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县水产站结合自身的工作条件,为了完成各年度的水产品养殖任务,在没有水产苗种基地的情况下,利用池塘流转模式开展建鲤良种培育推广工作,先后在城郊流转池塘28亩生产良种建鲤满足全县稻田、池塘、水库养殖户的需要,获得了显著的推广效果,完成了水产苗种推广示范。在生产中实现池塘平均亩产大规格建鲤鱼种468公斤,夏花寸片鱼种1.5-2寸6万尾/亩。年生产出大规格鱼种量为13104公斤,夏花(1.5-2寸)鱼种生产量为168万尾,发挥了池塘流转的生产作用。  相似文献   

2.
稻鱼种养型农场的特征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稻鱼系统是将水稻栽培与水产养殖结合起来,以获得更多量和更多样化的食物、更友好的环境的一种种养结合模式。稻鱼系统在我国历史悠久,2000年以来发展迅速,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和多样化的稻鱼系统经营模式。本文以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起来的多类型稻鱼型农场为研究对象,采用成对比较法,从农场基本情况、水稻产量与水产产量、氮肥与农药使用、经济总产出等方面进行了特征分析,探讨了稻鱼种养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调查的153个稻鱼种养型农场主要为稻鲤、稻鳖、稻虾、稻蟹和稻鳅共5种类型,90%的农场的土地规模主要分布在1~50 hm~2之间,46.6%的农场以专业合作社形式经营,而家庭农场经营形式占29.4%,农业公司占24%;农场经营者平均年龄为44岁,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学历占97.2%。与常规水稻单作农场相比,稻鱼种养型农场的水稻产量表现为增产或稳产效应,同时产出一定数量水产品,平均水产品产量为(1.19±0.08) t/hm~2。稻鱼种养型农场氮肥平均投入为(128.40±8.03) kg N/hm~2,比水稻单作模式平均减少33.63%;农药平均投入(6.21±0.62) kg a.i./hm~2,比水稻单作模式平均减少59.73%。稻鱼种养型农场总经济产出平均为(6.98±4.12)万元/hm~2,不同模式间差异较大;与水稻单作经济产出(2.60±0.34)万元/hm~2相比,稻鲤、稻鳖、稻虾、稻蟹和稻鳅总经济产出分别增加效益205%、78%、156%、710%和480%。稻鱼种养型农场总投入产出比为0.47±0.16,显著低于水稻单作模式总投入产出比0.66±0.17。研究表明,以农场为载体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起来的稻鱼系统,采用标准化技术和产业化经营能使稻鱼系统的效应大大提高,也有利于稻鱼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业科学》1990,(1):11-14
网箱规格分5×5×2.5米和6×6×2.5米两种,鱼种为普通鲤、三杂交鲤和镜鲤,饲喂配合饲料,3月底至4月初入箱,鱼种规格为每尾30—150克,到当年9月底,群体增重倍数达9.5—9.8倍.1988年养1.36亩,亩均产商品鱼7.5万多公斤,1989年养3.6亩,亩均产近8.7万公斤,投入产出比为1:1.12—1.33.  相似文献   

4.
遵义市播州区近年来稻区稻曲病时有发生,对水稻高产稳产及品质构成严重威胁,为指导遵义市播州区水稻稻曲病的防治工作,介绍了水稻稻曲病的病原、发病规律、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近年来,江苏句容茅山有机稻米示范基地积极试验稻/鸭-菜(牧草)/鹅高效稻蔬种植模式。前茬稻鸭共作,亩产水稻650公斤,高产田块达750公斤以上,稻鸭共作亩效益在2000元以上;后茬种植越冬甘蓝、牧草养鹅。据测算,此种养模式的效益比传统稻麦模式高8倍左右。种菜或种牧草亩产鲜草高的可达5000公斤以上,可养130~150只鹅,一般是50~100只;优质有机稻谷、有机鸭、鹅亩净收入近5000元,而且牧草饲料菜与水稻轮作,既为水稻提供了肥茬,每亩可少施化肥20%,又达到了生态、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稻区稻蛙共生的适宜养蛙密度,在贵州典型稻区遵义市播州区和天柱县栽培相同水稻品种下,投放黑斑蛙0只/667m2、0.5万只/667m2、1万只/667m2、1.5万只/667m2、2万只/667m2进行稻蛙共生试验。结果表明:在稻蛙共生条件下,黑斑蛙不同投放量对水稻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对黑斑蛙生长有影响,存活率播州区以投放密度0.5万只/667m2的最高,达58.02%,随投放密度增加而降低;天柱县以1万只/667m2最高,达58.30%,在1万~2万只/667m2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从纯收益看,播州区的最适投放密度为0.5万只/667m2,纯收益为2 983元/667m2;天柱县为1万只/667m2,纯收益为4 765元/667m2。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贵州稻区稻蛙共生适宜的养蛙密度,在贵州典型稻区遵义市播州区和天柱县栽培相同水稻品种下,投放黑斑蛙0只/667m2、0.5万只/667m2、1万只/667m2、1.5万只/667m2、2万只/667m2进行稻蛙共生试验。结果表明:在稻蛙共生条件下,黑斑蛙不同投放量对水稻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对黑斑蛙生长有影响,存活率播州区以投放密度0.5万只/667m2的最高,达58.02%,随投放密度增加而降低;天柱县以1万只/667m2最高,达58.30%,在1万~2万只/667m2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从纯收益看,播州区的最适投放密度为0.5万只/667m2,纯收益为2 983元/667m2;天柱县为1万只/667m2,纯收益为4 765元/667m2。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稻田培育鱼种,是一种结构合理、工艺科学、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培育鱼种的稻田,一般每亩(1亩=1/15公顷,下同)可产稻谷500公斤、大规格鱼种50~100公斤,增加收入300~500元.稻田培育大规格鱼种有哪些操作管理要点呢?  相似文献   

9.
<正> 河南省水利厅水产研究所1984年在罗山、桐柏、原阳三县的313亩稻田中开展以草、鲤鱼为主培育大规格鱼种试验。当年8月中旬收鱼割稻,共收获12—15厘米鱼种7000公斤,22.5万尾,成活率为63%,亩均收鱼种719尾,20.25公斤,稻谷462.7公斤,产值203.6元。养鱼稻田比不养鱼稻田亩均增稻  相似文献   

10.
湖南新邵县陈家坊镇黄家桥村,在该县畜牧水产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近年来摒弃传统的“平板式”人放天养的方式,摸索出田开凼沟立体养鱼的新路子。2006年该村立体养鱼112亩,平均每亩产湘云鲤、湘云鲫等咸鱼152公斤,收鱼种967尾,每亩净产值983元。水稻产量与未养鱼的丘块相当。现将其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鲤鱼在我国北方地区颇受群众欢迎。利用池塘投喂配合颗粒饲料养鲤鱼,可达到高产量、高效益,春放50克以上鲤鱼种,经过120~150天左右的饲养,秋后可达0.5公斤以上,一般亩产可达750~1000公斤,亩纯盈利1000~2000元,且方法简便,易于掌握,现将几项关键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一年三收的菜、稻、鱼种养模式,不仅给农户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改良了土壤,培肥了地力,稳定了粮食总产;丰富了广大居民菜篮子,繁荣了城镇市场,为建设可持续农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镇村民陈用发2009年三亩地搞种养,亩产辣椒2150公斤,每公斤平均价格3.04元,亩产值6536元;  相似文献   

13.
为遵义市红花岗区农民种植水稻施肥提供参考,通过设置不同施氮肥量(0公斤/亩、2公斤/亩、4公斤/亩、6公斤/亩、8公斤/亩和10公斤/亩),分析水稻在不同施氮条件下的经济性状、产量和产值。结果表明:施氮量为6公斤/亩时水稻经济性状最好,产量、产值均达最高,分别为645.0公斤/亩和1 765.1元/亩。说明,当地最佳施氮量为6公斤/亩。  相似文献   

14.
<正> 我省有鱼种池1.4万亩,虽然近几年来培育鱼种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平均亩产由1986年的102公斤提高到1988年的227公斤。但这样的经济效益使大多数鱼种场很难有能力扩大再生产,也无法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和职工生活。如何提高鱼种池的经济效益?从我国北方地区鱼种生产单位传统的生产情况来看,都是在10月下旬鱼种出塘到第二年的6月夏花入塘前约有200多天的闲置时间,而利用时间仅150天左右。要提高其经济效益就要提高鱼种池的有效利用率,打破传统的养殖模式。1989年任邱市鱼种场利用3.8亩鱼种池养殖双季鱼(一季成鱼、一季鱼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989年3月8日他们在3.8亩的鱼种池内投放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验专用肥在特色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为特色稻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特色稻红稻8号为试材,基于化肥减施增效综合技术模式,于2020年在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茅坝村卓豪农业沐恩寺基地设置4个不同施肥水平试验研究几种配方肥、配方肥+绿肥处理对特色稻分蘖能力、产量性状、产量与经济效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不...  相似文献   

16.
<正>稻鱼种养作为一种高效、生态环保的新技术,是一条短平快实现农民增收的好路子,这种技术让稻田效益大幅度提升,稻鱼种养的效益是稻田单作的2~5倍。稻鱼种养模式也是鹤庆县建设水稻绿色生产基地,打造绿色食品牌的一个内容。根据云南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大理试验站的安排,2017年、2018年连续在鹤庆县实施"稻鱼种养示范项目",现介绍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生态鳖在市场上价格达到160~400元/公斤,而养鳖稻田不能施化肥和喷洒农药,其稻谷为有机稻谷,产出的是优质的有机粮。稻鳖共生,一方面能为鳖生长提供良好的场所,即生活环境好,摄食、晒背范围大,生长发育快,增重率高;另一方面鳖又可为稻田疏松土壤和捕捉害虫,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水产养殖区在稻田中示范养鳖,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收入超过1万元。  相似文献   

18.
自1980年沙窝乡沙窝村农民“鱼博士”周启才首创“麦—稻—鱼”轮作试验成功以来,湖北省鄂州市农村稻田养鱼越养越红火,稻鱼共生、良性循环生产的路子也越走越宽。头两年,试验性稻田养鱼的农户还只是星星点点。1983年,全市就有6000户农民搞稻田养鱼1800亩,户平0.3亩;共生产鱼产品10.45万公斤,亩产鱼种和成鱼58公斤。1984年,稻田养鱼的农户增加到9050户,面积发展到6200亩,户平近0.7亩;生产鱼产品35万多公斤,亩平56.5公斤。今年,全市稻田养鱼,农户达10000户以上,稻田养鱼面积扩大到14000多亩。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19,(7):53-54
为探讨果园套种绿肥最适播种量,进行了樱桃园箭舌豌豆不同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箭舌豌豆不同播种量的鲜草产量与单位面积株数和单株鲜重的差异较大。其中,鲜草产量和单位面积株数以播种量4.5公斤/亩最高,分别为38 600.1株/亩、1 870.09公斤/亩;单株鲜重以播种量3.0公斤/亩最重,为58.78克/株。认为遵义市类似试验环境樱桃园套种箭舌豌豆以播种量4.0~4.5公斤/亩较适。  相似文献   

20.
济宁地区稻茬麦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济宁地区稻茬麦是随着1964年稻改而产生的,总面积约20万亩。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单产由70年代的200公斤/亩左右提高到80年代的300公斤/亩左右。1992年平均亩产高达388.6公斤。其中有5万亩丰产方平均亩产447.3公斤,150余亩单产突破500公斤,3.4亩平均亩产达到581公斤。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