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粳系列水稻新品种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所有常规水稻新品种的代名词。对辽宁省稻作研究所1981~2002年间所选育的20个水稻新品种进行总结分析,在充分肯定过去育种所取得业绩的基础上,通过对育种现状的思考,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育种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专家系统的研究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开始,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始于“七五”计划。作物新品种选育是相当复杂的过程,成功率低,优良品种的选育相当繁难。但是成功的育种家一生中可以选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为农业生产做出巨大贡献。他们的丰富经验和专门知识是育种工作的宝贵财富。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解放以来,水稻品种的不断更新是水稻生产水平持续提高的主要因素。辽宁农业科学院以院长、研究员周毓衍为代表的一批水稻育种专家在长期育种实践中选育出了许多优良品种并积累了丰富的育种经验。“七五”期间,辽宁农业科学院承担了农业部的“水稻遗传育种计算机智能化软件”的研究项目,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完成了。水稻新品种选育专家系统”的研究,该系统可帮助和指导育种工作者进行水稻新品种选育,增强水稻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水稻新品种组培7号的选育过程及生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情况。水稻生物技术育种具有周期短,速度快,节省人力物力等特点。水稻新品种组培7号是我国首次应用体细胞诱变技术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耐冷性强的北方粳稻新品种。它标志着我国在水稻体细胞诱变技术育种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4.
《农家顾问》2007,(5):73-74
A 楚丰一号(Ⅱ优87)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水稻育种所选育的三系杂交中籼超高产优质新品种。湖北省区试结果,2001年比汕优63增产6.45%,2002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豫南稻区的常规水稻与杂交水稻组合品种引种、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适应该地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选育过程较为缓慢。依据豫南稻区农业生产现状,应当重视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对其可行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探讨,做好水稻育种的基础研发工作,促进农业的可持续进步与发展。该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豫南地区水稻种植以及水稻品种的现状,针对相关问题指出了通过收集高产、优质的亲本改变传统的选育观念和模式,强化基础研究工作,引种与育种相结合,常规育种与杂交育种相结合,不断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以期为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进步与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6.
水稻育种是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传统强项,该所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育成了感光型品种“包胎矮”和“包选二号”在华南稻作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特别是“十五”以来,该所更加重视广泛收集、利用优异种质资源、采用系统选育、有性杂交和太空诱变等育种手段,选育出的水稻新品种在产量、抗性和米质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共选育出优质水稻新品种15个,并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综合多年从事水稻育种工作的体会,分析了广西区优质育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今后水稻优质育种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应用辐射诱变可以创造出水稻优良突变体,丰富水稻种质资源,选育出优良水稻新品种。结合采用越光干种子经60COγ射线辐照诱变,成功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早熟水稻新品种新稻12号,对水稻辐射诱变育种的效果、辐射材料的选择、辐射后代的选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水稻航天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概述了20年来我国水稻航天育种研究的概况,对水稻空间诱变性状的变异特点、诱变作用机理和新品种选育研究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目前水稻航天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水稻航天育种研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白叶枯病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水稻生产的最主要病害.选育和推广“双抗”(同时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品种,不但可减少农药使用量,还可达到增产节支及环保双重作用.选育优质高产的“双抗”品种,一直都是水稻育种的追求目标.针对育种目标,本所开展抗病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育成了感温型高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水稻新品种广籼粘3号,该品种于2010年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新疆农业科学院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林志清研究员,几十年来一直埋首于粳型杂交水稻、常规水稻和水稻"膜下滴灌"旱作栽培的育种,以及水稻的优质、高产栽培研究工作,为新疆水稻育种、栽培研究和生产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林志清研究员主持和参加了十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潜心倾力研究新疆粳型杂交水稻,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中的"西北稻区杂交粳稻配套应用技术研究";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疆粳型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科技部支撑计划"杂交粳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的选育";承担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水稻转基因田间抗旱鉴定研究;连续26年承担国家北方稻区联合区域试验、"秋光组"在新疆米泉稻区的区试及生产试验;自治区科技厅的"水稻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及"特种稻米选育开发利用研究项目;自治区科技厅的"水稻优质、高产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项目;水稻优质、高产杂交组合的选育.主持自治区科技攻关重大专项,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选育;自治区科技厅抗旱节水项目的"水稻膜下滴灌"品种筛选;新疆农科院"水稻优质、高产杂种优势利用"一期研究项目;杂交稻的优质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选育;新疆农科院"水稻优质、高产杂种优势利用"二期研究项目;水稻优质、高产的杂交组合选育;新疆农科院"新疆‘野败型'杂交水稻优势利用研究"等多项课题.  相似文献   

11.
课题内容、目标: 从三个层面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即水稻聚合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研究,生物技术、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创制新种质,聚合多个优良目标性状培育出优质、高产、广适应性水稻新品种。具体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水稻优良基因的精细定位与高通量分子标记;水稻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的比较研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优良基因,创制水稻新种质;优质超高产广适应性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适应辽宁东部山区、北部平原区水稻产业化生产的需求,我们制定的育种目标是: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中早熟水稻新品种。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是:育成的新品种比现有生产上应用的同熟期品种增产5%以上,米质指标达到和超过部颁优质粳米二级标准,尤其对主要病害的抗性达到抗至中抗。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中早熟新品种福星28的主要经济指标符合上述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商业化育种的特点及发达国家种业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种业发展现状,提出国家应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新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及交易平台、种子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加速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建立。结合水稻育种实践及湖北省水稻生产实际,提出水稻品种选育目标应从全产业链角度出发,选育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中稻和直播早晚稻、再生稻、高档优质稻、中粳或单季晚粳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湖北省小麦育种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加速湖北省小麦育种工作的措施:(1)着眼市场,确定新品种选育的主攻方向和目标;(2)广泛引进特色种质资源,丰富遗传基因库;(3)多种育种手段并举,重点筛选优良组合。并列举了一些具体的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浅谈水稻辐射诱变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辐射诱变育种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较新的育种方法,具有突变频率高,稳定速度快等特点,是水稻新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水稻辐射诱变育种工作的主要成就,水稻辐射诱变育种的内容,同时对水稻辐射诱变育种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科技》2006,(4X):80-80
863计划优质超高产农作物培育重大专项主要农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成功用于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显著提高了定向育种水平。综合回交转育和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了滚动回交与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聚合育种技术体系,成功选育出一批育种新材料和新品种。有效转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创制出含目的基因Xa21的恢复系中恢218和中恢8006,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国稻1号、Ⅱ优6号等。  相似文献   

17.
水稻遗传改良是提高水稻生产力水平的途径之一,是水稻育种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掌握水稻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育种目标,选择适当的亲本,采用恰当的育种方法和手段,可以大幅提高选育出优良新品种的效率。文章对几种水稻育种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优缺点分析。  相似文献   

18.
TB206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兼用型大麦新品种,2002年度通过湖北省大麦区域试验,表现为丰产稳产,产量结构协调,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性好,适应性广。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并对育种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竹稻966的杂交选育过程及其主要农艺学性状以及品比试验与区试结果;利用竹子与水稻远缘杂交成功,创制新质源,扩大和丰富了水稻基因库,选育水稻新品种,为水稻育种和生产应用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华黄3号、4号”黄瓜是应用重组育种和杂种优势育种方法选育出的杂种一代新品种.2004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