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种子管理制度改革以后,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停止全部生产经营的行为,且各种子经营销售企业及个体人员加入种子生产经营过程中,促使县级种子经营销售网点迅速增多。这一情况虽然可以改善县级种子的经营情况,便于广大农民购买种子,但是由于上市的品种较多、更新速度较快,而部分种子没有经过管理部门的审核就直接推广销售,致使种子市场日益散、乱、差。并且,由于部分种子的质量不合格,给农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县级种子管理部门作为基层管理组织机构,直接面向县级内的农民及生产,想要充分解决当前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加强种子备案制度,保证农业的生产安全性。基于此,主要研究了种子备案制度在县级种子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
县级种子公司如何如何参预市场竞争陕西省南郑县种子公司邹育礼长期以来,县级种子公司以生产、销售种子为主,辅以种子市场管理,以服务生产为宗旨,微利经营,致使公司科研、经济基础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管理职能不强劲,依赖性强,竞争力弱,在改革、开放、搞活的大...  相似文献   

3.
近年,云南省罗平县种子管理站在做好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加大种子经营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和新品种现场观摩力度,扎实做好种子事故纠纷的调处等工作。在品种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市场监管、良种推广等方面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了县级种子管理站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4.
谢泽胜 《种子科技》2000,18(1):15-15
种子产业化是以种子市场为基础,品种为龙头,一体化为载体的产业体系,是种子选育、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县级种子公司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推进,走出有自己特点的产业化之路。1 转变观念,政企分开,形成竞争求生存的条件。政企分开是种子产业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公司和站分开,目的是使管理站真正发挥管理监督作用。鉴于有的地区种子管理和经营部门合了又分,分了又合的现象,站人员来自公司,且又是平级单位,不利于监督职能的发挥,建议县级不设种子管理站,由地市级…  相似文献   

5.
张伟 《种子世界》2007,(6):19-19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种子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规定和要求,全面推行了种子管理和经营分开机制。面对当前种子供大于求、市场极度疲软,竞争白热化的严峻形势下,贾汪区实现了种子市场管理规范有序,种子经营产销两旺,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成功探索出一条县级种子公司改制走出困境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加强县级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种子管理水平,是促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必经之路。@@@@1 县级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普遍存在种子经营单位多、乱、杂;种子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低;种子包装标签不规范,虚假宣传严重;种子管理部门缺少必需的执法交通工具,办案不及时:种子质量检测仪器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种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正>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后,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全面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各种子经营企业(委托代销、分支机构)及个体纷纷参与到种子生产经营中来,使基层种子经营空前活跃。种子经销网点的急剧增多,一方面方便了广大农户购种,另一方面种子市场出现散、乱、差现象。县级种子管理站作为基层种子管理部门直接面向农民,面向生产,要认真解决种子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加强种子管理外,要从源头上抓好种子流通环节,加强种子备案制度管理,确保基层种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县级种子管理站是当前县级政府农业部门下的一个重要管理机构,也是对基层进行种子管理的基础部门。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在种子生产和企业经营上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因此也造成了种子市场的品种繁多、杂而乱的特点,并且由于法律法规缺乏完善性,对这项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就农作物的种子生产经营过程展开了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县级种子管理的监管作用,希望通过对健康和科学监管方法的研究,对于这项种子管理工作的开展也能起到更有效的促进作用,强化监管工作的动态化与有效化。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下县级种子公司工作商榷江苏省如东县种子分司沈觉康县级种子公司目前仍是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企业单位,承担着全县的良种供应、技术服务和种子管理的任务。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县级种子公司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怎样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  相似文献   

10.
邹立平  谢泽胜 《种子》2000,(6):44-46
展望21世纪,我国种子产业将朝着种子经营集团化、种子产业国际化、种子科技先导化、种子市场体系规范化、种子行业管理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县级种子公司应采取集多方优势、走联合发展之路,创品牌、发展县级特色种子产业,以种为主,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展望 2 1世纪 ,我国种子产业将会朝着种子经营集团化、种子产业国际化、种子科技先导化、种子市场体系规范化、种子行业管理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形势下 ,县级种子公司应采取集多方优势 ,走联合发展之路 ;创品牌 ,发展县级特色种子产业 ;以种为主 ,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为农民提供优质良种。《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携带有检疫对象的种子被列为劣质种子。经营劣质种子的,依据《种子法》第59条之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停止经营,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吊销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营业执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种子行业对建立合理的种子经营与管理体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是,如何科学地建立种子经营与管理体制,理顺经营与管理的关系呢?笔者就我国种子机构现状,结合自身实践,对县级种子经营与种子管理体制做一浅议。1种子机构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4.
浅谈种子备案制度在县级种子管理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后,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全面停止了生产经营活动,各种子经营企业(委托代销、分支机构)及个体纷纷参与到种子生产经营中来,种子经销网点急剧增多。这使基层种子经营较为活跃,方便了广大农户购种,种子市场上品种多,更新快。种子市场呈现  相似文献   

15.
县级种子管理对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实行有效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志军 《中国种业》2012,(10):37-39
县级种子管理站,作为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种子管理机构,是最基层具体负责种子管理部门,在面对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多,种子市场品种多、杂、乱,种子法律法规还不十分完善,种子市场监管技术、手段落后于时代发展等外在环境条件限制和无经费、少检验设施、检验人员不足等内在制约因素综合影响下,通过建立对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生产加工检验综合能力考察评价机制,提升种子企业综合实力;严格市场监管,加强品种试验示范,着力提高最适宜品种市场占有率,净化种子市场;探索创新监管方式,建立健康有序的种子生产经营环境;积极为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服务,帮助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做大做强等措施,实现监管手段由重许可到全程,监管方式由被动到主动,最终实现动态监管、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6.
2000年《种子法》实施以后,农作物种子的育、繁、推和产、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种子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属国有种子公司主渠道供给,转变为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下的市场供给。种子管理体制全面改革后,县级种子管理站相继成立,由于县级种子市场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加之种子来源多渠道,从事种子经营的企业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管的难度大,管理的要求高。发挥好基层县级种子管理站的职能,是实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效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致使管理职能难以发挥,诸多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种子市场的逐步放开和不断发展,种子的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种子的生产经营也由原来独家生产经营逐步转变为多部门、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格局,种子管理已不再是种子部门内部的质量管理,而是逐步走向社会,所面对的将是一个全面放开的种子大市场和多渠道的种子经营格局,因此,种子管理工作就显得很不适应,工作处于被动局面,一些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在地处西北落后地区的部分县级种子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严重地影响着种子管理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影响着种子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8.
1经理没有体制改革的主动权 自1978年种子产业实施"四化一供"以来,"一供"为最基层的县级种子公司奠定了垄断专营的合法地位.尽管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种子经营与管理职能分开的体制改革,但直至90年代末,绝大部分县级种子机构仍然保持"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双重体制,在政府特殊政策庇护下实行垄断经营.  相似文献   

19.
县级农作物种子市场覆盖面广,经营环境复杂。种子市场秩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的增产增收,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因此必须做好县级农作物种子的经营管理工作。1健全种子管理体系1.1健全种子管理机构种子管理站从种子公司分离出来以后,人员较少,形成管理缺位。  相似文献   

20.
县级种子管理站是最基层的种子管理部门,直接从事种子市场管理,是上级业务部门和本县农业行政部门各种制度、任务的最终执行者,对确保本县种子生产经营秩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