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海虾商业化养殖过程中,控制卵巢的成熟和产卵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对捕获的雌虾已习惯采用眼柄摘除术来促使其卵巢成熟,摘除眼柄后,眼柄中的X器官窦腺复合体分泌的性腺抑制激素(GIH)明显减少。很多研究者证实,虾蟹胸神经节分泌的性腺促进激素(GSH)能诱导卵巢的成熟。甲壳纲动物卵巢的成熟可能由性腺促进激素(GSH)和性腺抑制激素(GIH)这对拮抗激素所控制。摘除眼柄后,GIH的减少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GSH的分泌,从而促进了性腺的成熟。  相似文献   

2.
2004年5月、2006年12月对呼玛河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共发现底栖动物28种(属);节肢动物门共18种(属),其中昆虫纲17属,甲壳纲动物1种;软体动物门10种,其中腹足纲8种,瓣鳃纲2种。昆虫纲的种数最多,占所有种的60.71%。  相似文献   

3.
几种诱导菲律宾蛤产卵方法的比较1989~1991年,在日本东京湾采集自然生长的菲律宾蛤,用以下5种方法诱导产卵:1)温度刺激。2)性腺内注射氨水。3)性腺内注射5一羟色胺。4)过氧化氢海水浸泡。5)紫外线照射下的海水浸泡。记录每个亲贝的产卵数及幼体发...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九孔鲍(Haliotisdiversicolorsuertexta)在北方自然繁殖季节育苗的条件、发育时间和生长速度。2004年8月1日,用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产卵和人工授精的九孔鲍受精卵,经过60天培育,获6~12mm的幼鲍50万只。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水产常用催产药物和紫外线照射海水对刺参的催产效果,分别给性腺发育成熟的刺参亲参注射LHRH-A2+DON(A组)、LHRH-A2+HCG(B组)、NGLWY酰胺(C组)、800W·h/m^3紫外线照射海水(D组)、1200W·h/m^3紫外线照射海水(E组)、1600W·h/m^3紫外线照射海水(F组)进行人工催产,比较不同外源催产剂对刺参亲参产卵和排精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B两组催产剂未能诱导亲参排卵、排精,其他四组催产剂均能诱导亲参排卵、排精。其中,1600W·h/m^3紫外线照射海水的F组催产效果最佳,催产率86.67%,平均产卵量为(1.45±0.30)万粒/g;注射催产剂后亲参产生参体皱缩的应激反应率达到100%,最慢恢复时间为(253.00±37.69)分钟。  相似文献   

6.
在鲍的人工种苗生产技术中,以初期生活史研究(村山,1935,猪野,1952)为基础,继而在采用透明波纹板作采苗器(菊地,1965)、育苗用亲贝的成热管理(菊地、浮,1974a)、紫外线照射海水以诱导产卵(菊地、浮,1974b)以及鲍的足部分泌物对幼体附着的诱引作用的发现(关、营野,  相似文献   

7.
2008年夏我们对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利用指示生物和生物学指数评价水质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38种,隶属于3门6纲。昆虫纲和腹足纲为绝对优势类群,分别为14种和12种;寡毛纲4种,甲壳纲动物3种,蛭纲1种,辩鳃纲4种。物种分析得到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为扎龙湿地的优势种。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各样点呈现一定差异,以扎龙湖入口密度最大,为1744个/m2,而东升水库最小,为176个/m2。扎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B)为21.6g/m2,变化范围为3.68~63.36g/m2。采用生物学污染指数(IBP)与Chandler生物指数(ICB)对扎龙湿地的水质进行生物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水体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抚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健康状况,分别于2017年丰水期(7月)和枯水期(12月)对抚河流域范围内40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构建丰水期和枯水期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价指数(B-IBI),对抚河流域水生态系统进行健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个水文期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8科、54种,其中昆虫纲21种,占总数的38.89%;腹足纲13种,占24.07%;瓣鳃纲10种,占18.52%;甲壳纲、蛭纲、寡毛纲共10种,占18.52%。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差异不显著,密度组成以腹足纲、甲壳纲和瓣鳃纲为主,米虾属、铜锈环棱螺和河蚬为抚河流域优势种。B-IBI显示,抚河流域健康状况总体尚好,67.65%的样点处于良好以上状态,10.29%的样点处于一般状态,22.06%的样点处于较差或极差状态。健康程度较差或极差的样点主要集中在抚河干流中下游以及支流宝塘水、崇仁河和东乡水,应加强该类水域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ertexta)在北方自然繁殖季节育苗的条件、发育时间和生长速度。2004年8月1日,用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产卵和人工授精的九孔鲍受精卵,经过60天培育,获6.12mm的幼鲍50万只。  相似文献   

10.
鱼虱(Argulus)在动物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鱼虱科(Argulidae),它对鱼种危害极大。1965年以前我场一向用六六六防治鱼虱效果很好;1966年以来同样使用六六六,发现鱼虱对该药产生了抗药性。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锯缘青蟹 (Scylla serrata)俗称青蟹,甲壳纲梭子蟹科青蟹属动物。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蟹类。 1育苗 1.1亲蟹的选择   亲蟹应选择体重 200g以上,体长在 12cm以上,肢体健全无外伤且经受精、卵巢发育成熟的雌蟹。蟹壳两侧充满卵粒、阳光下观察前侧缘附近不透光,甲壳呈红色或鲜红色为佳。其中,卵粒上出现黑色眼点的亲蟹,产卵后可以缩短卵子孵化的时间,提高孵化率。 1.2亲蟹的产卵、抱卵   未产卵的亲蟹在入池前应进行消毒,以减少蟹体附着生物带入池内。亲蟹放养密度通常每平方米…  相似文献   

12.
于2009—2010年间对漓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进行了三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型底栖动物共计6纲34种,其中昆虫纲占种类总数的41.18%,腹足纲占29.42%,寡毛纲、蛭纲、甲壳纲、瓣鳃纲的种类数较少,占29.40%。优势种有扁蜉(Epeorus vitreus)、小蜉(Ephemerella subvaria)、纹石蚕(Hydropsyche alternans)、摇蚊(Polypedilum vanderplanki)、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 Claparede)、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凸旋螺(Gyraulus convexiusculus)、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黑龙江短沟蜷(Semisulcospira amurensis)。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种类数高于秋季种类数。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为11~1920个/m2,平均值为127个/m2;生物量为0.1~811.68 g/m2,平均值为26.154 g/m2。大型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2.18~3.62,年均值为2.92。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53~0.79,年均值为0.68。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探究黄河源区典型弯曲河流河岸带不同水体(干流、支流和牛轭湖)的底栖动物生态格局,可为黄河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数据。于2012年7月和2013年6月对兰木错曲12个样点的底栖动物进行采样,同时对样点环境参数进行调查监测,对河流水质、底栖动物组成、多样性及其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河段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水质为I-III类。调查期间共采集底栖动物23科、36属、39种;以水生昆虫为主,占物种总数的76.9%;其次为寡毛纲、腹足纲、甲壳纲,分别占5.1%;线虫纲、双壳纲和蛛形纲最少,仅各占2.6%。除趋势对应分析(DCA)表明,干流、支流和牛轭湖的底栖动物群落存在差异,水文连通性是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对群落变化的解释率为37.0%。干流、支流和牛轭湖的底栖动物多样性也存在差异,干流的底栖动物多样性最高,其次是支流和牛轭湖。昆虫纲是干流和牛轭湖中的主要类群,密度组成分别大于53%和85%,甲壳纲是支流中的主要类群,密度组成大于70%;干流的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组成最均匀,其中撕食者、直接收集者和刮食者占优势,其密度之和超过90%,支流和牛轭湖的均匀性相对较差,支流中直接收集者的密度比例最大,超过78%,牛轭湖中撕食者的密度比例最大,超过82%。  相似文献   

14.
漫谈虾蛄     
虾蛄与虾同属一大家族,在动物分类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但在形态结构上与虾有很大的差异,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甲壳动物。  相似文献   

15.
去年7月以来,长海县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与獐子公社海珍品增殖站的同志一起,进行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鲍鱼产卵试验。先后做了八次,获得受精卵2,300万粒,受精率达80~90%。改变了过去蓄养皱纹盘鲍靠自然产卵,因时间不集中,显得获卵被动的局面。可以主动地有计划地获得鲍鱼卵,为今后鲍鱼人工育苗集中产卵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过氧化氢对皱纹盘鲍精卵排放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的人工诱导采卵是工厂化人工育苗的重要工艺环节之一。目前,国内外大都采用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的方法来进行人工采卵。此方法的诱导效果良好,但需要有一定的紫外线照射设备,而且国内某些单位因采用的是水面照射方式,照射量不易控制而影响了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河蟹生活史的研究及蟹苗的捕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蟹又名清水蟹、大闸蟹、螃蟹、毛蟹等,在动物分类上称中华绒螯蟹。它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短尾族的方蟹科。  相似文献   

18.
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养殖现状及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汉珍  张丙涛 《齐鲁渔业》2008,25(10):48-50
黄河口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ls)。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壳亚纲、十足目、爬行亚目、方蟹科的绒螫蟹属。近年来,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迅速,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效益显著。本文对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养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黄河口大闸蟹养殖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俗称青虾、河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长臂虾科(Palaemonidae)、沼虾属(Macrobrachium)。主要分布于我国与日本,具有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力高、抗病能力强等特点,是目前淡水养殖业中重要的养殖对象和最有发展前途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0.
2017年对漳河山西段鱼类、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物种组成、多样性及空间差异特征。结果显示:(1)共采集到鱼类24种,优势种为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 (Basilewsky, 1855)、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6)、拉氏大吻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 1869)、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 (Kner, 1867)、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 Günther, 1868、子陵吻鰕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 Rutter, 1879;大型底栖动物44种,年平均密度为256个/m2,优势种为中华锯齿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e sinensis Kemp、蜉蝣科稚虫Ephemeridae、扁蜉科稚虫Heptageniidae、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 H.Adams。(2)各采样河段鱼类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53、1.68,夏季多样性好于春、秋季;大型底栖动物两个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14、1.47,春季多样性好于夏、秋季。(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鱼类组成分为清漳河、浊漳河两组,清漳河鱼类指示物种包括短须颌须鮈Gnathopogon imberbis (Sauvage et Dabry, 1874)、拉氏大吻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 1869),浊漳河指示物种为鳑鲏属Rhodeus的鱼类;大型底栖动物组成同样分为清漳河、浊漳河两组,清漳河平均密度及物种数低于浊漳河,其昆虫纲蜻蜓目物种数多于浊漳河,而昆虫纲龙虱科、蝎蝽科、黾蝽科、鱼蛉科以及甲壳纲、腹足纲、双壳纲、寡毛纲、蛭纲的物种数少于浊漳河。底栖动物物种结构的差异受流域内营养物质输入以及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