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1961—2015年喀左气象站4—10月的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资料,采用湿润指数分析喀左县春季、夏季、秋季的干旱发生情况,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做出春旱、夏旱、秋旱的GM(1,1)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近55年来,喀左县春旱和秋旱发生较重,呈减轻的趋势;夏旱发生相对较轻,但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杨青云 《河南农业》2016,(25):21-21
正河南省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总体来讲,在小麦生长季内,光能、热量和水分资源较为丰富,农业资源潜力较大。但由于受地貌和季风的影响,气候资源的区域差异较大,威胁冬小麦生长的农业灾害也较为频繁和严重,主要有干旱、干热风、低温、风雹、渍害等。一、干旱灾害(一)干旱灾害的季节性河南省小麦的旱害主要有春旱、夏伏旱和秋旱。春季全省降水量偏少,空气干燥,加上气温回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结合江汉平原气候实际,首先概括了江汉平原干旱类型,有春旱、伏旱、秋旱以及冬旱,发生频率较高的是春旱、伏旱与秋旱。并着重分析了江汉平原干旱对当地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一些有效防御措施,以供同行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多年来旱灾频发,已严重制约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探索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旱情特征及其发生规律,选取1965~2006年降雨量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方法对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历年干旱的频率、覆盖面积及强度特征进行计算,分析干旱的时间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对干旱强度及干旱覆盖范围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春季干旱发生频率位于30.95%~42.86%之间,整体上呈现北高南低及临海城市相对较低的分布趋势。夏旱频率略高于春旱频率位于30.95%~45.23%之间,但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秋旱发生频率位于28.57%~45.28%之间,冬旱频率位于14.28%~30.95%之间,秋冬两季均体现沿海城市旱情略高于其他城市;春旱、夏旱及秋旱的覆盖范围有增强的趋势,而冬旱覆盖范围则有降低的趋势;强度分析表明,春旱及秋旱的强度均有增加趋势,而夏旱及冬旱强度则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兴安盟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庞万才同志多年研究的干旱指数计算公式,确定春旱、夏旱、秋旱以厦季节连旱的指标和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兴安盟地区无论是春旱、夏旱、秋旱,还是季节连旱,干旱发生频次都是东南部多于西北部。且发生季节连旱频率少于单季干旱频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干旱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干旱程度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近48年气象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辽宁省50个观测站1961-2008年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作为干旱划分标准,对历年干旱的强度、发生频率、持续日数及影响范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旱、夏旱、秋旱3类干旱均存在影响范围扩大、强度增加趋势,春旱影响范围、强度变化最明显;春旱日数变化以减少趋势为主,夏旱、秋旱日数变化以增加趋势为主;西部春旱发生频率较高,东部各种干旱发生频率相对都较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结合江汉平原气候实际,首先概括了江汉平原干旱类型包括春旱、伏旱、秋旱以及冬旱,其中发生频率较高的是春旱、伏旱与秋旱。着重分析了江汉平原干旱对当地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影响,并且提出了有效的防御措施,以期有效防御干旱灾害、减轻旱灾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宁夏山区干旱演变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宁夏山区8个县站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比较分析了宁夏山区近38 a(1971-2008年)的各月干旱指数,并分析全年、月度干旱的站次比和干旱强度的年际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山区年季干旱强度呈现降低趋势,但干旱发生频率和干旱面积增加,特别是2000年之后干旱频率和站次比呈增加趋势;宁夏山区以轻旱-中旱为主,特大干旱发生相对较少,近5 a来山区各县发生区域性干旱频率增加较明显;春旱和秋旱有加重的趋势,而夏旱和冬旱发生少,但春、夏、秋连旱在2000年之后发生频率和涉及的区域呈现增加的趋势;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宁夏山区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在安徽省干旱监测评估中的适用性,基于SPI从干旱频率、站次比和干旱强度3个方面分析了1961—2019年该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9年安徽省各地区干旱频率总体呈南高北低分布,轻旱、中旱、重旱平均频率分别为31.7%、15.7%和6.1%;1961年以来安徽省轻旱以上平均站次比高达31.7%,有15年发生全域性干旱,1978年是干旱发生面积最广的年份,共发生18次全域性春旱、14次全域性夏旱、17次全域性秋旱和16次全域性冬旱;1961年以来安徽省干旱总体以轻旱到中旱为主,且呈微弱下降趋势,最强年份1978年为特旱级别,各季节干旱强度表现为夏旱>秋旱、春旱>冬旱,2011年的春旱、1978年的夏旱、2019年的秋旱和1968年的冬旱是1961年以来各季节性干旱最强年份。SPI可用于安徽省干旱监测评估。  相似文献   

10.
以重庆市34个气象站点1961-2016年的日降水量数据为基础,参照重庆市干旱标准,研究重庆市季节性干旱的干旱频率、干旱持续天数及干旱站次比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重庆市伏旱频率最高,其次是夏旱、春旱、秋旱和冬旱频率;②重庆市各季节性干旱持续天数高值区多集中于渝西部及渝东北地区,春旱及冬旱持续天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秋旱持续天数总体呈上升趋势;③重庆市各季节性干旱站次比长期来看无明显的增加或减少变化趋势,但阶段性及周期性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新疆绿洲生态农业结构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农业经营生态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新疆灌溉农区由干旱荒漠所包围的绿洲组成,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因此,维护绿洲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并使之不断改善,是确保新疆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关键。1986年以来,我们在地处准噶尔盆地腹地的沙湾县扶植生态农户,探讨处于绿洲不同地理位置上多种类型生态农业结构模式的特点,试图摸索一条发展新疆绿洲农业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用平塘县气象站1964—2014年的降水资料及干旱灾情资料,采用贵州省气象干旱标准中的降水距平百分率方法,对平塘县气象干旱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塘县气象干旱时间分布以秋旱和冬旱最多,春旱次之,夏旱最少。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地区,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疆农业发展规模,取决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程度、特别是春季农业用水的保证程度。新疆水资源的特点是:水资源量有限,而相对数量又较丰富,全疆地表迳流884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4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6.577立方米,高于全国1.4倍;由于水资源分布的季节与地区不平衡,春早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围绕不断提高水利经济效益这个中  相似文献   

14.
皮山绿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古老绿洲之一,县域有大小不等的54块绿洲组成,各绿洲之间由沙漠、砾石戈壁所隔离。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县境内由于气候极端干旱,发展农业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很脆弱,全县全靠引水灌溉发展经济,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该县农业各部门及园艺业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大水漫灌状态,水资源浪费和严重缺水成为影响本来很缺水的全县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春旱、夏洪所造成的灾害是威胁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改善灌溉条件,实现喷溉、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是该县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而探究节水灌溉技术替代传统灌溉方式是带动该县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更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文在介绍节水灌溉技术的特征和功能基础上,探讨节水灌溉技术在推动皮山县经济发展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中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实现节水灌溉技术的必要性和有效措施,为该县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白城市属半干旱地区,十年九旱。据有关资料记载,建国50多年来,白城市春旱年份占70%,夏旱年份占70%,秋旱年份占80%。而且有些年份,春旱连夏旱,夏旱连秋旱。近几年旱情加重,降水只有200mm左右,加之几年来的连续干旱和无节制的大水漫灌,白城市地下水位明显下降,不但浪费水源,而且增加费用,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了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甘肃省平凉市纸坊沟流域1955—2010年的历史降水资料统计,利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对该时期流域干旱灾害的时间变化、旱灾等级和发生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农业干旱具有季节性、持续性和频繁性,同时有一定的周期性,以单季旱发最频繁,其中春旱发生的频率为35.6%,夏旱发生频率为37.5%,秋旱发生频率为35.7%。  相似文献   

17.
干旱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无论是春旱、夏旱(伏旱),还是秋旱,都会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豆种植要取得高产稳产,关键之一是要选用合理的抗旱品种,加上配套的抗旱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东陵区19512015年降水量资料,对东陵区近65年季节性干旱演变特征和20142015年降水量资料,对东陵区近65年季节性干旱演变特征和20142015年夏秋连旱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东陵区发生季节性干旱灾害较为频繁,以夏旱和秋旱为主,为22015年夏秋连旱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东陵区发生季节性干旱灾害较为频繁,以夏旱和秋旱为主,为23年一遇。其中,秋旱发生的频次最多,夏旱次之,春旱发生频次最少。春夏连旱发生过1次,夏秋连旱发生过5次,未发生过春夏秋连旱。从干旱的等级来看,中旱最多,轻旱次之,重旱以上等级最少。在年代变化上,80年代发生的季节性干旱的次数最多,70年代发生的季节性干旱次数最少。厄尔尼诺现象对东陵区季节性干旱的影响较大,在厄尔尼诺年东陵区发生季节性干旱的概率是51.4%;近65年发生的28次中旱等级以上的干旱灾害中,有26次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占总数的92.9%。其中,20143年一遇。其中,秋旱发生的频次最多,夏旱次之,春旱发生频次最少。春夏连旱发生过1次,夏秋连旱发生过5次,未发生过春夏秋连旱。从干旱的等级来看,中旱最多,轻旱次之,重旱以上等级最少。在年代变化上,80年代发生的季节性干旱的次数最多,70年代发生的季节性干旱次数最少。厄尔尼诺现象对东陵区季节性干旱的影响较大,在厄尔尼诺年东陵区发生季节性干旱的概率是51.4%;近65年发生的28次中旱等级以上的干旱灾害中,有26次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占总数的92.9%。其中,20142015年东陵区连续2年出现夏秋连旱现象,为历史上的第一次,在夏季出现152015年东陵区连续2年出现夏秋连旱现象,为历史上的第一次,在夏季出现1524 d无有效降水,致使土壤相对湿度小于50%,秋季降水偏少,无法缓解旱情,导致干旱发展严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临夏地区干旱特征分析,根据干燥度的变化确定临夏州干湿气候分布特征,绘制临夏州干湿气候分布区划图,结果表明:临夏地区干旱的气候类型按季节可分春旱、春末初夏旱、伏旱、秋旱和冬旱,春末夏初旱出现的几率为13%~87%;其中,永靖县大部区域和东乡县北部地方出现春末夏初旱的几率最高,达87%;和政县出现的几率最低,为13%。出现干旱年份占68%,无旱年份占32%,出现区域性干旱几率多达60%;局部干旱的几率为27%,全州出现干旱的几率仅为13%;春旱和春末初夏旱出现的几率高,强度大;春旱几率达45%,初夏旱几率达30%,春旱和初夏旱是影响临夏地区夏秋作物产量的主导因素;临夏州干湿气候分布区划图总体上与临夏地区干旱气候特征分布相对应,永靖县大部区域和东乡县北部地方为干旱区;东乡县东北部的车家湾乡是临夏州的特旱区。  相似文献   

20.
营口地区干旱指标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修来  李明香  姚文  张晶  孙丽红  孙永联  王静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03-18305,18336
采用降水距平百分率、Z指数、K指数和辽宁省干旱指标,根据大石桥和盖州1987~2006年的气象资料,对营口地区干旱指标的确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干旱指标经过修正比较适合评价营口地区的干旱;降水距平百分率准确率也较高,但只对春旱敏感;Z指数对春旱、夏旱、秋旱都不敏感;K指数一致性较低,但对春旱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