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洛党参的少(免)耕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许宝璋 《农技服务》2007,24(10):9-9
从苗床选择、肥水运筹、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水稻苗床免(少)耕旱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3.
王小雷  孙建强 《农技服务》2010,27(4):448-448,453
阐述了蒙城县大豆免(少)耕栽培的技术要点及措施,为指导大田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小麦免(少)耕种植的优点,并提出了定远县小麦免(少)耕高产种植技术,主要包括:选用良种、播前准备、精细播种、田间管理、杂草防除、适时收获等,以期为定远县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主要从播前准备、品种选择及处理、科学播种、肥水管理、化除化控、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涡阳县常规夏种作物大豆、玉米的免(少)耕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赣榆县小麦免(少)耕栽培的关键技术,总结当地实施免(少)耕栽培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小麦免(少)耕栽培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 少(免)耕法的应用我国自古有之,宋代吴怿总结“地久耕则耗”的经验;农谚“宜早、宜晚、宜勤、宜懒”则是对少(免)耕法的绝妙概括。然而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上所谓“三犁九耙”、“平如镜、细如面”等不科学耕作危害匪浅,致使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等。所有这些都说明改革土壤耕作是当前农业生产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年来在我省国营农场迅速发展起来的少(免)耕法即是耕作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免(少)耕栽培技术在广德县油菜、小麦、水稻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进一步扩大应用面积,探讨了免(少)耕栽培技术的推广方法与机制,主要包括:加强领导,周密组织;建立基地,发挥带动引导作用;实行农机农艺相结合;抓好宣传培训,实施"零距离"服务;集中项目,加大投入,实行物化补贴;提高农技人员素质,提供农技推广技术保障;转变原有服务格局,用完整的农技体系促进推广;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推广机制,考核奖励并举等。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90年代至今,由于大力推广轻型栽培技术,我镇每年都有几千亩地实行免(少)耕,该技术既可解决烂耕烂种的问题,节约能源,又可省工,确实是一条可行之路。但因连续多年实行这一技术,弊病凸显,在生产上应予重视。1免(少)耕的弊病1.1杂草成灾因免(少)耕田间的杂草种子不被掩埋,杂  相似文献   

10.
去年秋播期间,我省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连阴雨天气,在寒露至立冬一个月的时间里,全省各地普遍降雨达300毫米左右,而这时正是我省秋播的黄金季节,因此对三麦适时播种和保证播种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各地都采取了相应的应变措施,如调整三麦的品种布局,缩小冬性、半冬性品种,扩大春性品种,浸种催芽,增施肥料,以及适当增加播种量等,这对保季节、争早发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去年秋播  相似文献   

11.
少免耕栽培晚稻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度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探明农业技术措施对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以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保障土壤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1/3稻草覆盖少免耕对晚稻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度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几类微生物的数量在晚稻不同生育期都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并且在晚稻分蘖盛期最高.好气性细菌、放线菌、真菌及微生物活度从高到低为少耕土壤、翻耕土壤、免耕土壤,而厌气性细菌数量从高到低为翻耕土壤、少耕土壤、免耕土壤.通过对土壤微生物分析评价发现,在提高土壤质量和利于作物生长方面,少量秸秆还田少耕要优于少壤特秆还田翻耕和免耕。  相似文献   

12.
烟田土壤耕作制度是烟草栽培制度的重要内容.笔者从土壤耕作系统和土壤耕作模式两个方面阐述了贵州烟田土壤耕作制度的发展过程,总结了当前贵州山地烟和田烟的土壤耕作制度现状,探讨了贵州烟田土壤耕作现代化的策略,旨在为实现烟田土壤耕作现代化和烤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少、免耕对旱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88-1989年期间在河北省土肥所旱地研究了少,免耕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少、免耕能增加>0.2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提高>0.05mm微团聚体含量,比水容量降低,并且少、免耕又有效有效地降低了大、中孔隙含量,增大了微小孔隙含量,使气相容气度降低,土壤容量增加,总孔度减小,但少、免耕的毛隙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异较小,有机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盘锦盐碱地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盘锦土壤养分、微量元素等变化状况。结果表明,近年来盘锦土壤有机质及钾含量下降,氮、磷含量有增加,微量元素锌较缺乏。针对这种状况提出,今后应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尤其重视锌肥的补给,均衡营养,优化氮、磷、钾配比,增强土壤肥力,确保盘锦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土壤结构和耕作对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土壤结构和土壤耕作与根区的环境条件关系、土壤结构、根际微生物和分泌物的关系、土壤结构和耕作对根系生长的关系几个方面讨论了土壤结构和耕作对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与持续农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耕作措施对黑土农田耕层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田间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了耕作措施对农田黑土耕层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平翻和旋松耕作的垄台容重最小,但其持水能力较低;免耕土壤容重最高,饱和含水量较低,易造成土壤积水,不利于机械作业,但可提高4~6月垄沟的土壤含水量2到4个百分点,是抵御春旱的有效耕作措施;少耕夏季垄沟容重较低,持水能力高,可提高土壤有效水含量,进入雨季后,可显著地多蓄纳雨水,提高垄沟土壤含水量,最高可提高4个百务点,为东北雨养农业区高效水分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地区土壤微生物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后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对喀斯特4种植被类型(草丛-灌丛-次生林-原生林)下土壤微生物量碳( SMBC)、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土壤呼吸强度(BR)以及代谢熵(qCO2)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代谢熵在4种植被类型和季节之间差异显著,而土壤呼吸强度差异不明显.土壤微...  相似文献   

18.
2a 的稻田少耕与常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少耕法不但可以增加稻谷产量,降低油耗、机器损耗、工耗和机耕成本,同时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和农村富裕劳力的转移。因此少耕比常耕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土壤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20.
不同耕作方式对紫色土侵蚀及磷素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川中丘陵区紫色土零散坡耕地在玉米成熟期由降雨引发的水土流失及磷素流失特征,为该区坡耕地养分流失预测评价、防治以及协调区域土地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和微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玉米成熟期,对平作、顺坡垄作及横坡垄作3种耕作方式的地块进行人工降雨,降雨强度为1.7 mm•min-1,历时40 min。研究人工降雨对地表侵蚀、壤中流量及其磷素流失的影响。【结果】顺坡垄作地表侵蚀量及磷素流失量均最大,其壤中流及磷素流失最小;横坡垄作地表侵蚀量及磷素流失量最小,而壤中流损失较大。不同耕作方式下壤中流总量虽然较地表径流少,但是其磷素含量却很高,总磷浓度均达到了0.2 mg•L-1,约为地表径流的1.3倍。【结论】紫色土零散坡耕地不易采用顺坡垄作,横坡垄作能很好的控制土壤侵蚀,但在日常耕作管理中需注意对垄的修复保护。在整个侵蚀过程中3种耕作方式的径流损失及磷素流失均以地表损失为主,径流中磷素以可溶性磷流失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