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陈仁友  于丁 《淡水渔业》1978,(5):31-32,34
湖北省浠水县城关公社永东大队一口四亩水面的下沙塘,利用城镇生活污水养鱼,采用以非洲鲫鱼为主,白鲢为辅,多品种混养的方法连续三年亩产超过双千斤。1975年为2,309斤,1976年为2,423.5斤,1977年为2,713.5斤。全大队1977年鲜鱼平均亩产1,526斤。总产比1974年增长9.4倍。  相似文献   

2.
1977年,我省池塘成鱼产量大幅度上升,不少单位都超过了亩产1,000斤。重庆市有120.2亩达到了亩产1,200斤以上,其中花溪公社群乐大队68亩,平均亩产1,205.5斤;红阳大队25.8亩,亩产1,218斤;刘胡兰大队8亩,亩产1,602斤,涂山公社刘岗生产队2亩,亩产2,347.9斤;  相似文献   

3.
玉林镇东明大队,东兴生产队大门塘,面积10亩,1977年在养殖鲢、鳙、鲩、鲮、鲤的基础上开始混养非洲鲫鱼,当年亩产达1178斤,比1976年亩产706斤增产66%.1978:年亩产1683斤(其中非洲鲫鱼亩产761斤,占产量45%),比1977年增产42%.1979年亩产1763斤,为1976年产量的2.49倍.养殖非洲鲫鱼有以下的好处:  相似文献   

4.
玉林镇东明大队东兴生产队有鱼塘10亩,鱼种塘1亩。1976年以来,这个队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抓好粮、菜、猪的同时,落实专人充分利用水面进行科学养鱼,1977年塘鱼亩产超千斤。去年实行了养鱼“五定”劳动管理后,又创造了新的高产纪录,10亩成鱼塘,总产鲜鱼16830.8斤,亩产达1683斤。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花溪公社群乐大队在大面积连续几年亩产超过1,200斤的基础上,1978年平均亩产达1503.6斤,高产塘已达2,155.7斤/亩;重庆市涂山公社刘胡兰大队刘家冈生产队新塘在连续几年亩产超过2,000斤的基础上,1978年已近3,000斤/亩,为我们树立了高产稳产的典型。为了总结经验和进一步发展塘堰成鱼生产,1978年,我们在重庆市花溪公社群乐大队、水山公社刘家冈生产队、  相似文献   

6.
《淡水渔业》1977,(2):22-23
河南原阳县祝楼公社卞庄大队1976年开展稻田养殖鱼种,获得粮鱼双丰收。试验田水稻亩产1,035斤,鱼亩产88斤,对照田水稻亩产900斤。现将试验方法与结果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7.
《淡水渔业》1975,(3):36-36
新庙公社月陂大队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塘堰养鱼由1964年平均亩产248斤到1973年上升到平均亩产654斤,试验塘亩产达到1,060斤。使塘堰养鱼做到逐年稳产高产,对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巩固集体经济,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广西水产科技》1978,(1):44-47
非洲鲫鱼是优良养殖鱼类,几年来,我市已逐步推广饲养,并出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如向阳公社津头大队18亩高产塘,1976年平均亩产2000斤,其中非洲鲫鱼占700斤;葛麻大队1976年13亩配养非洲鲫鱼的试验塘,平均亩产1929斤。实践证明,大力饲养非洲鲫鱼,是夺取我市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产榜     
子亩产62936斤:福建云霄县红旗人民公社1.08亩埕,共收67,971斤多。塘鱼亩产跃过六万关:河北徐水县白洋淀人民公社杨庄子卫星塘,产鱼63818斤。鲜藕大丰收:江西南昌县先锋公社太捕大队的199亩藕塘共收鲜藕7,100,430斤,平均亩产35,700斤。莲子高产:湖北省洪湖县小港乡二社的200亩莲湖,收莲子240万斤,平均亩产1200斤。  相似文献   

10.
“八字”养鱼经验是我国广大农渔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养殖史上光辉的成就.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已经完全得到了证实.各地贯彻了八字经验,获得了许多高额丰产成果,如源江县有17,000亩精养水面,平均亩产400斤,64,200亩粗养水面,平均亩产231斤;安乡县大鲸港养殖场40亩丰产塘,平均每亩已经起水2,700斤;衡南岳屏公社岳屏大队193亩池塘,平均每亩已起水2,023斤.最高的是2.1亩的土地塘,一亩起水3,350斤;衡南县泉溪公社高冲大队的186亩池塘,平均亩产1,678斤,最高的棕水塘4亩水面,亩产  相似文献   

11.
《内陆水产》1980,(4):42-43
汉寿县沧港公社捕捞大队,95户、406人,内湖水面1200亩,1977—78年建设商品鱼基地730亩。1979年鲜鱼产量3614担,430亩基地成鱼塘亩产281.5斤,总产值202540元,人平纯收入257元。去年,这个大队的总产值、基地鲜鱼单产和社员人平收入都分别比1978年增加54%、41%和88%,获得历史最好年成。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了中央两个农业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12.
《渔业现代化》1978,(4):15-17
近年来,我国先后试制成功多种形式的增氧机。根据各地初步的实践证明,增氧机是池塘养鱼夺取高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广东省顺德县水产试验场于1976年使用增氧机养鱼试验,一个五亩鱼塘,一年净产鲜鱼8,824斤,亩产1,765斤,比1975年的。780斤提高一倍多;福州市七一大队增氧机池,一年亩产达2,997斤。  相似文献   

13.
衡阳县双阳大队流水石生产队社员彭南发,近几年来,利用2.4亩稻田培育春片鱼种,获得了稻鱼双高产。1983年实行晚稻与鱼种共生,出售春片鱼种收入1650元,亩产稻谷1560斤,其中晚稻亩产760斤。他的具体作法是: 一、选好田,做好  相似文献   

14.
我市地处珠江三角洲,是个中等工业城市,有24万人。郊区有3个公社,35个大队,7万人。耕地总面积5.5万亩,其中稻田3.2万亩,蔬菜地0.5万亩,鱼塘1.16万亩,是个半粮食、半经济作物的围田地区。近几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遵照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教导,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学理论,抓路线,深入批林批孔和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促进了塘鱼生产的不断发展。1974年,塘鱼总产量为666.68万斤,平均亩产575斤。与1964年相比,总产量增加27%,亩产增加22.6%。有一个公社平均亩产826.2斤,一个大队平均亩产超千斤,八个生产队平均亩产在  相似文献   

15.
佟振林 《水库渔业》1983,(4):24-26,17
为了探索汉中地区小(二)型灌溉水库鱼类增产的可行性和技术特点,我们于1977~1981年连续五年在南郑县白兔岭水库进行了鱼类增产试验。试验结果五年平均亩产122斤,是试验前多年平均亩产12斤的10倍,其中1981年亩产195斤,总产1.1万多斤,接近于试验前17年的总和。本文报告试验情况,同时对小(二)型灌溉水库渔业增产措施提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1958年生产情况1958年本省海洋捕捞生产达47万5千吨,海带养殖由57年的两百亩跃增到五万多亩,产量预计可达30至40万吨,另外,釆集野生贝藻类按五担折一担计,达44万吨,共计121万5000吨至131万50000吨。全省渔业放出了许多“卫星”。水产养殖方面,出现了龙溪、连江、长乐等几个“万斤县”,其中长乐县人民公社梅花大队,亩产(?)65,251斤。福清县高山人民公社岭下大队小牡蛎,亩产牡蛎肉4,750斤。云霄县国营养殖场2.8亩蚶,平均亩产28,620.5斤。长乐  相似文献   

17.
青龙公社位于成都市北郊,地处浅丘间平坝。沟渠纵横,水利条件较好。近三年来,公社党委为了进一步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了稻田养鱼。1972年公社党委在荆竹大队试点,利用30亩中稻田养鱼,当秧苗返青后即放鱼苗下田,每亩放养鲤鱼苗300-500尾,饲养两个多月,到水稻将收割时捕鱼,共收鲜鱼900斤,平均亩产25斤,每尾体重三两至半斤不等。公社党委推广了荆竹大队的经验,1974年全公社中稻田养鱼发展到240亩,平均亩产鲜鱼41斤。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常德县韩公渡公社牛古陂大队,有三十亩低洼湖田,过去种稻,每年平均亩产只有一百二十斤左右,由于防洪排渍,开支很大,成本很高,造成年年亏本,变成了包袱。一九八一年大队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实行植湘莲为  相似文献   

19.
我县江平公社交东大队虾场建于1980年,围垦面积800亩,养殖水面600亩,整个虾场就是一个大塘。由于水体大,养虾很难做到精养高产,几年来养虾单产很低,连年亏损。1980年产虾6504斤,平均亩产8.1斤,交售虾3694斤,1981年产虾4600斤,平均亩产5.7斤,交售虾2900斤;1982年因没有落实生产责任制,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长时间不投饵,  相似文献   

20.
张建寿 《淡水渔业》1976,(10):31-31
福建省浦城县全县272个大队有淡水养鱼的就达243个,海拔千米以上的大队也养起了鱼。今年人工孵化鱼苗不仅满足了本县需要,而且还支援了兄弟县。连续保持六年水库水面亩产百斤以上的有4个单位。该县今年1—6月为市场提供商品鱼8万多斤,比75年同期产量翻了一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