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6 毫秒
1.
发展高产优质的单季稻比种植双季稻减少复种指数 ,减轻劳动强度。但单季稻一般比双季稻产量低 ,因此实行单季稻叶色调控高产攻关 ,探索种植高产优质的培矮 6 4S/E3 2 (单季稻 ) ,达到或超过双季稻产量 ,以提高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 :培矮 6 4S/E3 2分蘖末期、孕穗中期、始穗期的最佳叶色级分别为 4.8、5 .5、6 .0。叶色在最佳叶色级时追肥量(kg/hm2 ) :分蘖末期N 86 .5 ,孕穗中期N 96 .7、K2 O 10 0 .8,始穗期N 3 5 .4、K2 O 18.2。叶色与最佳叶色级不一致时调整施肥量以达到高精度的施肥标准。大田运用叶色调控施肥 ,稻谷产量高达 13 82 7kg/hm2 ,比常规施肥增产 40 .4%。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9,(6):24-26
为思南县结球甘蓝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按蔬菜肥料田间试验"2+X"方法进行氮磷钾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对结球甘蓝产量产值均有较大影响,增产增值量和增产增值率是氮肥磷肥钾肥,每公斤氮磷钾肥增产增值量是磷肥氮肥钾肥,氮磷肥的增产增值效应与不施肥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钾肥的增产增值效应与不施肥比差异不显著;氮磷钾优化配施以氮16公斤/亩、五氧化二磷7.8公斤/亩、氧化钾10公斤/亩产量、净产值最大,分别达4 254.3公斤/亩、4 024.94元/亩。初步认为思南县结球甘蓝种植适宜施肥范围为氮11.2~16公斤/亩、五氧化二磷8公斤/亩左右、氧化钾7~10公斤/亩。  相似文献   

3.
通过3414试验研究黄紫泥田水稻氮磷钾的施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黄紫泥田对水稻的土壤供肥量为N9.60公斤、P2O5 3.84公斤、K2O 3.84公斤,水稻的最佳施肥量为N9.06公斤/亩、P2O5 3.52公斤/亩、K2O 2.18公斤/亩,水稻最佳产量577.87公斤/亩。  相似文献   

4.
为探寻黎平县水稻的最适硅肥量,在配方肥的基础上施用不同量的硅肥,分析水稻的经济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施硅后水稻的产量增加,处理2(纯氮12公斤/亩,五氧化二磷7公斤/亩,氧化钾10公斤/亩,基肥施硅钙肥20公斤/亩)有效穗、总粒数和结实率最高,分别为14.530万穗/亩,173粒/穗和83%;以处理2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最高,分别为596.7公斤/亩和558.67公斤/亩。黎平县当地适宜硅肥用量为20公斤/亩。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9,(5):17-18
为武夷山市吴屯乡中稻扬两优6号高产栽培施肥提供依据,采用"3414"完全设计方案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用量与配比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最高产量可达750公斤/亩,较不施肥增产186公斤/亩,增产率达33%,中稻增产潜力较大;肥料中钾肥的增产作用显著,磷肥和氮肥基本无增产作用。建议武夷山市吴屯乡在类似试验土壤条件下高产栽培扬两优6号的施肥量为氮8.5公斤/亩、五氧化二磷3.0公斤/亩、氧化钾10.0公斤/亩,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2.8∶1∶3.3。  相似文献   

6.
王强 《农技服务》2019,(1):53-54
为提高小麦产量节约肥料,通过3414最优的试验设计,得出小麦肥效试验结果及理论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处理6(氮15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氧化钾6公斤)产量最高,为511公斤/亩。根据试验肥料效应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当地小麦生产施肥指标为氮15公斤、五氧化二磷7公斤、氧化钾6公斤理论产量约550公斤/亩。  相似文献   

7.
在施用等量厩肥、磷肥和钾肥的基础上,每小区1公斤尿素(相当于每公顷300公斤)按照由不同生育期分次施肥的四种组合形式施用于杂交稻。其中以70%尿素为基肥,30%为保花肥的处理稻谷产量最高,每公斤尿素氮增产稻谷11.35公斤。杂交稻分蘖阶段和孕穗后期土壤供氮低于作物需氮量,上述配比形式能弥补这两个阶段土壤供氮之不足,适合杂交稻分蘖成穗能力强和穗分化力强的特点。对杂交稻和常规稻的某些氮素营养特点进行比较:(1)两者生产1000公斤稻谷的需氮量相近;(2)杂交稻吸收氮素总量中约35%来自化肥氮,与双季早稻相近而高于单季晚稻;(3)杂交稻生育期内吸收的土壤氮量与单季晚稻相近而比双季早稻高得多。  相似文献   

8.
博乐市滴灌棉田“3414”中肥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乐市滴灌棉田"3414"中肥力试验结果表明,博乐市滴灌棉田最大施肥量为纯氮91.200 kg/hm2、五氧化二磷92.910 kg/hm2、氧化钾为112.425 kg/hm2,产量为4 291.11 kg/hm2;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65.435 kg/hm2、五氧化二磷86.445 kg/hm2、氧化钾为89.310 kg/hm2,产量为4 297.02 kg/hm2。N3P2N2区产量最高,氮、磷、钾增产率最高,为6.6%~44.0%,N∶P∶K比例1.0∶0.3∶0.2,施肥量尿素(含N 46%)450 kg/hm2、过磷酸钙(含P2O5 46%)225.0 kg/hm2、腐殖酸钾肥(含K2O 33%)136.5 kg/hm2。过磷酸钙、腐殖酸钾和20%尿素作基肥施入,剩余80%尿素作滴肥,共滴肥4次,分别为苗期、初花期、现蕾期、结铃期。  相似文献   

9.
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夏玉米需肥特性 玉米是禾本科作物,按其生育特性,可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3个重要阶段.玉米在一生中吸收的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大致来说,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N)2.68公斤,五氧化二磷(P2O5)1.13公斤,氧化钾(K2O)2.36公斤,其比例为1:0.5:1.在不同的生育阶段,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双季杂交稻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施肥水平与杂交水稻产量的关系,以及不同生育阶段养分吸收量,据此,提出了夺取杂交水稻高产的施肥技术。 杂交早稻亩产540公斤,需吸收氮10.9公斤、五氧化二磷4.9公斤、氧化钾15.9公斤、二氧化硅43.8公斤;杂交晚稻亩产560公斤,需吸收氮15.9公斤、五氧化二磷5公斤、氧化钾19公斤、二氧化硅63.8公斤.同一施肥水平,杂交晚稻比杂交早稻多吸收氮20%~27.5%,钾7%~24.1%,磷相似。杂交晚稻秧苗期、分蘖盛期吸钾量高于杂交早稻,齐穗后低于杂交早稻;杂交稻要获高产在氮磷水平中上稻田,施钾是第一位因素,杂交早稻应重视中后期施钾,杂交晚稻应重视苗期及早施钾肥;早晚杂交稻要获超500公斤产量其氮磷钾最佳拖肥量分别为12、4、10.7公斤/亩和12、4、12公斤/亩。  相似文献   

11.
紫砂泥田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水稻肥效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建立了氮、磷、钾因素与稻谷产量的三元二次、一元二次水稻肥料效应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滇中广大紫色土区紫砂泥田的农业生产实际,得出水稻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5.13 kg/667 m2、五氧化二磷2.15 kg/667 m2、氧化钾3.69 kg/667 m2,对应稻谷产量为586.0 kg/667 m2;最高施肥量为纯氮16.3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3.99 kg/667 m2、氧化钾8.92 kg/667 m2,对应稻谷产量608.6 kg/667 m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优化鲜食糯玉米的适宜氮、磷、钾肥料的施用比例,为构建广西鲜食糯玉米的高产高效施肥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大田试验采用“3414”试验,其中2水平施肥量为N 225.00 kg/ha,P2O590.00 kg/ha,K2O 150.00kg/ha,调查鲜食糯玉米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茎粗和产量等性状指标,并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N0P0K0处理相比,各处理的产量增产均达显著水平,N2P2K1处理产量最高,为10333.50 kg/ha,其次是N2P2K2处理,产量为10325.00 kg/ha.采用三元二次效应方程、二元二次效应方程、一元二次效应方程,并综合以上三种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的结果,得出推荐施肥用量,确定最佳产量施肥量的施肥决策为:N 204.50 kg/ha、P2O573.20 kg/ha,K2O 103.00 kg/ha.[结论]玉米桂糯518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231.10 kg/ha、P2O5 90.00 kg/ha、K2O 88.10 kg/ha;最佳产量施肥量为N 204.50 kg/ha、P2O5 73.20 kg/ha、K2O 103.00 kg/ha.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春油菜新品种华油杂62在伊犁河谷春油菜主产区适宜的氮磷钾施用量,试验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对华油杂62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N2P2K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181 kg/667m~2;其次为N1P2K2处理,产量为178.1 kg/667m~2;氮、磷、钾单因子效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呈现先增长后降低趋势,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求得施N、P2O5、K2O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4.76、12.03、3.04 kg/667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4.25、7.38、1.44 kg/667m~2。  相似文献   

14.
采用"3414"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对影响水稻产量的氮、磷、钾三要素进行试验,建立融安县中低产红泥田双季晚稻施肥函数模型:y=3811.92+24.48N+6.3P+6.86K-0.10N2-0.43P2-0.09K2+0.13NP+0.01NK+0.23PK。通过该模型推算最高和最佳产量施肥量,并进行仿真模拟寻优,探索出产量大于5 700kg/hm2的施肥方案:N 135.8~195.8kg/hm2、P2O549.5~74.8kg/hm2、K2O 94.6~145.4kg/hm2,N∶P2O5∶K2O=1∶0.36~0.38∶0.70~0.74。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陆良县活水乡玉米合理施肥问题,通过“3414”试验的实施,通过不同处理方差分析分析找出不同处理间肥料效应显著性,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找出不同肥料效应差异,以及最高产量和经济最佳产量施肥量.结果表明,活水乡玉米施用氮钾肥肥料效应显著,最高产量施肥量:每公顷施用纯N387.3 kg,施用纯P2O5102.3 kg,施用纯K2O 94.8 kg,每公顷最高产量为9874.2 kg;经济最佳产量施肥量:每公顷施用纯N141 kg,施用纯P2O5 104.55 kg,施用纯K2O 5.55 kg,每公顷产量为9442.95 kg,经济最佳产量施肥量经济效益为29911.4元/hm2.为玉米氮磷钾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不同用量配比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由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用量,其中氮9.80kg/667m2、五氧化二磷3.68kg/667m2、氧化钾6.43kg/667m2,即纯N∶P2O2∶K2O为1∶0.38∶0.66时为最佳经济施肥量,最佳经济产量为592.95kg/667m2。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氮磷钾3414试验设计的部分实施方案,探索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大樱桃产量和品质影响,以期为大樱桃科学施肥提供可靠科学依据.结果显示,最优施肥量为N 32 kg/亩,P2O5 8kg/亩、K2O 16 kg/亩.  相似文献   

18.
油菜“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油菜"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菜施肥量与产量数学模型为y=81.4523+5.0945N+2.5672P+7.1567K+0.4933NP+0.1071NK+0.4786PK-0.3652N2-0.6702P2-0.6319K2;通过模型分析得出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氮13.62kg/667m2、五氧化二磷9.33kg/667m2、氧化钾9.50kg/667m2,油菜理论产量为178.62kg/667m2。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丹寨县玉米最佳施肥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田间试验设置的玉米肥效试验,获得肥料效应方程,由此理论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N用量为12公斤/亩、P2O5用量为8公斤/亩、K2O用量为14公斤/亩时玉米产量最高,达到590公斤/亩。  相似文献   

20.
张志才 《农技服务》2022,(10):31-36
为金湖县丘陵地水稻的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3414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不同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穗粒结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构建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得出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均能增加株高、茎蘖数;适量氮肥能增加每穗粒数和产量,氮肥过量则会降低产量,而结实率、千粒重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每穗粒数、千粒重均随施磷量的增加先升后降;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均随施钾量的增加先升后降。水稻施用氮磷钾均能增产,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氮磷钾施用量均存在一个合理阈值,肥料的增产量随着施肥量增加由大变小。金湖县丘陵地水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N)259.14 kg/hm2,磷(P2O5)67.25 kg/hm2,钾(K2O)109.08 kg/hm2,该条件下,水稻的经济产量最佳,为9 559.4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