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檫木花果形态构造及其发育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檫木开花至果实成熟全过程的观察,认为擦木雌蕊是单心皮围拢,边缘愈合而成,柱头部分是心皮顶端部分反折而成。擦木应为核果,其中果皮在成熟时细胞介体成浆汁状,故又为浆果状。总括起来应称为浆果状核果。 相似文献
2.
3.
色木槭开花习性与幼果发育的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色木槭开花习性与幼果发育的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小气候条件下,株闯花期物候特征相差4~6d,所需要的≥10℃的有效积温存在明显差异,是遗传差异作用的结果;然而花期差异不大,为15-16d。花的形态构造有2种类型、3个开放时间。即第1批花为雄蕊伸长型,第2批花为雌蕊伸长型,第3批既有雄蕊伸长型,亦有雌蕊伸长型;雌蕊伸长型最终发育成小幼果,存在部分花果同期现象。 相似文献
4.
通过2年的檫木菌在7种不同岩性土壤上的栽植试验,初步得出:檫木苗对各种岩性具育不同的适应性和生长效应,主要反映在成活率和高、径生长上,以变余砂岩、含煤系砂页岩、石英砂岩、紫色砂岩和玄武岩上的檫木苗成活率较高;紫色砂岩上高、径生长最好。此外,在黔中地区除1年生苗冬夏造林外,不足1年生小苗在初夏定植均可保证一定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6.
7.
檫木与国外松混交林和檫木纯林 ,在相同的立地和相同的管理条件下 ,混交林中檫木比纯林中檫木的胸径、树高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檫木幼林进行复合肥施肥试验,4 a定期观测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对苗木生长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幼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量;施肥具有明显的后滞现象;不同施肥剂量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不同岩性土体对檫木幼树生长影响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黔中地区七种不同岩性发育的土壤,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栽植檫木试验研究,四年结果表明檫木对不同岩性土壤有不同适应性和生长效应,主要反映在成活率和保存率以及高生长上,以紫色砂岩、含煤系砂页岩、玄武岩、变余砂岩和石英砂岩上的檫木成活率及保存较高而灰质白云岩上的檫木保存率最低;高、径生长以玄武岩、变余砂岩、紫色砂岩为好。 相似文献
10.
檫木在东南沿海地区常规造林成活率偏低,对檫木裸根苗进行截干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前两年檫木截干与未截干造林在成活率和地径、树高、抽高等生长量指标除了在第二年树高差异为显著水平外,其他指标在年度、性状间均为极显著差异;截干造林明显提高檫木造林成活率,造林第一年成活率100%,第二年成活率98%,两年生时截干造林成活率比... 相似文献
11.
12.
13.
檫木属樟科,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速生阔叶树种。上世纪60年代大造檫木纯林,因受檫木长足象危害,推广受阻,80年代营造杉檫混交林获得成功。随着调整树种结构和优化林分质量等营林方针的实施,檫木等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在退耕还林等重大林业工程建设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优质壮苗是关键。一、实验地概况实验地设在中方县国有苗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1℃,年日均温≥10℃以上,年日照1486小时,年均无霜期287天,降雨量1424毫米。土壤为四纪红壤,土层厚度大多在80厘米以上。二、实验材料1.檫木种子采集于中方县农场…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福建柏檫木混交林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福建柏檫木混交林与福建柏纯林的土壤酶活性、凋落物及土壤养分、土壤孔隙组成、土壤团粒组成等对比分析,认为福建柏檫木混交林具有较好的培肥能力,能降低多代经营造成的地力衰退,同时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是值得推广的针阔混交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