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葛藤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藤[Puerarialobata(Wild)Ohwi]又名葛,俗称野葛、葛麻藤等,有些古书上称之为鸡齐、鹿藿、黄斤等。属蝶形花科葛属一种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在秦巴山区随处可见。我国劳动人民对葛藤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采葛织布的记载...  相似文献   

2.
青阳县采葛历史悠久,山民具有采葛漂洗加工葛粉的传统习惯,在古时断粮的情况下,足以充饥。葛粉含有诸多有益人体健康的营养元素,推崇绿色食品、保健食品葛粉价格不断上升,青阳县2000年开始从江西省横峰县葛源乡购苗种,栽植面积500亩,到目前为止,人工栽植葛藤面积5000亩,野生天然葛藤折合面积5000亩,年生产鲜葛根7500吨,年生产葛粉750吨。每年出口韩国、日本300吨,销往省外上海、苏州、南京等地300吨,省内自销150吨。  相似文献   

3.
桑葚润乡愁     
正《诗经》云: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采桑女悠闲轻盈,霞光下相伴回家。采桑葚和采薇采葛一样,弥漫着浪漫的风情和古雅的意蕴。桑叶是丹青妙手挥毫时泼洒的墨渍,洇在春风里,化作一团氤氲朦胧的绿云。桑叶和春蚕巧妙搭配,成为古老农耕文化册页中的经典插图。桑树皮灰褐色,间以白斑纹,枝杈纵横,树姿壮健。桑间滴落的鸟鸣,清灵流动,大珠小珠落玉盘。夕光濡染,桑树沐着余晖,倒映在清澄河水中,  相似文献   

4.
从“恶魔”到“救星”张廓玉,郝金义过去,有些国家曾把葛藤判处死刑,称之为“恶魔”;现在,随着世界上许多地区进行的绿色革命,有的国家又为葛藤平了反,把它誉为“大地的医生”、“人类的救星”。“恶魔”的由来葛藤是豆科葛藤属藤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几个世纪前传...  相似文献   

5.
自然界的生物互相依存,和谐 共处,共同编织出一个个绝妙的生 态环境网络。引种外来植物。丰富本地植物,本是件好事。然而,如果盲目引进 外来植物。造成“生物入侵”,就会破 坏生态平衡,甚至带来生态灾难。 美国引种葛藤便是其中的一葛藤是一种伏地蔓生或攀缓它物的豆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其祖籍在中国。它不但是贫瘠地区绿化先 锋,是改良土壤、保水固土的优良植 物,而且因其茎叶中富含蛋白质、脂 肪、矿物质、维生素等,是畜、禽的良 好饲料,轻纺工业以及造纸原料;葛 根、葛种还有医疗价值。日本早年 从中国引种,遍布列岛各地,既…  相似文献   

6.
思茅葛     
思茅葛(Pueraria wallichii Dc)又名瓦氏葛藤、马鹿花、马鹿缸豆,属蝶形花科葛藤属藤状灌木。种子荚果条形扁平,种子每荚3~6粒。思茅葛根系发达,具有耐干旱、耐瘦、耐酸、粗生易种等优良特性。据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试验研究,在0~20厘米土层中,种植思茅葛三年,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比原来土壤提高0.86%、0.069%、0.050%和2.75%。思茅葛侧生根系非常发达,纵横交错,密集成网,使土壤变得润湿、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的生物互相依存,和谐共处,一道编织出一个绝妙的生态环境网络。引种外来植物。丰富本地物种,本是件大好事,然而,如果盲目引进外来植物,造成“生物人侵”,就会破坏生态平衡,甚至带来生态灾难。美国引种葛藤便是其中的一例。葛藤是一种伏地蔓生或攀援它物的豆...  相似文献   

8.
瓦氏葛藤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瓦氏葛藤是紫胶虫的一种优良寄主植物,也是木本蛋白饲料植物;可作为干热河谷地区恢复植被的造林先锋树种。经引种栽培试验以及生产推广应用已总结出成熟的瓦氏藤造林技术。文章从采各、育苗、整地、施肥、造林、抚育管理、病在防治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瓦氏葛藤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9.
花卉──盘中佳肴赵兴华鲜花入菜,史称“花馔”,在我国古籍中多有记载。《诗经·风》中有“采蘩初初”这句,“蘩”就是野菊。在《离骚》中也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辞句。2000多年前国人即有食花的爱好。可见我国人民食花源远流长。到唐宋时,民...  相似文献   

10.
湖南藤本植物新记录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湖南藤本植物新记录1属8种2变种:山橙属Melodinus;川山橙Melodinus hemsleyanus,东南南蛇藤Celastrus punctatus,短刺刺果卫矛Euonymusacanthocarpus var. lushanensis,丽花葛藤Pueraria elegans,苦葛Pueraria peduncularis,广东西番莲Passiflora kwangtungensis,异叶赤Thladiantha hookeri,彭县雪胆Hemsleya pengxianensis,陕西铁线莲Clematis shensiensis;毛雪胆Hemsleya chinensis var.polytricha.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在印尼苏拉威西的森林里,发现了一种“猪”.这种“猪”有两个胃,可以象牛一样反刍。印尼人将这种动物称为“猪鹿”,它到底是属于什么种类的动物,引起了人们的怀疑。这种“猪鹿”的进食习惯象羊,走起来却又如鹿一般快,而且还会游泳。这种“猪鹿”有着灰棕色的皱皮,两只獠牙向上翘,样子十分可怕,完全没有鹿一般的优美形态,故  相似文献   

12.
葛藤     
葛藤是豆科葛藤属藤本缠绕灌木,俗称葛条。是著名的水土保持植物,美国有“大地良医”之美称。在我国分布很广,除新疆、西藏外,各省均有分布。一、特性及经济价值(一)适应性强葛藤对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性很强,耐寒、耐干旱、瘠薄和酸性强的土壤,在 PH 值4.5左右的土壤上仍能生长。不论在山坡、陡壁、荒谷以及多石砾的河滩地均能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3.
心诚 《中国林业》2008,(5):26-27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看到这样的形容,你想到的肯定是封神之人姜太公的坐骑——“四不像”。姜太公封神是假,“四不像”却绝非凭空想象,它就是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麇鹿。在民间,麇鹿是神奇、吉祥之物,是生命力旺盛的标志和升官发财的象征。然而,与中华民族有着悠远情结的麇鹿却有着扑朔迷离的身世和传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埋植葛藤根基、茎节、肉质根、茎间,切除葛藤根基、茎节等方法,观察葛藤的萌芽部位及萌芽点,结果表明根基和茎节是葛藤的萌芽部位,为研究葛藤防治方法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有“指鹿为马”的典故。言下之意是说,鹿就是鹿,马就是马,鹿和马本来是不可能混淆的。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有爱鸟的好传统,至今,在民间仍留传着许多美好的佳话。李白赋文抨击帝王捕猎鸟禽唐时帝王将相常以狩猎寻欢作乐,不少有识之士对此敢怒而不敢言。可是大诗人李白却写了《大猎赋》一文,抨击此种行径不当。文中指出:帝王应“四海为家,万姓之子,则天下之山林禽兽,岂与众庶异之?”只有这样,才能“麾九洲之珍禽兮,回千群以坌入;联八荒之奇兽兮,屯万族而来君。”  相似文献   

17.
芷溪古韵     
“沉有血兮配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育。荒忽兮远望,现流水兮潺。”屈原的《湘夫人》这首歌颂舜帝和娥是、女英二妃分别后的朝暮相思,忠贞不渝的爱情诗,不仅是“爱情”这一‘十恒主题”的千古绝唱,为后世文人学上传诵,更因诗中的芳“立”与左江之得名有着直截的渊源关系,故尤为游江人所钟爱。据旧志载:“芒一系生长在县北足溪山间的一种极其珍贵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开花时一香远而久,不可常得一。正因为此,数年前笔者使产生出一种操的访古的意念,企盼能亲临范汉,领略屈老夫于诗中那白武意境,去寻觅深形于溪畔林莽间“立一草的芳影。…  相似文献   

18.
<正>吃草的动物种类很多,例如兔子、马、斑马、羊驼、鹿、牛、羊和长颈鹿等,在这些动物中,鹿、牛、羊和长颈鹿的头顶上都有角,但是兔子、马、斑马和羊驼等动物却没有角,相信朋友会有问题和疑惑,那么,我们就来聊聊动物的“角”吧!  相似文献   

19.
磁性木板     
日本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能够阻挡微波辐射的“磁性木板”,这种“磁性木板”会造成手机失灵。来自设在盛岗的岩手大学的电子工程师认为,这种木板很快就能够面向大众廉价生产。 研究小组负责人大鹿秀夫对《新科学家》杂志记  相似文献   

20.
张英 《中国林业》2010,(15):14-15
2010年7月20日,首届“中国麇鹿保护奖”新闻发布会在国家林业局召开。 今年是麇鹿回归原生地——中国南黄海湿地第25个年头。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遵循“拯救、保护、科研、发展”的科学定位下,当年回归时的39头麋鹿,发展成目前的1618头,并使大丰麇鹿保护区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麇鹿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最大的麇鹿种群,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库。让世人感到欣喜和自豪的是,经过25年的苦苦探索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