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现状1.1南繁基地建设情况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21个省南繁指挥部(工作站)总计投资5 379万元,在海南三亚市、陵水、乐东、临高县等地建立永久南繁办公基地,建筑面积达20 370m2,占地20.9hm2。有16个省级单位总投入4 552万元,建立了省级管理的固定南繁基地284.6hm2。有109个农业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投入10 695万元,相继建立了稳定的南繁育种基地597.9hm2。  相似文献   

2.
1 现状 1.1南繁基地建设情况 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21个省南繁指挥部(工作站)总计投资5379万元,在海南三亚市、陵水、乐东、临高县等地建立永久南繁办公基地,建筑面积达20370m2,占地20.9hm2。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种子南繁事业现状及四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现状农作物种子南繁是缩短育种周期、加快农业良种化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战略目标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我省种子南繁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年以前的20年间,基本上处于自发阶段,各科研单位、种子企业自行到海南进行南繁;第二阶段从1980年开始,我省成立了省南繁工作领导小组,南繁工作进入了有组织开展阶段;第三阶段是从1987年,我省在三亚市建立了省南繁指挥部,全省南繁工作进入了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南繁种业是国家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持续需要.1959年以来,先后有20多个省(自治区、市)的50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高等院校和民营企业的农业专家、学者30多万人次来海南从事南繁育种工作,每年参与南繁的科研人员达5000多人,直接经济产值每年达两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全国农技中心日前称,为支持南繁植物检疫工作,提升南繁检疫安全水平,近日,该中心组织辽宁、河北、宁夏、甘肃、贵州、云南等省(自治区)植保植检系统近30名专职植物检疫员赴海南,与海南南繁管理局的专职植物检疫员一起开展了南繁育种基地植物检疫联合检查活动。检查人员分成3个小组赴三亚、乐东等地,深入繁育种基地实施产地检疫,查验检疫单证及档案,并  相似文献   

6.
数字     
<正>1.79万hm~2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获批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海南省政府联合印发《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规划专门划定了1.79万hm~2适宜南繁科研育种的区域,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用途管制。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强调,南繁规划的出台,是南繁基地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要力争用5~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农业部在海南省召开了南繁50年来的第一次全国性工作会议。会议对南繁工作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海南省为南繁工作所做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授予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等22个单位“全国南繁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授予丁晓松等183名同志“全国南繁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农业部范小建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南繁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50年来,大批育种专家和种业工作者云集海南,利用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开展育种和繁种,选育出一批又一批优良品种,并利用南繁基地进行种子纯度种植鉴定和种子生产,加快了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南繁规划落实推进会近日在海南三亚召开,会议强调,今后将进一步明确规划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南繁规划落实,力争把南繁基地建设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先行区、绿色发展的引领区、生物安全监管的示范区,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发展的新引擎。2015年出台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  相似文献   

9.
<正>植检地域急剧扩大人员设备严重不足无证调运现象突出执法取证管理薄弱一到12月,海南岛上的南繁育种基地就到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段,来自全国29个省市区70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的5000多名科技人员来到这里,进行育种试验和种子繁育。据统计,50多年来,全国选育的农作物新品种中70%都经过南繁选育,可以说,南繁基地对我国种业发展以及粮食连年丰收功不可没。据海南省南繁办统计,2011年,南繁育制种面积达到20.1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总产量达到3500万公斤,比上年增加近500万公斤,其中水稻制种面积15万亩。  相似文献   

10.
陈斌 《种子世界》2016,(1):18-19
正2015年11月底,国家南繁工作领导小组在三亚召开全国南繁工作会议,各省南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等部委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会,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会议规格之高创历年之最。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包括:贯彻落实《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年)》实施方案,明确南繁基地建设的政策要求,研究部署各省南繁基地建设的重点任务。会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的三亚市、乐东县、陵水县是我国得天独厚的天然温室,是国家划定的南繁基地。陕西省种子管理站在海南建立了南繁育种基地,通过成立南繁领导小组、统一基地管理等措施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单位独立建设南繁基地资金不足、基地规模较小、田间设施较差、南繁人员生活不能保障、育种材料流失、育种人员缺乏交流、南繁管理组织协调能力不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陕西玉米育种研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海南南繁大豆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大豆育种进程,近几年,全国各地大豆育种单位到海南冬繁的较多,且大豆品种推出的速度快,南繁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南繁的技术问题显的尤为突出,为此把大豆南繁的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南繁:现状与问题——南繁单位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了解南繁单位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是实施各种扶持和促进南繁事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为推进国家南繁育制种业核心区建设,不断发挥好南繁基地的集聚效应,促进种业科技创新和种子产业发展,中国农学会与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开展了南繁单位需求调研。本研究以107家南繁单位的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南繁单位的基本情况、条件建设以及问题与诉求等问题,提出了实施国家南繁发展战略、加快南繁基本条件建设、强化南繁种业科技园区功能设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南繁大事记:从1956年辽宁省农科院水稻所一行数人扎根三亚,到1965年国家首次投资建设南繁基地并成立各省、市、自治区南繁指挥部,再到1972年3月,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在海南岛召开"农作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同年10月,国务院发布第72号文件,批转农  相似文献   

15.
为了快出品种、出好品种 ,近年来 ,到海南繁种和育种的单位或个人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南繁的顺利进行 ,应注意以下事项。1 提早制订南繁计划各个育种单位和个人都要按照《农作物种子南繁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 ,提早制定南繁计划 ,包括南繁用地计划、财政经费预算、南繁人员的数量等 ,这样既可以协调解决冬种瓜菜和南繁用地矛盾 ,避免中介人炒作哄抬地价 ,又可以减少隔离纠纷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2 选好耕地和隔离区由于海南地处赤道附近 ,冬季高温少雨或无雨 ,土壤水分蒸发快。因此 ,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便于排水和灌溉的土地是南繁的…  相似文献   

16.
种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而南繁处在关键环节的核心部位。南繁在保障国家粮食和种业安全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海南南繁育制种基地建设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本文论述了南繁资源优势在我国种业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对南繁资源优势发挥存在的瓶颈进行分析,并对相应对策进行思考与讨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南繁在世界农业育种历史上,是一次重大的创新性突破。成长于海南省的南繁具有科技性、商业性、全国性、区域性、季节性、历史性、服务性、会聚性和文化性,这些特性使得海南的南繁有别于国外的穿梭育种和冬繁,使海南的南繁基地比其他省份的冬繁基地更具战略意义,并直接影响了南繁基地规划思路和南繁产业化战略。对照南美州智利种业发展,南繁产业同样也是种业的特殊形态,需要政府建立起创新机制,全力引导和推进南繁产业化发展。现今南繁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将向平台化、融合化、国际化、产业化、集群化和产业链条化等方向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王晖 《中国种业》2020,(11):8-12
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区位与资源、基地规模、历史、农垦体制、垦地融合等优势,也面临着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体制、人才、科技核心竞争力弱,“育、繁、推、服”产业链脱节等劣势,应充分利用南繁硅谷、海南自贸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崖州湾科技城建设等重大机遇,规避南繁种业成本上升、其他南繁基地实力增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威胁,做大做强种业产业,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南繁科技性与历史性、海南南繁不可替代性、南繁功能价值层次结构以及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南繁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战略性资源。海南南繁作为科研实践与历史的选择的重大成果,在气候条件、科学育种、粮食生产抗灾救灾、保障种业安全和区位优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通过引入价值工程、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等理念,在研究南繁的功能、价值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基础上,建立南繁功能价值的层次结构。但要实现南繁产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实现南繁功能价值,必须要解决南繁在顶层规划、试验用地、制度设计、硬件建设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建设南繁育种科研核心保护区、完善南繁法规政策保障机制、健全南繁管理体制、编制实施南繁育制种基地发展规划、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郑强 《种子世界》2017,(10):17-19
<正>1重庆南繁工作历程重庆市南繁工作开始于1972年,由重庆市种子站牵头,组织科研、教学、种子企业等单位在海南开展南繁育种和南鉴工作,持续时间至今长达44年。重庆市南繁南鉴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1第一阶段:重庆直辖前,种子生产经营处于计划经济时期(1972~1996年)1972~1974年,重庆市南繁的作物是玉米,主要是进行自交系繁殖和制种。从1975年开始,南繁工作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