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东平 《茶业通报》2021,43(2):85-89
在阐明中国文化中"道"的含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我国处在由粗放式饮茶法的末期向正规的、精细的饮茶法过渡的历史背景下,陆羽茶道的基本特点主要是设定二十四器的仪式,强调"精行俭德"为茶道根本,通古今、重环境、可变通,以及茶道的其他规范要求.并指出陆羽茶道存在的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2.
陆羽在江西     
寓居江西世界茶圣——陆羽、晚年迁居江西,曾住过上饶、南昌、信城、馀干和庐山等地。他为了著《茶经》,跑了江西很多茶区,不仅深入民间请教,而且亲自植茶、评水实践。他“寒居思惮”,悉心著述,被后人称为“茶仙”。据江西《名胜志》记载:“陆羽宅,在上饶里五里”。又据《江西通志》载:“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庇,复州竟陵人。拜太子文学徒太常寺太祝不足。寓居信城北三里,自号东岗子性。嗜茶,循居多植茶,因号茶山,御史萧瑜领洪州,自信州移至洪州,玉芝观尝至庐山。在洪州瑜喜与唱和成帙”。  相似文献   

3.
陆羽在江西     
江西,唐属江南西道,境内江州(今九江)、洪州(今南昌)、吉州(今吉安)、袁州(今宜春)、饶州(今鄱阳)、信州(今上饶)等州均产茶。浮梁(今景德镇)是唐代著名的茶叶集散地,茶叶资源十分丰富。陆羽在考察河南义阳郡和巴山峡川茶区后于至德元年(756)随秦人过江,来到江西茶区继续考察。他首先游历了位于长江口岸的江西北大门——江州,继至洪州,遇访好友时任洪州户  相似文献   

4.
陆羽在湖州     
陆羽在湖州吕维新(江西省上饶茶厂)湖州北滨太湖.西依巍峨天目山,东南接壤杭嘉湖平原。境内崇山峻岭,溪河交错。郑板桥有诗赞日:“六干三百太湖坡,七十二峰高峨峨。”古代以产丝、茶著称。唐代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唐帝国处在由盛到衰的转折...  相似文献   

5.
6.
唐代陆羽,生于何年,卒于何时?这是茶业界一直关心和讨论的课题。本文根据翻检史料所得,略呈管见。早在三十年代初,陆羽故居西塔寺住持僧新明禅师就对陆羽生卒年做过考订(以下简称“新明说”)。他根据西塔寺历代相传的史料,考陆羽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癸酉岁,卒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甲申岁。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岁在癸酉,适逢陆羽诞辰1200周年。西塔寺为了纪念陆羽,于是新明禅师精心校阅历代刻印的《陆  相似文献   

7.
陆羽的卒地,学界说法不一,有湖州说、两地说、竟陵说。由《通论》和《通载》之隐士陆羽卒之记,知陆羽卒前的生活状态为隐士,由《舆地纪胜》之记、赵璘《因话录》与周愿《三感说》相互印证,陆羽晚年回竟陵隐居西塔寺,笃信佛教,又据周愿《三感说》及清《一统志》所载,陆羽卒于竟陵,葬覆釜洲,并建有塔。  相似文献   

8.
苗家茶道     
李阳 《茶业通报》2002,24(1):13-13
苗族是云南省36个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苗家饮茶成俗,祭祀必备茶,喜事不离茶,待客先敬茶,世代相袭,形成了别具风情的苗家茶道。苗家茶道,苗语“主吉”,其风格古朴,带有明显的楚文化色彩,贯穿着浓郁的苗族风情。整个茶道包括“敬祖”、“叙史”、“献茶”三部分,分别以吟、诵、唱的形式表现口耳相传的苗族文化,把饮茶与苗族说唱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在较为隆重的大场合,茶道仪式须由“巴迪雄”(苗)主持,一般场合则请村寨上有威望或辈份高的长者主持就行。主家先用鼎装入井水或山…  相似文献   

9.
陆羽煎茶二十四器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以寿 《茶业通报》2002,24(1):46-47
从陆羽《茶经·九之略》和封演《封氏闻见记》知陆羽煎茶有二十四器,但今本《茶经》列有二十五器,本文考证其中的“”非茶器,乃后人误添。  相似文献   

10.
<正>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这除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外,也许与他们的嗜茶习惯有关。日本人视茶为益寿的灵丹,延年的妙药、健康的希望,美好的享受。据说日本人均年茶叶消费量颇大,是中国人均的三倍。  相似文献   

11.
《茶经》问世,茶业大兴,推动了茶产业发展,标志着茶业升华为茶文化。中唐始征茶税,成为重要财源。但历代统治者榷征茶叶贡赋失度,苛政病民,至宋尤甚。不满之士,嫁接古文,杜撰故事,欲假陆羽而呼毁茶论,终归心虚声暗,无损陆羽济世裕民的千秋功德。  相似文献   

12.
沈佐民 《茶业通报》2002,24(2):44-45
“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大众的、覆盖全民的、高雅的普通文化,起源于我国。本文对“茶道”的定义,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茶道所包含的内容及中国茶道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主要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黄友谊 《茶业通报》2006,28(1):37-39
茶文化发展至今,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深化,不少方面己自成体系。然而,目前对茶文化的核心———茶道,虽已有不少研究探讨,但关于茶道到底是什么,至今仍未有较为明确且较为统一的说法,也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与系统化。同时在目前的茶文化实践中,我们常称茶道,又有称茶道精神,也有称茶道表演,而且又出现茶德,还有叫茶艺精神的。出现这些,是茶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茶道内涵丰富的必然。但目前对这些概念界定不足,自然无法较好地区分它们的关系,以致于不少人把它们等同,造成概念混淆。特别是连一些茶文化工作者自身对这些概念…  相似文献   

14.
15.
16.
咏百花良方     
珍珠梅 珍珠梅花叶互生,白花密集圆锥形。貌似高梁无食用、盛产我国东三省。秋冬多采皮和茎,活血祛於再生津。跌打损伤有骨折,白水送服二三分。  相似文献   

17.
王春华 《茶业通报》2012,(3):127-128
对于日本来说,茶道最初是一种中国大陆的"舶来品",后来却发展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一个宝藏。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其逐渐沉淀,不断转型并走向成熟是在日本的武家时代。可以说武家时代是茶道发展历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同  相似文献   

18.
丁俊之 《贵州茶叶》2004,32(2):16-16
1200多年前陆羽《茶经》,这个国内外公认的世界第一部茶业专著,流传环宇,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正>提起茶道,我们很自然会想到日本茶道。日本茶道是高度仪式化的饮茶生活,其目的是在饮茶中体味人生。它是在清幽而素雅的茶室中进行的。茶室一般是由竹木或芦草编成,侧有水屋,室内有插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