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抗原表位C的串联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蛋白抗原表位C不同表位密度的重组蛋白的抗原性,本研究将抗原表位C的编码核酸序列进行串联,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C_1C_2)_2~p ET-(C_1C_2)_6,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6种重组蛋白r-C_1C_2~r-(C_1C_2)_6均具有良好的抗原性。采用Dot-ELISA方法对各重组蛋白进行了抗原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含有12个表位肽的重组蛋白r-(C_1C_2)_6的抗原性强于其它重组蛋白。本研究制备的串联重组蛋白为建立TGE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纤突蛋白S1抗原表位的串联重组蛋白并评价其免疫原性,试验将S1蛋白的抗原表位COE和S1D连接起来组成串联表位S1CD,合成相应的基因片段后克隆至转移载体pFastBac1上,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通过蓝白斑和PCR扩增筛选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Bacmid-S1CD,再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blot检测方法鉴定重组蛋白S1CD的表达情况。将小鼠随机均分为S1CD蛋白组、PEDV灭活疫苗组和PBS组,分别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重组蛋白S1CD、PEDV HeN170821灭活病毒和PBS与弗氏佐剂等体积混合制成的抗原,检测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及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以评价重组蛋白S1CD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重组蛋白S1CD成功在Sf9昆虫细胞中表达,并能与鼠抗His单克隆抗体和PE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首次免疫后第28天,S1CD蛋白组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PBS组(...  相似文献   

3.
为了构建牛冠状病毒(BCoV)抗原表位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基因合成技术获得BCoV S蛋白两段抗原表位(351 aa~403 aa、771 aa~784 aa)的基因串联体R,将其重组到pET-28a(+)质粒中,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抗原表位融合蛋白,用纯化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BCoV抗原表位基因重组表达质粒,获得了融合蛋白的抗血清,Western-Blot检测显示,该抗血清可与BCoV的融合蛋白特异性结合。表明成功构建了BCoV抗原表位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BCo V抗血清,本研究为BCoV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和BCoV多表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将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多个抗原表位串联,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本研究人工合成PCV2多抗原表位串联的编码序列并与pET32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将其转化到BL21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多抗原表位串联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27 ku。将包涵体溶解并经Ni-His柱纯化得到纯化的目的蛋白,western blot和ELISA结果显示,该表达产物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多表位核酸疫苗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报道和计算机软件分析筛选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结构蛋白基因S1、S2、N基因的T、B细胞的优势抗原表位共7段,采用人工合成及PCR方法将各抗原表位以柔性氨基酸(GP/GA)作为接头串联成一条全新的多表位嵌合基因F,并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VAX1,采用酶切分析与序列测定方法筛选鉴定阳性重组质粒.阳性质粒pVAX-F通过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进行表达研究.提取转染细胞总RNA,RT-PCR方法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转录;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到特异性荧光存在.表明表达产物能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证明了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和抗原性,有望成为抗IBV的核酸疫苗.  相似文献   

6.
作者拟利用表位多肽的抗原性及黏膜佐剂免疫增强作用,设计可通过黏膜途径免疫接种的猪流感病毒通用型疫苗.体外合成H1N1、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表位抗原基因,C末端串联大肠杆菌热敏性肠毒素LTb基因,构建pET30(a)-ep-LTb表达载体,利用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融合蛋白表达及生物学特性,小鼠免疫试验分析融合蛋白免疫原性.SDS-PAGE检测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8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重组蛋白可与抗His-tag抗体和CTB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及HI试验检测,经黏膜途径免疫的小鼠产生了针对重组表位模拟抗原蛋白及H1N1、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的血清抗体及局部黏膜分泌型IgA抗体.利用猪流感病毒表位抗原与LTb基因串连获得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且在黏膜接种局部产生理想的分泌型IgA抗体,能有效阻断病原由黏膜局部感染,为研制猪流感病毒通用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塞内卡病毒A(SVA)与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猪的临床症状难以区分,并且以SVA作为载体插入FMDV抗原表位外源基因的研究,目前还没有报道。为了构建一种嵌合FMDV抗原表位的重组SVA毒株并进行鉴定,本研究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将O型FMDV的B细胞表位与白蛋白信号肽(human albumin signal peptide,HAS)基因串联插入到SVA基因组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转染细胞后拯救出重组病毒rSVA-HAS-OB。结果显示:RT-PCR扩增与基因测序结果表明目的基因正确插入;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鉴定了嵌合抗原蛋白的有效表达;遗传稳定性分析表明重组病毒在25代次的传代过程中仍稳定存在B细胞表位;病毒蚀斑表型和一步生长曲线结果表明,重组病毒与亲本毒株具有相似的增殖特性。本研究成功构建并拯救出能够表达FMDV抗原表位的重组SVA毒株,为以SVA为基础的嵌合病毒及疫苗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城疫病毒F蛋白抗原表位串联基因的构建及其原核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行设计的3对引物,通过RT-PCR从接毒的SPF鸡胚的尿囊液中克隆了新城疫病毒F基因3段抗原表位区段,大小分别为81、108、105bp。应用添加互补性酶切位点的基因工程方法,将3段抗原表位基因片段拼接成多表位串联基因,大小为306bp。将此基因片段插入含组氨酸(His)基因的质粒pET-32-a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F306。经诱导表达,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1000的融合蛋白,其中F蛋白抗原表位串联基因片段表达产物约为11000。经亲和层析,获得纯化His-F306融合蛋白,进一步用该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鼠源抗新城疫病毒F蛋白抗体。经过琼扩、ELISA及Western-blot检测,表明该融合蛋白中的抗原表位串联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制一种能够高效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1主要抗原表位基因的新型疫苗,将S1主要抗原表位基因整合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C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PICZαC-S1,对重组质粒经Sac Ⅰ酶切线性化后通过电转化法转化到毕赤酵母X-33中,经ZeocinTM抗性筛选后得到阳性转化子(pPICZαC-S1),转化子接种培养基后用甲醇进行诱导,并对诱导结果进行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纤突蛋白主要抗原表位在毕赤酵母中成功分泌表达,表达的蛋白分子质量为42 ku,且能够与PED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含有水貂阿留申病毒(ADV)VP2蛋白不同表位密度重组蛋白的抗原性,本研究将抗原表位肽的编码序列进行2、4、6、8重复串联,得到4个表位串联体P2、P4、P6、P8,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上,构建4个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诱导表达;经Western Blot和对流免疫电泳(CIEP)鉴定其抗原性。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各重组蛋白进行抗原性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成功表达的3个重组蛋白PP4、PP6、PP8均具有良好的抗原性;8段表位肽串联的重组蛋白PP8的抗原性最强。本研究制备的串联重组蛋白为建立ADV血清学诊断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获得抗原性好的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12L蛋白用于ASFV血清学诊断技术研究。[方法] 根据GenBank ASFV参考序列(登录号:NC_044959.2)合成360-12L基因,并插入pET-28a(+)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12L,将经测序鉴定正确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培养,筛选最佳诱导温度,同时分析其可溶性。随后通过亲和层析纯化蛋白,并对所获得的12L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将获得的12L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雌性小鼠,以获得鼠抗ASFV 12L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方法测定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并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验证。[结果] 成功构建了ASFV 12L蛋白原核表达质粒,重组菌pET-28a-12L-BL21在37 ℃ 6 h时表达量较高,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可在54.7 ku处出现明显条带。间接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鼠抗ASFV 12L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1:512 000,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鼠抗ASFV 12L蛋白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特异性识别12L重组蛋白。[结论] 原核表达的12L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制备的鼠抗ASFV 12L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反应性和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12L蛋白的生物学功能、ASFV血清学诊断技术和疫苗研究提供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2.
应用多个服务器对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候选疫苗抗原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存在的CD8+细胞毒性T细胞(CD8+cytotoxic T lymphocyte,CD8+CTL)表位。从6种常见的免疫效果较好的候选疫苗抗原基因中选出10个分值较高的表位基因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多表位基因,进行人工合成,表位之间用柔性氨基酸GGGGS或GPGPG链接,命名为CpCTL10。将该多表位基因重组入高效融合表达载体pET-28a(+),获得重组质粒pET-28a(+)-CpCTL10,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CpCTL10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占菌体蛋白总量的55.3%,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达75.1%。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表达产物能与感染隐孢子虫的鼠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为多抗原多表位疫苗的研制打下某础.  相似文献   

13.
将SARS-CoV S蛋白基因的部分序列(accession number为AY304495的22 908-23 542 nt区域),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 a(+)中,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SDS-PAGE、W estern b lotting分析表明,重组S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7 kD,与理论分子量相符。将S蛋白基因的部分序列克隆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H is后,与线性化家蚕杆状病毒BmBacPAK-6共转染BmN细胞,经空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状病毒BmBac-S,并将其在细胞和家蚕中进行表达。SDS-PAGE、W estern b lotting分析表明,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30 kD,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得到家蚕细胞表达的重组S蛋白。  相似文献   

14.
绿脓杆菌外毒素A受体结合区蛋白基因重组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获得高表达量重组绿脓杆菌外毒素 A(PEA)受体结合区蛋白 ,以用作免疫原 ,从含有目的片段 (10 0 0 bp)的 p ET- 2 0 (b) B1 0 质粒切下目的片段 ,以正确阅读框架插入含有 T7lac启动子的 p ET- 2 8c( ) DNA中 ,构建了p ET- 2 8c( ) B1 0 质粒。用该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BL2 1 (DE3 )、BL2 1 (DE3 ) p L y S,经 IPTG诱导 ,BL2 1 (DE3 ) p L y S能高效表达目的蛋白。 SDS- PAGE、Western blot分析证实 ,该蛋白即是所需的蛋白 ,该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 5 8%。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非洲猪瘟病毒(ASFV)B438L基因原核表达系统表达p49重组蛋白,并制备抗p49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根据ASFV Georgia 2007/1(GenBank登录号:FR682468.1)公布的基因序列合成B438L基因,并将其插入pET-28a (+)载体,构建pET-28a-B438L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在16 ℃经1 mmol/L IPTG诱导12 h,通过SDS-PAGE对重组蛋白表达形式进行分析;利用串联质谱技术鉴定重组蛋白是否正确表达;将纯化的p49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鼠源抗p49多克隆抗体,利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该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并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该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试验成功构建了pET-28a-B438L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经诱导表达获得了p49重组蛋白,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大小约为60 ku;串联质谱技术进一步证实该蛋白为p49。间接ELISA检测制备的鼠源抗p49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64 000,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制备的鼠源抗p49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p49蛋白。以上结果表明,该原核表达的ASFV p49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利用表达的p49重组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抗体效价和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ASFV p49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制相关的ASFV诊断试剂及疫苗提供了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PCR方法从重组质粒pSK-B2扩增得到非结构蛋白Nsp9的基因片段。将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ET-28-Nsp9,转化Escherichia coliBL21(DE3)细胞。经IPTG诱导,Nsp9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7.3 kD,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43.2%。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可被PRRSV阳性血清所识别。表达的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RRSV的免疫特性和分子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Rotavirus is a major cause of acute diarrhea in both many kinds of young animals and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Rotavirus NSP1, a 55 ku RNA binding protein, is the product of gene 5, which can subvert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and be one of virulent determinant factors.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in GenBank, specific primers targeting to NSP1 gene were designed and the gene was amplified by RT-PCR, following by being cloned into the pET-28a(+) vector.It showed that the full length of NSP1 gene was 1 473 bp, encoding 491 amino acids.The NSP1 shared the highest identity with WC3 strain.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induced in E.coli Rosetta(DE3) by IPTG and was analyzed by SDS-PAGE and Western blotting.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NSP1 recombinant protein existed in the form of inclusion body with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55 ku.The purified recombinant protein could be recognized by His-tag antibody.This study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racytoplasmic location of NSP1 protein and its activity.  相似文献   

18.
轮状病毒是引起多种幼龄动物及5周龄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NSP1非结构蛋白是轮状病毒基因5的产物,为长约55 ku的RNA结合蛋白。现已发现NSP1蛋白是一种毒力决定因子,可颉颃宿主先天性免疫应答。参照GenBank收录的牛轮状病毒UK株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本试验利用RT-PCR方法扩增牛轮状病毒UK株NSP1基因,克隆入pET-28a(+)表达载体,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并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本试验结果显示获得的NSP1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为1 473 bp,编码491个氨基酸,与美国WC3株同源性最高。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入E.coli Rosetta(DE3)宿主菌,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对重组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55 ku,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可与鼠抗His-tag抗体反应。本试验成功获得牛轮状病毒UK株NSP1基因,且实现了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重组蛋白,本试验结果为研究NSP1蛋白在细胞内定位与其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克隆和表达羊源性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seudomallea)的BPSL1467基因,并对其表达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羊源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HN1株)基因组为模板,参照GenBank中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K96243标准株BPSL1467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ET-28a(+)载体连接,构建pET-28a(+)-BPSL1467重组质粒。将鉴定正确的pET-28a(+)-BPSL1467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通过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产物。使用DNAMAN、ProtParam、SOPMA和Protscale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BPSL1467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克隆了462 bp的BPSL1467基因,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大小约为22 ku,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BPSL1467蛋白分子式为C763H1209N203O217S6,分子质量为16 890.58 u;其不稳定系数为33.95,属于稳定蛋白;理论等电点(pI)为8.85,为碱性蛋白;总平均疏水性(GRAVY)为-0.190,为亲水性蛋白。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中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本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羊源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BPSL1467基因的分子作用机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特异的肝片吸虫诊断候选抗原,拓展诊断靶标,利用肝片吸虫阳性血清筛选肝片吸虫cDNA表达文库,获得肝片吸虫特异性抗原基因,采用RT-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连接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入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利用IPTG对重组蛋白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技术对蛋白表达情况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经筛选获得了17个肝片吸虫免疫显性抗原基因,其中假定蛋白Fh010935为肝片吸虫特异性抗原基因;扩增得到的Fh010935核苷酸序列大小为144 bp,编码48个氨基酸,A+T含量为55.56%;Fh010935蛋白由1个α-螺旋,2个β-折叠和3个β-转角构成,具有3个抗原表位,推测该蛋白可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分子量大小约24 ku,可以被肝片吸虫感染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提示:假定蛋白Fh010935可作为肝片吸虫病诊断候选抗原,为疾病诊断制剂的开发提供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