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田条件下采用生物替代试验对沙打旺和苜蓿单播及混播的一年生人工草地进行了土壤水分利用动态格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种密度下土壤水分随生育期变化相似,均呈下降趋势,但随播种密度增大,不同播种方式平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逐渐增大,而2种牧草平均群体水分利用效率比较为混播下苜蓿>单播苜蓿>单播沙打旺>混播下沙打旺.牧草返青后,在中密度下显示出较宽的资源共享生态位,而低密度和高密度显示出稍窄的资源共享生态位.3种密度下整个生育期内苜蓿的相对竞争力均高于沙打旺,其中平均相对竞争力比较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而且随生育期变化苜蓿的相对竞争力持续增强.苜蓿对沙打旺的相对竞争力与混播处理中苜蓿对沙打旺的群体水分利用效率比有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在苜蓿与沙打旺一年生混播试验中苜蓿竞争力始终大于沙打旺,其中密度效应和水分利用为两者种间关系调节的重要影响因素.2种牧草混播中苜蓿生产力、群体水分利用效率与苜蓿对沙打旺的竞争优势为性状互利关系.因此,旱生环境中苜蓿与沙打旺的水分利用格局可能由2个物种种间竞争关系所驱动的,水分资源利用状况反应了两者对干旱胁迫环境下适应种间竞争的生活史对策.  相似文献   

2.
郝建辉 《饲料研究》2022,(15):27-30
研究旨在评估不同牧草干物质(DM)和粗蛋白(CP)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的降解特性。以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陶赛特肉羊为试验动物,对常见的6种牧草的瘤胃降解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苜蓿的DM和CP瘤胃实时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羊草的DM和CP瘤胃实时降解率最低。不同牧草的DM有效降解率排序为:苜蓿>沙打旺>燕麦草>狗尾草>象草>羊草,CP有效降解率排序为:苜蓿>沙打旺>象草=燕麦草>狗尾草>羊草。研究表明,豆科牧草苜蓿和沙打旺在瘤胃中的降解率高于禾本科牧草象草、燕麦草、狗尾草和羊草。  相似文献   

3.
经长期试种和推广,我国不同气候带牧草种植生态地理区划为:中温带的草原及半农半牧区宜种植沙打旺、苜蓿、柠条、蒙古黄芪、中华羊茅等;中温带的华北平原及丘陵山区宜种植沙打旺、苜蓿为主;中温带的黄土高原大面种植苜蓿、沙打旺、草木樨、  相似文献   

4.
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优良豆科牧草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半干旱地区旱作条件下,对陇东苜蓿、和田苜蓿、红豆草、小冠花、百脉根和沙打旺6种豆科牧草的生产性能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各牧草一般于4月份返青,7月中旬至9月初种子成熟,生育天数110~16 0d ,最后一次刈割后再生草大部分于12月枯黄,生长天数2 10~2 5 0d。干草产量排序为:陇东苜蓿>沙打旺>小冠花>和田苜蓿>红豆草>百脉根;茎叶比资料显示,叶量所占比例分别为陇东苜蓿39. 6 %、沙打旺4 4. 0 %、小冠花4 5 . 2 %、和田苜蓿4 8. 4 %、红豆草5 8 .3%、百脉根5 3. 3% ,各种牧草表现出了不同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刈割扰动下半干旱区豆科牧草种间关系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苜蓿和沙打旺根据生物替代设计组成的简单混播种群为对象,通过调查2种牧草在刈割扰动下的生长反应,比较了单混播处理条件下3种播种密度刈割处理的种间关系和补偿性反应特点,探讨了种群稳定与演替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苜蓿和沙打旺在刈割条件下,土壤水分利用竞争空间上移 20 cm,并且水分利用呈增加趋势,土壤平均水分为15%。刈割诱导低密度混播处理和高密度苜蓿单播处理土壤水分最高,分别达15.6%和15.8%。单播下,刈割可诱导中高密度单播沙打旺处理产量分别增加33%和29%,而混播方式下,刈割均导致沙打旺和苜蓿株高、分枝数和地上部生物量小于对照。在刈割干扰下,相比对照,苜蓿与沙打旺两者仍然为资源共享关系,但互利共生程度下降了21%,而混播种群中苜蓿对沙打旺的相对竞争力增加了17%。不论单播还是混播,刈割均可引发2种牧草显著的补偿机制。同时发现刈割干扰可激发更强的自疏作用。2种牧草的生长指标呈下降趋势可能是干旱、刈割和种间竞争或化感协同胁迫作用的结果,但共存与补偿机制有利于减缓这种负面效应。沙打旺和苜蓿的更新补偿时间上的异质性,实现资源利用生态位的分离,从而调控着2种牧草组成的种群稳定性,这对理解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同牧草在肉羊瘤胃中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牧草干物质(DM)及蛋白质(CP)在肉羊瘤胃中的降解规律,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寒肉用绵公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半体内法对13种牧草的DM和CP的降解率和降解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苜蓿DM和CP在瘤胃内各个时间点的降解率最高(P<0.05);沙打旺、狗尾草、燕麦草、草地早熟禾72 h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13种牧草DM的可降解部分和有效降解率的高低顺序与DM在不同时间点的降解高低顺序类似。豆科苜蓿和沙打旺CP的有效降解率最高(P<0.05);禾本科燕麦草、象草、草地早熟禾和狗尾草CP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禾本科牧草(P<0.05)。苜蓿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由此得出,豆科牧草苜蓿、沙打旺DM和CP的降解率高于禾本科牧草。燕麦草、草地早熟禾、象草、狗尾草的降解率较高;冷地早熟禾、多叶老芒麦、羊草、披碱草的降解率居中;芨芨草、中华羊茅和芦苇的降解率偏低。  相似文献   

7.
北方农区栽培牧草品种比较及营养品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于2000-2001年进行了36种牧草的引种栽培试验。通过2年试验,间比淘汰,筛选出13种豆科牧草(甘农1号杂花苜蓿、甘农2号杂花苜蓿、肇东苜蓿、和田苜蓿、草原1号杂花苜蓿、敖汉苜蓿、美国苜蓿、俄罗斯苜蓿、公农1号苜蓿、科学院苜蓿、龙牧2号沙打旺、苦草、白花草木樨),2种禾本科(林肯无芒雀麦、公农无芒雀麦)和1种蓼科(杂交酸模)牧草。结果表明:16种牧草适应北方春早春寒气候,抗旱耐寒能力强,其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高,达6134.0kg/hm^2。由此认为,筛选出的牧草品种是吉林省建立人工草地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8.
半干旱地区禾-豆混播草地生物固氮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平  周道玮  姜世成 《草业学报》2010,19(6):276-280
 本研究以羊草-沙打旺、羊草-兴安胡枝子、羊草- 花苜蓿和羊草- 紫花苜蓿混播草地为对象,比较4种豆科牧草在松嫩平原半干旱地区的生物固氮能力、氮素转移能力以及生物固氮量对草地氮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羊草-沙打旺、羊草-紫花苜蓿混播草地氮产量显著高于单播羊草草地,草地粗蛋白含量的增加显著改善了草地质量。沙打旺、兴安胡枝子、花苜蓿和紫花苜蓿生物固氮率为35%~40%,大气氮是豆科牧草生长不可缺少的氮素来源。豆科牧草向羊草转移氮素2~12kgN/(hm·a),占羊草氮产量的5% ~24%。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增加了草地氮素资源,沙打旺、兴安胡枝子、花苜蓿和紫花苜蓿生物固氮量分别占其混播草地总氮产量的20.30%,17.78%,11.29%和31.77%。  相似文献   

9.
王英 《草业科学》1995,12(4):18-20
在运粮河中游两岸建立优质牧草品种鉴定辅,对新疆大叶紫花蓿、红三叶、草木樨、沙打旺、狐毛草和羊草4个豆科和2个和禾本科计6个品种牧草苜蓿十羊草组合牧进行适应性、抗逆性以及牧草产量和质量的鉴定筛选。  相似文献   

10.
5—8克的增产菌,苜蓿和沙打旺等豆科牧草,每亩喷施或拌种可促使株高、产草量、产种量、茎叶比增加;干鲜比下降,牧草品种改善,种籽千粒重和成熟率提高,草地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辽西干旱地区豆科牧草施用增产菌是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沙打旺、高丹草、狼尾草和黑麦草间的组合效应。引入组合效应综合指数(MFAEI)以及饲养试验,以苜蓿、沙打旺2种豆科牧草和高丹草、狼尾草、黑麦草3种禾本科牧草为原料采用体外发酵的研究方法,对p H、产气量、微生物蛋白、挥发性脂肪酸、有机物体外降解率等指标进行3次重复测定,利用MFAEI对饲草进行优化组合和筛选。通过试验对比分析看出,将粗饲料进行合理搭配后,通过营养素间的互补,可显著提高粗饲料的整体发酵水平。结果表明:6种饲草配方的MFAEI从高到低依次为:B组A组C组D组F组E组。依据MFAEI原理,从6种饲草组合筛选出2个最优组合:A组为苜蓿∶沙打旺∶狼尾草=40∶40∶20,M FAEI为1.13;B组为苜蓿∶沙打旺∶高丹草=40∶40∶20,M FAEI为1.21。  相似文献   

12.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针对柴达木荒漠草原的特点,为改变牧草品种单一,豆科牧草缺乏的现状,经过省、州、县科技人员在都兰县巴隆的联合攻关,以及都兰、德令哈、格尔木等地的多点引种试验,已开发种植苜蓿2000余亩,还有红豆草、草木樨、沙打旺等豆科牧草。据格尔木市草原站采取覆盖、冬灌等措施的对比试验,经覆盖的苜蓿越冬成活率达80—  相似文献   

13.
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的技术应用彭玉梅,崔鲜一(内蒙古图牧吉草地研究所牧草试验场)郭桐林(白城地区农试站牧草繁育场)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技术在国外早在五十年代已开始大面积应用。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在苜蓿、沙打旺、草木樨等主要豆科牧草上应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多年生人工栽培豆科牧草种子害虫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和 《内蒙古草业》1992,(1):39-40,22
寄生于多年生豆科牧草的种子害虫,在我区草籽产区广泛存在,是牧草种子产量、质量之大敌,其种类有苜蓿籽蜂、沙打旺金小蜂、黄芪籽蜂、柠条籽蜂、柠条豆象等。本文对其危害及防治措施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豆科牧草在建立人工草地及半人工草地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其种子的多少、优劣,对于种草事业的规模及速度影响很大。豆科牧草种子,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受苜蓿籽蜂(Bruchophagus gibbus)的为害特别严重,尤其是苜蓿、草木樨、三叶草、沙打旺、鹰嘴紫云英、百脉根等受害最烈。该虫在国外分布于欧洲及中亚整个栽培苜蓿及三叶草的地区,北美  相似文献   

16.
(七)掌握多年生牧草个体发育规律发挥其高产潜力当前科研文献上所报导的苜蓿、沙打旺等多年生牧草的产量都不是这些牧草生产能力的最高表现。主要因为对这些牧草的个体发育规律和高产潜力还没研究清楚,在栽培技术和利用方法上与一年生饲料同样对待没有区别,因而妨碍了这些牧  相似文献   

17.
太行山丘陵区气候条件与牧草生长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金铜  蔡虹 《草业科学》1997,14(6):17-20
对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引种的29种牧草中能正常生长的11种牧草的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豆科牧草的沙打旺、扁豌豆适应性较差,不适于在此地区发展,红豆草也一定程度地表现出较差的适应性。表现最好的为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的紫花苜蓿、其他苜蓿、黄花草木樨等。  相似文献   

18.
在盐碱地上如何种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选种耐盐碱的牧草品种 提高草种播后的成苗率和生长度是盐碱地种草成败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选好适宜的草种。牧草的抗盐碱能力因草种而异,一般重盐碱地应选种耐盐碱强的碱茅、沙打旺、紫穗槐、田菁、沙蒿、柠条、芪穗冰草、垂穗披碱草、鞘雀稗、灯蕊新麦草、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七年来豆科牧草引种观察试验,认为苜蓿是优质高产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我国北方人工草地建植的主要草种。沙打旺是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先锋牧草,亦可利用制成草粉和青贮原料。百脉根和红三叶是禾、豆牧草混播草地的理想草种。紫云英和草木栖是绿肥的主要草种。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七年来豆科牧草引种观察试验,认为苜蓿是优质高产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我国北方人工草地建植的主要草种,沙打旺是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先锋牧草,亦可利用制成草粉和青贮原料,百脉根和红三叶是禾、豆牧草混播草地的理想草种,紫云英和草木栖是绿肥的主要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