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祺星 "牌米粉   樟树市祺星米业有限公司始创于 1979年,系全省四家重点米粉加工和出口创汇企业之一,公司地处交通便利的 105国道旁,占地面积 10656平方米。 1999年经大规模改建,引进了国内九十年代最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目前,企业固定资产增至 360万元,流动资金 120万元,年产精制米 12000吨,出口米粉 3600吨,年创利税 180万元。   该公司主要创汇产品 "祺星牌系列出口米粉 "系最新推出的 "祺星 "系列出口米粉,精选江南优质贡米,配以天然纯净山泉 (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 ),采用民间传统工艺,经过十道独特工序精制而成,营养…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垦》2001,(7):25-25
安徽农垦祠山岗茶场进入90年代后经济逐渐下滑,1994、1995年走入低谷,年分别亏损294万元和248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全场上下团结拼搏,经过“九五”期间的不懈努力,终于走出了低谷。2000年,全场主产品干毛茶产量1310吨,比1995年的595吨增长120%,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79万元,国内生产总值934万元,分别比1995年的643万元、280万元,增长145%、233%,年增幅为20%和27%。“九五”期年职均收入为3145元,比1995年的2472元上升了682元。企业亏损也由1995年的248万元下降到25万元。  相似文献   

3.
杨直 《云南农业》2005,(2):F003-F003
据全省大宗农产品形势分析会获悉:2004年我省粮食在小春减产,大春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粮食增产。2004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6237.7万亩,产量1509.5万吨。即全省粮食在2001年297.2亿斤最高水平的基础上,再创最高水平,突破300亿大关,连续9年获得丰收。预计我省肉类总产量奖突破275万吨,奶类产量28万吨,增20%,禽蛋产量15万吨,增4。2%,畜牧业产值达265亿元,增9.3%。农民人均增收速度较快,预计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将达到1870元,扣除物价因素比2003年6%左右。  相似文献   

4.
一、“十五”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热作产业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和挑战,立足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开拓创新,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十五”期末与“九五”期末相比,热作面积由730万公顷增加到780万公顷,增长7%;总产量由1.1亿吨增加到1.4亿吨,增长27%;总产值由902亿元增加到1250亿元,增长39%;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45元增加到3009元,增长34%:主要热作产品出口总量由47万吨增加到108万吨,增长129%;出口总金额由21亿元增加到50亿元,增长139%。“十五”期间,热作生产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增长方式发生转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加快热作产业发展推进热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十五”时期热作产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十五”时期,热作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十五”未期与“九五”末期相比,热带作物面积由730万公顷增加到859万公顷,增长18%。总产量由1.1亿吨增加到1.6亿吨,增长45%。总产值由902亿元增加到1344亿元,增长49%。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45元增加到3009元,增长34%。主要热带作物及其制成品出口总量由47万吨增加到108万吨,增长129%。出口总金额由21亿元增加到50亿元,增长139%。具体来讲,“十五”时期热作产业发展主要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6.
甘蔗生产事关玉山县经济发展的全局。全县种植甘蔗1500公顷,产工业蔗10万吨,蔗农可得收入3O00万元,企业可创产值SOOO万元,国家可得税利700-800万元。甘蔗是企业造纸、酒精等生产的原料,关系到糖厂千余职工的生活出路,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同小可。因此,种好甘蔗对农民致富、企业生存、财政增收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事。近几年玉山县甘蔗生产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严重的滑坡。甘蔗生产的情况是,1991年种植1586公顷,工业蔗产量12.15万吨,平均每公顷工业蔗产量76.6吨,为历史的最高水平。1992年工业蔗产量10.67万吨,1993年…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1,(11):15-15
“十一五”期间,武汉出台了林果产业基地建设“以奖代补”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和林农投资热情。“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加大栽树种花力度,推行产业扶持政策,将以花卉苗木为主的林果产业扶持资金由每年20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目前,该市花卉苗木生产息面积达到20万亩,年产值达l0亿元。未来5年,武汉花卉苗木基地总规模有望达到28万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甘肃农垦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不断壮大垦区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5年,垦区出口商品总额7584万元,其中农产品出口额1184万元,工业品出136400万元。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06,(10):16-17
何著胜是海城市英落镇后英村党委书记,辽宁省人大代表。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创业致富,将后英村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小康村。从1985年起投资5万元建起了第一座镁砂窑,历经20年的发展,企业现有总资产25.6亿元,拥有镁质耐火材料年产量120万吨、大豆深加工50万吨、采矿130万吨、选矿80万吨、钢铁50万吨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曾荣获“全国出口创汇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0.
由于除草剂产品草甘膦价格不断攀升,作为草甘膦的生产商,农化企业普遍受益。据了解,目前草甘膦的市场价格已在4万元/吨以上,较今年七八月份时的3.5万元/吨又有所上涨,涨幅接近15%。而2006年全年草甘膦市场的均价,只有2.8万元/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技推广》2005,(8):49-49
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化肥厂)是引进德国、日本、法国、挪威等8个国家11项专利技术和设备的中国第一套以煤为原料生产复合肥的大型现代化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天脊集团的总资产已达34亿元,年产值25亿元以上,年生产能力达到合成氨70万吨、硝酸81万吨、硝酸磷肥90万吨、硝酸磷钾肥100万吨、硝酸铵20万吨、尿素50万吨、水泥28万吨、编织袋7500万条。  相似文献   

12.
“十五”时期,我国农药工业以服务“三农”为己任,量足价稳,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取得了全面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据初步统计,我国现有农药生产企业2000多家,其中原药生产厂家超过600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62亿元。2004年我国农药生产能力约94万吨(折100%,下同),可生产300多个品种,常年生产250多个品种。农药发展趋势是总量充足、选择性强、竞争激烈、价格稳定。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紧紧围绕上级部署和企业中心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和谐企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007年,公司丰牌白砂糖、雄鸥牌蒸青绿茶分别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公司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先进单位、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湛江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通过了省农垦总局场务公开民主管理贯彻标准化认证验收。2007年,公司榨蔗70.85万吨,产糖7.45万吨,产干茶937.9吨,社会生产总值4.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8亿元,主营业收入3.3亿元,利润总额2400万元,职工劳均收入13000元。企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干部职工生活和谐安康。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农垦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整体发展态势良好。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135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粮食总产量为1858.99万吨,比上年增产192.76万吨,增长11.6%。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国家对农垦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一五”时期,农垦改革发展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和加强示范带动能力建设,大力推进产业化、集团化和股份化,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5.
年前,由外国企业、国内化肥生产企业及农资流通企业共同投资成立的山西丰喜华瑞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工程.在运城市新绛煤化工业区开工。其中外资占该项目投资的34%。该项目总投资7亿元,将于2007年3月建成投产。届时.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利税2亿元。  相似文献   

16.
1998年我市引进厚皮甜瓜新品种“西薄洛托”和“伊丽莎白”进行反季节栽培,第一年试种50亩,平均亩产222.5kg,亩产值8682元,亩纯收入6638元。通过试验示范,栽培技术得到不断完善,目前我市厚皮甜瓜反季节栽培面积扩大到近千亩,亩产值近0.9万元。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永安智胜化工有限公司是以生产经营高效化肥为主的省百家重点企业,公司总资产3.27亿元,员工670人。主产品年生产能力:尿素20万吨、食用二氧化碳2万吨,与中国中化集团合资生产高效三元复合肥20万吨。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05年底,垦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了一番,实现利润5655万元,比2000年增长4倍,创垦区历史新高;人均纯收入4116元,增长85.1%,员工工资年均增长13.1%;2005年全局实现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10.7%、29.2%。 “十五”时期,由垦区科技人员主持的“高油高产大豆新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内蒙古高油大豆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项目”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云大120在大豆上的推广应用项目”获呼伦贝尔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由垦区自主创新推广的“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技术”,成为自治区“八五”后大豆栽培技术的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 “十一五”时期,垦区实施四大改革发展战略,即大项目带动战略、品牌推动战略、特色拉动战略、“走出去”战略;建立六种发展模式,即工业兴垦模式、牧业富垦模式、农业立垦模式、流通活垦模式、科技强垦模式、文化名垦模式;重点抓好“肉、豆、薯、种、饲”五大主导产业。 到“十一五”期末,垦区生产总值将达到8.7亿元,年均增长26.1‰利税总额1、87亿元,人均纯收入1.1万元,年均递增19.4‰粮食总产24万吨,年均递增5.3‰牲畜存栏100万头(只),年均递增22.7%;[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一、市场分析 据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提供的数据表明:“九五”期间,我国累计回收利用废旧塑料1000多万吨,每年大约还有1400万吨废旧塑料没有得到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只有25%。国家经贸委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05年,我国每年回收利用废旧塑料要达到500万-600万吨。  相似文献   

20.
声音     
《中国农资》2007,(1):8-8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全国农垦粮食产量创下了历史新高。2006年农垦粮食总产达2047万吨,首次突破2000万吨大关,比2005年增长10.1%;粮食亩产达到384公斤,比2005年增长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