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工程造林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合调查分析本地区油茶工程造林项目实际的基础上。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对油茶工程造林项目进行现金流量.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的测算。结果表明。油茶工程造林项目投资周期短,收益期长,项目实施后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史芬  史锋 《湖北林业科技》2010,(6):19-20,23
作者在综合调查分析本地区油茶人工林项目实施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动态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对油茶人工林进行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指率的测算,结果表明:油茶人工林投资周期短,收益期长,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旨为麻城市油茶人工造林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景和 《山东林业科技》2010,40(5):62-63,68
以生态防护林为例,为进一步搞好造林工程投资估算,加强造林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笔者根据多年从事造林工程规划设计工作有关投资指标等问题的实践,提出了造林工程投资估算的指标构成、技术参数和执行原则,作为实践造林工程规划设计、项目可研、项目审查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9年,该县油茶产业发展取得突破。一是抓好面上油茶造林,种植油茶1158亩,零星种植15万株。二是抓好省级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建设面积3003亩(包括新造林1083亩,现有林抚育1920亩),项目建设总投资307.88万  相似文献   

5.
工程造林就是对重点造林项目进行工程管理,按项目投资,按工程管理,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造林)。德州地区的工程造林,始于1978年,但比较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进  相似文献   

6.
以油茶能源林长期植被观测的数据为基础,结合目前CDM项目开发的成本和收益,探讨油料能源林的林业碳汇潜力。论证结果如下:以30 a为计入期,凯迪阳光公司2010年规划的3 059 hm2油茶能源林固定CO2总量约669 783.345 t,年均固定CO2量为22 326.111 t.同时,成本效益分析显示,油茶能源林的经济林收益可以达到14.683 2×108元,碳汇收益2 287.31×104元。因此,凯迪阳光公司的油茶能源林实施CDM造林再造林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实例研究中对油茶能源林开发CDM造林再造林项目的数据的运用,以及交易成本的分析还存在一定的准确性和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深入和细化。  相似文献   

7.
为给油茶低成本造林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分别以2年生油茶嫁接容器苗和嫁接裸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栽培方法进行了6 a的造林对比试验,比较了以不同方法栽培的种苗保存率、生长量(树高和冠幅)、产量及投资效益。试验结果表明:油茶栽培保存率的平均值,裸根苗造林新方法与容器苗造林方法的相差2.1%,其差值为1.2%~10.0%;但栽培后第5年的油茶生长量(树高和冠幅),裸根苗造林的油茶树高、冠幅生长量均值比容器苗造林的分别增大了44~86.8、70.4~129.7 cm;栽培第6年的油茶果产量均值,裸根苗造林比容器苗造林的提高了1 960.5 kg;投资效益方面,栽培6 a内,容器苗造林的需要投入6.94元才能收回1.00元的成本,而裸根苗造林的只需投入3.29元就能收回1.00元的成本。综合研究结果分析可知:在生产应用中,裸根苗造林方法比容器苗造林方法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常宁市素以“油茶之乡”享誉全国,油茶林面积5.1万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56%,是“半壁江山”,搞好油菜开发是振兴农村经济的重大举措。1984年被列为世界粮食计划署无偿援助的油茶更新改造工程县之一,1993年又被国家批准列入了第二期油茶低改项目市,市委、市政府依托油茶更新改造工程,全面实施油茶低改,到1996年,共完成更新油茶林3867公顷,改造油茶低产林600公顷。经连续四年测产,更新造林的油茶平均公顷产茶油达120公斤,最高达315公斤;低改林次年公顷产茶油达180公斤,是改造前产油量的4倍。常宁市油茶更新低改工程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9.
我区在“三北”防护林建设一期工程期间,有一些旗县开始对一些重点造林项目,仿效国营造林管理办法,实行按项目投资,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取得了造林面积实、质量高、速度快、投资少的好成绩。诸如翁牛特旗幸福河牧场防风固沙护岸林工程、奈曼旗兴隆招牧场防护林工程、和林格尔县白二爷沙坝治沙造林工程等等,都是这样的好典型,这都是我区工程造林的萌芽。我们总结这些典型经验,不断完善,正式制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宜鄂北岗地的造林树种,提高造林成效,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2018年鄂北岗地“精准灭荒”工程造林项目进行了调查,比较各树种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造林第二年生长情况,结合主成分分析并聚类,综合评价各树种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11个造林树种间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盖度、新梢生长量及中心干枯死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油茶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最高(96.7%±2.0%、94.9%±2.7%),湿地松盖度最大(0.097±0.011),刺槐一年生梢最长(39.8 cm),油茶、湿地松、柏木中心干枯死率低;造林指标的综合评价值(D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油茶、湿地松、女贞、柏木、刺槐、栾树、桂花、重阳木、银杏、樟树、槲栎。通过聚类分析将11个造林树种分为4 个类群,最适宜的树种为油茶、湿地松和女贞,比较适宜的树种为柏木和刺槐,适宜性差的树种为栾树、桂花、重阳木、银杏、樟树,不适宜树种为槲栎。油茶、湿地松、女贞、柏木、刺槐综合表现较优,可作为鄂北岗地造林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