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菌谱》的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陈仁玉所著《菌谱》一卷,是中国以及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大型真菌的专著。《菌谱》由陈仁玉自序和正文组成,收录在《百川学海》、《说郛》、《山居杂志》、《四库全书》、《墨海金壶》、《珠丛别录》、《仙居丛书》等丛书中。此外,《广群芳谱》、《授时通考》、《古今图书集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仙居县志》、《台州府志》等书对《菌谱》也有完整或部分收录;而《本草纲目》中对《菌谱》的内容有所概括。采用以上诸版本对《菌谱》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2.
芦笛 《食药用菌》2012,(2):122-124
明代潘之恒的存世作品中有《广菌谱》一卷,虽为《说郛续》、《授时通考》、《广群芳谱》、《古今图书集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等古籍所收录,但尚缺乏全面的研究。若将《广菌谱》与《本草纲目》、《亘史钞》中的相关内容作比照,可以发现《广菌谱》的前身为《亘史钞》中的《菌类》篇,而《菌类》的内容实为摘自《本草纲目》。《广菌谱》的成型有赖于陶王廷的删定,继而被收入《说郛续》,得以广为流传。采用诸版本校正《广菌谱》可为研究其内容提供可靠的文本;通过对文本中提及的生物的研究,发现其中所记载的一小部分并非大型真菌。  相似文献   

3.
芦笛 《食药用菌》2012,(3):184-188
2《广菌谱》研究潘之恒《亘史钞》(万历刻本)杂篇部分有《菌品》卷,依次由《菌谱》、《菌灾记》、《菌瑞》、《菌异》、《菌诗》和《菌类》诸部分组成。从上述校正文字很容易发现:《广菌谱》实际上是《菌类》的缩节本。《菌类》虽是潘之恒所撰,然而《广菌谱》的问世可能并非出自他的手笔,而是陶王廷把《菌类》收入  相似文献   

4.
5.
1《菌谱》的成书年代和作者《菌谱》又名《香蕈谱》。据《菌谱》陈仁玉自序,可知其成书于“淳}右乙巳(公元1245年)秋九月”。关于《菌谱》的作者陈仁玉,《宋史》无传,而光绪《仙居县志》对其有一段记载,可供管窥:  相似文献   

6.
芦笛 《食药用菌》2012,(6):372-377
清代吴林《吴蕈谱》一卷,为《赐砚堂丛书新编》、《昭代丛书》和《农学丛书》所收录,是继南宋陈仁玉《菌谱》、明代潘之恒《广菌谱》之后的又一种我国古代大型真菌专著。经校勘后得知《吴蕈谱》正文,除了把26种(类)可食用的大型真菌分成了上、中、下三品,并对之作了详尽的描述之外,还提到了其他一些大型真菌,其中包括毒菌。通过与《菌谱》和《广菌谱》比较发现,《吴蕈谱》记录的大型真菌数量最多、描写也最为细致,是三谱之中成就最高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宋代时期整体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文发展得到空前提高,良好环境为我国饮食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此时期的饮食文化中开始注重饮食营养的全面化,讲究食材烹饪的精细化。《菌谱》作为我国最早撰写的食用菌专著,是宋代对食用菌饮食的整理性文献。解读《菌谱》中食用菌的饮食文化,有助于通过结合食用菌饮食类别,研究宋代食用菌饮食文化的特征,这不仅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食用菌饮食习惯,更能折射出宋代食用菌文化的丰富。  相似文献   

8.
菌谱     
序芝菌,皆气茁也。灵华三秀,称瑞尚矣;朝菌晦朔,庄生讪之。至若俦其食品,古则未闻。自商山茹芝,而五台天花,亦甲群汇。仙居界台、括,丛山峻拔,仙灵所宫,爱产异菌。林居岩栖者,左右笔之,因藜苋之至腴,莼葵之上瑞;比或以羞王公,登玉食。自有此山,即有此菌,未有此遇也。遇不遇,无预菌事。繄欲尽菌性而究其用,第其品作《菌谱》。  相似文献   

9.
日本江户后期本草学家佐藤成裕在其《惊蕈录》中引用了一段自称出自南宋陈仁玉《菌谱》的文字,涉及中国古代食用菌栽培中的惊蕈技术.由于这段文字不见于现存各版本之《菌谱》,因此长期以来,中日学者或认为这段文字为《菌谱》之佚文,或认为出自另一未知版本之《菌谱》.实际上,《惊蕈录》中的这段文字系转引自方以智《通雅》的“芝栭”条,因作者断句之误,误以为出自《菌谱》.《通雅》“芝桶”条又和方以智《物理小识》的“菌栭”条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对比,再结合其他史料,可知《通雅》“芝柄”条中的相关文字其实源自方以智自己的耳目见闻,而非引自他书;其中前半部分述及明末清初广西平西山山农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后半部分述及当时福建的惊蕈技术.  相似文献   

10.
邑西北孟溪山,窈窕邃深莫测。秋中山气重,霏雨零露浸酿,山膏木腴蓓为菌花戢戢,多生山绝顶高树杪。初如蕊珠,圆莹类轻酥滴乳,浅黄白色,味尤甘胜。巳乃伞张,大几掌,味顿渝矣。春时亦间生,不能多。稠膏得名,土人谓稠木膏液所生耳。合蕈他邦犹或有之,此菌独有此邑、此山所产,故尤可贵。煮法当徐下鼎渖,伺涫沸漉起,谨勿匕搅搅则涎腥不可食。性参和众味,而特全于酒。烹齐既调,温厚滑甘,雉尾莼不足道也。或欲致远,则复汤蒸熟,贮之瓶罂,然其味去出山远也。”  相似文献   

11.
菌谱(连载)     
栗壳蕈寒气至,稠膏将尽,栗壳色者,则其续也,尚有典刑焉。〔注释〕①栗壳簟;据所述,可能是金钱菌属的毛柄金钱菌,学名Collybia velutipes。又叫构菌、冻菌、朴菇、金菇、栗菌、油菌、谷菌、榆蘑。性耐寒,可生活于零下5℃环境中。质细嫩柔滑,味鲜美。②寒气至,稠膏将尽:天气开始寒冷,稠膏菌将要不见的时候。③典刑:刑,作典范解。“尚有典刑焉”,意思是在稠膏完了以后,它也是很出色的。松蕈生松荫,采无时。凡物松出,无不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历史上,由于自然和社会等原因,致使各种灾害频繁,广大劳苦群众,特别是农民终年挣扎在死亡线上。每当荒年到来时,饥民流离失所,衣食无着,只能啃树皮、吃草根、食野菜度日。历代具有进步思想、同情人民疾苦的知识分子,从便民利民出发,编著不少救荒的图书,明代王磐的《野菜谱》就是其中较好的一部。  相似文献   

13.
菌谱(连载)     
邑极西韦羌山,高迥秀异。寒极雪收,林木坚瘦,春气欲微动,土松芽活,此菌候也。菌质外褐色,肌理玉洁芳芗,韵味发釜鬲,闻百步外。盖菌多种,例柔美,皆无香;独合蕈香与味称,虽灵芝、天花无是也,非全德耶?宜特尊之,以冠诸菌。合蕈始名台蕈,旧传尝上进,标以台草。上遥见误读,因承误云。数十年既未充包贡,山僚得善贾,率曝干以售,罕获生致。邑孟溪山中,亦同时产。惟蕈高,无香气。土人以是别于韦羌焉。  相似文献   

14.
菌谱(连载)     
竹菌生竹根,味极甘,当与笋通谱,而菌为北阮矣。【注释】①竹菌,生于竹根的食用菌主要有鬼笔科竹荪属的一些种,如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短裙竹菰(D.dupli-cata)等,又叫竹笙、竹参、竹鸡蛋、仙人笠、僧笠蕈、网纱菰、竹萼、竹笋菌。名贵食用菌,质地脆嫩,味道鲜美。②甘:味道美好。《韩诗外传》:“鼻欲嗅芬香,口欲嗜甘旨。”③通谱:同一家族的意思。  相似文献   

15.
木菌①木菌即木耳,生于朽木之上,无枝叶,乃湿热余气所生。亦名木(木需)②、木(土从)③、树鸡④、木蛾。曰耳、曰蛾,象形也:曰(木需),以软湿为佳也:曰(土从)、曰鸡,因似味也。南楚人谓鸡为(土从)。曰菌,亦象形于蝈⑤,乃贝子⑥之名。或云地生为菌,木生为蛾。北人曰蛾,南人曰蕈。【注释】①木菌:古人有土生为菌,木生为蕈之说。后来菌、草相混,同指真菌类的各种菌草。②穤:(?)。软,义同栭、(木需)、栮。《礼记·内则》“芝栭菱椇。”注:“人君燕食加庶羞也。”疏:“无华而实者名栭,芝属也。芝、栭一物,亦作(木需)。”栮,《字汇》:“生枯木上,形如耳,故以耳名。”(木需),《集韵》:“或  相似文献   

16.
雚菌 雚菌之雚,当作萑,乃芦苇之属,读如桓;若音观,乃鸟名。或以为鹳屎所化,非也。今渤海芦苇泽中咸卤地,往往有之。其菌色白轻虛,表里相似,与众菌不同,疗疣虫有效。出沧洲,秋雨以时乃有之;若天旱、久霖即稀。日干者良。 [注释] ①雚菌:雚guàn。即荻,禾本科植物,学名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生于路旁或水边。据文中形态记述,似为灰包目灰色科中的某些菌类。《(?)就章》:“雷矢雚菌荩兔卢。”注:“雚菌,一名雚芦,生东海池泽及渤海章武,此雚芦之地所生菌也。旧云是鹳屎所化,故其为药毒烈而去腹中痼病焉。”宋王应麟补注:“《本草》出  相似文献   

17.
笔者应美国化学学会农药研究中心的邀请,于1976年7月8~19日,在美国密执安州大学参加国际有害生物抗药性管理学术会议。会后到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查到我国早已失传的明代《德善斋菊谱》,目前,有关我国的农书及善本目录,均无收藏该书的记载。明代佚本《德善斋菊谱》@王华夫$华夏昆虫文献研究中心!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光明胡同10号信箱154002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2012,(3):54
《国外菇菌栽培技术》一书原著是荷兰著名菇菌栽培专家皮特.欧(PeterOei)先生,由叶彩云女士翻译,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系统详尽地介绍了当前世界各地食用菌栽培各个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桦褐孔菌菌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及其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6个不同地区的桦褐孔菌菌核分离得到的纯菌丝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菌株酶带数目在2~8条,在Rf=0.75、Rf=0.98处所有菌株的酶带都较宽且着色较深,此为桦褐孔菌菌株的特征酶带。进一步采用Fuzzy聚类法进行数量分析表明,菌株间隶属度在[0.250,1.000],当隶属度为0.330时将8个菌株分类。结果显示,同一培养时期的各菌株间同工酶酶谱存在一定的种内及地理分布差异,部分菌株间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利用拟南芥基因芯片,对白菜经芸薹链格孢菌侵染前后的基因表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385个,其中上调基因为280个,下调基因为105个。将所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分为14类,即:病程相关基因,防御相关基因,氧爆作用类,信号转导类,激素相关类,运输类,非生物胁迫类,细胞维持与发育,细胞壁修饰类,次生代谢类,代谢与合成类,蛋白降解类,及假想蛋白和未知功能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检测到的信号转导类基因差异表达比例最高,占24%;其次,防御基因和代谢合成基因占的比例也较高,分别达到13%和14%。值得注意的是,直接与病程发生相关差异表达的基因很少。同时,在差异表达基因中,未知蛋白和假想蛋白占有很大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