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怀来县是全国"经济林百强县",经济林树种品种十分丰富,八棱海棠即为特色果品之一。海棠在我县栽培历史已有600年之久,种质资源丰富,有八棱海棠、平顶海棠、滚子海棠、白海棠等类型。其中,八棱海棠发展面积占海棠栽培总面积的96%。由于海棠果实呈扁平形,四周又有明显的八道棱凸起,加之原产地在怀来,因此而得名。截至2015年,怀来县海棠种植面积2 333.3 hm2,常年鲜果产量1.5万t,占全国海棠总产量  相似文献   

2.
YG中间砧对富士苹果芳香物质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抗病砧木YG作中间砧对红富士苹果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红富士果实主要芳香物质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富士/八棱海棠和富士/YG/八棱海棠两种处理,果实中主要的芳香物质是酯类和醇类,酯类含量又显著高于醇类含量;富士/YG/八棱海棠比富士/八棱海棠果实中酯类的种类和相对含量都多.其中丁酸乙酯、2 -甲基丁酸乙酯、丙酸乙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和乙酸己酯是两种果实中酯类相对含量较多的化合物.抗病中间砧能够提高果实中酯类和酸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降低果实中醇类和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砧穗组合对苹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9-T337’和‘M26’为中间砧和自根砧,基砧为八棱海棠,对照为乔化砧八棱海棠,接穗品种分别为"富士"与"嘎啦",比较各砧穗组合的树体生长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自根砧和中间砧砧穗组合树体矮小,中短枝比例均显著高于乔化砧砧穗组合,且自根砧短枝比例也高于中间砧。"富士"各砧穗组合果实品质评价排序,‘富士/M9-T337’/‘八棱海棠富士/M9-T337’‘富士/M26/八棱海棠’‘富士/M26富士/八棱海棠’,"嘎啦"各砧穗组合果实品质评价排序,‘嘎啦/M26/八棱海棠’‘嘎啦/M9-T337/八棱海棠’‘嘎啦/M9-T337’‘嘎啦/M26’‘嘎啦/八棱海棠’。"富士"与"嘎啦"各砧穗组合产量表现,自根砧中间砧乔化砧,其中‘富士/M9-T337’与‘嘎啦/M9-T337’5年累计产量最高。综合分析后认为,‘富士/M9-T337’与‘嘎啦/M9-T337’砧穗组合在陕西千阳地区表现最佳,适宜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 八棱海棠是山丁子和海棠果的杂交种,是一种果形美、色泽好、含糖量高、用途广、适应性强、栽培管理较易、耐贮运、口味佳、营养丰富的水果。过去只用做砧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使八棱海棠尽快地在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从1985年至1988年连续四年的观察研究,总结了八棱海棠丰产栽培技术,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2007~ 2012年聊城市栽植的7482hm2苹果园的栽培面积、砧木类型和品种结构进行调研,结果表明,以乔化砧苹果栽培为主,占总面积的96.4%,乔化砧以八棱海棠为主,占乔化砧面积的97.77%,这与八棱海棠抗盐碱有密切关系.矮化砧苹果以M26做中间砧、八棱海棠作基砧为主.矮化自根砧M9T337苹果自2012年栽培以来表现尚可,需要进一步深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富士苹果优系‘烟富7’不同砧穂组合的生长结果习性,以期为‘烟富7’的现代栽培以及优质和高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年田间定植‘烟富7’/八棱海棠、‘烟富7’/M7、‘烟富7’/M9,各年份连续调查不同砧穂组合的生长及结果习性对树高、冠径与干周、开花株率、总枝量与枝类组成、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烟富7’嫁接在不同类型的砧木上,树体的大小(包括树高、冠径、干周)为八棱海棠>M7>M9;枝类组成上,矮化程度的不同,666.7 m2枝量、短果枝比例显著增加,营养枝比例显著降低;在早果丰产性上,‘烟富7’与各砧木组合均是第2年形成花芽,第3年形成产量,‘烟富7’/M9第5年进入盛果期,‘烟富7’/八棱海棠与‘烟富7’/M7进入初盛果期;随着矮化程度的增加,产量显著增加,进入丰产期后各砧穂组合差异不显著,‘烟富7’/M9果实品质(除果形指数、果实硬度)显著高于‘烟富7’/八棱海棠。【结论】‘烟富7’嫁接在不同砧木的生长势大小为八棱海棠>M7>M9;666.7 m2枝量及短果枝比例顺序则相反,M9>M7>八棱海棠;早果性和丰产性以M9优于M7及八棱海棠,因此‘烟富7’嫁接M9有利于早实丰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富士苹果优系‘烟富7’不同砧穂组合的生长结果习性,以期为‘烟富7’的现代栽培以及优质和高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年田间定植‘烟富7’/八棱海棠、‘烟富7’/M7、‘烟富7’/M9,各年份连续调查不同砧穂组合的生长及结果习性对树高、冠径与干周、开花株率、总枝量与枝类组成、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烟富7’嫁接在不同类型的砧木上,树体的大小(包括树高、冠径、干周)为八棱海棠M7M9;枝类组成上,矮化程度的不同,666.7 m2枝量、短果枝比例显著增加,营养枝比例显著降低;在早果丰产性上,‘烟富7’与各砧木组合均是第2年形成花芽,第3年形成产量,‘烟富7’/M9第5年进入盛果期,‘烟富7’/八棱海棠与‘烟富7’/M7进入初盛果期;随着矮化程度的增加,产量显著增加,进入丰产期后各砧穂组合差异不显著,‘烟富7’/M9果实品质(除果形指数、果实硬度)显著高于‘烟富7’/八棱海棠。【结论】‘烟富7’嫁接在不同砧木的生长势大小为八棱海棠M7M9;666.7 m2枝量及短果枝比例顺序则相反,M9M7八棱海棠;早果性和丰产性以M9优于M7及八棱海棠,因此‘烟富7’嫁接M9有利于早实丰产。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野生苹果、小凡山八棱海棠、津轻和国庆苹果果实为试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果皮、果肉绿原酸含量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4种苹果幼果期绿原酸含量均高于果实膨大期;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除了国庆,其余3种苹果果肉绿原酸含量均高于果皮;小凡山八棱海棠果肉绿原酸含量达790.73 mg/kg,远高于新疆野生苹果、津轻和国庆。  相似文献   

9.
新疆南疆盐渍化土壤苹果栽培极需抗盐砧木,作者以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和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Roem)为试材,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盆栽,研究其若干生理生化指标和叶片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在不同胁迫强度下,从叶片细胞质膜透性看,八棱海棠比新疆野苹果耐盐潜力略高;从可溶性蛋白含量看,八棱海棠具有比新疆野苹果更强的抑制细胞脱水能力。叶片解剖观察表明,与新疆野苹果相比,八棱海棠的叶片组织结构在高盐胁迫下表现更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以苹果砧木SH40和八棱海棠(Malus micromalus) 的生根试管苗为试材, 采用水培方法, 研究了缺铁胁迫对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SH40和八棱海棠根系分泌有机酸种类相同,主要是草酸、丙二酸、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 但在分泌总量上差异明显, 八棱海棠分泌有机酸总量大于SH40。缺铁胁迫时SH40草酸分泌量和八棱海棠柠檬酸分泌量大量增加, 且八棱海棠干物质和铁含量明显高于SH40。草酸和柠檬酸分泌量增加可能是SH40和八棱海棠耐受缺铁胁迫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产地和砧木对华冠苹果芳香物质及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外界条件对华冠苹果主要芳香物质成分及风味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不同产地、不同砧木和栽培方式下的华冠果实主要芳香物质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地和不同砧木对果实芳香物质总量有很大的影响,同一产地高海拔果园有利于果实酯类和醛类的积累,而低海拔果园则有利于果实醇类、烷类和酮类物质的积累;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er)实生砧上的果实芳香物质总含量低于其他砧木的果实;套袋提高了果实中醇类、烷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降低了果实中酯类和醛类物质的含量;进一步证实了较高的C4、C5类饱和醇是华冠异香味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苹果矮化砧木品种间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采用主成分及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评价方法,对8种苹果矮化砧木品种抗寒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苹果矮化砧木品种间的抗寒力可用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来衡量,且苹果砧木的抗寒力大小为八棱海棠+Y-1YB0009八棱海棠YC0002八棱海棠+SH1八棱海棠+SH12八棱海棠+SH6平邑甜茶+Y-1平邑甜茶+SH1平邑甜茶。  相似文献   

13.
以"西府海棠"×"珠美海棠"、"西府海棠"×"P22"、"西府海棠"×"S19"杂交后代和"八棱海棠"实生后代嫁接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不同砧木有性后代对"红富士"苹果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杂交组合后代上嫁接的"红富士"苹果果实糖酸含量有较大分离,不同组合后代上嫁接的"红富士"苹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苹果酸含量及固酸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五种苹果砧木的生长及生理特性对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平顶海棠(Malus prunifolia)、红果海棠(Malus sieboldii)、珠美海棠(Malus zumi)、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一年生实生苗为试材,对其进行盐胁迫处理,比较其耐盐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参试植物的新梢生长量、叶面积和叶片厚度、根系活力降低,盐害率和盐害指数增加,其中八棱海棠的变化幅度最小,红果海棠相对较大;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变化各异,但八棱海棠和平顶海棠的变化较小;参试植株的可溶性糖及丙二醛(MDA)含量均随盐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受不同程度影响,八棱海棠的SOD活性变化较小;八棱海棠的隶属函数平均值最大,红果海棠的最小。结合其形态表现综合分析认为,5种苹果砧木的耐盐性强弱依次为:八棱海棠、西府海棠、平顶海棠、珠美海棠、红果海棠。  相似文献   

15.
农杆菌介导三价融合基因Rirol转化八棱海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以口蹄疫病毒FMDV 2A序列融合多基因在八棱海棠遗传转化上的应用,将DREB,IRT1和rolC融合三价基因(Rirol)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八棱海棠,获得了一批nptⅡ抗性植株,经报告基因检测、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融合基因成功导入到八棱海棠中。对转基因八棱海棠相关性状分析表明,转基因八棱海棠比对照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在表型上,表现节间缩短,分枝性强,侧根发达,证明外源融合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得到表达。试验初步证明了利用FMDV 2A序列进行多基因转化八棱海棠的可行性,为苹果等果树多基因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苹果乔砧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苹果乔砧密植栽培是普通砧木(如八棱海棠等)与品种组合后,采用1~2 m×3~4 m的株行距进行定植的栽培方式,采用的树形有高纺锤形、自由纺锤形或改良纺锤形。这种栽培结果早,果实品质好,一般3年见果,5年丰产,产量稳定在3000kg/666.7m~2左右,优质果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刘鑫 《北方果树》2021,(4):51-52
延庆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东经115°44′至116°34′,北纬40°16′至40°47′.全境地处延怀盆地东部,北、东、南三面环山,是温带与中温带、干旱与半湿润的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凉爽宜人,秋季风和日丽.1月最低气温-25℃,7月最高气温达35℃.全年日照2 806h,≥10℃积温3 800℃.川区年平均气温8.3℃,无霜期185d;山区年平均气温为6~7℃,无霜期165 d.全区年平均降水量434.6 mm,主要集中在七八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2%.延庆、怀来、涿鹿历史上同属张家口地区,果树栽植历史悠久,是张家口乃至华北地区著名的水果产区[1].怀来县是海棠的重要产区,品种类型丰富,其中以'八棱海棠'最为著名,栽培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由于海棠果呈扁平形,四周又有明显的八道棱凸起,故名"八棱海棠".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人在延庆区张山营镇下营村发现'八棱海棠'的变异品种,定名为延庆'八棱脆海棠'.现对延庆'八棱脆海棠'产业的发展前景谈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以八棱海棠的种子为试材,研究快速打破海棠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的最佳处理方式。分别进行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以及不同时长的浸泡、温度不同的蒸馏水以及不同时长的浸泡、低温层积等处理。结果表明:赤霉素和温水浸种处理不能完全打破八棱海棠种子的休眠,但处理之后的种子发芽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赤霉素处理对打破休眠的最佳浓度是200 mg/kg,发芽率可达50.25%。总体来说浸泡时长对打破八棱海棠种子休眠结果不明显。而打破八棱海棠种子休眠最佳处理的是低温层积,其打破休眠的时间是60 d,发芽率达到8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耐盐性不同的八棱海棠株系叶片生理指标对盐胁迫的响应模式,以期揭示耐盐性较强的八棱海棠株系的耐盐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过量灌溉盐水的方式,以耐盐性较强的八棱海棠(NY)组培株系为试材,普通八棱海棠(PT)组培株系为对照,以不同质量浓度NaCl(0、2、4、6、8、10 g·L-1)处理40 d,测定各处理植株...  相似文献   

20.
干旱胁迫对苹果叶片中甜菜碱和丙二醛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盆栽的富士/八棱海棠和新红星/八棱海棠苹果为试材,初步探讨了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甜菜碱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供试品种叶片内的甜菜碱和丙二醛含量均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而脯氨酸则是先减少后随着干旱程度的加重含量明显增加。苹果叶片中的甜菜碱含量与丙二醛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30—0.9853,表明甜菜碱含量也是与果树抗旱性密切相关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