粉有蜜蜂不喜欢的松脂味 ,这种味道会驱避蜜蜂采集。马尾松花粉不宜直接喂蜂 ,在箱内喂蜜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