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滨海地区盐碱地改良现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璐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180-185
盐碱地改良对于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以天津滨海地区盐碱地为例,通过对其进行生态分析,阐明了现阶段盐碱地改良的制约因素,综述了用于盐碱地改良的传统方法,及废弃物资源化、应用快速改良肥、培肥土壤等改良新工艺,并对这些技术做了比较与分析,建议加强盐碱地灌溉管理及咸水灌溉方面和高效盐碱地改良剂方面的研究,建立盐碱地水盐预报、监测和评价系统一体化,按生态位引种耐盐经济植物,综合治理改良滨海盐碱土,旨在建立天津滨海地区可持续的盐碱地综合治理规划。  相似文献   

2.
滨海盐碱地生态修复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滨海盐碱地生态修复的可持续性发展,综述了国内外对环境因子——土壤、水体、植被、气候方面的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滨海盐碱地生态修复多为某一种环境因子的治理措施,对各环境因子综合措施研究还存在不足,特别是气候改良措施方面。今后还需要研究滨海盐碱地低碳修复措施,以及对各环境因子采用治理技术与管理政策并举的综合生态修复措施,并针对植被修复、雨水系统、气候改良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滨海地区主要耐盐植物种质资源中的钾、钠、钙、镁、氯离子、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总能和灰分含量的测试,得出供试材料的多种利用价值,包括可作为改良盐碱地的优良先锋植物,潜在的食用、饲用及保健药用植物和多重经济用途.实验室分析和考察与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在实验分析数据中还得出了盐地碱蓬的各项经济利用价值都较高,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区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4.
温静  李艳  曹峰  张晓曼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165-169
本文以天津滨海地区野生盐生植物资源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其中20多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及生态价值的植物深入的园林应用分析,提出了利用乡土盐生植物进行重度盐碱场地以及公园场地景观营建的模式,以期为滨海区域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滨海盐碱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山东滨州、东营小麦生产实际,从农田改造、土壤改良、耕种方式、耐盐碱小麦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栽培管理6个方面对环渤海滨海盐碱地小麦丰产技术进行分析。汇总实用技术与产品,比较目前主流技术优缺点。总结滨海盐碱地开展小麦生产和综合利用的高效技术方案。强调在生产中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充分考虑便利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提出在生产过程中改良、在改良过程中提升生产水平,循序渐进,最终实现良性循环的综合利用思路。为进一步提升环渤海滨海盐碱地小麦生产水平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滨海盐碱地不同耐盐草本植物土壤养分动态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探求不同耐盐草本植物对滨海盐碱地生物改良效果,促进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在天津大港地区以盐碱荒地为对照,选取4种耐盐草本植物(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进行试验研究。经过2年(2012—2013)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耐盐植物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4种耐盐植物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变化趋于平稳,土壤速效氮含量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土壤速效磷整体上表现出了下降的趋势,而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前三者均不同,均表现出了逐渐上升的趋势。耐盐植物处理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土壤N/P、N/K、P/K的差异显著性变化趋势表现不同。土壤N/P和P/K的差异显著性变化趋势均表现不同;土壤N/K差异显著性变化趋势表现一致,均表现出逐渐降低。4种耐盐草本植物对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的改良效果存在着差异,其中碱蓬处理对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效果显著,苜蓿处理对于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改良盐碱地的方法有灌水洗盐压碱,施用粪肥、腐植酸肥、有机肥、生物菌肥,拉沙改土及施用化学改良剂等,各种方法均有一定的改良效果。为探索不同改良方法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一三三团开展了酸碱平衡护理剂与洗盐压碱改良盐碱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有一定的降盐效果,酸碱平衡护理剂改良盐碱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正>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全世界盐碱地面积约近10亿公顷。我国的盐碱土壤面积约1亿公顷,有100多个城市地处盐碱区,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和东北这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实施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中,面临着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利用盐碱地进行绿化。天津滨海新区虽然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但大部分为盐碱地,环境容载量少,绿化成本居高不下。常用作法为更换客土、做隔淋层、盲管排盐、种植耐盐植物、施盐碱土改良剂等,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并以大水浇灌和换土为前提。天津水资源和客土资源都十分紧张,因此急需发展节土、节水型的盐碱地改良新技术。因此利用盐生植物和垃圾土对盐碱地进行大面积改良就成为一条高效、经济、简便、易行的盐碱地绿化新路。  相似文献   

9.
就树木生长与土壤盐分的关系、树木的耐盐能力、耐盐树种的选择等几方面作了研究分析,并提出改良盐碱地的技术措施和建议—即通过改进栽培措施、增施有机肥、改良碱性土壤及种植绿肥等几方面来达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天津滨海盐土的脱盐碱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天津滨海盐土在长期治理过程中由于盐土的脱盐碱化,以及缺少有机肥料和低矿化(高钠)碱性水灌溉等原因,已出现了程度不等的碱化土壤。试验表明,应用有机无机改土剂和增施有机肥、深耕深翻、咸淡水混合灌溉等农艺措施,并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能收到明显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1.
沿环海等高线抽取地下水建立海产高效养殖带,每带间不能低于500m的农作带,建立绿色植被区,改善生态环境,这样在降低地下水位改良盐碱地的同时发展了高效海产养殖业,发挥沿海盐碱地地下咸水埋藏浅、数量大的资源优势,形成了地上绿色满园,水中海珍肥跃,形成具有滨海盐碱地特色和优势的高效可持续农业模式——下海上农间作带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盐碱地区城市园林绿化种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水质、土壤普遍存在碱性,如何掌握正确的盐碱地绿化种植技术,提高苗木成活率,对提高盐碱地区城市绿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施入改良肥对土壤水质进行改良盐土型园艺盐碱土改良肥内含现代生物技术高分子化合物及多种吸盐物料,含量为30%的有机质及适量的氮、磷、钾营养元素,因为园艺盐碱土改良肥的pH值为5.5,因此能有效地降低土壤含盐量,且对改良微咸水也有一定的效果。众所周知,盐碱土改良中,改良碱土容易,改良盐土难。因此,可利用离  相似文献   

13.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滨海盐土改良与绿化创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在华北和苏北滨海盐土上采用盐土原地改造不换种植土、排水排咸、伏雨洗盐、快速培肥等不破坏耕地、节约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滨海盐土改良与绿化创新技术,并进行了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4.
滨海盐碱地耐盐水稻种植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合滨海盐碱地种植的耐盐高产的耐盐水稻品种,选用5个品种(系),分别为盐稻10号、盐稻12号、南粳9108、11k93-1、11k93-2,在滨海盐碱地进行田间对比试验,观察不同耐盐水稻的耐盐性及其种植对滨海盐碱地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耐盐水稻在产量、耐盐性、返青活棵快慢、抗病能力均有差异。整体理论单产在350.2~461.8Kg/亩;耐盐性依次为:盐稻10、11k93-1、11k93-2 > 盐稻12 > 南粳9108;其中盐稻10号耐盐性较强,返青活棵快,综合性状;11k93-1、11k93-2 耐盐性较强,有赤枯病斑,正常生长;盐稻12号耐盐性一般,返青慢;南粳9108耐盐性较差,返青慢,部分点片盐害枯死;结合土壤盐度数据分析,耐盐水稻种植能有效的降低土壤盐度;在整个水稻生长过程中土壤盐度控制在3‰以下,种植前后土壤脱盐率在65.41% ~ 74.22%。该研究可为滨海盐碱大面积种植耐盐水稻及其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科技     
《种业导刊》2011,(12):34
盐碱地高效控盐技术问世我国拥有可开展农业利用潜力的滨海盐碱荒地和盐碱障碍耕地面积近133.3万公顷(2000万亩),但是土壤盐碱化危害重,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滩涂盐碱区粮食单产仅为中高产地的25%~40%。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针对上述现实问题研发了多项能够快速洗盐、增强淋盐、高效控盐的滨海盐碱地水盐调控关键技术,并集成构建了滨海盐碱地耕层高效控盐的水盐调控综合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的优化及农产品种植均受到盐碱地的明显制约,通过对盐碱地改良以及盐碱地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展开的研究,认为盐碱地改良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对土壤进行合理灌溉和改善土壤盐度,应用化学手段和生物改良手段,改善和提高盐碱地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盐碱地修复利用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盐碱地的生态修复对解决盐碱化土地有序利用、促进农牧业产业健康发展、遏制部分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加重与扩展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盐碱地改良方法与技术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分析盐碱地修复利用研究所取得的成效与进展。盐碱地改良方式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化学措施、生物措施与综合措施。不同措施均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盐碱地改良效果,将不同措施有机结合形成盐碱地修复利用集成技术体系并不断探索新的改良材料、改良技术,同时拉长对改良效果的评价与监测时限将成为今后盐碱地修复利用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滨海盐碱地区开展植树造林是改良盐渍土壤的重要手段。对黄河三角洲4个人工林及对照空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及其相关性进行测定和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不同人工林的土壤改良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4种人工林均能改善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的土壤质量,降低土壤容重、含盐量,增加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且各理化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工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得分情况为:白蜡(1.223)杜梨(0.686)柽柳(0.307)盐柳(-0.107)空地(-2.108)。  相似文献   

19.
棉花盐害的控制技术及其机理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棉花是耐盐作物,但土壤耕层中积累过多的盐离子会通过离子毒害、渗透胁迫和引起营养失衡等机制导致盐害。控制棉花盐害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提高棉花自身的耐盐性,另一方面是躲避或减轻盐胁迫。本文评述了提高棉花耐盐性和躲避或减轻盐胁迫的途径、原理和方法,提出在工程措施改良盐碱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适宜品种、水肥运筹、种子处理及地膜覆盖和诱导根区盐分差异分布等农艺措施是现阶段控制盐碱地棉花盐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蒸发条件下不同地下水位夹砂层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滨海盐碱地地下水位浅,春秋易强烈返盐,园林绿化需微区换土和铺设隔盐层的特点。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夹砂层的级配和地下水埋深等因素对土壤水盐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位相同时,夹砂层对水分和盐分的抑制率为石硝>细砂>液态渣,即水盐的迁移率随砂层级配的变差而增大;砂层级配一致时,地下水埋深为110cm的各夹砂层的水分和盐分抑制率均大于地下水位为80cm的。砂层对水分的抑制率随蒸发历时的延长而减小,但各砂层对盐分的抑制率随蒸发历时的延长而增加;蒸发30d后,同一历时砂层对水分的抑制率小于对盐分的抑制率。该研究为滨海盐碱地的改良以及灌溉和排水等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