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匡海源  林坚贞 《茶叶》2002,28(2):84-85
茶小叶刺瘿螨Phyllocoptacus camelliae Kuang & Lin sp.nov.属于瘿螨科Eriophyidae,叶刺瘿螨亚科Phyllocoptinae,顶背瘿螨族Tegonotini.寄主为茶叶Camellia sinensis,分布在浙江省苍南县和德清县.  相似文献   

2.
临沂地区是个新茶区,仅十几年栽茶历史。全区现有茶园六万余苗。随着茶园面积的扩大,各种茶树病虫害相继发生和蔓延,茶叶瘿螨现已成为主要虫害,据调查日照、莒县、莒南、临沭、沂水等各个产茶县均有发生,为害后可使茶叶减产二、三成。为了夺取茶叶高产,必须加强对茶叶瘿螨的防治。我站近年来观察、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灭螨灵对茶树害螨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害螨的种类多,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对茶树的为害严重。目前,化学防治仍是茶树上防治害螨见效最快的防治方法。然而,目前茶园中使用的农药多为杀虫剂,对害螨的防治不很理想,再加上长期连续使用已使害螨产生抗性,天敌数量下降,害螨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为害日益猖獗,因此,目前茶叶生产上迫切需要适合于茶树上应用的杀螨剂品种。灭螨灵是一种杂环类杀螨剂,对瘿螨、跗线螨、叶螨等害螨的卵、幼若螨和成螨均有良好的效果,且速效性好,残效期较长.并兼有杀虫效果。1992~199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浙江省温州农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4.
螨类是山东省茶树上的主要害虫,其中为害较重的有茶叶瘿螨和茶橙瘿螨。茶叶瘿螨在山东省主要以成螨在茶树叶片背面越冬,越冬死亡率为40.0—84.6%;开始活动时,各虫态螨多集中在老叶和成叶的叶面主脉和低洼处为害;被害叶片成禁铜色,无光泽,叶正面有大量白色灰尘状蜕皮壳;被害叶质变脆,引起落叶,被害茶丛芽叶萎缩硬化。茶橙瘿螨在山东省以成螨和其它虫态在茶树叶片背面越冬,但越冬死亡率高,达93.4-98.1%;开始活动后各虫态螨多集中在幼嫩芽叶和成叶上为害,被害芽叶、叶背呈红褐色锈斑,叶脉变红,叶片卷曲,芽叶萎缩,甚至…  相似文献   

5.
茶叶害螨对茶树的为害性仅次于小绿叶蝉,在福安发生种类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瓜螨和侧多食跗线螨等,据笔者近年调研,其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咖啡小爪螨,茶叶瘿螨,加州短须螨是斯里兰卡和印度茶树上的重要害虫。在斯里兰卡发生特别严重的是鸟瓦地区,该地区受东北季风雨的影响。螨类是干旱季节型害虫,暴发成灾是在季风雨相间的干旱期。但是这种关系在以前并没有认真研究过。本文  相似文献   

7.
条紫瘿螨又名茶叶痤螨、条紧蜘蛛、茶紫锈螨。属蝉螨目,瘿螨科。成螨椭圆形,紫黑色,背面有5条纵列的白色絮状蜡质分泌物。主要栖息于叶面、卵园形,黄白色,半透明,散产于叶面。幼螨与若螨显黄褐色至淡紫色,体被白色絮状物。一年约发生10余代,完成一代仅需10余天,由于繁殖快,代数多,世代重叠现象十分严须,上辇O成虫在叶背越冬。茶紫廖螨在国内已知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贵州及山东省。主要危害老叶,也为害成叶与嫩叶。为害后叶面尘未多,叶片逐渐失去光泽,呈紫铜色,叶质脆而易碎裂,且可沿…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和室内试验,测定了几种新药剂对茶叶瘿螨的防效.结果表明,99%矿物油乳油100~200倍和0.6%苦参碱水剂1000~2000倍、0.3%印楝素可溶液剂500倍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500倍,药后7 d的防效均在90%以上.矿物油和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叶瘿螨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植绥靖是捕食茶树叶螨、瘿螨等害虫的天敌。经在我省产茶区英德、海南、饶平等地调查采集的标本,现鉴定发现我省茶树上捕食性螨类计有5科20多种,本文将其中植缓螨科常见的8种编集成检索表并分别记述。  相似文献   

10.
崂山茶区茶叶瘿螨大发生原因分析和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崂山茶区是我国茶树栽培的北缘,虽有多年的种茶历史,但大面积种植还是近几年的事。该茶区栽种的苗木或种子全部由南方引进,在引进苗木的同时,寄生在茶树上的病虫害也随之带入,茶叶瘿螨就是其中之一。2000年8月,笔者在青岛市东崂茶业有限公司茶园发现茶叶瘿螨点片发生,经防治,没有大面积蔓延。2002年7月,在青岛市云头崮茶叶有限公司茶园发现该螨在小范围内发生,至9月份,便蔓延至整个茶园  相似文献   

11.
茶叶作为直接冲泡饮用的商品,其卫生状况非常重要。近来发现有些茶类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受到螨类污染,影响了其饮用价值。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螨类对茶叶的污染情况,现主要采用灯光照射法、电动筛分法以及湿布遮盖法等检测螨类。灯光照射法是根据螨类个体微小,主要栖息于茶叶孔隙中,受热时有爬动躲藏的特性,将待测样品置于灯光下加热,致使螨类爬动,再用收集器收集,然后采用高倍放大镜或解剖镜对螨类进行观察检测。此法收集螨类较全  相似文献   

12.
调查介绍了甘蔗一种新害螨——甘蔗瘤瘿螨(Aceria sacchari Wang,1964)的形态、危害特征、分布特点,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茶叶螨类是茶树上为害性仅次于茶叶蝉的一类重要害虫,安溪县原发生的主要种类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爪螨和侧多食跗线螨(黄螨).近年来,我们在安溪县虎邱、西坪、安溪县茶科所的病虫调查与测报过程中,发现一种黄色的蜘蛛,其形态特征和为害情况与上述五种螨类不同.现将初步调查观察的形态特征和为害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捕食螨控制茶叶害螨生物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茶园释放两种食虫性螨,用以控制茶叶害螨.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释放食虫性螨试验区第10天和第30天茶橙瘿螨虫口密度比对照分别低62.81%~93.19%和48.49%~64.52%,其效果优于化学防治区.  相似文献   

15.
普特丹(Plictran)是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开发的一种新杀螨剂。其通用名称为三环锡(Cyhexatin),化学名称为三环己基氢氧化锡。 1981~1986年在浙江、安徽、四川省进行的普特丹防治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和茶跗线螨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普特丹具有对茶树上多种害螨防治效果高,残效期长,对害螨的捕食性天敌杀伤力较小等特点。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57%炔螨特乳油防治茶叶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螨为江西茶树主要害虫之一,在江西一年发生11—13代,夏秋季节高温干旱发生严重。以成、若螨危害茶叶,初期症状不明显,渐致叶片失去光泽,叶色转暗,叶脉变红,继则叶片失水变薄、皱缩、变红,如同火烧。此试验选在夏秋茶叶螨发生高峰期。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57%炔螨特乳油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提供;73%炔螨特乳油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产品,市售。1.2供试地概况试验地点选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试验茶园,地势平坦,土质良好。茶树品种为白毫早,成龄茶园,双行种植,茶树长势良好,田间管理均一致。1.3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  相似文献   

17.
拉哥钝绥螨对荔枝瘤瘿螨的功能和数值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拉哥钝绥螨捕食荔枝瘤瘿螨的功能反应和数值反应,进行了拉哥钝绥螨雌成螨捕食量与猎物荔枝瘤瘿螨密度、捕食量与拉哥钝绥螨自身密度之间、拉哥钝绥螨雌成螨产卵量与荔枝瘤瘿螨密度之间、拉哥钝绥螨发育历期与捕食量等成对便量之间的关系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猎物密度范围内,随着猎物密度的增长,拉哥钝绥螨成螨捕食量逐渐增加,两者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在室温为25℃、相对湿度为80%~85%的实验条件下,其对荔枝瘤瘿螨成螨的日捕食量上限为37头;当猎物密度不变时,拉哥钝绥螨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个体的捕食量减少;当猎物密度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大时,其平均产卵量也相应增加,而其发育历期则随捕食猎物量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大而相应缩短。  相似文献   

18.
螨类,是山东茶树主要害虫之一,造成的损失在10~20%左右。冻害,是山东茶树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主要以冬季覆盖作为茶树安全越冬的措施。为了摸清不同覆盖方式对茶叶螨类越冬死亡率是否存在差异,以便更好地掌握螨类发生规律,有的放矢地指导茶叶生产,笔者于1986年11月上旬  相似文献   

19.
棉叶螨危害及防治袁一新疆博乐八十九团833408棉叶螨又称红蜘蛛。它是一种多寄生、繁殖力强、传播快、危害猖獗、抗药性强的螨类害虫。1棉叶螨的危害。棉叶螨分布全疆各棉区,寄生广泛,除危害棉花外,玉米、豆类、瓜类、向日葵、茄子、辣椒等均受害严重。它以成螨...  相似文献   

20.
芒果芽瘿螨,在中国为新记录,是危害我国芒果树芽部的新害螨。据1986—1987年在海南调查,嫩芽最高受害率达87.5%。室温26—32℃下饲养从卵到成螨出现历期13—17天,其中卵期平均5.5天,若螨期平均9.5天。螨的数量在2月下旬至5月上旬最少的,5月中旬开始增加,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第一发生高峰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第二高峰期。室内试验结果,用50%硫磺胶悬剂40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