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春大豆测土配方施肥"2+X"氮肥总量控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区、优化氮区、70%优化氮区、130%优化氮区、无氮区均比常规施肥增产增收。从实际生产出发,以优化氮区、70%优化氮区为佳,既减少了化肥成本,又可获得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适用于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2.
针对辽宁省大豆产区不同类型中低产田,开展不同类型中低产田大豆施肥技术研究,确立大豆施肥技术指标,本试验共设5个施肥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大豆株高、产量及产投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间的产量都明显高于对照常规施肥NPK处理,在优化施肥NPK+Mo+B+Zn下,铁豆102大豆新品种的产量达最高值,为2 663.0 kg/hm~2,而在常规施肥NPK下则产量最低,为2 194.4 kg/hm~2;各施肥处理间的产投比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各个处理间产投比高低顺序分别为:70%优化肥(NPK)+0.3%纳米碳优化施肥NPK+Mo+B+Zn优化施肥NPK+花期追N优化施肥NPK常规施肥NPK;其中70%优化肥(NPK)+0.3%纳米碳处理下大豆的产投比最高,高达2.5;优化施肥NPK+Mo+B+Zn处理下大豆的产投比也较高,达2.3,说明优化施肥NPK+Mo+B+Zn和70%优化肥(NPK)+0.3%纳米碳处理下的大豆生产投入的成本低,增加效益相对高。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蔬菜集成优化施肥技术,以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处理为基础,设置中等肥力水平大白菜氮肥总量控制试验,获取蔬菜氮肥适宜用量参数,为蔬菜产业优质、高产、高效发展提供精密的施肥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显著影响大白菜产量,产量差异表现为优化氮常规施肥130%优化氮70%优化氮无氮处理,优化氮肥用量,能提高磷、钾肥利用率,优化氮处理相对70%优化氮、130%优化氮、常规施肥,磷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4.7、5.6、5.2个百分点,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9.7、2.9、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吐鲁番无核白葡萄“2+X”氮肥总量控制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提高无核白葡萄生产技术水平和肥料利用率,更好地指导农户科学、合理地施用氮肥。[方法]研究5种施肥处理[无氮区(对照)、70%优化施氮区、优化氮区、130%优化施氮区、常规施肥]对无核白葡萄生物学性状、产量、品质、效益及最佳施氮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优化氮区在各处理中串数最多,为64.0串,与无氮区(对照)、130%优化氮区、常规施肥区串数呈极显著差异;不同氮肥用量对串重有所增加,各处理中,130%优化氮区串重最大,达7.02 kg,常规施肥串重开始下降,优化氮区、130%优化氮区、常规施肥区与无氮区(对照)、70%优化氮区呈极显著差异;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平均产量随之提高,优化氮区产量最高,达65 340 kg/hm2,较无氮区(对照)增产27 870 kg/hm2,增产率为74.4%;当纯氮施用量为899.160 0 kg/hm2时,产量达到最大值,为65 057.760 0 kg/hm2。[结论]在各处理比较中,从肥料利用率和产投比等方面考虑,70%优化氮区的产投比、氮产投比、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最高;从产量和收益角度考虑,优化氮区施肥产量和纯收入最高,而对于葡萄种植户来说,按照优化氮区施肥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何德清  刘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99-16601
[目的]研究配施硼肥条件下不同氮肥处理水平、优化施肥和常规习惯施肥对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设无氮区、70%优化施氮区、优化施氮区、130%优化施氮区、优化施氮无硼区,随机排列。同时,取样测定甘蓝硝酸盐、VC、还原糖、氨基酸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与习惯施肥相比,各施肥处理显著提高甘蓝产量,增产幅度为3.86%~12.98%,以优化施氮处理的增产幅度最大。各施肥处理均降低甘蓝的硝酸盐含量,降幅为1.9%~29.7%,其中降幅最大的是无氮处理,其次是优化施肥处理。各处理对甘蓝营养品质的影响不一致,均降低了甘蓝的VC含量;仅无氮处理提高甘蓝还原糖含量8.4%;130%优化施氮处理和优化施氮缺硼处理分别增加甘蓝氨基酸含量2.7%和8.3%,其余处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甘蓝氨基酸含量。[结论]各施肥处理显著提高甘蓝产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各处理对甘蓝营养品质的影响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养分调控对大豆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大豆高产施肥提供依据,以克交05-174和克交07-584为试验试材,研究了优化施肥对大豆氮、磷、钾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显著地提高了大豆植株生育中后期的氮、磷积累量,提高了整个生育期钾素的积累量。与对照相比,优化施肥使克交05-174产量提高了9.6%,克交07-584产量提高了25.2%,达5%显...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茄子优化施肥技术及其施肥效益,2017年在常宁市城郊的黄菜园土上进行了茄子"2+X"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施肥试验优化施肥处理产量达到28 489.5 kg/hm~2,较常规施肥增产2 845.5 kg/hm~2,增幅11.10%,增产效果明显;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以70%优化氮区平均产量最高,达到26 380.0 kg/hm~2,各处理产量由高到低为70%优化氮区>优化氮区>130%优化氮区>无氮区;经Excel建立施氮量与产量的一元二次方程,计算得出茄子的最佳施氮量为161.6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26 364.0 kg/hm~2。建议在茄子的生产中应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施用量,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8.
探索施肥对长期轮作下土壤氮素变化及产量的影响,对优化氮素管理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优化施肥方案,对关中地区冬小麦-夏大豆长期轮作模式下作物产量及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动态变化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秋冬季较高,春夏季较低,微生物生物量氮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土壤中氮素各组分含量均表现为表层土高于下层土,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平均含量及铵态氮层化比、土壤硝态氮与铵态氮比值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硝态氮层化比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与不施肥相比,优化施肥促进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的提升,而常规施肥导致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下降。试验连续运行9 a后,施肥导致土壤pH和水分含量下降,对小麦、大豆产量有显著影响,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小麦、大豆平均增产50.20%、45.29%。麦豆长期轮作种植模式下优化施肥在基本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降低土壤中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增加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减少化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出适合重茬大豆种植的高效施肥模式。[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重茬大豆叶绿素、根瘤、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处理如下:(1)常规施肥(CK);(2)优化施肥(NPK);(3)优化施肥+微肥(NPK+Mo+B+Zn);(4)优化施肥+追氮(NPK+N);(5)缓释肥料(SRF);(6)纳米增效肥料(70%NPK+NF);(7)优化施肥+叶面肥(NPK+F);(8)优化施肥+根瘤菌(NPK+R)。[结果]与CK相比,叶绿素含量、根瘤鲜干重及数量以NPK+Mo+B+Zn处理提高最明显,其次为NPK+F处理;各施肥处理的增产幅度均较为显著,其中产量及农艺指标以NPK+Mo+B+Zn、70%NPK+NF、NPK+F处理表现较好;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以70%NPK+NF和NPK+Mo+B+Zn处理处于较高水平。[结论]NPK+Mo+B+Zn处理为黑河地区重茬大豆高效施肥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措施对青萝卜生长发育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冀中地区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萝卜产量、干物质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不施氮处理(CK)相比,氮肥施用显著提高了萝卜产量,增加幅度达37.4%~72.9%。与农民常规施肥(CNT)相比较,70%优化施肥处理(70%ONT)和优化施肥处理(ONT)的产量分别提高24.0%和25.8%。萝卜干物质量和氮磷钾累积量表现为70%ONT和ONT最高,CK最低。萝卜总干物质累积量与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总氮量对干物质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总钾量,总磷量最小。氮肥利用率、农学效率、生理效率及偏生产力均以70%ONT处理最高。综合评价各指标,当地产量水平下青萝卜合理施氮量为120~160kg/hm2。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雪峰蜜桔科学施肥方法、优化柑橘施肥方案,通过"2+X"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研究在不同氮量配比的施肥情况下对雪峰蜜桔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氮区相比,常规施肥区、优化施肥区、70%优化氮区和130%优化氮区增产显著,分别增产658.0、720.4、595.0和628.0 kg/667m~2,增产率分别达47.6%、52.1%、43.0%和45.4%;从肥料的产投比来看,优化施肥区与70%优化氮区效益最好。分析可得氮肥投入以优化氮量较好,过多和过少都会影响雪峰蜜桔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柑橘对氮肥总需求的合理配方,选用椪柑8306品系作为试验对象,配方拟定依据土壤养分含量、当地农民施肥习惯和参考临县柑橘施肥配方等方法,试验采用“2+X”单因子试验,每小区椪柑树4株,实行动态施肥,设四个处理三次重复,即:处理1(MN0P2K2)无氮区,处理2(MN1P2K2)70%优化氮区,处理3(MN2P2K2)优化氮区,处理4(MN3P2K2)130%优化氮区;施肥时期分基肥、春肥、壮果肥,田间管理按当地习惯。经试验获悉:优化氮区产量最高为3 051.3kg/亩,比无氮区(2 379.7kg/亩)亩增671.6kg,增幅22%;其次是130%优化氮区和70%优化氮区,产量分别是2 996.4kg/亩和2 824.3kg/亩,分别比无氮区亩增616.7kg和172.1kg,增幅20.6%和5.7%;优化氮区单果重、果实横纵径、可食率、VC含量均优于其它小区;优化氮区和70%优化氮区经济效益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的施肥模型,重复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试验设计合理,数据一致稳定,处理间产量结果差异极显著,优化施肥处理产量显著,70%优化氮区其次,130%优化氮区第三,常规施肥区第四,说明该区域比较缺钾,无钾施肥对产量影响显著,过量氮施肥影响其次,氮肥不足影响第三,各处理中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线辣椒产量明显增加,但是氮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随着进一步增加产量却下降,可见适度增加钾肥,可获得较高产量,氮肥过量又能明显减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弄清茄子优化施肥技术及其施肥的效益,2017年在常宁市城郊的黄菜园土上进行了茄子“2+x”田间肥效试验。试验表明:基础施肥试验优化施肥处理产量达到1899.3kg/666.7m2,比常规施肥增产189.7kg/666.7m2,增产11.09%,增产效果明显;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以70%优化氮区平均产量最高,为1758.7kg/666.7m2,4个处理产量高低为70%优化氮区>优化氮区>130%优化氮区>无氮区。经Excel建立施氮量与产量的一元二次方程,计算得出茄子的最佳施氮量为10.8 kg/6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1757.6kg/666.7m2。建议在茄子的生产中应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施用量,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15.
早春花生测土配方施肥“2+X”氮肥总量控制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早春花生测土配方施肥"2+X"氮肥总量控制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优化施肥区、优化氮区、70%优化氮区、130%优化氮区、无氮区均比常规施肥增产增收。从实际生产出发,以优化氮区、70%优化氮区为好,既减少了化肥成本(氮肥),又可获得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适用于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6.
纳米肥料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纳米肥料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纳米碳能够促进水稻生长。各处理产量调查结果为100%纳米施肥量处理常规施肥处理70%氮量纳米施肥处理70%总量纳米施肥70%氮量常规施肥处理70%总量常规施肥不施氮肥+纳米碳纳米碳不施氮肥空白(CK)。在等量磷钾肥条件下,70%氮量纳米施肥处理氮肥利用率比常规提高了11.57%。  相似文献   

17.
减氮施肥对间作玉米-大豆生长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109-113
以玉米(120 kg/hm~2)、大豆(65 kg/hm~2)单作施氮量为基准,对间作玉米-大豆模式设置5个施氮水平(玉米、大豆单作施氮量;玉米减氮50%,大豆不减氮;大豆减氮50%,玉米不减氮;玉米大豆均减氮50%;不施肥处理),通过对间作玉米和大豆生长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研究,以期获得间作玉米-大豆适宜的氮肥用量。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在均减氮50%处理下,玉米秃顶长显著增加,穗长和单穗重显著降低,玉米产量降低5.72%~6.81%,大豆产量降低8.94%~11.74%,玉米经济效益降低4.35%~6.14%,大豆经济效益降低11.10%~12.15%。单一玉米或大豆氮肥减量50%对两作物主要生长性状、产量、经济效益均无显著影响,可实现氮肥减量增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施素秀 《农业科技通讯》2023,(3):143-144+171
为了优化福鼎槟榔芋适宜的施肥量,本研究进行了氮肥总量控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相比,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福鼎槟榔芋的株高、叶面积均有明显提高,其中70%优化氮区、优化氮区、130%优化氮区福鼎槟榔芋的株高增加3.4%~10.6%,叶面积增加3.2%~24.1%。优化施肥处理的经济效益表现最佳,产量达1 342.7 kg/亩,净收益为12 967.3元/亩,分别比对照增产37.8%、增收37.4%,也高于增氮和减氮施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摸清氮肥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明确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肥投入阈值范围,从污染源头控制氮肥的迁移、流失,提高氮肥吸收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优化减氮25%、优化施肥、优化增氮125%、优化增氮150%、优化增氮200%等6个处理,研究黄壤坡耕地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及可溶性氮累积、迁移规律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施氮均能提高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可溶性氮的含量及其累积量;各处理硝态氮、铵态氮的垂直迁移趋势不同,且土壤硝态氮、铵态氮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分别占总硝态氮含量的37.3%~55.1%、29.3%~45.1%,2种作物可溶性氮的垂直迁移趋势基本一致;与优化施肥相比,优化增氮处理对硝态氮、铵态氮向土壤深层迁移趋势影响作用明显,但对土壤可溶性氮向土壤深层迁移趋势影响不明显;施肥各处理的硝态氮、铵态氮和可溶性氮含量及小麦和玉米产量较不施肥处理均有显著增加。【结论】合理施用氮肥可降低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可溶性氮及提高作物产量。优化减氮(OPT-N)措施较其他施肥处理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显著提高,是值得推荐的施氮措施。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施肥需要,设计5种不同的施肥方式,分别对铁丰31大豆品种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同时施用氮、钾肥,大豆产量最高;同时施用氮、磷肥,大豆产量次之;按照推荐比例同时施用氮、磷、钾三种肥料,产量相比较低;施用大豆多元复合肥,在5种施肥方式中投入最多,但是产量形成受到影响,经济收益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