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早期研究概况澳大利亚侵染小麦的锈菌有秆锈(Puccinia graminis Pers.f.sp.tritci Eriks和Henn.),叶锈(Puccinia recondita Rob.ex Desm.f.sp.trittci Eri ks和Henn.)和条锈(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秆锈和叶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锈病有秆锈、叶锈和条锈三种,是小麦上最重要的一类病害,在1962年以前经常发生周期性流行,曾给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但自1962年以后未发生过全国性流行,小麦条锈病仅于1980年和1981年在俄勒冈和华盛顿发生过地区性流行,使该两州小麦减产20%.  相似文献   

4.
对哈萨克南部危害最大的病害是叶锈和条锈.而且条锈病已蔓延到了中亚一带.近年来,我们利用灌区条锈和叶锈大发生的条件,鉴定了全苏作物栽培研究所(1980-1981年)从世界范围内荟集的育种材料对这两种病原体的抗性.根据该所的方法(6级标准),在大田病害发生的高峰期,目测了植株感染的类型(级别).  相似文献   

5.
小麦育种在蚜虫抗性方面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原始材料研究的较少.分析国内资料表明,主要禾谷类作物抗蚜性资料不完备,研究较多的仅是苏联欧洲部分南方冬性普通小麦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  相似文献   

6.
STARS-9302W和STARS9303W是两个红粒兼性小麦(TriticumaestivumL.)新种质,由USDA-ARS(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育成,于1993年5月发放,可用作俄国麦蚜(RWA,Diuraphisnoxia)的抗源。二品系均选自Bobwhite(硬红春小麦)与PI149898(硬红冬小麦)的杂交后代.STAWS-9302W的株高约80cm,播种至抽穗约75d.STARS-9303W的株高和成熟期变化较大,平均值分别为80cm和90d(插针至抽@).两个品系的抗还性均来自FI119898,其抗性程度也与PI149898相同.对F:和F,数据的分析表明,PI119898的抗蚜性至少由2个基因所控…  相似文献   

7.
8.
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耐蚜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的耐蚜能力,1998~1999年以11个有代表性的大面积推广品种为材料,在田间蚜虫自然严重发生状态下,以小麦千粒重损失率为测定指标,研究了小麦品种的耐蚜性及品种遗传背景对耐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蚜虫危害条件下,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的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千粒重损失率平均达24.76%,最低值为15.99%,最高值为34.90%,但没有发现高抗蚜虫的品种;小麦品种间耐蚜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百农64、偃展1号的耐蚜性最强,温麦6号的耐蚜性最弱。研究结果还表明,小麦品种耐蚜性主要受自身遗传背景的影响,亲本耐蚜性强的品种耐蚜性一般较强,亲本耐蚜性弱的品种耐蚜性一般较弱。  相似文献   

9.
一、美国小麦秆锈病防治研究进展二、美国小麦叶锈病的防治研究进展三、美国小麦条锈病的防治研究进展(未完)(以上在本刊1985年第二期上发表)华盛顿州立大学植物病理系与美国农业部西北区禾谷类病害实验室合作负责美国西北地区小麦条锈病的防治研究.本项研究由R.Line博士主持,其任务和主要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麦免疫性育种的成就决定于选择具有抗性的原始品种,这种品种的抗性受不同来源的基因型所制约。因此,育种家们不断地寻找新的抗性供体。因为小黑麦有许多有益的性状,特别是它的抗病性,所以研究者们越来越注意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大部分小麦主产区都普遍存在秆锈病。它是破坏性最大的小麦病害之一。据报道,该病曾在北美、中美、南美,澳大利亚、南欧和东欧的部分地区,以及苏联、印度和肯  相似文献   

12.
茶蚜是我国茶区发生普遍、危害较大的重要吸汁害虫。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该虫的生物学特征、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生态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近些年来有关茶蚜的防治方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及防治方向。  相似文献   

13.
谷子锈病的研究刘维冯凌云陈洪学(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辽宁省农科院)(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国学吴春霞,孙显君王丽艳(建平县张家营子乡农业站)(阜新县沙拉乡农业站)(沈阳新生油脂厂一大队)粟锈病是世界粟(谷子)产区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害。1980年保...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1950和1964年小麦条锈病在北部主要麦区两次大流行后,二十多年来,该病一直没再跨省大流行,大家认为这是推广了抗锈品种对防治锈病所起的作用。然而在育种、植病、推广和行政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下面试就这方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17.
小麦叶片表面化学元素组分及其与抗蚜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小麦抗蚜虫机理,用能谱分析方法研究了12个小麦品种叶片表面化学元素组成及其与抗蚜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叶片表面主要含有Na、Al、Si、Ca和Fe5种化学元素,它们的含量分别为0~22.40%、2.98%~13.91%、31.73%~91.83%、5.21%~37.38%和0~6.03%。蚜虫指数在1.2~3.6之间。蚜虫指数与叶片表面Si与Ca元素的含量之间分别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和-0.734。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栽培品种Roblin对叶锈病(Puccinia recondita Rob.ex.Desm.)和秆锈病(Puccinia graminis Pers.f.sp.tritici Eriks和E.Hemn.)均具有抗性。用Roblin同叶锈病易感品种Thatcher及秆锈病易感品系RL6071进行杂交以研究这种抗性的遗传。从每一杂交组合中随机选出一套F_6品系。在大田锈病圃中随机种植该品系及其亲本,再用叶锈病和秆锈病分离混合物进行人工接种并鉴定锈病反应。用叶锈病和秆锈病专化小种对同样的材料进行了接种试验。结果表明,Roblin携带有抗叶锈病的基因Lr1、Lr10、Lr13、Lr34和抗秆锈病的基因Sr5、Sr96、St11。另外,Roblin也可能携有Sr7a和Sr12。在Thatcher背景下.Lr34的存在有助于提高对秆锈病的抗性;Roblin也同样有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普通小麦栽培品种Roblin对叶锈病和秆锈病均具有抗性。用Roblin同时锈病易感品种Thatcher及秆锈病易感品系RL6071进行杂交以研究这种抗性的遗传。从每一杂交组合中随机选出一套F6品系。在大田锈病圃中随机种植该品系及其亲本。再用叶锈病和秆锈病分离混合物进行人工接种并鉴定锈病反应。用叶锈病和秆锈病专化小种对同样的材料进行了接种试验。结果表明,Roblin携带有抗叶锈病的基因Lr1,  相似文献   

20.
携带抗秆锈病(Puccinia graminis f.sp.trtici Eriks.& Henn)单基因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近等基因系(NIL),在遗传学、植物病理学和生理学研究中很有用途。培育出一种感染秆锈病、对日照长度不敏感的基因型,在培育近等基因系时,用作轮回亲本。共产生38个近等基因系,并用9个秆锈病菌生理小种进行测试。其中19个近等基因系携带在鉴定位点上已编码的抗秆锈(Sr)基因,另19个近等基因系所携带的基因,与鉴定位点的关系尚不清楚。在后面这组中,已有7个基因与已编码的那些基因表现不同。剩下的12个近等基因系,要么就表现出携带有已编码基因的反应,要么就是鉴定试验还未完成,其中7个近等基因系对所有9个秆锈病菌小种表现抗性。除1个以外,所有近等基因系均携带有从其亲缘材料中转育到普通小麦上的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