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草地农业系统与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依据西部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及资源优势,结合前人在该地区开发治理的经验和发展草地农业试点的成果,认为草地农业系统应当在西部开发治理中起主导作用,大力发展草地农业是西部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阐述了草地农业在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及发展草地农业系统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数字地球”大背景下,从国际视角认清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态势,找准其优势与劣势,采取积极对措,使我国尽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方法】文章以我国为研究对象,通过我国与亚洲4国及亚州4国平均、欧洲8国平均及北美洲2国平均4个方面的9个指标,运用了统计分析、比较与综合等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国农业自然条件用水效率有待提升,化肥用量依然有很大减量空间;从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和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劳动就业条件看,虽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仍相对较高;基础设施条件虽大有改善,但公路密度、互联网网民比重及千人拥有移动电话量明显滞后,有很大提升空间;农业营商环境和信贷融资便利度方面,虽进步速度最快,但距离一流强国还有较远距离。【结论】我国农业应继续加强水资源利用率研究,减少化肥施用量,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发展;继续加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农业产业化步伐,降低农林牧渔业产值占GDP比重和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比重,促进国家工业化发展来反哺农业;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以尽快提高公路密度和互联网网民比重等,提高农业现代化步伐;继续加快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力度,使农业企业化和...  相似文献   

3.
构建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0—2016年我国及其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运用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分析、面板回归模型等方法,揭示了我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6年中国及其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大体都可以划分为2000—2011年的持续增长阶段和2012—2016年的基本稳定阶段,并呈现出由东向西明显递降的特征;2)2000—2016年区域间差异是驱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在2007年以后区域内差异逐渐扩大,并于2015年开始成为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3)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其空间格局在2000—2008年变化较为复杂,而在2008—2016年基本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特征;4)经济增长是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驱动因素,其作用要明显大于工业化和降水量,而城镇化和复种指数则对区域农业经济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而且农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和外溢,能够产生跨区域的极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