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泡桐丛枝病株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以患丛枝病豫杂一号泡桐叶片、叶柄和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其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结果表明,其叶片、叶柄和幼嫩茎段在MS+NAA 0.3 mg.L-1+6-BA 12 mg.L-1,MS+NAA 0.3 mg.L-1+6-BA 8 mg.L-1和MS+NAA 0.3 mg.L-1+6-BA 12mg.L-1组合培养基上,最高芽诱导率可达47.78%,21.11%和42.22%.此外,不含NAA和IBA的1/2MS培养基可作为患病苗幼芽生根的最适培养基.研究结果可为泡桐的基因工程操作和阐明丛枝病发生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同源四倍体兰考泡桐和白花泡桐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兰考泡桐和白花泡桐幼苗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 NAA 0.3 mg.L-1 BA 8 mg.L-1和MS NAA 0.1 mg.L-1 BA 10 mg.L-1;愈伤组织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 NAA 0.7 mg.L-1 BA 14mg.L-1和MS NAA 0.1 mg.L-1 BA 12 mg.L-1;幼芽生根的最适培养基皆为1/2 MS.  相似文献   

3.
以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组培苗叶片、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利福平和土霉素对其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福平和抗生素对泡桐丛枝病苗的芽诱导率和根诱导有抑制作用.当利福平和土霉素质量浓度分别为20 mg·L-1时,在MS NAA 0.3 mg·L-1 6-BA 12 mg·L-1和MS NAA 0.1 mg·L-1 6-BA 12mg·L-1的培养基上,丛枝病苗叶片最高芽诱导率分别可迭67.6%和48.4%;在MS NAA 0.2 mg·L-1 6-BA 12 mg·L-1和Ms NAA 0.3 mg·L-1 6-BA 12 mg·L-1的培养基上,茎段最高芽诱导率分别可迭32.5%和50.8%.  相似文献   

4.
先将毛泡桐叶片在MS,WPM,KM_8P和B_5等液体基本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然后建立毛泡桐叶片悬浮细胞培养及其体外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毛泡桐叶片愈伤组织悬浮诱导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0.2 mg·L~(-1) NAA+8 mg·L~(-1)BA;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起始密度为6.67×10~6个·mL~(-1);悬浮愈伤组织芽诱导和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0.3 mg·L~(-1)NAA+17 mg·L~(-1)BA和1/2MS+0.1 mg·L~(-1)NAA.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秋水仙素诱导出南方泡桐同源四倍体,建立其体外植株高效再生系统,为泡桐新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方法】以二倍体南方泡桐幼苗叶片为外植体,预培养泡桐不同时间(0,8,16 d)后,置于含不同质量浓度(5,10,20 mg/L)秋水仙素的固液双层培养基上处理泡桐不同时间(24,48,72 h),以诱导其同源四倍体植株,并通过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和叶片单细胞DNA相对含量的测定,进行变异植株的倍性分析;同时,以其四倍体叶片、茎段和叶柄为外植体,利用不同植物激素不同质量浓度的组合培养基,筛选建立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的最适培养基。【结果】秋水仙素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南方泡桐同源四倍体诱导率影响显著,外植体预培养时间影响不显著;在含10 mg/L秋水仙素的MS培养基上处理72 h,未经预培养叶片的四倍体诱导率高达18.8%;同源四倍体幼苗叶片较二倍体大而且厚,叶片单气孔器变大,孔密度变小,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和POD活性降低。MS+0.1mg/L NAA+8 mg/L BA、MS+0.3 mg/L NAA+12 mg/L BA和1/2 MS分别是其愈伤组织诱导、芽诱导和根诱导的适宜培养基。【结论】诱导获得了南方泡桐同源四倍体,建立了同源四倍体南方泡桐的体外植株再生系统;叶片是同源四倍体南方泡桐体外植株再生的最佳外植体。  相似文献   

6.
以泡桐9501无菌苗的叶片、叶柄为外植体,建立了其体外植株再生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四倍体诱导,并采用根尖染色体计数和成熟叶片单细胞的DNA含量测定进行诱变植株的倍性分析.结果表明,泡桐9501叶片为最佳外植体,其愈伤组织、芽和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分别为MS+0.7 mg·L-1NAA+6 mg·L-1 6-BA和1/2M...  相似文献   

7.
以患病豫杂-1号泡桐的叶片、叶柄、茎段为材料,通过在培养基中施用不同的激素,观察材料的长芽情况,筛选出最佳外植体及最佳激素组合。实验结果表明:患病豫杂-1号泡桐芽诱导的最佳外植体是茎段,相应的培养基及激素组合为MS培养基,NAA0.3mg/L,6-BA12mg/L。此方案下的芽诱导率为30.19%。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质量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南方泡桐种子构建突变体库,并用获得黄化苗建立了体外植株再生系统. 结果表明,随着EMS质量浓度的增大,南方泡桐种子出苗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质量浓度为120 mg·L-1 EMS浸种12 h的南方泡桐种子突变体率最高.MS+0.1 mg·L-1 NAA+15 mg·L-1 BA是南方泡桐黄化苗叶片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1/2MS+0.1 mg·L-1IBA是其芽诱导根的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10.
泡桐丛枝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泡桐丛枝病病原、症状、分子检测技术等国内外现状和进展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并对泡桐丛枝病分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作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离体条件下进行治疗枣疯病药物筛选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婆枣带枣疯病组培苗为试材,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及不同次数的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TC)和盐酸-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X)药物,培养40 D后,观察其对病苗生长情况的影响,并对转健苗进行植原体特异PCR检测,结果表明,25ΜG/ML的药物浓度处理一次可使枣疯病症状消失,并完全杀灭枣疯病病原,达到理想效果;同时本研究中田间和组培条件下相同药物治疗效果的一致性进一步说明了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药物筛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巢式PCR和SSR技术研究了0,15,25,50,75,100,125,150 mg·L-1的硫酸二甲酯(DMS)对白花泡桐幼苗形态、植原体和DNA碱基序列的影响.结果表明,15 mg· L-1DMS处理3h可使丛枝病幼苗转变为形态上健康幼苗,但其幼苗内仍有丛枝病植原体的存在;25~125 mg· L-1 DMS处...  相似文献   

13.
枣疯病病情分级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多年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病原的浓度、症状表现和病情的可控程度等,提出了组织、单枝、单株、枣园和枣区5个水平的病情分级指标体系,可供枣疯病研究及其防治效果评价等参考。  相似文献   

14.
泡桐丛枝病与泡桐生长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研究认为,在同一无性系或同一品种的泡桐内,生长量较小的植株,一般不易发生丛枝病或发病较轻;而生长量较大的植株,一般容易发生丛枝病或发病较重。但在不同无性系或不同品种之间不存在这样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竹丛枝病是竹类植物产生丛枝状病害的总称,是竹林退化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大量研究表明:竹针孢座囊菌Aciculosporium take,异香柱菌属Heteroepichlo觕,竹暗球腔菌Phaeosphaeria bambusae以及植原体(phytoplas-ma)等均能引起竹丛枝病。长期以来这些病原物所处分类地位的变化较大且它们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这对竹丛枝病的防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对上述病原物所处分类地位的演变过程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竹丛枝病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参26  相似文献   

16.
大籽猕猴桃(Actinidia macrosperma)离体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籽猕猴桃,其根茎是著名抗癌中药,中药名称猫人参,其野生资源已近枯竭.本文选用大籽猕猴桃的茎段(至少带一个节)和叶片作为外植体,筛选出了从启动、快繁直至生根等各个阶段的最适培养基,在实验室建立了程序简单、重复性好的离体快繁体系,实现了大籽猕猴桃组培苗的快速繁殖.实验发现以茎段作为外植体效果较好,既容易消毒,又能很快诱导腋芽萌发;以叶片作为外植体,能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此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极低.以茎段作为外植体获得的无菌培养物在不同发育阶段适宜的培养基组成:外植体启动培养基为MS+BA 5 μmol/L+NAA 1 μmol/L;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BA 2 μmol/L+GA 1.5 μmol/L+ZT 4 μmol/L,35 d繁殖系数为9~10;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4MS+IBA 2 μmol/L,生根率可达100%,培养35 d,平均苗高6.28 cm,平均移栽成活率为91%.  相似文献   

17.
以毛泡桐(Paulowniatomentosa)无菌苗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在附加NAA0.3mg·L-1或2,4 D0.3mg·L-1与6 BA5~20mg·L-1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组合的MS培养基上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毛泡桐叶片和茎段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组合的12种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100%,但在2,4 D与6 BA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组合的MS培养基上,叶片和茎段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0,而在MS+NAA0.3mg·L-1+6 BA17mg·L-1培养基上,叶片和茎段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达到88.3%和46.7%.胚性愈伤组织在该培养基上可发育为成熟的体细胞胚胎,进而成为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