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明确辣椒田蓟马及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和发生规律?于2019年和2020年对昆明市盘龙区辣椒田的蓟马及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及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 并进行了时间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 辣椒田蓟马种类共有10种, 优势种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黄蓟马Thrips flavus?八节黄蓟马T. flavidulus和花蓟马F. intonsa, 其中西花蓟马的优势度最高, 两年分别为0.593和0.551; 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有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二叉小花蝽O. bifilarus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其中南方小花蝽优势度最高, 两年分别为0.759和0.728?两年中, 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波动幅度最大, 在7月中上旬数量最高值两年分别为66.5头/m2和61.5头/m2, 而捕食性天敌昆虫活动高峰时间滞后于蓟马?2019年黄蓟马时间生态位宽度最高, 为0.80; 2020年八节黄蓟马时间生态位宽度最高, 为0.87?黄蓟马和八节黄蓟马同其他优势种蓟马的生态位重叠指数高, 两种蓟马在时间序列上活动情况相似?3种捕食性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相近, 在辣椒田存在一定的竞争作用?辣椒田蓟马发生量大且种类呈现多样性, 其中西花蓟马种群数量较高, 应着重对其进行防治?南方小花蝽?二叉小花蝽?异色瓢虫是控制辣椒蓟马的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 在辣椒花期前以及各种农事操作时尽可能保护其种群数量, 增强天敌对蓟马的自然控害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华狼蛛(Lycosa sinesis)属狼蛛科狼蛛属,是农田中一种有益的穴居性蜘蛛。其体型较大(雌蛛19—30毫米,雄蛛15—21毫米)、体态粗壮、活动敏捷、捕食凶猛,在鲁西南有“地侠”之称,是金龟(虫甲)、夜蛾类等多种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具有一定的保护利用价值。现将作者近几年对其调查观察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辽河三角洲稻区优势天敌种类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辽河三角洲稻区优势天敌情况,2011—2013年,于辽河三角洲稻区调查了水稻节肢类捕食性天敌及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数量,并分析其丰富程度。结果表明,辽河三角洲稻区的节肢类捕食性天敌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横纹金蛛[Argiope bruennichi(Scopoli)]、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 Boes.et Str.)、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Sundevall)],全部为蜘蛛类;寄生性天敌昆虫优势种也有3种,分别为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n(Ashmead)]、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Matsumura)]、螟黄赤眼蜂(T.chilonis Ishii),全部为卵期寄生蜂。  相似文献   

4.
果树害虫的天敌主要有捕食性瓢虫、草蛉、小花蝽、蓟马、食蚜蝇、寄生菌等.果园中的害虫与其天敌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果园用药防治虫害时,要充分保护捕食性天敌,做到害虫防治与天敌保护兼顾,充分利用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辅以严格的农事操作,可避免害虫的为害,对生产绿色果品极为有利.笔者介绍保护果园天敌的3种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桑蓟马 Pseudodendrothrips mori(Niwa)是江西省桑树重要害虫之一,在桑蓟马田间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桑蓟马有多种捕食性天敌,如大草蛉 Chrysopa septernpunctataWesmael,南方小花蝽 Orius similis Zheng,塔六点蓟马 Scirtothrips takahashi Priesner,瓢虫类和蜘蛛类,其中大草蛉对桑蓟马的捕食量较大。为了进一步分析大草蛉对桑蓟马的捕食作用,我们在室内进行了初步试验,现  相似文献   

6.
西花蓟马天敌种类及主要种类的控害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年来该虫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对农作物、园林园艺植物的危害日趋加重,发挥天敌对该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已引起人们广泛重视。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报道,总结和记述了西花蓟马的天敌种类及其主要种类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西花蓟马的天敌约有60种,其中天敌昆虫50种,昆虫病原线虫5种,虫生真菌5种。同时,对主要天敌种类小花蝽、昆虫病原线虫和虫生真菌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寄生及控制潜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南方小花蝽和花蓟马种群季节动态及捕食功能反应(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使用吸虫器调查了田间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和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月季生境中花蓟马和南方小花蝽分别是植食性害虫和捕食性天敌优势种;南方小花蝽与花蓟马种群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且两者变化关系密切(2006, R~2=0.586;2007,R~2=0.388)。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成虫对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为N_e=0.60×N_0/(1+0.038×N_0),理论日最大捕食量为15.79头。  相似文献   

8.
蛀干蛀果害虫是威胁我国栎类森林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我国栎类植物蛀干蛀果害虫的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情况、高风险外来入侵性害虫种类及其寄生性天敌种类进行了综述。目前我国有150余种栎类植物蛀干蛀果害虫,其中以天牛科Cerambycidae害虫最多,有64属96种,其次为小蠹科Scolytidae害虫,有13属29种;有10余种高风险入侵性害虫需加以重点防范;这些害虫的寄生性天敌目前仅报道了20余种。今后应在栎类植物蛀干蛀果害虫的分布区系、天敌资源调查、害虫及其天敌遗传多样性和害虫暴发关键诱发因子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作者于1988年对棉田害虫捕食性天敌的田间分布进行了调查,本文就蜘蛛类天敌混合种群及优势种的空间分布型报道如下。 一、调查研究方法 于6月12日—7月18日棉花苗期至开花期在东至县大渡口棉区,调查11块棉田,其中1块为系统调查田,除1块(8号)全查法外,其它田块两行查1行,行中每两株查1株,分别调查360—1050株,记载每株棉花上的蜘蛛种类、虫态及数量。用检验分布型的7种方法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0.
新疆棉田生态系统中捕食性节肢动物类天敌亚群落结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新疆南疆绿洲农田生态系统中,在11种主要作物(植物)上发现捕食性节肢动物类天敌7目16科约31种。通过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调查平均数的比较,苜蓿在捕食性节肢动物类天敌种类和数量上占有较大优势;系统聚类分析证明马铃薯与棉花相似距离最近,其次为小麦和苜蓿与棉花的相似距离较近。研究结果显示,选用苜蓿作为棉花的间作或邻作作物,对调整捕食性节肢动物类天敌并利用其进行害虫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苏农田捕食性隐翅虫种类初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翅虫隶属于鞘翅目、隐翅虫科Stapllylinidae,种类繁多,体形多变,食性复杂,其中有相当数量以捕食或寄生昆虫为生,为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类群。我国对隐翅虫的研究不多,捕食性隐翅虫的报道也寥寥无几。为了开展害虫的生物防治,需要进一步了解天敌昆虫资源,我们于1979~1981年间对江苏农田捕食性隐翅虫种类,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青海高原干旱地区最近几年引种的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上的害虫种类、发生规律、为害程度以及天敌资源种类,2014年—2017年我们对本地区藜麦田内的害虫及其天敌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统计,分别将它们整理成害虫、天敌名录。截至目前,发现为害藜麦的昆虫36种,分属于5目15科,并未发现检疫性害虫,在藜麦田调查到天敌21种,分属于2纲7目12科,其中昆虫纲18种,蛛形纲3种。本文弄清了藜麦上的主要及次要害虫种类,研究了它们的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明确了萹蓄齿胫叶甲Gastrophysa polygoni Linnaeus、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vittuta Fabricius、横纹菜蝽Eurydema gebleri Kolenati、菠菜潜叶蝇Pegomya exilis Meigen及宽胫夜蛾Melicleptria scutosa Schiffermüller等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与为害规律,分析了它们的可能重要来源途径。鉴于本地区高寒、高海拔、盐碱、干旱的特殊生境,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针对藜麦害虫的绿色安全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六种螳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螳螂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之一,全世界约有1800多种,我国已知51种(亚种)(Tinkham,1937)。为了利用这类天敌昆虫资源,近年来我们对螳螂的生活史、生活习性、捕食害虫种类及捕食量等作了研究,并进行了卵鞘低温贮藏、加温催孵和野外释放防治森林害虫的有关试验。本文报导螳螂亚科(Mantinae)我国常见的六种螳螂的生物学特性。这六种是:大刀螂Paratenodera aridifolia Stoll、中华大刀螂P.sinensis  相似文献   

14.
昆明虫瘿蓟马的发生及为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昆明市榕树(Ficus)和鹅掌柴(Sche fflera)受到蓟马为害比较严重.经鉴定,为害榕树、造成叶片饺子状虫瘿的蓟马优势种类为母管蓟马属(Gynaikothrips)的榕母管蓟马(Gynaikothrips ficorum).为害鹅掌柴,造成叶片角状虫瘿的管蓟马属于滑管蓟马属(Liothrips)的鹅掌柴滑管蓟马(Liothrips sp.).5~6月和9~10月是虫瘿蓟马的发生高峰期,捕食性天敌黑纹透翅花蝽(Montandoniola moraguesi)在局部地区能起到自然控制蓟马种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宁夏麦蚜天敌多样性及种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麦蚜是宁夏小麦的主要害虫,为了实现自然天敌对麦蚜的有效控制,采用网捕法和陷阱法等采集手段,通过3年田间调查,共鉴定麦蚜天敌97种,包括寄生性天敌16种和捕食性天敌81种。将麦蚜天敌划分为单食性天敌、寡食性天敌、多食性天敌及杂食性天敌共4类功能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敌功能团对麦蚜种群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寄生性天敌中蚜茧蜂属的燕麦蚜茧蜂与烟蚜茧蜂是优势种;捕食性天敌种类较为复杂,不同地区麦蚜天敌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复杂的农业景观能够维持更高的天敌多样性。表明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建立和恢复非作物生境能够明显提高天敌种群数量,进而提高其生物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是园林中多种黄杨Buxus spp.的食叶害虫,暴发时可吃光叶片,甚至造成大量植株死亡。此虫体色有黑白和全黑二型。一年发生4代(局部个体一年发生1~3代),以幼虫缀合叶片成果越冬,次年春暖后恢复取食,4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第1、2、3代成虫分别于6月上旬、7月下旬、9月上旬开始出现。幼虫6~8龄,有兼性滞育现象,1~3代均有部分个体滞育。与4代幼虫一起越冬。此虫各虫态有多种天敌:幼虫期育出甲腹茧蜂Chelonus sp.、绢野螟长绒茧蜂Dolichogenidea stantoni(Ashmead),蛹期育出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Walker),并采到捕食卵粒的纹蓟马Aeolothrips sp.和多种捕食幼虫和成虫的游猎性蜘蛛(种属待查)。保护天敌对控制黄杨绢野螟的为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疆南部地区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开展棉田害虫生态控制,于2004年5~8月系统调查了新疆阿克苏棉区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消长动态。结果表明:该地区捕食性天敌种类多数量大,有7目15科28种以上,高峰期天敌虫量平均达到8.86头/株;无干扰情况下能建立稳定的自然种群,对棉田发生的害虫基本上可有效控制;不同天敌田间消长动态存在差异,瓢虫和草蛉为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18.
合肥市白毫早、乌牛早茶园天敌与蓟马的空间跟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天敌有效防治茶园蓟马,2015—2016年选择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试验基地的白毫早和乌牛早2种茶园进行试验,对2种茶园的蓟马数量及其天敌数量进行调查,采用地学统计学方法与灰色关联度法相结合方法综合分析与蓟马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种类。结果表明,2015年和2016年2年,白毫早茶园蓟马共2 408头,其捕食性天敌共12 156头,与蓟马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依次是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2年密切指数之和分别为1.952、1.843、1.800和1.751;2015年和2016年2年,乌牛早茶园蓟马共6 540头,其捕食性天敌共12 376头,与蓟马空间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依次是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茶色新圆蛛和锥腹肖蛸,2年密切指数之和分别为1.863、1.829、1.762和1.759。综合分析2年白毫早和乌牛早2种茶园,与蓟马空间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依次是锥腹肖蛸、茶色新圆蛛、异色瓢虫和草间小黑蛛,密切指数之和为3.710、3.605、3.512和3.473。  相似文献   

19.
麦田害虫天敌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1986年,在菏泽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麦田,自抽穗期开始,植株分上、中、下3层采用5点取样3—5天调查1次,得知麦田害虫天敌有62种,隶属于2纲7目22科,其中捕食性天敌50种、寄生性天敌12种。主要天敌有蜘蛛类、瓢虫类、食蚜蝇类、草蛉类和蚜茧蜂,并观察了其发生情况及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棉田天敌的发生规律 ,进一步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 ,1 996~ 1 999年我们对棉田瓢虫、蚜虫进行了系统调查。1 调查方法从棉苗移栽活棵开始到 9月 2 0日结束 ,按地力定3块地 (不防治棉蚜 ,其他害虫防治同常规田 ) ,每地定5点 ,每点 2 0株 ,5d调查 1次。调查内容 :瓢虫成虫的种类和数量 ,瓢虫幼虫、蛹、卵的数量 ,其他天敌的种类和数量 ,棉蚜的数量。2 结果与分析2 .1 瓢虫在棉田天敌种群中的数量比例 棉田查到的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蜘蛛、草蛉、花蝽、食蚜蝇等。瓢虫 (成幼虫 )占棉田捕食性天敌活动虫态总量的 62 .7%~ 78.0 % ,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