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导以丝栗栲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次生林,在两次弱度间伐(TCR处理)、两次强度间伐(TCQ处理)和不间伐(TCK处理)不同经营措施下,林木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特征及差异,分析了林木径级(高度级)与株数分布曲线。分析结果表明:TCK处理无论是径级结构还是高度级结构,林木都比较集中在低级别范围分布,林木径级(高度级)与株数分布均呈倒"J"型,具有充沛的后备资源。TCQ处理林木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趋向于高级别分布,保留木径向生长和纵向生长都得到提高,林木径级(高度级)与株数关系呈正态分布,单峰偏右,适合大径级用材林的培育方向。TCR处理林木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介于TCK和TCQ处理之间,较适合培育中小径级食用菌专用材。  相似文献   

2.
林木根系的作用——枯烂根系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言根系的生长与枯死,总是伴随于林木的生长与采伐而交替进行的。特别是在一般林地上,由于除伐、间伐或主伐及自然枯死而产生的根系枯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是很大的,此外,在没有采伐(自然生长)的情况下,也会由于土壤坚实,通气不良而造成根尖的生长与枯死交替进行,而导致根系分布向外扩张。在深层土壤里,曾经存在过植物的地方产生了许多孔隙,根据孔隙周围附着的根系分泌物观察到氧化铁斑点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白桦林不同空间结构对林木直径生长的影响,选择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白桦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测量与解析木的方法对林木的生长变化进行记录,结果表明:处于随机分布状态下林分中林木生长量要普遍高于处于聚集状态下的林木生长量,角尺度处于0.5左右时生长量是最大的,说明林分处于随机分布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处于优势状态的林分直径生长量要普遍高于亚优势状态的林分,并且大小比数处于0左右时林木的生长量是最大的;强度混交的林分直径生长量明显高于中度混交的林分,并且同一林分中随着混交度的增加直径生长量也随之增大,说明混交有利于林分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探讨不同采伐强度下林分生长和林分结构的变化,对于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以辽东山区52a生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强度采伐(40%)、中度采伐(29%)和对照(0%)3块固定样地,利用伐后7年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不同采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林分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伐促进了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增长。采伐7年后,强度、中度采伐林分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长6.9cm和5.2cm,单株材积分别为对照的1.8倍、1.5倍(P0.05)。2)采伐降低了林分蓄积量,提高了林分蓄积生长率,7年间林分蓄积年均生长率表现为中度采伐强度采伐对照。3)采伐降低了林分平均混交度,使林分整体趋向于纯林。在林分空间分布格局方面:中度采伐提高了随机分布林木比例,林分整体呈随机分布;强度采伐反而降低了随机分布林木的比例,林分整体呈聚集分布。采伐促进了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的生长,优化了林分结构,综合考虑宜采用中度采伐强度。  相似文献   

5.
确定杨树速生林适宜采伐期,与树种结构、林龄、林分密度和林木连年生长量有直接关系,当林分密度进入极限时,林木连年生长量开始从高峰下降,说明林分已进入适宜采伐期,实行适宜采伐期采伐作业,可获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人工林空间结构提供新方法,精准提升人工林森林质量,在雷州半岛选取1~5年生短轮伐期桉树纸浆用材林,分析不同林龄的桉树人工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合大小比数、角尺度、开敞度、竞争指数和材积等5个子目标提出评价指数,并以Monte Carlo法建立林分间伐模型,得出最佳采伐方案,从而能精确定位采伐木。结果表明:1)桉树人工林各林龄中Normal分布拟合直径分布的效果最佳,Weibull和Logistic分布次之;2)1~5年生的桉树人工林大小比数均接近0.5,林木大小差异不明显,林分角尺度均<0.475,林木呈均匀分布;3)林木总体承受的竞争压力较小,其中1年生林木生长空间充足,2年生林木生长空间基本充足,3~5年生林木生长空间表现为不足或严重不足;4)以3和5年生桉树人工林样地为例,通过林分间伐模型确定最佳采伐方案,采伐木株数小于总株数的25%,伐后各项结构参数都得到了优化,增强了林分空间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红石林业局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长白山林区阔叶林高产大径木收获量和净收益优化模型,其中包括矩阵生长子模型,采伐成本和林木价格子模型。通过大量的省级固定样地资料,对林分生长转移概率模型和进界生长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并对模型进行了比较和修正。林分结构优化模拟时综合考虑了林木最大保留直径(LDT),相邻径级立木株数之比(q),林分保留断面积(RBA)和择伐采伐周期4个因素。模拟结果表明,高产大径木的林分结构参数为:q=1.2、LDT=46cm、RBA≥26m2,采伐周期(C)为10–20年。表9参9。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同一采样地、同一生境新疆野苹果枯枝症状级别与水杨酸含量、胸径的关系,寻找与枯死症状可能相关的特征。[方法]通过超声提取、HPLC检测分析不同枯枝症状级别样品中水杨酸组成和含量差异,并对枯枝症状级别与水杨酸含量、胸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枯枝症状级别的新疆野苹果枝叶中水杨酸含量在39.5~122.6 mg·kg~(-1)之间,含量差异显著(P0.05)。枯枝症状从0级到Ⅴ级,水杨酸含量存在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不同枯枝症状级别新疆野苹果胸径大小变异系数差异明显,Ⅴ级样品个体间胸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39.18%);Ⅰ级样品变异系数相对较小(30.28%)。新疆野苹果水杨酸含量和胸径大小呈负相关(P0.05),其中,0级、Ⅴ级样品水杨酸含量和胸径大小呈正相关,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样品水杨酸含量和胸径大小呈负相关(P0.05)。[结论]新疆野苹果枯枝症状级别与水杨酸含量、胸径大小关系较为密切,研究结果对于天山野果林的生态保育与修复、苹果优质新品种的筛选与培育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卫 《福建林业》2022,(1):33-36
滥伐林木案件的诉讼争议在于对采伐枯死林木行为性质的界定,司法实践中法官直接将林业法规用于刑事审判的做法没有考虑到刑法的实质入罪要求,不当扩大了本罪的规制范围.刑法第345条第二款保护的法益是国家的森林管理制度和生态环境中可以利用的森林资源,而枯死林木并不属于可利用的森林资源,因此应从本罪保护的法益出发,结合刑法的立法目...  相似文献   

10.
林分空间结构一般包括树种混交、林木竞争和林分中林木分布格局等三个方面,对它们一般分别采用竞争指数中的混交度、大小比数及角尺度来进行描述。在纳板河流域不同群落类型林分中设置样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竞争中的混交度方面看,热带雨林、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山地雨林林木主要集中在极强度混交之中,只有少许树种会出现强度混交和中度混交,几乎不出现零度混交和弱度混交,稳定性较高;而落叶阔叶林的稳定性由于样地位置不一而表现较大差距,有较稳定的,也有稳定性较差的。从大小比数看,保护区主要林分内树种大小分化较大,优势程度从优势至劣势都有不均等的分布。各林分的角尺度为0.22~0.34,说明样地林木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广西省山区马尾松和杉木的连清复测样地数据,在不考虑进界木和枯死木的情况下,通过计算不同时期林木相对直径的极差,做不同时期林木相对直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年份与相对直径2因素的相关分析以及进行不同时期林木相对直径的成对数据T检验,研究了纯林林分单木相对直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林分中大多数单木的相对直径不随时间而变化或变化很小,且一株单木在2个不同时期的直径比值与其他林木在这2个相应时期的直径比值相等.  相似文献   

12.
水曲柳单木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龙江省、市、县576块水曲柳固定样地的解析木数据,在水曲柳单木直径生长模型中引入林木大小、竞争和立地条件因素,采用回归的方法建立水曲柳单木直径生长模型。研究表明:水曲柳单木生长模型与该林木自身的大小(lnD)、林分平均胸径(Dg)、对象木直径与林分中最大林木直径之比(DDM)以及土壤有较大的关系。林木的直径越大其生长量越大;竞争因子DDM说明水曲柳单木直径越大;其定期生长量越小;立地因子土壤表明,土层越浅其生长的越快。模型的检验精度为94%,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可用于实际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13.
不同经营方式下杨树人工林叶面积分布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对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分的叶面积垂直分布及其片节动态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集约经营林木叶面积的数值明显大于粗放经营林木的叶面积数值,林木个体间叶面积差异显著且与林木个体的胸径大小成正比。整个生长季节内,集约经营林木冠层叶面积数值较大,林分生长季节较长;而粗放经营林木叶面积相对较小,生长季较短。叶面积较大,生长季较长是导致集约经营林分生产力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研究,建立了生长季不同时期内,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林木累积叶面积指数垂直分布的拟合模型,可用于对叶面积的估算。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杨树人工林冠层光分布、计算冠层光合产产量奠定了基础,为我国杨树人工林的速生、丰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采伐干扰与恢复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以采伐干扰事件后形成的次生林的林分密度、林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树木年轮等为数据基础,采用地统计和树木年轮生态学方法,从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反演采伐干扰事件和森林群落的演替恢复过程.结果表明:采伐干扰事件后,林分密度呈指数曲线增加(Y=237e0.14x,R2=0.97),采伐30 a后,林分密度从256株·hm-2增加到1.697万株·hm-2;恢复过程中并无其他树种出现,只是青海云杉林的密度、空间分布格局和林木生长速度发生变化,这表明对于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来说,采伐干扰事件并不会为其他树种成功入侵创造机会;树木年轮分析表明,在9-20 a的时间尺度上,采伐干扰事件诱发了林木的生长释放,但在26~45 a的时间尺度上,降水和温度控制着林木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5.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新店林场常年风沙较大,降雨量较小,土壤为沙壤土。由于初植密度过大,龄级进入中龄林没有及时进行抚育间伐,造成林木营养空间过小。另外,由于气候干旱等因素使樟子松树木生长不良,加之以蛀干害虫松树蜂和松幽天牛等危害造成林分内出现枯死状况,灾害木亟待清理。部分林地林木已进入中龄林,由于当地地域条件所限,不能形成天然更新,为了合理经营森林对其进行人工更新。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云冷杉林矩阵生长模型及多目标经营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落叶松云冷杉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块样地4次5年间隔的调查数据,建立多树种(组)非线性矩阵生长模型。结果表明:影响进阶、枯损和进界概率的变量包括径阶中值、林分断面积、树种多样性、最小径阶株数和海拔。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似不相关回归对3个子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发现二者无显著差异。采用分树种组不同径阶的预测值和实际值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可以用于该林分的生长预测。选用木材产量、树种和大小多样性、树木地上碳贮量作为经营目标,按采伐周期和采伐强度设计13种经营方案,利用建立的矩阵生长模型模拟不同经营方案50年的经营效果,发现3个目标下的最优采伐方案并不一致,即相互冲突,需要进行折衷。以相同权重构造综合目标,结果表明13种经营方案中,长周期(15年)低强度(5%)为最优方案,即可以满足对木材生产、保护多样性和增加碳贮量多目标的需要,这说明合理的经营可以实现森林的多个目标。矩阵生长模型可作为多目标森林经营决策的工具,也为我国东北林区落叶松云冷杉林的多目标经营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森林采伐作业环境保护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森林采伐应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共识。本文对采伐作业引起林地土壤的干扰与压实、土壤养分变化、保留木的损伤以及采伐作业后溪流水质的变化、林木更新和生长的影响进行归纳和评述 ,介绍了可减少立地破坏的采伐作业技术和采集机械应用的新进展 ,指出我国开展森林采伐作业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选用福建将乐林场的十块栲属次生林的样地调查数据分析该地区栲属次生林的直径结构,为将乐林场栲类次生林的经营和结构调整提供依据。采用样地调查法获得12块样地的基本数据,将胸径分大、中、小三径级计算各径级比例及q值,用4种概率分布对各样地直径结构进行拟合,检验不同的拟合效果。小径级林木所占比例较大,占到了56.9%~88.1%,中径级和大径级的q值变化较大,Weibull分布拟合效果最好,γ分布次之,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效果较差。该区栲属次生林的直径分布基本符合异龄林直径分布的特点,可以以q值为参考对大、中级林木进行进一步结构调整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在伐区调查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伐区调查设计是制定林业生产计划、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实施林木采伐作业和采伐迹地更新作业的主要依据,是控制林木采伐限额,强化林政资源管理,防止木材税费流失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因此,林业主管部门对伐区调查设计制定了严格的规程,林木的采伐必须按规程进行伐区调查设计。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进入各个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20.
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林林分径级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祁连山东段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24块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的林木径级结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林林木径级呈现出小径级木(612cm)所占比例较大,大径级木(2612cm)所占比例较大,大径级木(2636cm)及特大径级木(≥38cm)所占比例较小,而且低海拔、低密度下样地林木径级结构呈现不规则状分布;随海拔高度和密度的增加,林分内小径级木所占比例大体呈逐渐增大,大径级木及特大径级木所占比例逐渐减小的趋势,林木径级结构均呈现反J型分布;对林木径级分布状况采用线性函数拟合,三次函数能很好的拟合呈反J型分布的林木径级结构;林木平均胸径与密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13,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平均胸径与海拔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18,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