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产业化道路 建畜牧业强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作为全国畜牧业大省主要表现是:畜牧业的多项发展指标不仅名列全国前茅,而且所占比重大,对全国的影响大、贡献大。以生猪、水禽、肉兔和蜜蜂等优势明显,特别是生猪的存栏量、出栏量、产肉量、外调量、产值量以及人均量等指标均居全国之冠,其中猪肉外调量已占全国省际间调拨总量的三分之一,全国城镇人口人均吃四川猪肉达5公斤,对支援全国市场、稳定物价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四川虽是畜牧业大省还不够强大。突出表现在:畜牧业内部结构还不尽合理,牛羊等节粮型畜牧业所占比重太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畜牧业生产方式还比较…  相似文献   

2.
四川是农业大省、畜牧业大省,也是国家批准建设的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畜牧业已成为该省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多年来,四川生猪和水禽存出栏、肉兔出栏、蜜蜂存栏及肉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2013年,全省肉类总产量690.1万吨,其中猪肉产量510.8万吨,占全国猪肉总产量9.3%;畜牧业总产值2267.6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40%,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1/5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是我国第一产猪大省,猪肉产量超过全国产量的10%,最多时四川每年外调肥猪2000万头左右,约占全国省际间调拨的1/3。2007年,四川省生猪出栏9911万头,猪肉产量740.6万吨,年末存栏生猪6284万头,其中,能繁母猪597.95万头。  相似文献   

4.
<正>四川是农业大省、畜牧业大省,也是国家批准建设的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畜牧业已成为该省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多年来,四川生猪和水禽存出栏、肉兔出栏、蜜蜂存栏及肉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2013年,全省肉类总产量690.1万吨,其中猪肉产量510.8万吨,占全国猪肉总产量9.3%;畜牧业总产值2267.6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40%,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1/5以上。近几年来,该省围绕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及国家  相似文献   

5.
四川是畜牧大省,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8.1%,比全国高10个百分点,生猪占全国近1/5,外调量占全国1/3以上,对全国猪肉市场举足轻重。不久前江泽民同志到四川视察,对四川畜牧业发展表示关注和支持,指示要大声疾呼,养猪上要支持四川。去年四川省畜牧业稳定发展,全省1~9月出栏生猪4394.41万头,比上年同期增  相似文献   

6.
四川畜牧生产已连续二十一年获得丰收,牧业结构已得到初步调整。1998年肉牛出栏195万头,比1987年增长4-2倍。但是,四川肉牛生产刚刚起步,还存在牛的品种生产性能差、牛改繁育体系不健全、各级领导和农民对肉牛生产认识不足等问题。一、提高认识,把发展肉牛生产作为畜牧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肉牛生产,是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四川是一个畜牧生产大省,也是养猪大省。1998年猪的产值占牧业产值的2/3,猪肉占肉类总量的78-7%,肉类结构极不合理。近年来,随着全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四川猪肉外销受阻,…  相似文献   

7.
1发展绿色猪肉食品的背景和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殖业有了很大发展,生猪存栏量和猪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四川是全国的养猪大省,宜宾市是川猪主产区之一,2000年出栏肉猪369万头,按总人口人平有猪肉56.2公斤,占肉类产量的80%,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产值19.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四川猪肉长期供过于求、指望外销,是一项面临严峻挑战的外向型产业。目前,以猪肉安全性和优质化水平为核心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已发出公告允许进口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批准的肉类,并将猪肉进口关税…  相似文献   

8.
<正>四川省是我国的养猪大省,是全国生猪出栏最多的省份,2006年出栏生猪9400多万头。四川除了年出栏猪头数位居全国第一外,还有年存栏猪头数、猪肉总产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均为全国第一,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养猪大省。  相似文献   

9.
四川是畜牧业大省和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近年来全省畜禽养殖业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每年外销出口分割猪肉100多万吨(其中,外  相似文献   

10.
湖南是全国的畜牧业大省,养猪业大省。2006年,全省出栏生猪7985万头,存栏4160万头,猪肉产量524.9万吨。全省生猪出栏量居全国第2位,人平生猪出栏量居全国第1位。全省养猪业产值62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4.3%,占畜牧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和消费大国,猪肉长期占城乡居民菜蓝子肉类食品的60%以上,具有“猪粮安天下”的重要战略意义。四川是全国第一养猪大省和消费大省,是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也是《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7个重点发展省份之一,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种猪作为生猪产业的“芯片”,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具有“良种筑基石”的压舱石作用。  相似文献   

12.
1 当前的生猪产业发展形势 1.1 从产销形势分析,我国的猪肉需求空间仍然很大 生产方面,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生猪生产国.2007年,我国肉类总产量8 130万吨,其中猪肉5 197万吨,猪肉产量居世界第1位,占世界生产总量的一半.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48.9千克,其中人均猪肉占有量33.2千克,猪肉消费是肉类消费的主体,特别是我国南方更是离不开猪肉.我省是全国的生猪大省,2007年预计全省出栏生猪7 900万头,猪肉产量520万吨,分别居全国第2位、第3位.人均猪肉占有量77千克,高出全国人均占量1倍以上,是最大的猪肉调出省.需求方面,猪肉需求将进一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猪业》2010,5(4):55-55
<正>本刊辑:四川检验检疫局4月13日消息,四川是生猪生产和出口大省,猪肉产品出口量额在四川出口农产品中一直位居首位。为了确保出口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四川生猪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推动四川猪肉产品扩  相似文献   

14.
报刊集萃     
畜牧业的四大产业带 (一)生猪产业带 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200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猪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3.8%,华北地区占21.6%,东北地区由于粮食转化潜力大,正成为养猪新区。(二)肉牛肉羊产业带 肉牛产业带主要是以黄海平原、淮海平原为中心。肉羊产业带主要在新疆和内蒙古,占全国羊肉产量的25%,河南、山东、河北、四川、江苏和安徽5省羊肉产量占全国产量的45%。(三)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我省肉类生产、加工及消费现状的基础上,对我省肉类深加工前景作一展望,重点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发展潜力,并对肉类深加工发展模式和产品开发方向作一思考。一、发展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和消费国,占全球产量和消费量的四分之一,1998年肉类总产量近6000万吨,其中猪肉占70%。预计流通量2000多万吨,另经集贸市场销售的在2100万吨左右,全国人均消费量约50千克,其中肉制品所占比例为6%。四川是畜牧大省,肉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1998年已接近600万吨,其中猪肉80…  相似文献   

16.
正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7月29日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在关于川猪产业推进和保供给情况的报告中表示,经国家统计局核定,6月末四川省生猪存栏3 322.7万头,上半年四川省出栏生猪2 228.7万头,居全国第一。四川是生猪养殖和猪肉消费大省,常年生猪出栏量、猪肉消费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左右。2017年和2018年四川省生猪出栏均居全国第一,2019年非洲猪瘟快速蔓延,全国生猪养殖断崖式下跌,四川省生猪出栏4 852.6万头,超额完成4 008万头的出栏任务。  相似文献   

17.
我省是一个“粮、猪”型经济结构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大省,养猪业在我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4年,全省出栏肉猪4135.8万头,比上年增长13.4%,仅次于四川,居第2位,肉猪出栏率达137%,比全国平均高32个百分点,排全国各省、区之首;年末存栏猪3172万头,对长5.2%.猪肉产量2671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90.5%,人均占有猪肉毛203kg,比全国平均高15.33kg,养猪业产值228.5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3%,占牧业产值的82.9%.养猪业为农民人均增收420多元.今年一季度,养猪业在去年大发展的基础上又取得可喜成绩,据畜…  相似文献   

18.
<正>四川一直是生猪生产大省,而广东每年更是从四川进口大量的冻肉。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曾经繁荣的四川生猪业伤了元气,产量下滑已成定局。记者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四川生猪业产量下降10%,但是当地猪肉市场肉价不升反降。究竟是什么原因?此外,四川猪肉产业短期受创  相似文献   

19.
前言: 四川是畜牧业大省,也就是兽药的使用与生产大省,这里有GMP兽药企业有93家,通过GMP兽药企业数居全国前5,兽药行业总产值约20亿元,约占全国市场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四川是全国第一养猪大省,川猪是四川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单项农产品,同时四川还是国家唯一批准建设的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和"十三五"国家生猪生产重点发展7省(区、市)之一。2016年,生猪对畜牧业产值的直接贡献近1 7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占畜牧业产值的65%以上,稳居农业领域第一大产业位置,生猪养殖已成为广大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