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通过对桃穿孔病2年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戊唑醇水乳剂是防治桃叶穿孔病的有效杀菌剂,田间使用浓度以1500倍液和2000倍为宜。  相似文献   

2.
以12年生朝辉和10年生红珊瑚桃为试材,进行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防治桃疮痂病、穿孔病试验.结果表明,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桃疮痂病的防治达76.84%,600和800倍液对穿孔病的防治达78.04%和72.34%,均优于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和代森锰锌等常用杀菌剂来防治桃疮痂病和桃穿孔病的防效.  相似文献   

3.
设施栽培桃穿孔病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设施桃真菌性穿孔病和细菌性穿孔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筛选出了60%百泰水分散粒剂1 000~2 000倍、70%品润干悬浮剂700倍液与25%凯润乳油3 000倍等防止真菌性穿孔病的有效药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与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治细菌性穿孔病的有效药剂,并确定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4.
室内外试验研究表明,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是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的优良杀菌剂,田间施用浓度以400~600倍液为宜;克菌康与有机合成杀菌剂交替施用,能提高防治效果;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对桃细菌性穿孔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1防治樱桃病害的杀菌剂1)防治细菌性穿孔病的农药。主要有石硫合剂、多硫化钡、克菌宝、普德金、保加新、梧宁霉素、新植霉素、DTM、A3制剂、硫酸链霉素、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消菌灵、氯溴异氰尿酸、灭菌威、硫酸锌石灰液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山东省扁桃主要栽培区的调查和试验,掌握了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桃蛀螟、茶翅蝽、桃潜叶蛾、桃蚜和桑白蚧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时期:3月上中旬;物候期:萌芽期;防治对象:桃褐腐病、炭疽病、细菌性穿孔病、流胶病、桃蚜、桃瘤蚜、介壳虫、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卷叶虫、叶螨。防治措施:1)结合花前修剪,剪掉树上病僵果、黄刺蛾茧、黄褐天幕毛虫卵、蚱蝉卵和桑白蚧等病虫枝。2)喷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0倍液,  相似文献   

8.
为控制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依据,于2011年选用农用链霉素、叶枯唑、春雷霉素、中生菌素4种药剂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生菌素防治效果最佳,2011年防治效果接近65%,2012年防治效果超过70%。春雷霉素和叶枯唑防治效果较好,农用链霉素较差。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有效药剂,对3种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0%噻唑锌悬浮剂750倍液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效果是供试药剂中最好的,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5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差,33.5%喹啉铜悬浮剂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0.
8%宁南霉素AS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宁南霉素水剂为试材,进行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宁南霉素毒性低,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对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均具较好防效,适宜的使用浓度为2000~3000倍液。  相似文献   

11.
1 主要病害的无公害防治 1.1 桃细菌性穿孔病 1)发病规律.病原菌主要在落叶、枝条的病组织内越冬,借风雨和昆虫传播,由叶片和枝条皮孔或芽痕入侵.西安地区一般5月发生,若春季温暖并潮湿,4月下旬即可发病.若春季较冷且干旱,发病较轻.多雨、通风透光不良、树势弱、偏施氮肥的桃园发病较重. 2)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合理负载,精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冬季清除落叶、剪除病枝,集中深埋.萌芽前全园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展叶后发病前喷200倍石灰倍量式硫酸锌石灰液、72%农用链霉素3 000倍液、代森锰锌1 000倍液等预防侵染.  相似文献   

12.
3月 萌芽前全树喷3—5。Be石硫合剂,防治桃蚜、红蜘蛛、细菌性穿孔病、介壳虫等。 4月 花前喷1次10%吡虫啉3000-4000倍液防治桃蚜。落花后喷1次10%吡虫啉3000.4000倍或菊酯类药剂,加50%多菌灵粉剂600—800倍或50%疫霜灵600倍液并混加300倍尿素,防治桃蚜、梨小食心虫、缩叶病、细菌性穿孔病。  相似文献   

13.
霉斑病穿孔病,是桃(李)三大穿孔病之一,属真菌性病害,既侵染桃,更为害李(布朗)。近年来;随着布朗李的发展,该病为害日趋严重。由于该病以前在我地为害较少,生产者一直来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了解甚少。导致该病在布朗李上普遍流行。已成为布朗李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笔者在浙江省金华市及义乌市赤岸镇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棚桃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大棚挑已成为一项新的种植产业.给果农带来的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但随之而来的病虫害种类也不断增多.直接影响到大棚桃的产量、品质和市场供应。仅桃树穿孔病常见的就有三种:细菌性穿孔病、褐斑穿孔病及霉斑穿孔病,其中以细菌性穿孔病最重。穿孔病可引起桃树大量落叶.严重的可导致枝梢枯死。产量降低.并影响花芽的形成。因此分清3种穿孔病.采用适当的防治方法进行防治是桃农需要掌握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桃疮痂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翟建中章红升(林业部宁波林业学校奉化315502)桃疮痂病又名黑星病,主要为害果实,亦能为害枝梢和叶片。它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影响桃的品质和产量,甚至导致桃树营养生长衰弱,树势下降,成为结果期短的长年病树。1991年对桃疮痂病...  相似文献   

16.
桃细菌性穿孔病是危害桃树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阻碍了当地桃产业的发展。初步调查分析发现,该病发病特点及病害流行原因,建议当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预防早治理,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桃树设施栽培重点是病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管理方针。喷药要选择高效、低毒、无公害农药,并要严格农药的配制浓度,使用浓度要比露地相对稍低。常见的病害有细菌穿孔病、桃疮痂病等。1细菌穿孔病发病初期,在桃叶靠近叶脉的位置出现一些呈水  相似文献   

18.
黎彦 《果农之友》2002,(2):32-33
(接上期第26页)三、桃、杏、李、樱桃病虫害防治历防治时期12月~翌年2月(休眠期)3月上中旬(发芽期)3月下旬~4月份(开花前后)5月上中旬(展叶抽梢期)5月下旬~6月中旬(幼果期)6月下旬~7月上旬(早熟品种成熟期)7月中旬~8月上旬(中熟品种成熟期)8月~11月(采收后)防治对象褐腐病、炭疽病、穿孔病、流胶病、腐烂病、李红点病等多种病害及桃蛀螟、卷叶蛾类、潜叶蛾、叶蝉等病害同上及缩叶病、疮痂病、叶螨、蚧壳虫病害同上,潜叶蛾、蚜虫、金龟子、杏仁蜂、李实蜂、卷叶蛾病害同上,桃蛀螟、梨小食心虫、…  相似文献   

19.
以田间常用药剂(叶枯唑+中生菌素)和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倍数20%氟苄噁唑砜悬浮剂和对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氟苄噁唑砜悬浮剂对桃树细菌性穿孔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作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建议稀释2 000倍,发病初期开始使用,不少于3次,防效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李树褐斑穿孔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斑穿孔病是桃(李)三大穿孔病之一,属真菌性病害,既侵染桃,更危害李。李树褐斑穿孔病过去在泉州市洛江区零星发生,危害不大。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管理不当和果农一直来对该病的发生和防治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