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旅融合产业是在农旅融合模式下,以农业生产功能为基础,合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所开发的农业产业链、农村旅游和配套商业项目等为核心功能,整体服务大众和推动农村发展的一体化产业。本文以四川省剑阁县盐店镇五指村为例,进一步探索对农旅融合产业的发展以及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农旅融合产业链理论研究,结合苍溪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在农业生产原始资源、生产过程和生产产品的产业链条中融入旅游要素的苍溪县农旅融合产业链构建路径,并提出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农旅融合产业链、努力拓展横向资源和加大对人才培训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崇礼区拥有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以及良好的旅游资源,极为适合发展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农"与"旅"结合度不高,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开发类型单一,同质性现象极为严重,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经营规模小,缺乏专业化人才,基础设施不完备,特色产业知名度不佳,未形成相应产业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要加强农旅融合度;开发多种类型的农旅融合乡村旅游;重视农旅融合乡村旅游的建设,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形成品牌产业链;利用冬奥会的契机,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17,(11)
<正>农旅融合发展契合五大发展理念,符合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方向,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浙江省宁波市提出要把农旅融合产业培育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大产业",农民创业就业的"大平台",做深做透农旅融合促增收的"大文章",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1.做法与成效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围绕绿色、生态、安全,引领  相似文献   

5.
随着贵阳市息烽县农产品市场供需结构性失调、生产环境负效应日益凸显等系列问题不断出现,单一的农业资源急需向多元化农业发展模式转型,加快农业产业园的农旅融合发展迫在眉睫。该研究尝试从贵阳市息烽县农业产业园目前的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进行分析总结,把握农业旅游的融合原则,进行从共性到个性的探究。结合实例探索出适宜在息烽县小南海地区进行的农旅融合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以期为息烽县其他区域的农旅融合方案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遂昌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加快农旅融合,在做好"生态+农业+旅游"文章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通过研究以生态精品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休闲农业发展,使之与生态旅游业实现深度融合,探索一条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通道,力争把农旅融合产业打造成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视,摸清目前苏州农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对蒋巷村与三山岛两个农旅融合发展的典型个案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其产业基础、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路径等,以求发现农旅融合发展的普遍规律,为制定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政策和区域农村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实证依据,并尝试从政府和经营主体两个层面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绍兴市万国家庭农场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稻鳖共生综合种养模式绿色、生态、高效的产业优势,总结了创新种养模式、严格质量管控、加强品牌培育以及农旅融合发展等发展措施,针对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从技术上进一步优化完善、品牌建设上进一步提升档次、产业经营上进一步深化融合的建议,以期为推进农业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于新刚  张现广  武恩申  王秀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56-20159,20167
从阳谷农业科技观光园的现状和当地的旅游资源条件出发,充分挖掘东夷历史文化资源,以荷、稻、樱桃三大产业为依托,以"农耕、农作、农居、农具"展示为载体,以农、林、牧、副、渔为题材,将旅游活动和旅游景观综合布置,把园区划分为一带、两翼、四区,创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集生产与科研、观光与旅游、休闲与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农业科技观光园。以期为规划建设聊城市的特色农业科技观光园提供有效的探索实例。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地方性构建可破解“千村一面”“建设性破坏”“特色缺失”等问题,是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的重要途径。在厘清传统村落概念内涵及其景观、生产、文化和生态功能的基础上,以地方性构建理论为路径对槐荫村开展规划研究。通过分析资源条件与发展现状,立足发展需求,围绕文化景观、产业以及生态地方性等策略对槐荫村的休闲旅游开展规划研究,以期实现乡村风貌和农旅产业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绍兴市万国家庭农场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稻鳖共生综合种养模式绿色、生态、高效的产业优势,总结了创新种养模式、严格质量管控、加强品牌培育以及农旅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针对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从技术上进一步优化完善、品牌建设上进一步提升档次、产业经营上进一步深化融合的建议,对于推进农业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16,(14):176-177
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既是实现以旅推农、以农促旅、农旅融合的有效路径,又是获得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助推脱贫攻坚、促进农村繁荣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农旅融合视角,对金沙县油菜产业与旅游业相融合发展的现状及优势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措施,以期对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康美产业是指"无污染、小空间、高科技、资源型、大产出"的新兴产业,就是生产天然生态的品牌农产品,发展养生休闲体验的乡村经济,形成农旅深度融合的健康美丽产业体系。近年来,浙江省淳安县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发展康美产业不足,值得研究。1.发展康美产业的特殊意义(1)康美产业是绿色发展的"定位仪"淳安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美丽杭州实验区以及杭州饮用水配水工程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黑龙江省充分利用省内现代化的大农业资源,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业的多维度融合,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农旅产业。该论文以目前黑龙江省农旅产业发展中的“非标准化”和“同质化”问题为着眼点,在分析农旅产业的消费者特征及其需求偏好的基础上,借鉴张家界自然风景区和重渡沟自然风景区发展农旅产业的先进经验,结合黑龙江省农旅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提出了黑龙江省农旅产业标准化管理与个性化发展的具体操作路径,为推进黑龙江省农旅产业的提质扩容与创新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合作镇是革命老区,存在经济总量偏小、企业单体规模不大的情况,合作镇将农旅融合发展作为全镇突破口,列为发展的头版头条,提出“服务是最大资源”理念,深入挖掘“生态、田园、村庄、人文、历史”等旅游资源,以农旅特色项目为支撑,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促进农业转型,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16.
里罗城村在充分挖掘人文历史、自然资源、红色资源、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发展产业、多方合作共建的方式实现农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特色乡村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在我国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系统分析广西农旅融合协调发展情况,文中采用熵值法、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对2012~2021年广西农旅融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农旅融合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农旅融合综合发展水平的增长速度较快,并呈现出高耦合高协调的良好发展趋势;现阶段阻碍广西农旅融合中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国际旅游收入、国外游客人数、星级饭店、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提出夯实产业基础,发展精品农旅产业;数字赋能产业,打造农旅融合新业态;坚持生态理念,推动农旅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广西农旅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通道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明确了农旅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以产业扶贫为抓手,继续走好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扶贫思路,壮大产业规模,发展县域经济。通道县农业产业建设有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有新改善,农业服务水平有新提升,农村民生事业有新进步。主要做法如下。1.围绕市场转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借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域旅游和脱贫攻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16,(3)
正休闲农业起源于农家乐,通过功能拓展和模式创新,逐渐形成农家乐特色村、民俗文化村、农业观光园、休闲度假农庄等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产业类型。从浙江省磐安县的发展实践看,休闲农业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活力与激情,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1.实践与成效(1)农业特质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拓展休闲农业将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宣传、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农业不仅"种庄稼"挣钱,还可以通过"看庄  相似文献   

20.
农旅融合是推进乡村振兴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实施途径,同时也是影响地区耕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例,有效测度了我国农旅融合水平,利用2010—2017年12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农旅融合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旅融合整体水平偏低,目前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西部地区发展迅速。农旅融合对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经济较发达地区粮食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粮食非主产区农旅融合通过提高农业固定资产投入和促进劳动力"回流"显著提升粮食生产效率,而粮食主产区乡村旅游发展对劳动力和耕地资源的"挤出效应"明显。山区农旅融合对劳动力流动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促进作用比平原地区更加显著。因此,提出加大贫困山区休闲农业开发力度,优化粮食非主产区农业固定资产配置,提高经济较发达地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