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乡村旅游扶贫成效显著。本研究从经济与非经济、宏观与微观、正面与负面等维度分析乡村旅游扶贫效益,构建旅游扶贫效益评价体系;通过对德阳东湖乡高槐村乡村旅游扶贫效益开展实证性研究,以期获得乡村旅游扶贫效益评价方法与路径,为同类型乡村旅游扶贫效益提升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化旅游开发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推动文化旅游扶贫实践层面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困境:如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薄弱,文化旅游资源产权评估不完善,文化旅游扶贫项目带动作用不明显、产业利益联结不紧密,贫困人口旅游参与度低、旅游受益有限等问题。为深入推进文化旅游扶贫工作,文章提出文化旅游扶贫的对策建议:完善文化旅游与精准扶贫协调机制,推进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建立文化旅游产业链帮扶供给体系,创新贫困群体文化旅游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3.
徐燕  殷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44-4746
乡村旅游扶贫是旅游资源较好的贫困地区有效的扶贫方式。为进一步发展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依托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红色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条件,从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对贵州省贫困地区进行乡村旅游村寨建设模式研究。共建设6种典型旅游村寨建设模式,包括典型民族文化村、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村、特色产业村、旅游商品专业村、户外运动服务村和红色旅游村。贵州省可以以典型乡村旅游村寨发展来推进乡村旅游与各产业的联动,进而推进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及城乡统筹进程。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1):104-105
农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有利于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积极意义。基于农村旅游资源的外部经济性特点,政府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加大引导与支持。通过对韩国农村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及政策进行分析,可以对我国的农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特有的自然属性决定农村精准扶贫的供给模式和发展方向。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民作为农村精准扶贫的服务对象,不仅在农村社会发展中扮演建设者的角色,也为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农村出现资源和公共服务的"空洞化"现象,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贫困人口数量也远超城市。通过分析农村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发现,农村精准扶贫作为新常态下振兴农村事业的重要推动力,不仅要以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为目标,更要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6.
在精准扶贫的产业措施中,旅游扶贫作为一种"造血"型扶贫模式被广泛利用。它主要是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使贫困地区居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通过对湖南省武陵山连片贫困地区永顺县实地调研来研究旅游扶贫对当地农村聚居的影响,发现旅游扶贫主要通过对农村聚居的人类、自然环境、生产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要素施加影响,促使农村聚居现象、功能及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含有18个指标的旅游扶贫绩效评估的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其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安徽省歙县2014-2017年旅游扶贫绩效的综合得分,并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对歙县旅游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和精神文化五个维度都有影响,但在各个维度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中在旅游资源的开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综合得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旅游扶贫的作用效果显著。而在生态环境和精神文化方面,在2016之前的综合得分有一定的下滑,发展不够稳定,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略生态保护和精神文化建设的现象。当地政府应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等技术,通过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加大对旅游扶贫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旅游廊道作为一种线型空间,也是一种特殊的线性旅游吸引物,是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是国家进行旅游扶贫的重要依托,扶贫通道游域内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研究认为,应该在借鉴国内外典型旅游廊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大别山旅游扶贫通道游域内旅游资源特点,以大别山文化为魂,以生物多样性为基因,建设完善旅游廊道目的地体系;从廊道设计、产品开发、区域协作等方面,将旅游、交通、扶贫、景观、生态等多重功能聚合,形成廊道型旅游综合体。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扶贫重在以旅游解决乡村之困,以旅游再造乡村之美、以旅游促进乡风文明。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扶贫已经成为吉林省最有效的脱贫方式之一。旅游业产业链长,关联度广,因此,乡村旅游扶贫效率的测度也应从单一的经济效益转向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元化的综合效益体系,如何更为精准地提高吉林省乡村旅游扶贫效率已成为吉林省精准扶贫面临的关键问题。运用三阶段DEA模型,以吉林省9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对吉林省2014—2018年近5年乡村旅游扶贫效率进行测度,并探讨其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剔除环境影响变量后,吉林省乡村旅游扶贫综合效率上升,纯技术效率变化不大,规模效率下降,从空间分布上看,吉林省乡村旅游扶贫空间分布不均匀,中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最后,针对不同的旅游扶贫效率形态划分,提出符合吉林省精准乡村旅游扶贫的路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推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的综合实力有了极大的提升,为了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我国严格按照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以精准扶贫工作为切入点,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为我国的稳定发展和持续建设提供更多的资助。本文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的现实条件,对新常态之下精准扶贫工作的机制进行相应的研究,以期为该工作的大力落实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由于部分旅游资源与贫困区域的地理重叠,旅游扶贫逐渐成为当前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式之一。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扶贫工作的重、难点地区,位于秦巴山片区的湖北郧西县的旅游扶贫工作,在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良好配合下取得了一定进展。以湖北郧西县为例,分析当前旅游扶贫的工作路径,并指出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要推进旅游扶贫工作,可从健全帮扶机制、推进精准扶贫、完善产业规划、重视生态保护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大背景,研究辽宁省精准扶贫问题,通过从辽宁省扶贫现状入手,分析辽宁省旅游扶贫在形式上存在的问题和对工业遗迹开发的不足,结合扶贫工作的具体案例,梳理阜新市工业旅游扶贫经验,借鉴其中经验,对推进其他资源枯竭型工业城市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规划是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还能有效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对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每个乡村的特色都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使乡村的旅游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就针对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规划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遗址区域有着十分丰富的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价值,但一些遗址遗存处在远离城市的偏僻农村腹地,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利用均有一定的障碍.笔者以陕西淳化汉甘泉宫遗址区为例,对其历史文化、遗址遗存现状和景观资源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要充分利用大遗址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才能较好地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茶文化旅游可以充分发挥地区生态优势和茶产业优势,是茶叶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其良好的开发会促使生态、经济及旅游本身综合效益的实现,是新一轮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依据安康市的实际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从资源基础、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撑等方面对陕西省安康市发展茶文化旅游扶贫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市发展茶文化旅游的扶贫效益全面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综合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旅游扶贫正在逐步成为安康市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转变农村的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从而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考虑到乡村旅游环境、绿化环境、扶贫环境等各方面因素,以保障精准扶贫效果,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对此,笔者以山西省五寨县梁家坪乡为例,对乡村旅游绿化方面涉及到的精准扶贫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推动农村小康经济建设的重要决策.发挥金融产业优势,将金融扶贫理念融入精准扶贫体系,是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稳步推进核心关键.农村金融扶贫,涵盖对农村经济产业建设、个体农户经济扶持等多个基础项目.为更好发挥基础项目优势,做好对农村金融扶贫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进一步解决农村金融扶贫核心问题,对于加速农村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8.
当前旅游精准扶贫法治化存在规范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人治化元素依然存在、监督制约和绩效管理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等不足,应当建立健全旅游精准扶贫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夯实旅游精准扶贫法治化基础,借力农村法治社会建设及治理现代化,锻造具备法治思维和能力的旅游精准扶贫“铁军”,明确旅游精准扶贫中的公权力与私权利边界,配套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法治对旅游精准扶贫实施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内生动力,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新时代旅游精准扶贫法治化,为确保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夯实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农村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农业旅游开发活动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对农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农村地区具有较多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开发中若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则可能会很快耗竭当地旅游资源,同时造成当地自然资源不可逆转的损失,妨碍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在农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在依托当地实际旅游资源状况下合理进行旅游开发,避免急功近利,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反贫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谋洲 《农业考古》2007,(6):347-350
乡村旅游因意味着资源由城镇向农村流动而在农村反贫困实践中被寄予厚望。但我国的很多旅游扶贫活动实际上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需要注意的是,乡村旅游的发展并不会必然、自动地产生反贫困的效果。相反,利用乡村旅游的发展来反贫困具有很多限制条件,其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从实际出发,在遵循乡村旅游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寻找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村反贫困的结合点,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才能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