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吉林农业科学》2013,(6):22-24
采用盆栽模拟方法,研究残膜对玉米出苗及幼苗根系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残膜的存在对玉米出苗率与根系伸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土壤中普通地膜的残膜造成玉米出苗率低、出苗慢、根系穿透地膜的几率小,将会影响到玉米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发育。降解地膜的残膜虽然对玉米出苗率及根系伸长也略有影响,但与普通地膜相比,对玉米出苗及根系伸长危害较小,且随着播种后时间的推移,这种危害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2.
生物降解树脂农膜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玉米上进行了生物降解树脂农膜和普通地膜应用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降解树脂农膜和普通地膜在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温度以及玉米产量方面无明显差异,说明生物降解树脂农膜可以替代普通地膜在生产上应用。此外,生物降解树脂农膜在作物生长后期开始降解,降解膜先裂缝,后变成小碎片,最终变成末状,不会产生残膜对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
地膜植棉实现棉花早熟、优质、高产、高效的同时,也给土壤造成污染。随着地膜使用年限的增加,土壤残膜数量越来越多,在土壤中形成阻隔层,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和均匀分布。降解膜在棉田中的使用可从根本上解决棉田残膜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地膜覆盖栽培作物面积逐年增加,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也逐年加重,为解决残膜造成的危害问题,引进几种市场反应效果较好的可降解地膜在察布查尔县进行降解膜筛选试验,通过不同类型降解膜在生产中的对比试验,调查降解膜在土壤中的降解情况,以及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本地区农业生产的降解膜品种,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生物降解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田残膜作为农业污染物的一种且持续难降解,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该文综述了地膜在田间主要分布情况、残膜存在的主要危害以及残膜回收方式。具体概述了残膜对土壤中生物菌群及离子组分的影响、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威胁以及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残膜还存在降低棉田肥力、不利于化肥减量、降低作物产量、造成白色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降解地膜覆盖春玉米和烤烟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聚乙烯类地膜覆盖作物后,残膜对农田环境的污染,陕西省农技中心1999年春在宝鸡市安排了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春玉米和烤烟试验示范,旨在了解降解地膜的降解速度、降解程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及对春玉米和烤烟的产量效应,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可降解农用地膜应用效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残膜对土地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残膜对农田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我们试验研究了国内主要可降解地膜生产厂家生产的可降解地膜,在田间的保水、保温和降解性能以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情况,分析评价了各产品的应用效能。结果表明,生物可降解地膜可在土壤中降解,但降解的速率有很大的差距。在试验中也有表现相对较好的可降解地膜,但是在生产使用中也还存在一定难度,比如韧性差容易断裂等。建议各厂家在生产可降解地膜时要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条件、种植作物的种类、覆膜方式、机械化程度等,生产不同等级的可降解地膜,以适应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8.
玉米降解地膜覆盖栽培同田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但常规地膜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难以降解,随着地膜栽培年限的延长,耕地中的残膜量不断增加,形成"白色污染"。本试验通过引进3种类型的降解地膜进行试验,观察其降解性能、对玉米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为解决地膜残留问题和光降解地膜的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地膜覆盖对作物有良好的增温保墒、增产增收作用,曾被称为"农田白色革命"。但随之而来的残膜破坏土壤环境,导致作物减产,堆放堵塞沟渠,焚烧污染大气等"农田白色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耕地质量,造成作物大幅度减产。棉花重茬覆膜种植5—7年,每667平方米土壤中残留为87千克。当土壤中残膜含量为3.9千克/667平方米时,可使棉花减产10%~15%,花生减产157%,蔬菜减产15%~50%。"捡拾残膜"费时费工,1300平方米地需1个工时,且难以彻底。"可降解地膜"成为解决"农田白色污染"最有效的途径。氧化一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具有质量可靠,增温保墒,定时降解,适合作物生长,降解后不污染土壤环境,综合使用成本低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玉米覆盖普通白色地膜、降解白色地膜、普通黑色地膜与露天栽培作比较,研究了玉米覆盖不同材质农用地膜的降解及其对玉米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玉米覆盖"智能"牌降解农用地膜栽培,具有与普通农用地膜相同的增温、保湿作用;并能100%发生自然降解,其降解速度呈"先慢后快"趋势,可彻底解决普通农用地膜残留造成的土壤污染。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地解决地膜白色污染问题,加快生物降解地膜在马铃薯上的推广应用,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在冬种马铃薯上覆盖生物降解地膜的田间降解特性及对后茬作物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地膜在覆膜60 d时开始降解,马铃薯收获时(覆膜125 d)的降解失重率达36.26%。马铃薯收获后不回收残膜,生物降解地膜在土壤里继续降解,在种植1茬早稻和1茬晚稻后的降解失重率分别为88.49%和96.41%,在晚稻收获后生物降解地膜已基本全部降解。生物降解地膜残留于土壤中,不会影响下茬作物早稻的生长及产量,与普通地膜残膜处理区比较,早稻产量增加,且差异极显著。因此,生物降解地膜能够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污染物产生,从而彻底解决地膜白色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新疆农业生产,但随着地膜每年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又难以收回,"白色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残膜不仅阻碍作物根系发育,也影响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使土壤环境恶化,棉花生长和发育受到抑制,势必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棉花的产量。试验以"PBS"型、"PLA"型、"PBSA"型三种可降解材料的降解膜对比普通"PE"地膜,研究可降解地膜的覆盖对土壤温度、水分、盐分及棉花产量等影响,为可降解地膜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合巩留县玉米田的降解地膜类型,使用6种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和1种常规PE膜,在大田里进行试验,研究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号地膜和6号地膜在玉米产量方面与普通PE膜无差异,其它降解地膜显著减产;大田土壤温度与玉米产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降解膜在滇东北玉米生产中的适用性。[方法]在滇东北选择15种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开展了暴晒、埋土和玉米覆膜栽培试验。[结果]参试降解膜的诱导期最长为56天,降解进程不能进行有效控制,诱导期的可控性差;降解地膜对作物的保温性和增产效果与普膜接近,覆膜强度、拉伸度和韧性能满足农事作业要求,能抑制杂草;降解膜在玉米收获后残留很少,能达到消除地膜残留污染的目标。[结论]降解膜除具有明显的保温功能与增产作用外,还可有效解决普通地膜的"白色污染"问题,对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农业等意义深远,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探讨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的经济效益,进行了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相比较,残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8.59%,地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9.08%;地膜玉米+残膜小麦平均净收益较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增加8.61%,较地膜玉米+露地小麦增加14.01%。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既能减少农资及耕地投入、保持土壤水分,又能减少地膜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增加单位面积收益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当地发展旱作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地膜覆盖对作物有良好的增温保墒、增产增收作用,曾被称为"农田白色革命"。但随之而来的残膜破坏土壤环境,导致作物减产,堆放堵塞沟渠,焚烧污染大气等"农田白色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耕地质量,造成作物大幅度减产。棉花重茬覆膜种植5~7年,每667平方米土壤中残留为8.7千克。当土壤中残膜含量为3.9千克/667平方米时,可使棉花减产10%~15%,花生减产15.7%,蔬菜减产15%~50%。"捡拾残膜"费时费工,1300平方米地需1个工时,且难以彻底。"可降解地膜"成为解决"农田白色污染"最有效的途径。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具有质量可靠,增温保墒,定时  相似文献   

17.
<正>地膜覆盖对作物有良好的增温保墒、增产增收作用,曾被称为"农田白色革命"。但随之而来的残膜破坏土壤环境,导致作物减产,堆放堵塞沟渠,焚烧污染大气等"农田白色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耕地质量,造成作物大幅度减产。棉花重茬覆膜种植5~7年,每667平方米土壤中残留为8.7千克。当土壤中残膜含量为3.9千克/667平方米时,可使棉花减产10%~15%,花生减产15.7%,蔬菜减产15%~50%。"捡拾残膜"费时费工,1300平方米地需1个工时,且难以彻底。"可降解地膜"成为解决"农田白色污染"最有效的途径。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具有质量可靠,增温保墒,定时  相似文献   

18.
地膜栽培技术自1987年在徽县高山阴湿区杂交玉米生产上应用试验成功以来,已成为一项成熟技术,深受群众喜爱,被广泛推广应用于粮油及蔬菜、瓜果、苗木等作物,发挥了新技术应有的先进作用。但该技术的弊端是残膜回收困难,污染土壤环境,影响下茬作物根系下扎和正常生长。为解决此类问题,本试验开展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降解膜与普通膜对比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农田残膜对土壤污染日趋加重的现象,应筛选适合民乐县推广应用的降解地膜产品,以减轻地膜覆盖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通过试验观察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对马铃薯、洋葱和玉米在不同时期的保墒保温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验证降解地膜使用效果和推广前景。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各降解地膜保墒保温效果差异不大,增产效果不太明显,需进一步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0.
农田土壤残膜的污染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普通农用地膜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地膜覆盖的负面效应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我国土壤再生产能力,并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农田残膜的分布情况,残膜对土壤环境、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残膜污染应对措施——残膜回收再利用和新型环保地膜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环保地膜的开发和地膜覆盖应用过程中地膜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以降低土壤残膜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