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退耕还林区造林树种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金沙江干热河谷鹤庆段引入的印度黄檀、墨西哥柏、圆柏、苏门答腊金合欢、山合欢、黑荆、新银合欢、木豆等,与本地树种苦楝进行对照造林试验,比较高生长、地径、保存率等综合生长指数,结果表明:用生长量指标比较,墨西哥柏、圆柏、山合欢、黑荆、木豆及苦楝较符合鹤庆县干热河谷造林的实际,在鹤庆干热河谷区内海拔1650m以下适应性良好.新银合欢在海拔1400m以下区域保存率高,适应性好;苏门答腊金合欢在海拔1300m以下区域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印度黄檀在该区域的最低海拔1160m处表现出不适应性.对黑荆树、墨西哥柏、藏柏、苦楝的坡位适应性研究表明:由于受温度和土壤生态因子的影响,供试树种同时表现出植株从坡上部到坡下部保存率更高、生长更好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干热河谷地区新银合欢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干热河谷地区人工造林技术及恢复山地植被的有效方法,对新银合欢在干热河谷地区上山造林进行研究,认为在做好苗木培育的基础上,重点是加强幼林抚育管理,新银合欢与其它适宜树种相比较,具有投入低、见效快、病害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半干旱地区臭柏造林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半干旱地区不同立地条件臭柏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无灌溉条件下,雨季和秋季是臭柏造林的适宜季节;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75.8%和67.8%以上。造林时风沙土0~60cm土层内平均含水率以3.4%~4.1%为宜,否则成活困难。臭柏造林当年生长量不足6.0cm,第三年生长加速,生长量为造林当年的3~4倍,并接近天然臭柏群落的新枝年生长量。  相似文献   

4.
皖南歙县石灰岩山地天然次生林群落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歙县典型石灰岩山地天然次生林群落特征,旨在为皖南山区石灰岩山地更新树种选择及造林树种多样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歙县石灰岩山地由于土壤发育程度、土层厚度和岩石裸露率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森林群落,主要是麻栎-化香林、枫香-麻栎-黄檀林和枫香-短柄枹林;稳定的优势树种为麻栎、枫香等.  相似文献   

5.
滇池流域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骏  阚丹妤  沙敏  尹江  杨志勇  王飞  杨云丽  宋升治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82-11783,11807
选用云南松、华山松、云南油杉、旱冬瓜、川滇桤木、滇青冈、麻栎、冬樱花、球花石楠、黄连木、三角枫、藏柏、墨西哥柏、滇合欢、刺槐、清香木、火棘、车桑子、马桑、苦刺、金银花、野蔷薇、地石榴23种乔、灌、藤树种,2年苗龄容器苗,按照乔-灌-藤点状不规则混交模式,并采取大穴深栽、适当密植、客土、滴灌、树盘覆盖等技术提高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6.
以元谋干热河谷20年生赤桉纯林、新银合欢纯林以及赤桉×新银合欢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木单株进行树干解析,研究不同造林模式下2个树种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 1)新银合欢的混植促进了赤桉的生长。2)赤桉、新银合欢树高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胸径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在5~10 年呈下降趋势,在10~15 年期间呈上升趋势(除混交林内赤桉),之后又下降。3)根据Logistic生长曲线的变化率,可将赤桉、新银合欢5~10 年划分为生长初期,10~25 年为生长快速期,之后为生长稳定期;经模型预测:赤桉纯林在23 年时达到数量成熟,赤桉混交林在25 年时达到数量成熟,纯林以及混交林内新银合欢均在24 年时达到数量成熟。针对赤桉、新银合欢生长特点,提出在生长初期和生长快速期增加水肥供给并进行适当疏伐等措施以促进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7.
根系生长是树种特性与土壤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根系研究可为困难立地树种适应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以山东省药乡林场麻栎和刺槐混交林为对象,研究了2种树种在石质山地浅层细根的生物量、细根形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以期揭示华北石质山地2种树种细根生长特征及其环境适宜性。结果表明:1)在根径0~0.5cm范围内,麻栎的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刺槐。麻栎根系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14);2)在根径0~0.5cm范围内,刺槐的根系数量显著高于麻栎,而根长、根表面积显著小于麻栎。刺槐根表面积与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r=-0.809);3)刺槐非根际土壤全N含量、有机质含量显著麻栎。相关性分析表明,刺槐根系生物量、根系形态与土壤养分相关关系不显著,说明土壤养分并不是刺槐根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而麻栎细根生长发育与土壤养分呈显著相关。根据2种树种浅层细根特征,在华北土石山地造林过程中,可考虑其根系生长策略的不同而采用树种混交,从而弥补2种树种对不同限制性因子的缺陷,实现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和植被保存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石台县典型石灰岩山地森林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皖南石灰岩山地森林群落特征,旨在为皖南山区石灰岩山地更新树种选择及造林树种多样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石台县石灰岩山地由于土壤发育程度、土层厚度和岩石裸露率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森林群落,主要是冬青-枫香-香果树林、黄连木-冬青林.稳定的建群种为黄连木、冬青、枫香等树种,而黄檀、香果树等为主要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9.
青杨是青海省营造山地农田林间的主要树种。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1999年春旱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在台子乡塘巴村和阿士记村进行了青杨扦插苗截冠去根、ABT生根粉处理营造山地农田林网试验,结果表明,这种造林方法比常规造林方法成活率提高31.2%,苗木根茎生长量提高0.62cm,当年平均高生长量提高52.4cm,新生根长度增加12.9cm,单株平均根重增加5g,苗木根腐蚀、烂皮病等的危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兰州北山干旱区云杉卡氏造林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解决干旱山区造林保存率低下的问题,在兰州市北山干旱山区的徐家山试验基地相同立地条件下,采用卡氏、干旱造林方式进行云杉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卡氏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高于干旱造林,3年生卡氏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93%以上;采用卡氏造林的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发枝数、新梢生长量均明显高于干旱造林,二者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用优良度估测种子发芽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冲天柏等7种云南主要造林树种154批种子的优良度与发芽率作对比试验,发现优良度与发芽率之间存在着极明显的相关关系,据此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可在1d内估测出种子的发芽率,冲天柏类:y=-0.36 1.00x;云南松类:y=-5.8 0.88x;华山松类:y=-27.6 1.16x,用方程估测的种子发芽率与实际发芽率之间的误差不超过GB2772—1999规定的容许误差。  相似文献   

12.
以鲜叶中抽提物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与水分蒸发所消耗的热量之差作为易燃性评判指标,评出了滇中10种木本植物鲜叶易燃性强弱的顺序:蓝桉>冲天柏>华山松>云南松>茶>黑荆>旱东瓜>栓皮栎>山合欢>川梨.以鲜枝在有焰燃烧阶段释放出来的热量作为易燃性评判指标,评出了滇中10种木本植物鲜枝易燃性强弱的顺序:冲天柏>栓皮栎>蓝桉>茶>华山松>云南松>山合欢>黑荆>川梨>旱冬瓜.  相似文献   

13.
2011—2013年在中卫香山地区引种欧李进行人工造林试验,研究其成活及幼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香山地区灰钙土采用覆膜造林技术栽植的欧李苗木成活率达85%以上,当年生长高度达到50 cm以上,3年生欧李产量达到0.8~1.5 kg/株。  相似文献   

14.
对设于皇藏峪自然保护区内的3种森林植被下6块测试样地的土壤基本性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栓皮栎林下土壤容重、硬度、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等指标相对较大,而青檀林下土壤粘粒组成、孔隙度等指标相对较大;栓皮栎林下土壤呈弱酸性,而青檀林和黄连木、黄檀林下土壤呈碱性;在土壤养分方面,栓皮栎林下土壤水热条件较好,土壤有机质与氮、磷、钾等养分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从造林地的选择、整地、造林时间及方法、管护措施等方面阐述了黄连木和臭椿混交林栽培要点,以便为营造速生丰产黄连木和臭椿混交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华北石质山区不同郁闭度条件下野生黄连木5年生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摩尔分数、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效率的光响应和CO2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幼苗叶片在不同郁闭度下的光响应过程基本相似,净光合速率都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升高而增加,到达光饱和点后逐渐平缓.郁闭度0条件下,黄连木有较高的光...  相似文献   

17.
以江苏省徐州市次生林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对其主要乔灌木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中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的生态位宽度较广,分别达到0.7625,0.4935和0.4184;灌木层中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和刺槐的生态位宽度较广,分别达到0.7358和0.5271;群落中黄连木与三角槭Acer buergerianum,侧柏与黄连木的生态位重叠较大;侧柏在灌木层中几乎没有出现幼树,但由于它们在乔木层中的生态位较广且与其他树种的生态位重叠较小,所以侧柏、刺槐与构树仍将是该区荒山造林的主要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18.
辽西阜新地区主要树种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显微结构,根系分布和水分生理生态特点等方面,综合研究了辽西半干旱地区主要树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侧柏、樟子松、蒙古栎、黄榆、元宝枫的抗旱性强,林分可在干年阳坡稳定生长;花曲柳适作伴生树种;油松、刺槐在造林初期生长良好,但在严重干旱年份未达成材生长便开始衰退,甚至枯干。前者适于阴坡造林,后者适于沟坡、沟底及山下腹坡脚处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