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探讨湖南省张家界市各类土地生态安全及其空间格局,基于生态足迹分析,计算张家界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5期土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亏和生态压力指数,并通过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依据标准化生态压力指数评判张家界市土地生态安全等级。结果表明,2000—2020年张家界市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增长了52.4%;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保持稳定;生态赤字增长了1.45倍;生态压力指数亦上升,增长了52.2%。张家界市土地生态安全呈波动变化,总体处于不安全状态,土地生态安全空间格局表现为不安全区域与草地和水域重叠,安全区域与林地重叠。  相似文献   

2.
牟小燕 《农家科技》2013,(10):44-49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武隆县委书记刘新字表示,武隆县划分为生态保护区,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武隆县将坚定生态自信、树牢生态理念、确立生态目标、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完善生态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以及市委建设“生态保护发展区”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全市特色经济强县、全国生态县以及国际旅游目的地”,全面推进“绿色崛起、富民强县,建设中国武隆公园”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婺源县是赣东北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近年来,该县合理利用优良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为主要内涵的生态产业。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作提出,进一步发展生态产业,除必须按《生态产业总体规划》有序实施外,还应强化“三种效益”观。  相似文献   

4.
产业活动造成的生态损失和生态系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区域生存和发展的持续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文中利用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生态占用分析方法,对西昌市整个生态系统产业活动的生态补偿和生态系统安全进行评估,得出西昌市产业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约占全市生态系统服务总值的18%;目前人均生态赤字0.6hm^2的结论。并进行了生态占用的敏感性分析,表明能源资源消耗降低10%,人均生态赤字降低5.32%;产量因子提高10%,人均生态赤字降低14.01%;能源消耗减低10%,同时产量因子提高10%,人均生态空间赤字降低19.33%。指出能源循环利用、资源节约、技术革新和单位面积资源增值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产业发展对生态系统保育的意义和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发展问题探析——以湖南凤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态位理论,探讨了包括旅游生态位态势、旅游生态位扩充在内的旅游生态位理论,进而以湖南风凰为例,对凤凰旅游生态位态势和旅游生态位扩充进行了测算,认为凤凰旅游存在旅游生态位扩充,处于不断发展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喀什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为区域生态安全保护和绿洲区永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方法】以我国典型的干旱绿洲区——喀什地区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模型和景观连接度对生态源地进行分析与确定,应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和重力模型对连接各生态源地的生态廊道进行识别与分析,结合生态断裂点识别和生态网络分析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提升。【结果】(1)喀什地区生态斑块面积占比较高,有较好的生态安全基础,但斑块数量多、面积差异大,导致生态斑块破碎度大,有较大的生态安全隐患;(2)生态斑块、生态源地及核心生态源地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差异性分区,最终确定出16块核心生态源地;(3)识别出66条总长为5693.356 km的生态廊道,其连通生态源地的作用较好,能满足连通层次的安全;(4)提出“一源、一廊、两区、两带、三核、三轴”的生态安全格局,为生态安全保护提供选择的优先级。【结论】喀什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修复对区域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8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陕西省1978~200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地区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未来陕西省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78年的0.5508 ha逐年增加至2002年的1.1059 ha,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9517 ha逐年减少到0.8102 ha。可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呈反方向发展趋势。陕西省1978年的生态盈余为0.4009 ha,1992年出现生态赤字,2002年人均生态赤字增至0.2958 ha。预测陕西省2010年和2015年人均生态足迹分别为1.2013 ha 和1.2528 ha,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是0.7638 ha和0.7198 ha,其人均生态赤字分别达到0.4378 ha和0.533 ha。说明陕西省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8.
农民生态权是农民的基本权利,是生态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我国农民生态权缺失造成了农村生态保护不得力,引起了严重的农村生态问题。赋予农民的生态权,是维护农村生态系统平衡、建设生态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从三江源生态环境的现状,保护面临的困惑以及人类活动在该地区生态保护中的作用,把伦理道德的范围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论述了在青海省高校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紧迫性,现状、措施和方法。从生态伦理教育的角度强调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持续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业技术生态学的规范和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农业技术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农业技术生态规范与技术生态决策的内容。只有通过教育,发扬生态文化,才能把技术生态的规范落到实处,正确实施农业技术的生态决策。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只有重视农业技术生态,才能把农业技术的负效应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