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研究一种新的茸鹿繁殖方法,2007~2008年对469头马鹿,79头梅花鹿进行性别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性别控制冻精情期受胎率马鹿为87.21%,梅花鹿为60.76%,两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性比率(指产公仔率)马鹿为90.95%,梅花鹿为93.75%,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性别控制冻精与普通冻精输精比较,马鹿情期受胎率之间、性比率之间和梅花鹿性比率之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梅花鹿情期受胎率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普通冻精受胎率马鹿为94.89%、梅花鹿为61.63%,性比率马鹿为50.22%、梅花鹿为49.06%,性别控制冻精受胎率整体接近普通冻精,性比率则提高40%以上,比较分析认为对茸鹿X、Y精子分离进行性别控制试验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试验的目的是比较高海拔地区改良黄牛与本地黄牛血液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差异。从血液中氨基酸的含量来看.本地黄牛蛋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5种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改良黄牛(P〈0.05);色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10种氨基酸的含量,本地黄牛均高于改良黄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苏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3种氨基酸的含量,本地黄牛均低于改良黄牛的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本地黄牛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改良黄牛(P〉0.05)。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上来看,总胆固醇、尿素氮、总抗氧化能力3项指标,本地黄牛显著大于改良黄牛(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指标含量,本地黄牛高于改良黄牛,且极显著(P〈0.01);补体第四成分、甘油三酯、葡萄糖、IgA、IgG、IgM、丙二醛、过氧化氢酶、脂蛋白胆固醇9项指标.本地黄牛均高于改良黄牛,但不显著(P〉0.05);极低密度脂蛋白、C3、总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4项指标,本地黄牛均低于改良黄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肉品质上来看,改良黄牛和本地黄牛的大理石纹评分、眼肌面积、剪切力、蒸煮损失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系优质鸡胸肌肌苷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取大恒3个优质鸡品系与2个杂交组合的7013龄和91日龄鸡各100只,对胸肌肌苷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胸肌肌苷酸和鲜味氨基酸在不同品系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日龄间,胸肌肌苷酸未达显著水平(P〉O.05);鲜味氨基酸中除S05未达显著水平外(P〉0.05),其余鲜味氨基酸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性别间,胸肌肌苷酸S01、S0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余胸肌肌苷酸含量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鲜味氨基酸未达显著水平(P〉O.05)。  相似文献   

4.
研究测定了鲁育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达100kg活体瘦肉率长白猪最高,为65.22%,比大约克、杜洛克分别提高2.31%(P〈0.01)和2.48%(P〈0.01)。3个猪种胴体性能差异不显著,肉质性状差异显著。杜洛克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最高,滴水损失最低,肌内脂肪含量最高,肉质良好。每100g背最长肌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大约克最高,但3个猪种差异不显著;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也以大约克最高,且与长白猪差异显著,比杜洛克和长白猪分别提高0.94%(P〉0.05)和1.00%(P〈0.05)。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3个猪种差异显著。棕榈酸和油酸含量都以大约克最高,分别比杜洛克和长白猪提高4.48%(P〉O.05)和16.73%(P〈0.05)、23.89%(P〈0.05)和56.19%(P〈0.01),杜洛克油酸含量比长白猪提高26.07%(P〈0.05);亚油酸含量长白猪最高,比大约克和杜洛克分别提高183.08%(P〈0.01)、63.94%(P〈0.01)。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日粮精饲料水平对梅花鹿幼鹿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随机选择健康、年龄一致、体重相近的9头梅花鹿幼鹿,随机分成3组,每组3头。对照组精饲料饲喂量为906g,试验组精饲料饲喂量分别为996.6g和815.4g,粗饲料自由呆食。结果表明:在精饲料添加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梅花鹿幼鹿对干物质、有机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的采食量增加,差异显著(P〈0.05),可消化干物质、有机物质、粗蛋白、粗脂肪也相应提高,差异显著(P〈0.05);在精饲料添加水平降低的情况下,梅花鹿幼鹿对粗饲料的采食量增加,差异显著(P〈0.05);可消化粗纤维也相应增加,差异显著(P〈0.05)。在试验设计的范围内采食的总能和消化能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精饲料组能量的消化率显著高于低精饲料组(P〈0.05);高精饲料组与低精饲料组对梅花鹿幼鹿的体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在降低精饲料10%的情况下,没有影响梅花鹿的生长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选用540只27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7只鸡。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200、300mg/kg黄芪多糖的日粮,试验期为70d,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对蛋鸡机体抗氧化能力和鸡蛋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芪多糖能不同程度地提高(P〈0.05)血清和蛋黄SOD、血清GSH—Px和T-AOC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蛋黄MDA含量、蛋黄胆固醇质量浓度。随着受试时间的延长,各组内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MDA含量和T-AOC活性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的蛋黄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黄芪多糖能改善蛋鸡机体及其产品抗氧化能力,对蛋黄胆固醇质量浓度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7.
性别和营养水平对福建河田鸡风味前体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性别和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河田鸡胸肌肉中风味前体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性别对腹脂率、氨基酸(Asp、Thr、Ser、Pro、Cys除外)以及肌内脂肪(IMF)及其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肌苷酸(IMP)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公鸡的总氨基酸(TAA)、肌苷酸、肌内脂肪中的SFA、MUFA含量略高于母鸡,母鸡的肌内脂肪及其PUFA含量明显高于公鸡。能量水平对肌苷酸、肌内脂肪及其SFA、MUFA、PUFA以及总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当鸡采食高能日粮时,肌内脂肪中的SFA、MUFA含量会显著升高(P〈0.05),而IMP、IMF、PUFA含量会显著下降(P<0.05),TAA没有显著变化。蛋白水平对肌内脂肪及其MUFA、PUFA含量以及总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当采食高蛋白日粮时,肌内脂肪及SFA、MUFA显著降低,而其PUFA会显著增加(P〈0.05)。风味品尝结果表明,公鸡的香味、鲜味都显著高于母鸡,而嫩度低于母鸡;随着能量和蛋白水平的增加,鲜味和嫩度都显著下降(P〈0.05)。从肉品的总可接受性来看,性别对总可接受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低营养水平时的总可接受性大于高营养水平(P〈0.05)。  相似文献   

8.
选自呼和浩特、通辽和呼伦贝尔地区饲养的1~5胎健康无病的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1胎、3胎及5胎的泌乳牛各10头,一年分4次采集乳样,每个胎次的重复数为40头;探讨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中氨基酸含量的胎次变化。结果显示,1胎荷斯坦牛乳中氨基酸的总量(ATT)显著高于5胎牛(P〈0.05),1胎荷斯坦牛乳中必需氨基酸的总和(EAA)明显高于3胎和5胎牛(P〈0.05);1胎西门塔尔牛乳中TAA、EAA和NEAA的总量均显著高于3胎牛,而3胎牛的又显著高于5胎牛的(P〈0.05);1胎三河牛乳中TAA总量显著高于3胎牛,而3胎牛的又显著高于5胎牛的(P〈0.05)。3胎和5胎三河牛乳中EAA含量显著低于1胎牛(P〈0.05),1胎和3胎三河牛乳中NEAA含量显著高于5胎牛(P〈0.05)。总之,随着胎次的增长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中氨基酸的含量呈明显下降的态势(P〈0.05),其中,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试验对四川省银合欢主产区(西昌宁南县)和非主产区(雅安市、遂宁市)等地按季节变化采样,测定分析银合欢枝叶中常规营养成分、含羞草素、氯基酸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①四川省不同产地银合欢枝叶属蛋白质饲料(风干基础);②除灰分、西昌与雅安的初水和粗纤维、遂宁与西昌和雅安的钙含量差异显著外,三产地其余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③四川省不同季节银合欢属蛋白质饲料(风干基础),夏季银合欢枝叶初水含量与秋季差异显著,夏季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春秋两季,春季粗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秋季(P〈0.01),显著低于夏季,秋季的Ash含量显著高于春夏两季(P〈0.05);④枝叶中含羞草素含量:遂宁地区银合欢的含羞草素显著低于西昌地区、雅安地区,夏季显著高于春秋两季(P〈0.05);⑤枝叶与种子中Lys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枝叶、种子中氨基酸含量与英中对应的氯基酸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His、Arg、Asp、Ser、Glu、Gly、Mimo含量在种子中显著高于枝叶中,其余氨基酸含量在枝叶中显著高于种子中(P〈0.05),Met是银合欢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10.
针对摩拉水牛用欧式和改进型两种不同的假阴道采精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牛用欧式和改进型两种不同的假阴道采精其射精量差异极显著(P〈0.01),精子密度的差异不显著(P〉0.05),原精液活力的差异显著(P〈0.05),冻精解冻活力的差异不显著(P〉0.05),冻精解冻后精子畸形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冻精顶体完整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冻精产量的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改进后的假阴道采精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水牛的精液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Five female sika deer and three male Holstein cattle were offered alfalfa hay cubes at 2% (deer) and 2.5% (cattle) of bodyweight, respectively. The passage rate through the digestive tract, digestibility and rumen fermentation of the animals were determined. The rate of ruminal passage was higher and the total mean retention time in the digestive tract was shorter in deer than in cattle. In addition, the rate of post‐ruminal passage in deer was lower. The digestibilities of dry matter, organic matter, crude protein and fiber in deer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cattle (P < 0.05).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s in the rume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deer than in cattle. The molar percentage of acetic acid was lower and that of valeric acid was higher in deer (P < 0.05). The number of protozoa was somewhat higher in deer.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lower digestibility in deer might be a result of the shorter retention time in the digestive tract.  相似文献   

12.
先后分3批次,对176头梅花鹿进行了增茸试验。结果,添喂纤维素酶曲组比对照组,鹿茸产量分别提高17.38%、26.78%和31.81%,平均每头增产129g。试验组采食量比对照组低7.48%,饲料消化率随纤维素酶曲添加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消化率在添喂纤维素酶曲70g/头组,分别提高9.48%(P<0.01.)、7.82%(P<0.05)和8.81%(P<0.01).试验组鹿茸氨基酸和无机元素含量都有增加的趋势。血清氨基酸除胱氨酸和组氨酸外,其它氨基酸试验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机元素含量除锰外,其它元素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动物不同组织中GLUD1基因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物种中GDH蛋白的结构差异,明晰GLUD1基因的表达模式与GDH蛋白的功能。[方法]分别采集大鼠、绵羊、梅花鹿的肝脏、肾脏、皮肤、脂肪和肌肉5种新鲜组织样品。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RT-PCR)分析3种动物不同组织中GLUD1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无重复双因素分析方法表征GLUD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比较人、小鼠、大鼠、山羊、绵羊、牛和猪7个物种GDH蛋白氨基酸序列,模拟这7个物种的GDH蛋白三维空间结构。[结果]GLUD1基因在大鼠、绵羊和梅花鹿的5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脏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其他组织;该基因在大鼠和梅花鹿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绵羊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在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梅花鹿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人GD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猪、牛、山羊和绵羊的序列相似度较高,而大鼠与小鼠GD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达到99.10%。大鼠、人、猪的GDH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分别存在2个(第8位丙氨酸→缬氨酸、第40位丙氨酸→缬氨酸)、1个(第23位丙氨酸→丝氨酸)、2个(第33位丙氨酸→苏氨酸、第39位丙氨酸→苏氨酸)物种特异性突变位点。小鼠、大鼠、人的GDH蛋白预测为三聚体结构,山羊、绵羊、牛和猪的GDH蛋白预测为同源六聚体结构。[结论]GLUD1基因在大鼠、绵羊、梅花鹿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在肝脏中都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不同物种GD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但依旧存在一定的序列差异性,并且存在数个对应物种特异性的氨基酸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梅花鹿茸血中胆固醇的含量与梅花鹿血、猪血和鸡血进行了比较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梅花鹿茸血含胆固醇 0 0 9mg/mL ,明显低于其他 3种对照品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离乳前期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24只健康无病的3月龄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4组仔鹿限量饲喂4种不同的饲粮,各组饲粮赖氨酸、蛋氨酸水平均分别为0.87%、0.28%。其中,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Ⅰ组)仔鹿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的高蛋白质饲粮,低蛋白质饲粮试验组(Ⅱ~Ⅳ组)仔鹿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并添加不同水平苏氨酸的低蛋白质饲粮,各组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4%(Ⅰ组)、0.46%(Ⅱ组)、0.59%(Ⅲ组)、0.72%(Ⅳ组)。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1)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与Ⅲ、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料重比(F/G)极显著高于Ⅲ、Ⅳ组(P0.01),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2)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和Ⅳ组(P0.01),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能量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Ⅳ组(P0.01),与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钙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3)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组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与Ⅱ组其他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Ⅲ组(P0.05);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除丙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Ⅳ组(P0.01)以及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丙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Ⅳ组(P0.05)外,其他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与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低蛋白质饲粮中适宜水平的苏氨酸对离乳前期梅花鹿仔鹿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利用具有促进作用;当饲粮赖氨酸、蛋氨酸水平相同时,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苏氨酸水平为0.59%的低蛋白质饲粮的梅花鹿仔鹿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优于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的高蛋白质饲粮的梅花鹿仔鹿。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两种梅花鹿茸片内在质量存在的差异 ,对 6对样品氨基酸、总磷脂、钙和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水解氨基酸总量、总磷脂、钙和磷的含量在带血梅花鹿茸片中分别为 4 4 4 7%、1 0 4 8%、6 6 2 5 %和 6 6 6 1% ;在排血梅花鹿茸片中分别为 4 2 6 7%、1 0 2 7%、7 394 %和 7 347% ,两种梅花鹿茸骨片的总氨基酸、总磷脂、Ca和P的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单宁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梅花鹿生长发育、角基萌发和初角茸生长的影响。选用24头体况相近的育成期雄性梅花鹿,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单宁的基础日粮,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4%单宁。预试期4d,正试期140d。结果表明,Ⅱ组梅花鹿体重、体高的平均日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体长、管围的平均日增长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组梅花鹿角基萌发时间早;Ⅰ组梅花鹿初角茸左、右支茸长均高于对照组和Ⅱ、Ⅲ组,其中Ⅰ组梅花鹿初角茸右支茸长显著高于Ⅲ组(P0.05),Ⅰ、Ⅱ、Ⅲ组梅花鹿初角茸左、右支茸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单宁能促进梅花鹿的生长发育,提前角基萌发时间,同时提高初角茸的产量;育成期雄性梅花鹿日粮中单宁的适宜添加量为2%。  相似文献   

18.
探索不同地区牛背最长肌的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试验选取贵州、内蒙、新疆地区各6头36月龄左右公牛的牛背最长肌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1)内蒙地区牛背最长肌中甘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等含量均显著高于贵州和新疆地区(P<0.05);(2)内蒙地区牛背最长肌中硬脂酸、油酸等含量极显著高于贵州和新疆地区(P<0.01);(3)贵州地区牛背最长肌中牛磺酸含量显著高于内蒙和新疆地区(P<0.05);(4)新疆地区牛背最长肌中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贵州和内蒙地区(P<0.01)。综上所述,内蒙地区氨基酸、脂肪酸含量高;贵州地区牛磺酸含量高;新疆地区胆固醇含量低。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梅花鹿茸、马鹿茸不同部位氨基酸、总磷脂、钙、磷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梅花鹿茸、马鹿茸不同部位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中含有7种以上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各个部位氨基酸的总量,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总磷脂的含量由基部到顶端逐渐增加,钙、磷的含量则由基部到顶端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0.
首次检测了黑麂血液常规和生理生化等23项指标,并与鹿科梅花鹿做了比较。测定结果显示,黑麂的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高于梅花鹿指标,而白细胞、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指标低于梅花鹿指标。黑麂白细胞分类结果显示,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约占90%;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各占约2%。黑麂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总胆固醇和血糖两项指标高于梅花鹿的指标;甘油三酯(TG)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I-C)含量显著高于梅花鹿。检测结果反映了黑麂的机体生理机能,是进行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