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照信息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它通过对动物的视觉系统和昼夜节律生物钟系统的调控,进而影响着生物体的多种生理功能。肉鸡属于光敏感动物,其视网膜和松果体上存在着不同的光感受器以及昼夜节律生物钟,通过位于其上的光受体接受外界环境的光信息(光照波长、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再把不同光信息处理后转化为特定的生物信号,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作者综述了不同的光照信息:光照周期、光照强度及光照波长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增强或抑制作用并重点讲述了褪黑激素通过其受体途径和非受体途径(抗氧化作用)介导着不同光照波长(光色)对肉鸡免疫功能的调控,以期为现代化肉鸡养殖过程中合理运用光照信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限饲和光照周期对蛋鸡卵巢和输卵管发育及形态学的影响。试验采用3×2双因子设计,即3个光照周期(8L:16D、12L:12D和16L:8D)和2个饲喂水平(自由采食和限饲鸡自由采食量的80%)。选用体质健康的10周龄海兰灰蛋鸡240只,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结果表明,光照周期显著影响20 w输卵管重(P〈0.05),长光照周期(16L:8D)组和中长光照周期(12L:12D)组的20 w输卵管重显著高于短光照周期(8L:16D)组,对卵巢卵泡直径及单位面积内卵巢卵泡个数影响不显著(P〉0.05);饲喂水平对20 w体重、卵巢重、输卵管重及卵巢卵泡直径和单位面积内卵巢卵泡个数影响均不显著(P〉0.05);光照周期和饲喂水平互作对20 w卵巢卵泡直径影响显著(P〉0.05),其中,β和VI组卵巢卵泡直径显著高于V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水平、光照周期影响输卵管发育,Ⅱ、Ⅳ、VI自由采食组发育程度优于Ⅰ、Ⅲ、V限饲组,并且16L:8D光照组输卵管的发育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5,(8):9-12
为研究光照周期和限饲对蛋鸡卵巢和输卵管发育及形态学的影响,选用体质健康的10周龄海兰灰蛋鸡240只,采用3×2双因子设计,分别在短光照周期(8L∶16D),中长光照周期(12L∶12D)和长光照周期(16L∶8D)下采取自由采食(对照)和限饲(自由采食量的80%)处理,共计6个组,分别为短光照对照组(Ⅰ)、短光照限饲组(Ⅱ)、中长光照对照组(Ⅲ)、中长光照限饲组(Ⅳ)、长光照对照组(Ⅴ)和长光照限饲组(Ⅵ),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结果显示:1光照周期显著影响14周(w)卵巢单位面积内卵泡数量(P0.05)及18 w卵巢卵泡直径(P0.05),短光照周期组卵巢单位面积内卵泡数量显著高于中长光照周期组(P0.05);短光照周期的卵巢卵泡直径显著高于中长光照周期和长光照周期组(P0.05);2饲喂水平显著影响14 w卵巢重及18 w卵巢卵泡直径(P0.05),Ⅲ组卵巢重显著高于Ⅳ组(P0.05),3个对照组18 w卵巢卵泡直径分别显著高于其限饲组(P0.05);3光照周期与饲喂水平的互作对18 w卵巢卵泡直径及18 w卵巢单位面积内卵泡数量影响显著(P0.05);43个对照组输卵管皱褶发育均匀,皱褶长度,厚度明显优于其限饲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非长绒期控制光照对内蒙古白绒山羊褪黑激素(MLT)含量的影响,随机选取12只年龄、产绒量和体重基本一致的内蒙古白绒山羊母羊,分为控制光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采集血液样品进行褪黑激素含量测定,利用SAS 9.0软件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光照(试验组)使白绒山羊血液中的MLT含量在20:00、21:40、6:40时高于对照组,20:00、6:40时两组白绒山羊MLT含量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白绒山羊血液中MLT含量的高峰期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10月,试验组与对照组MLT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照组中10月白绒山羊血液中的MLT含量明显高于6月,但控制光照的白绒山羊血液中的MLT含量最高,说明控制光照可改变皮肤毛囊发育及绒毛生长周期,最终使内蒙古白绒山羊在非长绒期绒毛提前生长。  相似文献   

5.
于1961年8月,用116只20周令的自来航幼母鸡随机平分四组,丙、丁两组为试验组,处于“短日下”,一天的光照,黑暗周期为18小时。甲、乙两组为对照,一天的光照、黑暗周期为24小时。试验前所有的鸡舍内的个体鸡笼内,其中丙与甲组在一开始试验即分别以10(1/2)及14小时的光照时间;而丁与乙组在开始时,光照与黑暗时间均相等,分别给以9小时及12小时的光照时间。以后丁、乙两组分别达到10(1/2)及14小时为止。在试验开始后的23周期,继续  相似文献   

6.
研究光增方式和光照周期对蛋鸡蛋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20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32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光照周期采用渐增和骤增2种,光周期设11L13D、13L11D、15L9D、17L7D 4个水平.结果表明①不同光增方式对蛋形指数和哈氏单位有显著影响(P<0.05),以渐增条件下较好.不同光增方式对血液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②不同光照周期对蛋黄颜色有显著影响(P<0.05),以15L9D处理组蛋黄颜色最好.不同光照周期对血液生化指标有一定影响,以13L11D处理组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调查不同的光照周期(或光照方案)和饲养密度对肉用仔鸡生理指标(如:体重、饲料消耗、饲料转化率、屠宰性状和部分应激参数)的影响。试验选用480羽1日龄人工孵化的雄性肉鸡,将其置于采用不同光照方案的3个鸡舍中(持续光照组:24 h光照;常规光照组:16 h光照-8 h黑暗;间歇光照组:4 h光照-2 h黑暗,并轮换进行)。每个光照组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有2个不同的饲养密度(正常饲养密度:12羽/m2,高饲养密度:20羽/m2),试验为期42 d。试验结束时,光照周期和饲养密度对肉鸡增重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但仅光照周期会显著影响肉鸡的饲料消耗(P0.05)。这两个因素对饲料转化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光照方案会显著影响肌胃、血液、羽毛的相对重(P0.05),极显著影响胸肌的相对重(P0.01)。饲养密度会显著影响心脏的相对重量(P0.05),极显著影响全大腿重(P0.01)。试验结束时,可以确定光照周期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的强直静止和胫骨软骨发育不良无显著影响(P0.05)。然而,饲养密度对肉鸡步态评分值的影响极显著(P0.01),且对肉鸡体内嗜异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值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  相似文献   

8.
不同光增方式和周期对蛋鸡蛋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光增方式和光照周期对蛋鸡蛋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20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32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光照周期采用渐增和骤增2种,光周期设11L∶13D、13L∶11D、15L∶9D、17L∶7D4个水平。结果表明:①不同光增方式对蛋形指数和哈氏单位有显著影响(P<0.05),以渐增条件下较好。不同光增方式对血液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②不同光照周期对蛋黄颜色有显著影响(P<0.05),以15L∶9D处理组蛋黄颜色最好。不同光照周期对血液生化指标有一定影响,以13L∶11D处理组较好。  相似文献   

9.
现代白壳蛋鸡和揭壳蛋鸡对光照有着特殊的敏感性,产蛋量因此受光照的影响很大。光照可影响成熟卵子的数量及排卵时间,随着鸡龄的增长,蛋子的体积会增大,但蛋的成熟速度却减慢,故每两次排卵的时间间隔从25小时增至大约26/h时,因此,最常用于蛋鸡场的常规24小时光照明暗周期,不能让鸡最大程度地表现其产蛋遗传潜力。非24小时明暗周期是指昼夜周期变化不同于常规的24小时的一种明暗周期。一般采用长于24小时的光照,其主要作用就是将排卵频率限制在每一个明暗周期排一个卵。实验表明,27小时的明暗周期,非常接近于鸡的生理理想值,而2…  相似文献   

10.
蛋鸡对光照周期的变化极为敏感,适宜的光照周期可使蛋鸡达到最佳生产性能,不良的光照周期对蛋鸡的生产性能会产生负面影响,降低经济效益。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光照周期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光照周期对蛋鸡生产性能的作用机理,阐述了实际生产中通过调节光照周期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P.  D.  Lewis  艾琴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11):23-23
考伯肉种雏鸡,20周龄时体重达2.19 kg(正常生长)和2.41 kg(快速生长),其生长条件为:出壳后前2 d给以全天持续光照,第2 d~20周龄给以全天8 h光照,然后在第20周时突然转为全天10、11、12、14、16和18 h光照。对照组在20周龄时仍保持全天8 h光照。雏鸡第1 d~第15周之前厚垫料平养,15周之后转为单独笼养。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第20周时转为全天10 h光照周期的鸡开产日龄(AFE)提前了12 d,并且光照周期越长,AFE越早,到全天光照14 h的鸡,AFE提前25d。转为全天14、16和18 h光照周期的小母鸡AFE相近。二次回归显示:在20周龄时转为全天15 h光照周期可最早地诱导性成熟。且平均早熟每提前10 d,AFE就早4 d,但是光周期刺激越大,AFE变异越大。开产日龄每推迟1 d,开产时体重增加约20g,并且快速生长组比对照组重110 g。AFE每提前1 d,到39周龄的产蛋数就增加0.75个。平均蛋重与光照周期呈负相关,光周期每增加1 h蛋重减少0.3 g;但与AFE呈正相关,AFE每推迟1 d蛋重增加0.1 g。快速生长并不能显著增加产蛋数和平均蛋重,但可使39周内的产蛋量增加150 g。结果表明:肉种鸡不需要为了达到最佳性成熟和产蛋白量而将产蛋期光照条件从8h增加到14 h以上。建议肉种鸡达最佳蛋产量时的体重为2.1~2.2 kg。光照处理与20周龄体重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东 《山东饲料》2013,(14):371+375
应用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Hilbert-Huang变换(HHT)方法对大连站1951~2010年年均降水量序列进行分析,探讨了大连站降水变化的周期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大连市降水存在2-4年、3-8年年周期,11年和20年左右年代际周期特征,近60年降水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这种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最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光照周期对蛋鸡性成熟的影响,将160只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10周龄到19周龄末控制光照周期为8L∶16D,采用大群饲养管理;从19周龄开始,每个重复随机抽取2只鸡单笼饲养以便指标测定;20周龄开始增加光照,光照周期分别为17L∶7D(Ⅰ组)、15L∶9D(Ⅱ组)、13L∶11D(Ⅲ组)、11L∶13D(Ⅳ组)。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周期对蛋重、卵巢重、大黄卵泡个数及重量,小黄卵泡个数及重量、输卵管长度及重量、鸡冠重、肉髯重、腹部容积、耻骨宽度、龙骨长、小腿胫粗度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Ⅰ和Ⅳ相比,对开产日龄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和其他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处理组Ⅰ与Ⅱ、Ⅳ组对跖长影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舍饲奶牛场通常要对那些可能抑制产奶效率的环境因素予以关注 ,比如采取散热措施减轻热应激 ,管理食槽以使干物质进食量最大化以及选择合适的圈舍垫层使奶牛感到更舒适等 ,所有这些措施都可防止生产水平下降。对另外一个环境因素光照周期的控制则可有效地改善奶牛的生产效率。光照周期的定义为在 1昼夜 2 4 h内动物暴露于光照之中的持续时间。动物根据光照周期判断白昼的长度。长日照周期 ( LDPP)是指持续光照 1 6~ 1 8h,然后经历一个 6~ 8h的黑暗时期 ,短日照周期 ( SDPP)则通常是指 8h光照加 1 6h黑暗时期。家禽生产者利用光照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光照周期对公鸡睾酮合成的影响,试验选择120只20周龄体重相近的AA(爱拔益加)公鸡,随机分配到3个不同光照处理组,SD、CTR、LD组分别采用8L:16D、12.5L:11.5D、16L:8D光照周期,4周后采集血清和睾丸;用ELISA技术检测睾酮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睾酮合成的3个关键酶(StAR、Cyp11a1、3β-HSD)表达量,HE染色观察睾丸中曲细精管横截面积。结果表明:睾酮含量随光照周期延长极显著增加(P<0.01),并伴随睾酮分泌关键酶StAR、Cyp11a1、和3β-HSD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曲细精管横截面积极显著增大(P<0.01)。综上,不同光照周期可通过影响睾酮合成3个关键酶表达而影响睾酮合成,随着光照时间延长,睾酮合成增加,睾丸生精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6.
应用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Hilbert-Huang变换(HHT)方法对大连站1951~2010年年均降水量序列进行分析,探讨了大连站降水变化的周期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大连市降水存在2-4年、3-8年年周期,11年和20年左右年代际周期特征,近60年降水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这种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新扬州鸡为试验素材,测定了不同光照制度下母鸡连产周期生殖激素、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在间隙光照(14L-10D)连续光照和自然光照下,连产鸡(连产2天或连产3天的鸡)产蛋前血浆LH、E2浓度高于非连产鸡.同一连产状态的鸡,自然光照和间隙光照组血浆LH、E2的浓度高于连续光照组.  相似文献   

18.
短光照周期对产蛋鸡产蛋量的影响已进行研究。240只白色来克亨母雏,在孵出后立即分为三组,饲养在封闭鸡舍里。第1组鸡采用15(3/4)小时光照、5(1/4)小时黑暗的21小时光照周期处理(21~21);第2组同样先采用21小时周期处理,但在  相似文献   

19.
光照周期是禽类繁殖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研究光照周期对家禽造成的氧化损伤及对卵巢机能的影响,阐明光照周期调控卵巢机能的机制,是目前家禽养殖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综述了光照周期影响禽类卵巢机能的研究现状,为开展禽类繁殖过程中光照周期的影响调控机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虽然经常被人们忽视,但光照肯定是养猪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会直接影响猪的福利和生产性能。重要的是要根据猪的视觉和需求调整光照。光照会影响猪的生物钟、生物节律、社会行为和整体活动。正确的光照取决于几个因素:光谱、分布、(非)闪光、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后两者是最重要的因素)。1猪的视觉猪的全景视觉(总视觉)为310°。正如你可以想象的那样,猪偏爱单眼视觉,因为它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