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 结合评价目标要求和相关的文献资料, 从社会性、资源性、经济性、技术性和生态环境性等5个方面,提出了灌区节水改造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灌区改造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利用蚁群算法优化其投影方向, 根据投影值对节水改造效益进行科学评价。将该方法应用于关中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技术避免了评判专家主观确定权重,评价结果客观准确、方法简单,为灌区改造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区节水改造对节约水资源,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其科学评价,可以弄清楚改造效果及相关制约因素,为决策部门完善改造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基于对立统一定理和质量互变定理的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评价新方法。该方法能将研究问题的对立统一与辩证认识有机结合起来,满足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定理,理论严谨,概念清晰,计算简便。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准确给出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的等级趋向,而且能清楚表明与节水改造效益的最高水平相对差异程度,是一种有效和可靠的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评价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漳河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漳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成效显著,全面系统地评价灌区节水改造效果可为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及用水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漳河灌区2000-2013年的工程建设及运行数据,选择灌区的作物种植、节水效益、运行管理及经济效益4个要素的11项评价指标,利用改进熵值法评价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灌区在多年节水改造作用下,综合效益在前11年处于上升阶段,后3年处于下降阶段。通过比较灌区综合评价排序与准则层评价排序,得到灌区综合效益的主控因素为作物种植结构、节水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方崇  张春乐  陆明本 《节水灌溉》2011,(2):52-54,65
针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多属性、多指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OPSIS评价方法.为了避免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引入信息熵来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熵权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单方便,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5.
综合考虑节水农业的特点及其可能对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多方面的影响,按照指标筛选、降维、综合效益评价的思路提出了基于多目标评价和基于Topsis方法的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以黑龙江和平灌区近5年的节水改造、灌溉用水、作物种植、气象等资料,分析了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的影响因素,选取了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建立了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降维,提高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运用Topsis法对和平灌区进行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得到各年份的综合评分及其变化规律,从影响综合评分的主要因素出发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综合效益最高的是2016年,最低的是2012年。和平灌区节水农业综合评分随时间上升,并且逐渐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总结位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践情况的基础上,对位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综合效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位山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综合效益主要表现为节水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巨大,有利于社会稳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建管改革,推动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多元联系数的集对分析方法对灌区的节水改造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以西北内陆灌区为例,根据其特点从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等多方面初步建立了节水灌溉综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用基于四元和五元联系数的集对分析方法构造流域节水灌溉综合效应评价指标样本值隶属于可变模糊集"灌区节水综合效应评价标准等级"的相对隶属度函数,建立了西北内陆节水灌溉综合效应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可靠合理,方法简便实用,在灌区综合效应评价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经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所收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相关资料,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经济评价模型.在此评价模型中,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投资效益分析的谱系结构,并根据模糊数学确立相应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参数.最后利用模型对我国中、西部典型灌区--韶山灌区和青铜峡灌区节水改造进行了经济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讨论,说明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说明了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确定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后评估指标权重从而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应用基于离差平方和的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陕西省关中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中.应用结果表明,与单纯的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以及目前其他已有的综合集成赋权法相比,基于离差平方和的综合集成赋权法能够兼顾主客观影响因素,且原理科学、计算过程较方便,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以往节水灌溉综合效益评价中多采用简单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不足,运用熵权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基于熵权的物元可拓模型对灌区节水灌溉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分别从节水灌溉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入手,构建评价指标综合体系.并以吉安市的田南灌区、谷口灌区、银湾桥灌区和南车灌区共4个灌区为实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银湾桥灌区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级别为“一般”,田南灌区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级别向“一般”级别转化,谷口灌区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级别向“较好”级别转化,而南车灌区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级别向“好”级别转化,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评价结果的稳定,所得评价结果科学可靠.说明熵权物元分析法在节水灌溉综合效益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农业节水改造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缺乏科学评价手段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农业节水改造项目特点的综合经济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蜻蛉河大型灌区为例,运用前后对比法对蜻蛉河大型灌区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但实际经济效益比预测的效益差,财务盈利能力比较差;用该体系及方法对蜻蛉河大型灌区的经济效益可以做出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该体系和方法能够全面抓住影响项目经济后评价特征的要素,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景电灌区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高扬程跨流域灌区,干旱缺水成为制约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节水灌溉技术在景电灌区得到大力推广,合理的节水灌溉方式可以节约用水,提高单方水效益,有利于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建设节水型灌区。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节水灌溉模式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基于熵值法,从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构建节水灌溉效益评价体系,对灌区主要作物进行了不同节水灌溉模式的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高效节水灌溉效益普遍高于其他灌溉方式,而滴灌模式则是该地区最优节水灌溉模式。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一致,说明这种方法应用到灌区中评价效益是可行的,对灌区的综合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根据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特点,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以及新形势下项目管理的目标要求等,提出了包括大讴现状水平评价,可研报告质量评价,项目安排评价,项目完成情况评价,实施后效益评价等五方面组成的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分析研究,确定了安性指标量化方法及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灌区改造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 ,利用该模型可将灌区改造综合评价的多个指标投影为一投影特征值 ,根据投影特征值的大小进行客观评价 ,整个过程无人为干扰 ,操作简便 ,便于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灌区改造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了灌区改造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将灌区改造综合评价的多个指标投影为一投影特征值,根据投影特征值的大小进行客观评价,整个过程无人为干扰,操作简便,便于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大型灌区现状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已成为农村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应用灌区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对辽宁省8座以水稻为主的大型灌区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从定量角度给出了各个灌区更直观的评价结果,并且分析了各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紧迫程度,旨在为辽宁省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贵州省各大型灌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分析评价灌区取得的投资效益,采用熵值法赋权,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方法对贵州省7个大型灌区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兴中灌区投资效益优于其他6个灌区,但总的来说,7个灌区关联度离所选最优方案关联度值较远,各灌区尚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姚兰  王书吉 《节水灌溉》2011,(12):70-73
为解决灌区综合评价时多个灌区综合评价值接近或一致而难以区分的问题,运用拉开档次的递阶综合评价方法对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并以陕西省关中地区4个灌区为例进行了评估。应用结果表明,拉开档次的递阶综合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对多个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总体目标实施情况拉开档次进行区分评价,也可以对不同灌区各分层目标实施情况拉开档次...  相似文献   

19.
灌区用水效率与效益评价——以天津市里自沽灌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天津市宝坻区里自沽大型灌区的基本资料为基础.选取灌溉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灌溉水生产效率、耕地有效灌溉率、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率6个指标,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影响灌区用水综合效益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8年,里自沽大型灌区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3.299、3.423、3.624、3.679、3.687整体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用水效率状况处于较好阶段.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灌区用水效率与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对于灌区用水系数的影响较显著.必须加大灌区节水改造以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无法切合实际的评价灌区的节水灌溉效益,提出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指定的权向量矩阵隶属度相乘可以得出某个评价对象从整体对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将其应用于宜昌东风渠灌区中的枝江地区乡镇节水灌溉效益的评价。根据该隶属度的大小确定被评价对象的优劣等级,从而得出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