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销售假化肥,坑农获刑责[案例]果农闵某从刘某开办的农资销售店购买了20袋复合肥料。2个月后,闵某发现施用这批复合肥的260棵桃树发芽异常,生长缓慢。不久,这批果树陆续枯死,评估损失价值为6.7万元。经农业土肥检测中心检测,闵某购买的复合肥料为不合格产品,是导致桃树受损枯死的主要原因。法院经审理,以销售伪劣化肥罪判处刘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赔偿受害人的全部经济损失。[点评]所谓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是指生产假农药、假兽药与假化肥,销售明知为假的或者失去了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以及种子,  相似文献   

2.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有关司法解释规定,以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假种子坑农,使生产遭受2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刑法有关条文将这些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分别按照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重大损失"、"特别重大损失"的情形予以不同的处罚,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损失金额。 自2001年4月10日起施行的"两高"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指出,刑法有关条文规定的"较大损失",一般以2万元为起点;"重大损失",一般以10万元为起点;"特别重大损失",一般以50万元为起点。 (本刊辑)  相似文献   

3.
<正>销售假化肥,坑农获刑责[案例]果农闵某从刘某开办的农资销售店购买复合肥20袋。2个月后,闵某发现撒施复合肥的260棵桃树发芽异常,生长缓慢,不久,这批果树陆续枯死,评估损失价值为6.7万元。经农业土肥检测中心检测,闵某购买的复合肥含氯,为不合格产品,是导致桃树受损枯死的主要原因。法院经审理,以销售伪劣化肥罪判处刘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赔偿受害人的全部经济损失。[点评]所谓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是指生产假农药、假兽药与假化肥,销售明知为假的或者失去了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  相似文献   

4.
最高人民法院2006年9月5日出台的涉农案件审判意见明确,对8类危害农村社会稳定、破坏农业生产、损害农民利益、危害农村民主管理的犯罪,要坚决依法惩处,全力维护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这8类涉农犯罪是: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犯罪;利用  相似文献   

5.
拐卖妇女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的行为之一的。《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犯该罪,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刊,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相似文献   

6.
<正>武合讲律师:种子生产者和种子经营者实施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或无证生产、经营种子行为,以及违反品种资源管理制度或违反品种审定制度等其他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有关规定,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定倍数的罚款。种子经营者经营假、劣种子的"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依据《农业部、公安部关于印发《关于在农资打假中做好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农市发[2007]15号)规定,应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刑事责任。在种子执法实践中,我们对种子生产者或种子经营者采取代销、赊销和分期收款等方式销售种子尚未收讫的销售款应否计入"销售金额"或"违法所得"掌握不准,特请解答。某某市种子管理站  相似文献   

7.
<正>武合讲律师:种子生产者和种子经营者实施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或无证生产、经营种子行为,以及违反品种资源管理制度或违反品种审定制度等其他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有关规定,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定倍数的罚款。种子经营者经营假、劣种子的"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依据《农业部、公安部关于印发《关于在农资打假中做好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农市发[2007]15号)规定,应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刑事责任。在种子执法实践中,我们对种子生产者或种子经营者采取代销、赊销和分期收款等方式销售种子尚未收讫的销售款应否计入"销售金额"或"违法所得"掌握不准,特请解答。某某市种子管理站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06,(5):61-61
财政部近日发出的《关于对种粮农民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综合直补的通知》决定,新增125亿元补贴资金,对2006年种粮农民柴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综合直补。并规定,新增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不按单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算账,而是统筹考虑农民种粮使用柴油、化肥、农药、  相似文献   

9.
《农家参谋》2012,(6):57
加大力度打击犯罪国务院法制办:食品犯罪要依上限顶格惩处凡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的,依据《食品安全法》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后果特别严重的,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  相似文献   

10.
<正>肉铺老板雇人宰杀活牛,然后用塑料水管往牛肉里注水,并销往市场。不久前,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审理这起案件,被告人吴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7万元;被告人严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案情】2017年,被告人吴某在长沙市开福区经营了一家牛肉店。被告人吴某每天从宁乡购进活牛于店面旁边的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01,(7):48-49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有关司法解释规定,以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假种子坑农,使生产遭受2万元以上损失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遂宁市农业生产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资源紧缺和环境恶化的压力日益凸显,通过培育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对于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目前,遂宁市已着手采取各种形式探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体做法是:1.1减量化生产形式主要是通过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兽药和其他农用资料,或者用新型生产资料、技术来替代常规生产资料和技术,以达到减少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兽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经侦总队的指挥下,某盟公安局多警联动,在内蒙古大草原深处捣毁了一个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制假贩假云天化肥料的窝点,现场查封涉嫌假冒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金富瑞""红磷"的掺混肥料560余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3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相似文献   

14.
农户的生产消费是农户消费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农户生产收入的提高,进而决定农户的生活消费水平。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必须重视增加农户的生产消费支出。依托主导产业的发展,可以拉动农户对种子、化肥、农药、地膜及农业机械等农用生产资料的消费需求,促进农户生产消费的扩大。  相似文献   

15.
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种子、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的行为是损害种子购买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根据种子管理条例和种子管理奈例农作物种子实施细则的规定,对这种行为的处理分为两种,即首先由种子检验员制止其经营活动并扣押种子,同时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并赔偿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的损失。农业法第六十条也规定:“生产假农药、假兽药、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资料是构成农业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农资产品涉及面广,品种较多,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农业法》第25条所列举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种子、农业机械等几种主要农资产品。农资产品的法律定义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农业生产资料产品。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去年我在买农药时,不辨真伪,买了假农药,结果用后没有效果,这该怎么办 ? 李洪伟 李洪伟同志: 你说的这种现象在农村很普遍。农民如果买了假农药,可依法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及工商部门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第 42条规定,生产销售假农药,劣质农药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工商部门及其它法律规定的部门,没收假农药及违法所得并处 1倍以上 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吊销农药登记证,由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吊销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买了假…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2012,(11):54
【案例】陈某购得一批野生娃娃鱼准备销售谋利,结果在机场托运时被查获。法院审理认为,陈某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规,以其犯非法收购、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生产中农用生产资料的安全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的使用安全,这也是确保现代农业生产安全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使用假冒伪劣的不合格农资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安全,是引发农村不稳定因素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按照主管部门提供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技术指导意见去做,以确保农用生产资料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浙江省温岭市菜农方某将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喷洒在蔬菜上并予以销售,检察机关依法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对他提起公诉,不久前,法院开庭审理后,判处方某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万元。今年55岁的方某是江西籍人,2006年开始,他在温岭市租了十几亩地种植蔬菜,蔬菜以销往批发市场或超市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