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60-261
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家庭呈现小型化、空巢化等特征,致使我国养老陷入"未富先老"的困境。人口老龄化趋势下优化我国养老服务是稳固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显示,是提升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明晰新时代我国养老服务的现实困境,着眼未来改革思路创新新时代我国养老服务路径,为老年人营造出"老有所依、依有所乐"的养老氛围。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6):167-169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正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加快了老龄化进程。然而,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尚未进入工业化社会,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带来了"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双重挑战,同时引出了诸多社会问题,诸如养老机构面临改革、养老金存在"空账"等等。通过分析中国正面临的老龄化问题,从构建多支柱养老体系、推动养老机构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来探索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中国出现了"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状态,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基于这一背景下的养老模式探究在国内学界引发激烈的探究,社会发展步伐紧促,新型养老模式的探索亦步亦趋中。考虑到不同地方的发展仍存在较大差异,笔者仅依据江苏盐城的现状,结合新常态下应运而生的"互联网+、医养融合、异地养老"等养老模式,针对养老难题提出解决方案。因地制宜方能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辩证运用新型模式,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健康态势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未富先老"的社会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从老龄化的社会背景出发,针对老年人面临的经济、健康、家庭生活、老年人娱乐、社会参与、社会融合等各种问题,着重论述了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的养老体系的必要性及其施行方法和建议,对老龄化问题的应对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有所养"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在老年群体日益庞大和老年群体养老需求日趋多元化的合力作用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未富先老"局面的形成更是加大了养老问题解决的难度,因此以渭南为例探讨欠发达地区家庭养老模式的改革路径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运用社会学、社会保障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结合渭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调查渭南地区退休老人的养老需求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抽样调查法,提出欠发达地区家庭养老模式改革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初显到以惊人的速度形成"未富先老"的局面,我国老年人的数量和比例都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养老保障"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新的社会问题。而农村残疾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因农村残疾老人与其他老年群体比较而言存在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差异以及经济地位上的弱势,生存状况更加令人担忧,他们的养老问题成为家庭、社会和国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要想获得更完善更充分的养老保障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及家庭或社区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服务,即从多元化的福利治理中找到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障的途径。本文从我国农村残疾人的实际生活状况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在农村残疾人养老方面的现实问题,并对我国农村残疾人的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政策框架和综合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探寻新的农村养老模式.即:甩房产倒按揭养老和用土地经营权、使用权入股保险公司养老.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未富先老"的特点,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日益凸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已是当务之急。临安与全国一样,同样面临人口老化的问题,有关部门预计全市老年人口数量每年以0.6%左右的速度增长。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快,形成了巨大的服务需求。就目前临安市老年服务业的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对发展老年服务业提出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探寻新的农村养老模式。即:用房产倒按揭养老和用土地经营权、使用权入股保险公司养老。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已进入“未富先老”的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广大农村,如何解决老龄人口赡养问题,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为此,对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进行调查和探讨. 一、农村养老状况 根据调查,我国目前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集体养老、社会养老、储蓄养老等几中养老模式: 1、家庭养老.这是我国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这是一种最完美的养老方式,它所具有的优越性是任何其他方式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家庭养老的主要方式就是由子女向自己年老的父母提供经济支持,日常生活的照顾以及精神上的慰籍.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93.8%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完全是由子女或家庭赡养,未能获得应有的社会保障,这一比例,在我县高达99%.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以及传统文化摸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的主流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向城市,使得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更加突出,"未富先老"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是我国当前不得不面对的。为此,需要构建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积极应对老龄化,使我国农村早日走出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呈现规模大、增速快、地区和城乡分布不平衡、未富先老等特点,这对我国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基本上是家庭和个人的事。新中国建立后,农村养老从未被纳入社会保障的范畴之内,也没有系统规范的社会政策予以支持。新农保制度的试点及推行是政策支持的重要举措,用未富先老来概括中国人口状况,却掩盖了中国巨大的贫富差距,特别是城乡割裂农村的现状,其实质应该是中国农村人口未富先老。政府必须制定强力的措施和政策,以推动农村养老体系的建立,必须将全国老龄人口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要人为地制造城乡割裂。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未富先老的挑战,农村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更为严峻。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农村传统家庭养老面临诸多困境,已经远不能满足农民的养老需要。政府为农民提供基本养老保障不仅完全必要,而且十分紧迫。中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成功经验,在制度设计、监管和财政支持方面合理定位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人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已成不争的事实。在我国,有超过1/4的人口生活在80余个大城市中。大城市人口密集且老龄化程度高,大城市的养老难题自然而然地成为当前中国养老服务最集中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分析了大城市发展智慧养老的特征、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发展大城市智慧养老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老漂族"作为新兴的养老需求群体,对其异地养老现存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国家、社会、家庭等不同层面养老制度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农村流入城市的"老漂族"为研究对象,对"老漂族"产生原因、"老漂族"异地养老存在的问题以及"老漂族"异地养老保障体系构建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未富先老"等社会问题,由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较晚,在养老服务方面经验不足,需要一边学习西方先进模式和方法,一边结合自身的国情,摸索适合我国当前社会阶段的养老模式。"医养结合"作为现阶段新兴的一种养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镇居民养老的后顾之忧。但囿于农村养老服务资源紧张、基础条件有限、信息对接不及时、缺少监管等多方面的条件约束,农村医养结合的推进一直困难重重,未能有效的将其作用发挥出来。结合国内外医养结合的发展背景,针对我国农村的特点,将"医养结合"在农村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进行了剖析,并思考了如何促进农村医养结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农村老龄化程度尤为显著,且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点,使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组着通过对甘肃省靖远县兴隆乡荧屏村的调查,总结荧屏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养老模式的选择,详细阐述了该地区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以来,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养老问题。老年人口规模巨大、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城乡倒置、未富先老等特征使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一个重点和难点。应对农村养老问题需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社会调查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农村养老现状并总结出农村养老特点,旨在为政府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参考,以期提高农村老人生活质量,促进农村老龄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228-229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也在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情况迅速加剧,家庭养老功能渐趋弱化,而农村老龄人口占全国老龄人口的71%,农村养老形势更加严峻,几乎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在不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的老龄化,即"先老未富"。养老问题本就是关系社会稳定和谐的重大问题,而农业又是国民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则农民的养老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妥善地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良好的养老保障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农民"幸福感"的必然要求。从现实上看,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政治的稳定,同时它也能让新一代的劳动力消除养老的顾忌全身心投入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