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乐988是2008年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的玉米新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11。玉米新品种利用是一条简单有效的增产途径,针对不同品种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是发挥新品种增产作用的重要保证,种植密度是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近几年来,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更新速度加快,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但由于新育成的玉米杂交  相似文献   

2.
赵文媛  刘旭 《中国种业》2011,(Z2):33-34
增加群体密度是玉米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群体密度的增加会给玉米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抗倒伏能力降低、空秆率增大、秃尖增长、株高和穗位提高、子粒容重和百粒重等品质性状下降。由此可见,密度不能无限制增大,不同品种种植密度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才能获得理想产量。本研究选取生产上具有代表性的玉米单交种为试材,结合生产实践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探讨不同密度对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为品种定向和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共设置了5种密度处理,研究了密度对玉米新品种爱农007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再下降,群体产量潜力随密度提高而增加,但收获指数降低。该品种适宜密度范围是7.24~8.28株/m2。  相似文献   

4.
<正>为确定我县主推夏玉米新品种种植的合理密度,实现良种良法管理,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安排了此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品种试验品种选择我县主推的两个紧凑型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不同玉米品种最佳密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凤海  周芳  王志斌 《种子》2007,26(2):77-80
本研究采用了3个玉米品种。5个密度处理在中等地力条件下进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和密度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且品种与密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不同密度之间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供试品种的耐密性有一定的差异。铁单12的产量开始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再继续增加密度,产量不再上升。在试验密度范围内,辽单35、丹玉39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对植株叶面积、LAI、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观测得到如下结论:随密度的增加,群体内单株叶面积降低。LAI、叶绿素含量开始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值后,随密度增加而下降。尤其在生长后期,下降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设5种密度处理,研究了密度对玉米新品种新玉9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再下降,群体产量潜力随密度提高而增加,而收获指数降低。该品种适宜的密度范围是6.75万~.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的光合和灌浆特性对增加种植密度的响应差异,为玉米合理增密增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我国1970s—2010s五个在生产中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了4.5万株hm–2和10.5万株hm–2两个种植密度,进行3年大田试验。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年代玉米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叶片光合性能和籽粒灌浆特性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低种植密度下, 2010s品种(登海618, Denghai 618, DH618)吐丝后穗位叶SPAD值、吐丝–吐丝后50 d穗位叶Pn和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均较1970s—2000s品种显著提高了2.18~12.05、0.57~4.88μmol CO2 m–2 s–1和0.02~0.09 g kernel–1 d–1,活跃灌浆期显著延长了2.62~4.74 d,从而使其粒重和产量显著增加(P<0.05)。增密后, 1970s和1980s品种产量降低, 1...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耐密性的遗传改良效果,选用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的5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代育成品种之间和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之间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植密度为30.0万株/hm2条件下,产量增加百分率呈由低到高再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密度为37.5万株/hm2条件下,变化趋势与之相反,2种种植密度条件下产量增加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最大种植密度变化为高—低—高的趋势。不同年代育成品种之间和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之间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年代育成品种在30.0万株/hm2和37.5万株/hm2条件下,蛋白质增加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脂肪含量降低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从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耐密性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刁杰 《种子科技》2006,24(1):46-47
本试验共设置了5种密度处理;研究了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鲁单9002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再下降,群体产量潜力随密度提高而增加,但收获指数降低。该品种适宜的密度范围是6.74—7.5株/m^2.  相似文献   

10.
设5个梯度,研究不同密度对玉米新品种濮单12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2年试验结果表明,最高密度种植生育期延迟1d,濮单12株高、穗位高、秃尖长和籽粒含水率基本上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步增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粗、茎粗、千粒重却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密度达到为8.25万株/hm~2时,濮单12产量最高。通过综合分析,濮单12在中等肥力有灌溉条件的种植区,种植密度以8.25万株/hm~2最为适宜,群体最为合理,最有利于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1.
宋伟  郭彦泰  王婧  陈辉 《种子世界》2005,(12):29-29
北麦3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研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品系代号为九三97—6205,2005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为探索其增产潜力及配套栽培技术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而设计实施了不同密度及施肥量级试验。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在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条件和高水肥生产条件下,以参试的11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种植密度6.6万~7.8万株/hm2,分析不同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水平及生产潜力和不同品种的高产适宜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呈现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各密度间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均表现为收获穗数粒重穗粒数。在宁夏引黄灌区及北方相类似的灌溉春玉米区高产栽培水平下,玉米高产(15000~17250kg/hm2)品种的利用应以耐密植的中棒型、品质好和容重高的品种为第一选择目标。容重值的大小与种植密度的关系不大,生产实践中可将使用容重较高的品种作为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同时建议将容重作为玉米高产品种选育的参考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杂交玉米高肥水条件下不同品种、不同密度的产量情况,在息烽县进行5个不同杂交玉米品种、3个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黔804,单产达617.73 kg;兴单131产量最低,单产为559.7 kg;3个种植密度中,密度为4 400株/667 m2的平均单产最高达626.38 kg;4 800株/667 m2的平均单产598.7 kg,位列第3;4000株/667 m2的平均单产最低,为521.98 kg;黔804在试验密度范围适应性较好,适宜密度要求较宽,其余品种适宜密度范围要求较窄,只适宜4 400株/667 m2,要根据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对夏玉米百玉2号的农艺性状、生理特性及果穗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密度调控,寻求发挥该品种增产潜力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该品种的高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百玉2号密度为9.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8809.49kg/hm2,比最低密度增产1719.94kg/hm2,增产率达到24.26%,在较合理的密度范围6.0万~9.0万株/hm2内,随着密度增加,产量不断提高,在此密度范围内,各地可根据当地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和栽培管理技术等条件综合考虑,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5.
优质籼稻不同品种、密度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 ,以莫王谷、德农 2 11、香优 2 0 0 0、抗优 98为试验材料 ,设计品种与密度二因素五水平的试验 ,分析品种、密度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 ,栽插密度在 2 2 5~ 4 6 5万穴 hm2 范围 ,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 ,最高茎蘖数、每株成穗数下降 ,成穗率提高 ,有效穗增多 ,每穗实粒数下降 ,结实率上升 ,千粒重相对稳定 ,产量增加 ;在云南省海拔 14 5 0m以下籼稻区可以大力推广抗优 98和德农 2 11,重点示范莫王谷和香优 2 0 0 0 ,适宜密度掌握在 4 0 5~ 4 6 5万穴 hm2 ,有利于协调各品种的最高茎蘖数、有效穗、成穗率、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关系 ,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我们在河南滑县滑丰种业科技示范园安排了主要玉米新品种产量比较和密度展示试验,目的是筛选出适合我省种植的高产玉米新品种和适合该品种种植的最佳密度,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生产上长期存在着不合理的栽培方式,使得一些小麦新品种的生产潜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试验主要是针对春小麦新品种农麦2号在不同密度和施用不同钾肥量对其产量、千粒重、容重等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密度和钾肥可以增加小麦的千粒重、容重等性状,进而提高产量,但并不是密度和施肥量越高越好,只有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才能充分发挥一个品种的生产潜力,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生产试验,摸索出在武汉地区与大麦连作种植杂交棉的适宜密度,以定植1500株/667m~2为宜,其植株形态健壮,子棉产量较高,比1000株/667m~2极显著增产,与2000株/667m~2差异很小,为大田生产选用优良品种与合理密植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玉米品种滑986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突出特点,在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表现突出,为做好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滑986的增产潜力,对滑986进行了耐密性试验,调查了农艺性状。随着种植密度增加,滑986的生育时期、株型没有变化,但株高、穗位、穗长、穗粗、行粒数、千粒重和出籽率表现不同。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倒折率增加,产量呈递减趋势。四个密度水平下,以5.2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20.
仙居县有机水稻不同品种与密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稻米要求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在有机栽培条件下表现和不同密度的产量。筛选出了适合仙居县特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要求的优质水稻品种(组合)及栽种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