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药剂对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树流胶病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桃园中普遍发生,为筛选出防治桃树流胶病的适宜药剂,特开展了不同药剂对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石硫合剂+石灰处理和松尔膜处理对桃树流胶病的防效均相对较好,施药3个月后,石硫合剂+石灰处理对桃树流胶病的病株防效和病点防效分别为85.41%和93.28%,松尔膜处理对桃树流胶病的病株防效和病点防效分别为93.75%和96.0%;施药6个月后,石硫合剂+石灰处理对桃树流胶病的病株防效和病点防效分别为60.71%和65.75%,松尔膜处理对桃树流胶病的病株防效和病点防效分别为53.57%和62.49%。  相似文献   

2.
扁桃流胶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不同扁桃品种的抗病性调查和扁桃流胶病发生与防治研究表明,不同扁桃品种问对流胶病的抗病性有显著差异,美国6号表现为高抗,普瑞斯为高感;阴雨天气、病虫危害能加重流胶病的发生。每年的5~6月和8~9月是流胶病发生的两个高峰期;用木质等软性材料将流胶点处胶体剔除后,用龙胆紫原液涂抹流胶点并迅速用502胶封口是防治枝干流胶病的有效措施。生长季节田间病虫兼治能有效减轻果实流胶病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3.
几种药剂防治桃树流胶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雨花露桃(AmygdaluspersicaL.)为试材,在江汉平原地区于4~6月份用几种药剂对桃树流胶病进行了防治试验。几种药剂及施用量和施用方法分别是:处理Ⅰ喷施3g/L的硼砂溶液+每株土施硼砂50g;处理Ⅱ喷施50g/L的CuSO4溶液;处理Ⅲ涂抹5°Be石硫合剂;处理Ⅳ喷施果病康丰500倍稀释液;处理Ⅴ涂抹50%退菌特粉剂。试验结果表明,处理Ⅰ、Ⅴ、Ⅲ对防治桃树流胶病效果较好,平均治愈率分别达到83.3%、80.8%、72.7%。  相似文献   

4.
以四月红桃为材料,比较了2种不同防治方法下4种药剂对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刮除病斑后涂抹塞菌铜的方法防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春季桃树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桃树病害 (1)流胶病枝干流胶是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发生流胶后树势严重削弱,骨干枝往往折断以致树冠残缺不全,早衰,结果年限缩短。防治措施:①早春桃园应加强开沟排水,防止渍害,注意土壤改良,对酸性土壤应施用石灰,粘重土增施有机肥。②早春发现流胶病后,可用刀刮去桃胶块,随即用医用紫药水涂抹流胶部位及伤口,隔10天左右再涂一次,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三年生的桃树"瑞蟠21"为材料,于生长季7月在桃新梢不同状态下,通过乙烯利(Eth)及茉莉酸(JA-Me)处理,研究对桃新梢流胶的影响。结果表明:桃新梢在机械损伤(针刺)状态下,第5天发生轻微流胶,涂抹JA-Me (1%)或Eth (1%)会加速流胶的发生;桃新梢在无机械损伤状态下,涂抹JA-Me (1%)第5天,桃新梢出现轻微流胶现象,涂抹Eth (1%)第5天,处理部位出现轻微流胶,且比JA-Me (1%)处理组流胶严重,两者混合涂抹第3天出现轻微流胶,其后逐日加重。以上研究表明,JA和Eth诱导桃新梢流胶的发生,Eth比JA-Me对流胶的影响更大,且两者混合涂抹会加重流胶的程度和缩减流胶形成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处理后,桃树叶片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D)与桃树流胶病的病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不管是经由两种药剂共同处理还是单一药剂处理,还是不经任何药剂处理的对照组,PO和PPO的活性低峰均出现在5月20日左右。另外,经两种药剂共同处理的桃树叶片PO和PPO值均略高于只经一种药剂处理的桃树叶片,明显高于未经任何处理的对照桃树叶片中的PO和PPO值。  相似文献   

8.
流胶病是南方桃树栽培中最易碰到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有十桃九流胶之说。桃树一旦流胶,采取药物防治措施与农业防治措施都见效甚微,且流胶程度会逐年加重,造成树势加速衰退,经济利用年限减少,有些桃树在严重流胶后不到十年即枯败而死,严重影响了桃树生产的经济利用年限,且流胶桃树果形明显变小,光泽度变差,降低了经济价值与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桃流胶病是桃树常见病害,分为非侵染性症状和侵染性症状。非侵染性症状常见于主枝和主干,严重时侧枝也可发病。发病初期病部肿胀,后分泌半透明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逐渐变为褐色,干燥后为红褐色至茶褐色的硬质胶块。侵染性流胶病在幼龄桃树常见于主干,成年桃树则主枝及侧枝均有发生,严重时果实表面和果核也有流胶发生。一年生枝条染病常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瘤状凸起,其上散生针尖大小的黑色粒点。其绿色防控技术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桃树流胶病是秦安县桃树园中常见的一种病害,流胶病发生在根颈、主干、枝杈等部位。桃树流胶的成因有许多,不仅与天气温湿度、栽培管理有关,而且与树龄、树势等因素有关。要想桃树健康生长,保证桃树的优质高产,必须加强对桃树的管理,避免桃树流胶病的发生,保障广大桃树果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1.
<正>桃树流胶病是非侵染性病害。病因很多,主要是由冰雪伤或天牛、吉丁虫、蝽象等害虫造成的虫伤或机械伤,伤口不能及时愈合导致流胶。据果农实践,用紫药水防治桃(李)树流胶病,防治效果达92.5%,比喷50%抗病威高出12.5%。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1.用密封胶抹缝:密封胶是处理铝合金门窗边缝的材料,建材商店有售。用它处理铝合金门窗边缝可保持8~10年的密封效果。按下法涂抹屋顶裂缝,方法简便效果也很好,能确保5-8年不漏。先把屋顶裂缝处彻底揩拭干净,然后一手沿缝挤出胶液,另一只手在后边把缝上的胶液涂抹均匀即可。密封胶能长期保持软而粘的状态,此法适用于裂缝宽度不超过2毫米的修补。  相似文献   

13.
桃树流胶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尚伟 《农家参谋》2008,(12):16-16
1.症状桃树流胶病又名桃树脂病,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枝干上表现为从病斑中渗出胶液,不久变成黄褐色的冻胶状,干燥后成坚硬的琥珀状胶块,流胶部位木质部变褐腐烂。当年生嫩枝表现为从伤口、裂口、芽腋处流出乳白色半透明胶体黏液。果实上从伤口处也易发生流胶,和食心虫、桃蛀螟蛀孔流胶相似。  相似文献   

14.
桃树不论树势生长旺盛的或是衰弱的,都会出现流胶.若是长期流胶,树势会日渐衰弱,甚至树体枯死.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有些果农采用石硫合剂的渣滓涂刷防治桃树流胶病,其方法简易,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桃树流胶病是桃树的普发病和多发病,多发于秋季与初冬.管理粗放和树势弱的桃园,发病株可占90%以上.大量流胶会严重削弱树势,影响来年桃果产量、品质和植株寿命.  相似文献   

16.
流胶病是桃树栽培中常见的枝干痛害.南方温暖、多雨、潮湿的地方发生尤其普遍。轻则削弱树势,影响产量,严重的全株枯死。流胶病发生的主要时期在4~10月份,4月中旬开始流胶,10月下旬停止流胶.1年有2次发病高峰.分别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中旬。  相似文献   

17.
陈公平  李福森 《新农村》2008,(10):13-13
桃树不论树势生长旺盛的或是衰弱的,都会出现流胶。若是长期流胶,树势会日渐衰弱,甚至树体枯死。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有些果农采用石硫合剂的渣滓涂刷防治桃树流胶病,其方法简易,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桃树流胶病的流胶生理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桃树流胶病(peach gummosis)是一种生理性病害,按危害部位可分为主干流胶、新梢流胶和果实流胶等。流胶在桃树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能发生,但以春季为盛。枝干发病时局部膨胀,然后分泌出粘稠、透明的树脂,树脂遇空气后,逐渐变褐成晶莹、柔软的胶块,且随时间的延长变为茶褐色硬质胶块。病部的皮下组织和形成层变为褐色腐朽状,易遭腐生菌侵染。流胶发生在幼嫩的木质部时,病部的形成层停止产生新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向水平方向增生特大的后壁细胞,其内含物为淀粉堆积而成。树脂是由细菌作用产生的酶溶化细胞膜而成的烷酸胶。若果实受蚜虫和食心虫危害即发生果实流胶。这种胶体初为无色透明,后变褐变硬污染果  相似文献   

19.
正桃树流胶病又称为树脂病,是种桃生产中最常见病害之一,全球各地种桃区域均有发生,该病在桃树枝梢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主要多发生在桃树的主干和骨干枝上,引起桃树枝干表皮开裂、干枯、流胶等,导致树势树势衰弱,品质和产量下降,部分桃园危害率高达100%。刘勇报道指出,幼果园的病株率在10%~20%,而成果园的病株率在30%~50%,树龄越大,其病株率越高,严重影响到桃园特别是进入盛果期的经济收益。因此,对于桃树流胶病应引起果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北京农业》2012,(1):27
正桃树流胶可用1∶1∶10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施或涂抹病株,杀灭残留在植株上的病菌,以减少侵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