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影响深山草莓花瓣愈伤组织诱导及愈伤组织再分化变异植株的主要因子和水平。深山草莓花瓣愈伤组织诱导率超过65.0%以上的适宜培养基共有11个,经过组合优化后可知,培养基LS+TDZ2.06 mg?L-1+2,4-D0.60 mg?L-1对深山草莓花瓣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98.0%;其中,以培养基LS+TDZ2.20 mg?L-1 +2,4-D0.40 mg?L-1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在10个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中培养均分化出再生芽苗,优化后的最佳再分化培养基为1/2LS+TDZ 2.30 mg?L-1+KT 1.38 mg?L-1,分化率为96.3%,田间试验发现变异率高达2.77%。对10个含有不同激素和浓度配比及1个优化后的培养基诱导形成的再生芽苗生根后经5年的田间栽培观察可知,有6个性状稳定的优良变异株系。这说明深山草莓花瓣在适当激素和浓度配比的条件下可产生变异植株,并能趋向稳定性状变异。  相似文献   

2.
离体筛选甘蓝抗性变异体及其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多步正筛选系统 ,以不同剂量的60 Coγ -射线对甘蓝离体再生不定芽进行诱变处理 ,处理后的无性系经连续多代离体筛选后 ,获得了甘蓝抗性变异体C4 - 6K ,C4 - 8K ,C4 - 12K ,再生植株。甘蓝抗性变异体对HYP表现抗性 ,且抗性保持相对稳定 ;变异体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比野生型有了很大的提高 ;游离氨基酸总量亦较野生型高 ,且多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发生变化 ,除胱氨酸含量微少 ,天冬氨酸、甘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较野生型有所下降外 ,其他 11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以精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的含量增加最为明显。在水分胁迫、盐分胁迫、高温胁迫等逆境条件下 ,甘蓝抗性变异体表现出比野生型更耐旱、耐盐 ,变异体和野生型对高温胁迫表现的抗性差异不大 ;SOD ,POD活性均高于野生型 ;MDA含量较野生型低 ,以上的情况表明变异体比野生型有更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3.
贵州主栽草莓品种的离体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光  宋常美  文晓鹏  王国鼎  胡鹏 《种子》2007,26(5):102-104
对4个贵州主栽草莓品种离体快繁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S附加0.5mg/LBA与0.2mg/LIBA的培养基中4个品种的茎尖外植体萌发率均在80%以上;增殖培养以MS培养基附加0.5~1.0mg/LBA和0~0.1mg/LNAA效果最佳,千禧获得的增殖系数大于其它3个品种;在1/2MS中,组培苗的生根率在95%以上,千禧和章姬平均生根数大于红颊和丰香,平均根长差异不大;生根苗经驯化移栽后成活率均在92%以上.  相似文献   

4.
草莓离体再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草莓离体再生研究中的一些新进展作了介绍,从TDZ的高效利用、AgNO3、活性碳、重金属离子等附加物的作用、光对叶片再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还对影响外植体器官发生的生理因子如活性氧和抗氧化酶与再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积累的技术要点多是经验性的,对再生机理知之较少,有必要对再生机理及遗传转化相关研究进行深入的、综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丝氨酸和脯氨酸离体诱导小麦超早抽穗无性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丝氨酸和脯氨酸作诱变剂和选择剂,对10个小麦品种的成熟胚和近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从97-7的近成熟胚中筛选出优良变异株(抗性-2)。该变异株的后代比亲本抽穗期提早10d左右,且也早于其他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6.
花药培养和未受精子房或胚珠离体培养是人工诱导形成单倍体植株的2条途径。草莓染色体倍性复杂多样,为创新育种资源,本研究以草莓为试材,分析未受精子房的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型、外源激素、蔗糖浓度、低温预处理、生长环境及发育状况、光照条件6个关键因素对诱导雌核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基因型的露地栽培的一级花蕾,外源激素添加2,4-D,蔗糖浓度6%,低温预处理48 h,黑暗变温处理是草莓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胚囊植株的理想条件。本研究为草莓倍性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太子参种子特性及种胚离体诱导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解剖学观察和无菌诱导培养技术研究太子参种子特性并离体诱导培养种胚。结果表明:太子参种子由外种皮、内种皮、外胚乳和胚构成,胚由子叶、胚芽、下胚轴和胚根组成,其中胚芽非常细小;种子具休眠特性,需要后熟过程才能自然萌发;种子的外胚乳对胚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剥去种皮和外胚乳的裸胚在培养基MS+6 BA 1.0 mg/L+NAA 0.2mg/L中能很快被诱导萌发生长,萌发率78.3%。说明太子参种胚通过离体诱导培养,可有效解决种子的休眠现象,这为实现太子参无病毒种苗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新途径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大薯微型块茎的离体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IBA、BA、蔗糖、光照以及昼夜温差对大薯(Dioscorea alata L.)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影响,确定影响大薯微型块茎形成的重要因素,筛选最佳培养方案。以大薯组织培养不定芽为材料,研究不同植物激素浓度、蔗糖含量、光照时间和昼夜温差对大薯微型块茎形成时间、形成率、平均微块茎数和直径的影响。添加植物激素能促进大薯微型块茎提早成形,IBA和BA对大薯微型块茎的形成表现为增效作用;蔗糖浓度对大薯微型块茎的成形具有显著作用,在不添加蔗糖的培养基中,没有成形的大薯微型块茎,适当增加蔗糖浓度能提高大薯微型块茎的形成率,而高浓度的蔗糖则会抑制大薯微型块茎的形成和生长。以IBA 2.0 mg/L+BA 0.5 mg/L,蔗糖浓度为60 g/L时,所诱导的微型块茎较多且大,为诱导大薯微型块茎的最佳培养基组合。短光照和昼夜温差处理也能显著提高微型块茎的诱导率,数量和大小。植物激素、蔗糖浓度、光照和昼夜温差均为影响大薯微型块茎形成的重要因素。IBA和BA配合作用时表现互作效应,而其互作作用也受蔗糖浓度和光温条件的影响。是否添加蔗糖直接决定有无大薯微型块茎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重点对葫芦科植物离体诱导单倍体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花药培养、离体雌核培养、辐射花粉诱导单倍体培养等在育种中的应用,以及供体基因型、培养基、预处理方式、胚囊发育时期等因素对离体诱导再生频率的影响。关于离体培养发育机制的生理生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离体雌核发育的形态及细胞学过程以及培养早期生理、生化的变化研究。同时总结了葫芦科植物DH育种研究进展,指出葫芦科植物离体诱导单倍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采用离体培养技术和辐射诱导突变发生相结合的方法可大大改良马铃薯栽培种。植株对病害的敏感性取决于植株组织是否含有相当高的病原菌的养分含量和生长繁殖必须的物质资源,因此,可通过植株中这类物质的缺乏  相似文献   

11.
12.
鸡冠花离体快繁及多倍体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鸡冠花顶芽为外植体,研究其离体快繁程序并在无菌体繁殖条件下探索了秋水仙素溶液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对鸡冠花的诱变效应.快繁研究结果显示:最适初代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2 mg/L;以芽和茎段为培养对象诱导产生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分别是MS 6-BA 1.0 mg/L NAA 0.1 mg/L,MS 6-BA1.0 mg/L NAA 0.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 MS IBA 0.4 mg/L.采用浸泡法将鸡冠花营养芽在0.05%、0.1%、0.15%和0.2%不同秋水仙溶液浓度下分别处理12 h、24 h、36 h和48 h,并对诱导处理后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鉴定,得出以0.15%秋水仙素溶液浸泡36 h为诱导多倍体的最佳处理组合,诱导率达23.3%.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品种草莓制汁特性的比较发现,不同品种草莓出汁率无明显差异,但其营养成分、外观品质及VC保存率差异很大。试验结果表明,以晚熟品种达思罗综合性状最佳,粉红女士次之,而早熟品种制汁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4.
墨兰多倍体的离体诱导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墨兰‘企剑白墨’的根状茎为材料,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对墨兰根状茎生长和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对根状茎有严重的毒害致死作用,在试验浓度和时间范围内,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根状茎存活率明显降低。秋水仙素能诱导‘企剑白墨’根状茎的染色体加倍,但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的染色体加倍效率不一样。只在0.01%×3 d处理下诱导出四倍体,诱导率为11.11%,其余处理诱导出二、四混倍体,诱导率在0~19.44%之间。四倍体根状茎比二倍体粗壮,顶端更圆,再生出的四倍体植株株型紧凑,叶片质地变硬,根明显增粗。  相似文献   

15.
16.
秋水仙素离体诱导大花蕙兰多倍体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以大花蕙兰红宝石原球茎为材料,比较了秋水仙素浸泡法和混培法在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诱导加倍的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还是将秋水仙素加入培养基中混培,均可诱导大花蕙兰多倍体的产生。但以混培法效果较好,在秋水仙素3%、处理15d的条件下,诱导率最高达30%。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黄刺玫的花粉萌发特征,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蔗糖、H_3BO_4、CaCl_2、NAA、GA浓度及培养温度、采集时间、贮藏方式对黄刺玫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培养基中蔗糖、H_3BO_4、CaCl_2、NAA、GA浓度均显著影响黄刺玫花粉萌发,一天中不同的采集时间和不同的花粉贮藏方式黄刺玫的花粉萌发率不同。在25℃、15%蔗糖的培养基上萌发效果最好,花粉萌发率达67.51%。基本培养基上分别添加H3BO4150 mg/L、CaCl_2 20 mg/L、NAA 20 mg/L、GA 20 mg/L时花粉萌发率较高。在室温带花、室温离体、0℃~2℃带花、0℃~2℃离体4种条件下贮藏花粉,5 h、10 h后培养,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在室温下,带花贮藏比离体贮藏效果好;0℃~2℃下,离体贮藏比带花贮藏的萌发率高。花粉于10:00~14:00时段采集较好,12:00时采集萌发率最高。本试验探讨不同条件对黄刺玫花粉萌发的影响,为其杂交育种及理论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香石竹离体组织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艳洲 《种子》2005,24(8):23-25
本实验以香石竹当年生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它的诱导分化、继代增殖、生根培养各阶段离体培养的特性.结果表明:附加1.5mg/LBA和0.1 mg/LNAA的MS培养基适合腋芽的萌发诱导,诱导率达100%;附加0.5mg/LBA和0.1 mg/L NAA的培养基适合香石竹的增殖,增殖率达340%;附加1.0mg/L NAA的培养基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金荞麦变异株系在快速生长期的光响应和光合日变化规律,培育新种质,以Co60γ辐照绿茎金荞麦根茎(对照)及得到的红茎、红叶诱变株系植株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连续2年进行了光合参数测定。结果表明:红叶和红茎株系在弱光下具有较好的光利用能力,而绿茎株系在强光下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3种金荞麦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由于气孔限制的影响,具有光合午休现象;日光合进程中,绿茎的光合速率高于红茎和红叶;光照和温度是影响金荞麦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红茎的光合作用需要高大气CO2浓度,而高的大气CO2浓度却抑制了绿茎和红叶的光合作用,低湿也是影响红叶光合作用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说明金荞麦变异株系的光合能力明显弱于绿茎对照植株。  相似文献   

20.
小麦微卫星XGWM261对小麦育种者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与显著降低株高的基因(Rht8)是连锁的。早先的研究已表明在此XGWM261位点上存在3个主要的等位基因,并且大多数品种(90%)都是纯合的,因而形成了192、174或165bp的PCR产物。因为预先调查了澳大利亚小麦品种XGWM261位点上的杂合性和序列变异,所以我们用澳大利亚育种方案中24个重要的六倍体品种进行了克隆和PCR产物排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