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蘑菇栽培中,常常发生菇床上的小菇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严重时床面上的小菇会成批死亡,给菇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现将蘑菇菌床死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持续高温 蘑菇在出菇阶段突然出现25℃以上的高温,如果没有采取防高温措施,室温在22℃以上连续几天,菇床上的小菇就会全部死亡。菇房温度过高不适于子实体生长发育,但适于菌丝的生长,造成子实体的营养倒流回菌丝,小菇则缺乏营养而枯萎死亡。  相似文献   

2.
双孢蘑菇在出菇期间,经常发生菇蕾萎缩、变黄、成批死亡的现象,严重地影响着产量和经济效益。产生死菇的原因比较复杂,笔者根据有关报道和生产实践,对死菇的原因试析如下,以供制订防治措施时参考。 (一)培养料养分不足 培养料中的养分是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培养料养分不足,势必影响菇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而导致部分死菇。培养料营养不  相似文献   

3.
冬季平菇品质好、价格高、栽培量大,但在平菇生产过程中,因种种原因菌袋表面生长的菇蕾、幼菇常发生水肿、萎缩、变黄、死亡等现象,给菇农造成严重损失。死菇后菇农一般采取喷药防治黄菇病、细菌性软腐病等病害的方式预防死菇,由于病药不对路,死菇反而更加  相似文献   

4.
双孢蘑菇在出菇阶段。由于受到不利因子的影响,菇床上经常发生部份小菇蕾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严重时床面的小菇蕾成批死亡,给栽培蘑菇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带来很大的影响。根据有关报道和生产实践,就蘑菇死菇产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作如下概述,以供广大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田发恩 《食用菌》2007,29(1):54-55
双孢菇在出菇阶段,由于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菇床上经常发生部分小菇蕾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严重时床面的小菇蕾成批死亡,造成产菇量和经济效益的严重损失。1死菇原因1.1持续高温在菇蕾形成到采收这一段时间,棚温不能超过20℃,料温不能超过18℃,否则将会大量死菇。这是因为双孢菇菌丝体都是相通的“管子”,在温度较低时(16℃上下),菌丝体扭结,形成菌蕾,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借菌丝体中  相似文献   

6.
蘑菇死菌丝发生初期,一般多见于培养料表层。开始菌丝萎缩,生长停止,出现线状菌丝,料呈黑褐色,散发出霉气味或氨气味,最后腐烂自溶,严重的只菇不收。现将蘑菇死菌丝的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双孢蘑菇在出菇阶段,多因气候不良、管理不当等影响,出现部分小菇蕾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严重时床面小菇蕾成批死亡,对产量和效益影响很大.笔者根据几年来指导菇农栽培的经验体会,就死菇的常见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毕研文  薛会丽 《食用菌》2003,25(5):40-40
在平菇生产中 ,由于菇房环境条件和培养料的不适 ,以及管理不当或灾害性天气等原因 ,菇床上经常发生小菇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 ;有时 ,床面的小菇成批死亡 ,严重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对此 ,笔者做了大量的观察研究 ,总结了死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现介绍如下 :1 连续高温 在北方地区的秋菇生产中 ,温度由高到低 ,适于平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但有时在 10月中旬至 11月初 ,正值二、三潮菇生长之际 ,突然出现 2 5℃以上的高温 ,若不能及时采取防高温措施 ,温度在 2 2℃以上连续几天 ,菇床上的小菇就会出现死亡现象 ,尤其是如钮扣大小的…  相似文献   

9.
马瑞霞 《食用菌》2001,23(4):36
在蘑菇栽培中,经常会碰到菌丝萌发后不吃料、发黄而萎缩,菇农称之为“脱隔”,严重影响着蘑菇生产的发展。现将蘑菇萎缩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高温烧菌 播种期气温高,培养料过厚,后发酵后料温未稳定下降等原因,培养料内温度高于30℃,播种后料温高使菌丝萎缩。 防治方法:蘑菇的播种期要避开高温期,播种时料温应稳定在 25 ℃以下。播种后发现菌丝因高温而萎缩,应重新翻堆通凤.再调节好培养料的湿度,重新播种。2 料内有氨气 建堆时,氮肥添加量过多,或氮肥加入过晚(后期翻堆时才加入)。菌种播种后,培养料内存在氨…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我县蘑菇种植区受食菌瘿蚊的危害 ,受害面积达 4 0 0 0 0m2 ,轻者减产 30 %~ 50 % ,重者绝收 ,我地菇农称之为“退菌病” ,据我们取样、分离、镜检 ,确认为蘑菇食菌瘿蚊为害所致。因此 ,务必提醒制种者及菇农应十分注意菇意环境卫生。1 症状识别 笔者于 1999年 11月上旬到南胜镇欧辽村林亚面菇房 ,此时 ,菌丝已走透培养料 ,并已覆土半个月 ,喷重水时 ,发现菌丝在 1~ 2d内全部没有 ,培养料呈褐色 ,我们取样、分离发现每 10g培养料有瘿蚊幼虫 2 98头 ,此幼虫呈灰白色 ,长筒形 ,手拿培养料对着太阳光 ,可见指缝间有很多幼虫在蠕…  相似文献   

11.
线虫(Nematodes)是蘑菇生长后期的重要害虫。为害蘑菇的线虫由于虫体较小(一般长500~1000微米,宽20~50微米),肉眼不易观察,加上其为害的症状不易与生理性的菌丝萎缩相区别。因此,长期以来对由线虫引起蘑菇减产和品质下降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们对上海郊区的十个菇房春菇培养料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所有的菇房都有不同程度的线虫发生,低产菇房尤为严重,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蘑菇的不同生长期,对水份的要求不一样。水份管理得当,菌丝生长旺盛,产量高,菇质好;反之,菌丝萎缩,结菇少,菇质差。现根据我们的实践,谈谈菌丝生长期和子实体发育期的水份管理。 (一)菌丝生长期的水份管理分播种时、覆粗土和覆细土三个阶段进行管理。 1.播种时,培养料的湿度应掌握在50~60%(用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痕而不滴,松手料不散),这样菌种萌发快,一般播种  相似文献   

13.
蘑菇的人工栽培,复土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我们对复土工作进行了反复研究,采取复土泥使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避免死菇效果显著。现将情况简介如后:近年来,我区蘑菇生产出现了大面积连续发生死菇现象。通过深入考察,发现多数复土均带有病源菌,从实物镜检出病源菌的菌丝无色,孢子呈球形,主要由疣孢霉(又称湿泡病)病害引起。此病症症状:发病初期,蘑菇的菌褶和菌柄下部长有白色绵毛状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内菇房条件,研究蘑菇在自然气温和加温条件相结合的方式下进行周年性栽培。结果表明:U3和5414蘑菇菌株分别适宜秋茬和冬茬栽培,单产高、菇质好;堆制培养料需要采取预湿、预堆、料内开洞通气的高温快速发酵技术;冬季栽培蘑菇宜采用发酵土和细泥砻糠两种覆土材料,菌丝爬土快,单产高。  相似文献   

15.
栽菇者,经常发现有大量小菇萎缩、变黄死亡。要预防小菇死亡,首先得弄清其死亡的原因。 (一)平菇死菇原因:①出菇期温度过高,如紫孢侧耳超过20℃、糙皮侧耳超过23℃、凤尾菇超过28℃、榆黄蘑超过32℃,常会造成小菇大量死亡。②出菇后湿度过低,当空气湿度低于80%时,小菇常因失水过多而萎缩死亡。③子实体分化期,空气  相似文献   

16.
由上海农药厂生产的菊乐合酯,是一种专治蘑菇菌虱和红蛆、白蛆等主要害虫的新药。经昆山县陆家乡部分菇农临床试用,反映效果良好。菌虱汉名称菇螨。它常在蘑菇播种后,集中在菌种块周围吃食菌丝,致使被害菌丝死亡而影响蘑菇产量,螨害严重时可使菇房菌丝全部覆灭,菇农称之为“不治之症”。现在,上海农药厂生产的“菊乐合酯”新药,给广大菇农防治菌虱带来了福音。据介  相似文献   

17.
水分不仅是蘑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蘑菇新陈代谢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蘑菇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必须溶于水中,才能被菌丝细胞吸收和利用,而菌丝细胞内的一切营养物质也只有溶于水,才能在蘑菇机体的各个部位运转。蘑菇菌丝体含有70%~75%的水分,子实体含水量高达90%左右,在蘑菇子实体发育时期更需要大量水分。蘑菇所需要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培养料和覆土,其次是空气中的水分。但在蘑菇栽培管理中又不是水分越多越好,其实蘑菇既需水又怕水,所以在栽培管理中,要获得优质高产,就必须根据蘑菇的生物学特性灵活进行水分管理。如何对蘑菇实行科学管水,笔者经验是要围绕“十一看”、“十忌”。1蘑菇科学管水“十一看”(1)看菌株喷水。蘑菇菌株的贴生型菌株较普遍,耐湿性强,出菇密,需水量大,同等条件下喷水量可比气生型菌株多,所以喷水要看菇床菌株类型。(2)看天气喷水。晴朗天气或气候干燥季节,菇房水分蒸发量大,菇床需水量也大,喷水量就要多;相反,阴雨天气或气候潮湿的季节,菇房水分蒸发量小,菇床需水量也少,喷水量就要少,甚至可停喷。(3)看生长期喷水。主要视菌丝所处的生长期而定,如菌丝从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转变,绒毛状菌丝变粗并形成线状菌索...  相似文献   

18.
以传统菇房发菌料为对照,从菌丝生长及培养料降解角度研究了隧道发菌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发菌料的菌丝生长速度比菇房发菌料快13.6%,基因拷贝数是菇房发菌料的3.7倍;在菌丝生长阶段,隧道发菌料中的蛋白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滤纸酶、酸性木聚糖酶活性显著提高,是菇房发菌...  相似文献   

19.
蘑菇垅栽法     
在多年的栽培实践中,发现蘑菇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有趣的现象:其一,为了节约床边用板,改用细土封边,结果床边比床面提早3~5天出菇,菇密而圆整,转潮快,从开始出菇至第六、七批都保持这种“边际效应”;其二,为节约架料,把培养料直接铺在地面,经播种管理后,距床边5~6寸的泥地上和离床面4~5寸高的土墙上都会长出于实体。从中说明,蘑菇菌丝有较强的爬土能力。根据上述现象,我们从栽培方式上进行了改革,采取了垅式栽培,垅与垅之间  相似文献   

20.
胡桃肉状菌(Diehliomyces microsporus)又叫狄氏裸囊菌、脑菌、假块菌,是高温期发生在双孢蘑菇菇床上的毁灭性杂菌。出菇前发生此菌,双孢菇将减产50%以上,出两潮菇后发生此菌,将减产40%左右。1发病症状胡桃肉状菌发生初期,在培养料或覆土表面产生白色或淡黄色的浓密菌丝,会强烈抑制双孢菇菌丝的生长,使菌丝萎缩变黑,发病后一般不出菇或只出零星几个菇。在生长后期,覆土表面会出现大量红褐色、形似胡桃肉的子囊果。发病严重时,菇床表面覆土凹凸不平,培养料暗褐色,粪草无韧性及弹性,呈湿腐状,闻之有浓烈的漂白粉气味。菇房内有漂白粉气味是诊断胡桃肉状菌感染的依据。2病原特征胡桃肉状菌属子囊菌亚门、子囊菌纲、裸囊菌目、裸囊菌科、假块菌属。其菌丝白色粗壮,生长速度快。子囊果直径0.5~5厘米或更大,群生,形状不规则,表面呈脑状皱纹,形似胡桃仁,淡黄色或奶油色,后期红褐色。子囊卵圆形或球形,有柄,(12~25)微米×(8~16)微米,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圆球状,直径5~7微米,平滑无色。3发生条件胡桃肉状菌属于土壤真菌,但其子囊孢子能在菇房内生存。病菌孢子随感病培养料、菌种等进入菇房,可随气流、人、工具等在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