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158-160
西藏"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而城乡物流一体化有利于打破城市和农村的隔阂,实现城乡物流效益最大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西藏城乡化的发展进程、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藏物流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西藏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我国物流行业的建设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物流管理人才的缺口也变得越来越大,对于物流管理人才的标准也变得更加严格。为了能够提升物流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力,各大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投建了教学资库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文中对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库的重要性进了简要论述,并针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给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新基建背景下,科学发展城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推动及最终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的目标。在分析农村现状及物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设立物流信息云平台的发展建议,并分析其能解决的问题及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4.
城乡物流一体化对物流整体的发展和提高至关重要,城乡物流一体化是物流发展的重要刺激因素,本文简单解释了城乡物流一体化,分析了吉林省城乡双向物流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结合吉林省城乡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尝试构建城乡双向物流对接新模式,提高城乡物流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建设农产品物流渠道是农产品物流发展过程中的必要阶段,是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先决条件之一。东莞农产品物流发展近几年快速发展,江南农批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物流平台之一,研究农产品物流渠道建设是江南农批等一大批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探讨建设完善农产品物流渠道,推进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将使农产品物畅其流,加快农村产业经济的稳步发展,从而繁荣城乡农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也在不断深入,尽快探索出适应美丽乡村建设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立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社会保障的现状,针对城乡统筹中社会保障未能实现均等化这一矛盾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高效物流是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共享开放协同的智慧物流生态链.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逻辑实证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物流业市场发展现状的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其发展面临的优势和不足.依据现实逻辑和物流产业发展的内生规律,构建了重庆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的路径.从优化物流发展环境、引导物流产业集约式发展、打造"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物流运行体系、建设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构建物流信息开放共享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重庆实施"互联网+"高效物流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孙美红 《农业展望》2012,8(6):56-58
统筹考虑城乡配送体系是落实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具体表现,通过需求互补、资源共享实现物流效率的提高。分析了农村配送成本的内涵、现状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农村配送成本的影响,提出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降低农村配送成本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实施,目前,我国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机,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不均衡发展、缩短贫富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作为农业生产和消费大省,农产品统筹物流模式直接制约着整个农产品产业的发展以及转型升级.该研究基于对现有物流模式的对比分析,结合安徽省农产品物流现状,从供应链角度出发提出了适合安徽省城乡统筹的农产品物流创新模式,为城乡统筹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特优582在广西不同生态区的生产适应性进行分析,探讨其作为“双超”模式品种在广西的适应性,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0~2011年在广西6个不同生态点观察分析特优582作早、晚稻种植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现.[结果]特优582在广西可作早、晚稻种植,生育期适中,在115~138 d之间,适应性较广;由南至北,其生育期相对延长,在桂北因早稻生育期较长及晚稻生育期温度较低而影响其作晚稻种植;早稻产量高于晚稻,最高产量可达10.57t/ha,主要是其结实率高、单位面积颖花量大.[结论]特优582在桂北稻作区宜作早稻或一季稻种植,桂南稻作区可作早、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研究了城乡结合部的内涵、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探讨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实现城乡结合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桂北一次强降水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宝回  朱敬海  梁利  潘杰丽  陈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67-14971
[目的]分析2010年5月27-28日桂北一次强降水过程。[方法]利用2.5°×2.5°的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5月27-28日广西桂北一次锋面暴雨过程的水汽通量、假相当位温、非地转湿Q矢量等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重点探讨非地转湿Q矢量在广西前汛期锋面暴雨落区中的预报应用。[结果]孟加拉湾水汽向广西输送,并在桂北产生强的辐合上升运动,为桂北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输送条件。850 hPa假相当位温锋区(密集区)南压至广西北部,桂北处在假相当位温锋区中,低层高湿的不稳定能量与中层向下渗透的冷空气导致中低层位势不稳定建立,从而为此次强降水过程提供了一定的热力条件;广西北部低层850 hPa处在等Qx*值线梯度最大区域和较强的Q矢量散度负值区重叠的区域,为未来桂北的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结论]该研究为暴雨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统计历年实况资料,得出广西强天气的气候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然后利用大量样本的探空资料计算有利于强天气发生的特征物理量。结果表明,广西强天气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雷暴南部多、北部少,其中桂东南和沿海地区是雷暴的高发区;冰雹主要出现在北部,桂南降雹少;广西东部和沿海地区为大风频发区;历年龙卷风天气发生次数不多,且集中在涠州岛及沿海地区;强降水呈南北2个高频带。雷暴、降雹和强降水的月变化均具有"单峰型"特征,大风月分布具有"双峰型"特征;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夜间至次日08:00,大风、雷暴和冰雹天气则主要出现在午后至傍晚;广西强天气发生前在不同地域和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的温度层结和不稳定能量等探空特征物理量均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童新芳  周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650-3653
以广西90个县(市)为研究区,采用2005年广西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对照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测算广西各县(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广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归纳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等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低的区域三大类,其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的县(市)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山区、桂东山区、桂东南丘陵区、桂北山区、桂东北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等的县(市)主要分布在桂南丘陵台地区和桂西南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低的县(市)主要分布在桂中盆地、桂西岩溶山区和桂西北岩溶山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桂西北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磷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平果、宜州等典型石漠化样地采样,分别对不同样地的土壤全磷及有效磷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全磷、有效磷含量与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坡向、植被类型、恢复年限对土壤磷含量均有明显影响。表现为:南坡>北坡,任豆>封山育林>吊丝竹,随恢复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脲酶活性与磷含量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土壤肥力变化的监测指标。[结论]只要停止过度的人为干扰,桂西北石漠化地区的土壤会得到逐步的恢复,如果措施得当,采取人工促进的自然恢复手段,则会恢复到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和密度对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品种和密度对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品种与密度间交互作用差异不显著,中浙优1号抛秧密度112500穴/hm^2产量最高,适合广西进行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在广西桂中和桂北地区,早熟的新两优6号也可作为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  相似文献   

18.
特优136是以龙特甫A为母本,R 136为父本配组育成的强优势感温型中熟组合,具有株型集散适中、穗粒结构协调性好、熟期适宜、米质优、抗逆性强等优点,适合于桂中、桂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桂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2006年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磷含量的比较研究(英文)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change law of phosphorus content of soil in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gion(KRD) during eco-restoration process such as Northwest Guangxi Province.[Method] The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ypical KRD in Pingguo County and Yizhou City.The determining quotas of different soil samples such as soil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were detected,in addition the soil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urease activity, catalase activity an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in different soil samples were analyzed comparatively.[Result] Aspect,vegetation type and recovery time generated obviously influences on phosphorus contents in different soil samples.The concrete influence order was listed as follow: phosphorus content in soil of south slop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soil of north slope;phosphorus content in soil where Zenia insignis Chun was plante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soil of closed forest and that of soil where Dendrocalamus minor Var. amoen was planted,additionally,phosphorus increased with recovery time. Urease activity could be used as a monitoring index of soil fertility because it is related to the change of phosphorus content.[Conclusion] The soil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gion in Northwest Guangxi Province could be recovered gradually if excessive human disturbance was stopped.If proper natural method of recovery promoted by human was taken,the recovery would reach a better result.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适宜的施氮量和栽培密度,为广西桂北生态条件下超级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高产早稻Y两优302为材料,探讨2个施氮水平150kg/ha(N1)、225kg/ha(N2)和4个栽培密度24.4万蔸/ha(D1)、30.6万蔸/ha(D2)、36.8万蔸/ha(D3)、42.6万蔸/ha(D4)在生育期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Y两优302产量主要受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影响,穗长和千粒重对产量影响不明显。在施氮量为225kg/ha,栽培密度为24.4万~30.6万蔸/ha时,有利于Y两优302增产。【结论】较高的施氮量和较低的栽培密度有利于Y两优302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